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创新素质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张淑春 作者简介:张淑春(1964),女,辽宁建平人,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 (辽宁科技学院社科系,辽宁本溪 117022)摘要:针对创新素质具有价值取向性及可开发和培养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和逻辑论证的方法进行研究,指出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其创新素质的价值取向,描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了其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实践证明,该资料库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中的作用。关键词: 创新素质 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The Philosophic Thinking about the Undergraduates Innovation Quality Value TropismZHANG Shu-chun (The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nxi Liaoning 117022)Abstract: Innovation qualit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lue tropism and exploitability and being cultivatable. Aiming at these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ing with the method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logical reasoning, pointing out that the undergraduates world view and philosophy and value view determine their innovation quality value tropism, describes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universities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determine its indispensable role in fostering the undergraduates innovation quality.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is database is in favor of improving the role that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eory course education plays in fostering the undergraduates innovation quality.Key words: innovation quality value tropis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在现代社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21世纪里,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资源已逐渐成为决定胜负、最为强劲的实力,在社会进步中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年来,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中心问题。人生立场和准则决定人的创新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价值取向、价值引导、价值决定等哲学问题。1创新素质的价值取向性 “创新”,按其活动性质和领域,可分为“创新认识”和“创新实践”两大类。“创新认识”是指一种开创和探索的,并能获取新的认识成果的认识活动,这种创新能开拓新的认识领域、增加新的认识经验、产生新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发明新的技术成果、提供新颖的认识材料、指出和修正已有的认识成果的错误等等,它相对于重复认识活动而言。如通过学习、接受已有的知识去了解客观对象的认识活动,这种重复认识活动虽是创新认识活动的前提、基础,但它本身并不直接为人类增添新的认识成果。“创新实践”是指人们突破传统行为方式和规范,按着新的行为方式和规范去变革对象,特别是变革那些以前尚未被接触或认识的对象,进而创造出具有新质的事物的实践,如在工业中用电力技术取代蒸汽机技术、用自动化设备取代非自动化设备等等,它相对于重复刻板性实践而言。所谓重复性实践,即人们按着既定的行为方式和规范去重复或仿照以往的实践而创造出同类成果的实践。所谓刻板性实践,指的是人们按着既定的行为方式、规范去变革人们尚未接触、认识的对象,或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对象,其结果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不能产生具有新质的事务,反而会对实践对象造成损害。无论是创新认识还是创新实践,都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是人的创新素质的外化。所谓创新素质,概括地说,就是创造发明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统一。创新离不开社会对其所作的品质评价或价值判断。所以创新素质就其价值性质来说可分为合理性创新素质和危害性创新素质两种。心理学界认为合理性的创新素质是“科学家和其他发明家在生产对人类来说是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29.”,所以创新素质内涵着人生价值或文化价值。合理性的创新素质是“具有建设性,而非破坏性或衰退性的蜕化。 郭有.创造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从人类第一次制造石器开始到电脑、机器人的发明创造,从“新大陆”的发现到“阿波罗”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每一个创新成果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每一次重大创新又将人的本质力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创新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新颖性,而这种“新颖”并不是唯“新”而新,他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性质上改变得更好、更进步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1047.3832.”之意。因而创新素质包含着价值合理性这一深刻内涵。首先这种合理性是根据人们的客观需要进行的创新,只有面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实际的创新,才会对社会有价值,才能造福于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创新素质才富有生命力。其次这种合理性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遵循客观世界的内在规律,受客观条件和手段的制约。危害性创新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对社会进步具有破坏性或无价值而言的创新。如法西斯使用细菌战、由小偷小摸而成为江洋大盗、用高科技手段盗窃银行自动取款机、制造高考作弊机等等行为,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可谓具有“新的”、“首次的”、 “前所未有的” 之意,也是对“旧”的否定与超越,有其创新性,但这种创新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人类都没有长期的价值,是人类憎恶的创新。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说,两种不同性质创新素质的存在,决定了创新素质具有价值取向性。2创新素质的可开发和培养性人脑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源地。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均由大脑皮质(皮层)、大脑血质(髓质)、基底神经节和侧脑室组成。其中大脑皮质是思维的器官,表面约集中了140亿个神经细胞。其构造之复杂,功能的特异都难以估量。根据实验资料推测,人脑的记忆容量相当于七亿多册书籍,单项记忆可保持八十余年,仅就记忆存储功能而言,即便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一生至多只用了自己大脑功能的百分之几。由此可见,人脑还存在极大的潜力。正是这种潜力,为创新素质的可开发性提供了生理依据。创新素质可以在教育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已逐渐被心理学家所认识和肯定,同时还不断地被教育的实践所检验和证明。“教育即解放”,“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91.心理学家斯坦(Stein,1974)的研究结论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激发,唯需适当的教育;菲尔德豪生(Feldhnsen,1985)等人在研究报告中,指责传统大学里的教师在课堂里消耗许多时间,要求学生学习知识,但未教给他们如何应用所学得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们指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正是教育的任务。20世纪40年代末,创造教育的创始人奥斯本(Osborn)把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引进教育过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后,创造性教学在一些国家的高等学校兴起,使一大批有所作为的各个领域的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成为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这方面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创新素质对教育的依赖性。 林金辉.大学生创造的发展与教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3.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倡导者和开创者、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理论专家潘懋元先生在80年代初就敏锐地指出,在现代化过程中,一个有所作为的专家,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对于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都应有较高的要求。国内外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在人的创新素质的研究和探索方面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具有创新素质的人除了具有正常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与其个性人格特征相联系,表现出创新的个性差异,亦既创新性的智力品质。例如,著名心理学家梅肯诺(Mack in non)在1960年曾分析了富有创新素质的建筑师和创新素质较差的建筑师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就表现在灵活程度、自信心、专心创新程度、勤奋等方面。有些研究者指出,富有创新素质的人所以能超过缺乏创新素质的人,在于他对待自己和世界的动力、兴趣和态度等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则属于非智力因素。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勤(D. Wechsler)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青少年时代的智商资料,结果发现,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不是高智商。但这些人都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高度的自信心、创造的内在动机、勤奋刻苦的顽强的意志品质等突出的人格特征。创新素质的人格特征的形成是建立在后天教育基础上的。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回忆自己在西南联大的学习生活时所说的,在西南联大的6年时间对他一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他得到了西南联大师生努力的精神和认真的精神的好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懈的理想追求,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来自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表现为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道德责任和使命。这种责任感是内化了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体现。道德责任根植于人们创新实践活动之中,主体的道德责任感越强,责任范围和责任限度越大,其创新的内驱力就越强,创新的范围就越广。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不仅要重视其智力和能力的培养,而且首先必须加强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3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价值引导 蕴含在人脑结构和功能中的创新潜能是十分丰富的,这种创新潜能既具有极大的开发可能性,又具有极强的可以塑造性。“”开发与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就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过程。在创新素质发展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性质与方向的问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其人生立场和人生准则决定的,也就是由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创新素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然使一个人的创新素质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相反,就会使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对人类、对社会没有价值的活动中去,甚至作出对人类、对社会有害的事情。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过程中,必须坚持价值观的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反映着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要求,为我国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是思想性和政治性,在我国表现为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性、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导向、价值取向、教育倾向等方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求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受教育目标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整个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和归宿,它概括了时代对受教育者的要求,规定了人在品德方面的发展方向,预示着教育的方向和结果,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反映了社会对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审美等方面素质的全面要求,是对教育活动预期结果的一种价值限定和观念化设定,蕴涵着理想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求,体现出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现实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等特征。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质是对大学生给予什么样的思想导向、价值干预和精神影响的问题。要使大学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从而坚定政治信念、优化心理品质、形成行为规范,这都取决于用什么样的内容来教育他们。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对人类社会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的精选和浓缩,是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而实践证明只有先进的东西才是富有生命力的。因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9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能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到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性质和方向。无数科学家成长的历史都表明,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人生理想、深厚的爱国情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们不懈追求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动力源泉,是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品格战胜各种困难,刻苦钻研,勇于发明和创造的精神支柱。因此,在当前社会变革的情况下,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形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工程类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新)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绿色生态草种研发种植投资及风险控制合同
- 2025年新型建筑钢材仓储及高效物流解决方案合同
- 跨界融合型网络大电影联合出品与推广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租赁与自驾游全方位保险合同
- 第三节 化学与环境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京改版2013九年级下册-北京版2013
- 2025年度高性能陶瓷材料研发与全球采购供应合同
- 2025年学历类自考西方政治制度-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艺术品收藏与交易平台代支付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绿茶品牌授权种植园地承包合作协议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 慕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老年防诈骗知识讲座课件
- 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管理
- 护理安全警示:跌倒与坠床
- 2025年全家岗前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教育方针解读
- 多尺度有限元分析-深度研究
- 知识产权管理评审报告
- 医院员工手册培训
- 尿毒症伴心梗个案护理
- 《发热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