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故障的几个原因.doc_第1页
冲压模具故障的几个原因.doc_第2页
冲压模具故障的几个原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冲压模具故障的几个原因1. 在加入制造材料进行冲压时进行仔细检查,要使用合适的材料,检查相对应的热处埋工艺是否合理。如果冲压模具的淬火温度过高,淬火方法和时间不合理,以及回火次数和温度、肘间选择不当,都会导致模具进入冲压生产后损坏。落料孔尺寸或深度设计不够,容易使槽孔阻塞,造成落料板损坏。弹簧力设计太小或等高套不等高,会使弹簧断裂、落料板倾斜造成重叠冲打,损坏零件。冲头固定不当或螺丝强度不够会导致冲头掉落或折断。2. 冲压模具使用时,零件位置、方向等安装错误或螺栓紧固不好。工作高度调整过低、导柱润滑不足。送料设备有故障,压力机异常等,都会造成冲压模具的损坏。如果出现异物进入冲压模具、制件重叠、废料阻塞等情况未及时处理,继续加工生产,就很容易损坏模具的落料板、冲头、下模板和导柱。3、 模具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常用对策 3.1、冲压毛刺大 仔细检查模具和制品,分析原因,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用相应的对策。 刃口磨损或崩刃,可磨刃口,研磨量应以磨利为准。当局部需要的研磨量较多时,可采用垫片局部垫高后再磨刃口。当崩刃超过1mm时,可采用氩弧焊补焊后研磨修复刃口或氩弧焊补焊后线切割修复刃口,也可局部线切割后镶补。对于小凸模或小镶件崩刃较多时,可垫高后刃磨或更新凸模或镶件。 、 模具冲裁间隙过大或过小,即重新研磨刃口后,效果不佳,很快又出现毛边等,须对冲切断面检查,确认后重新调整模具间隙,并重新配作定位销孔。当导柱、导套磨损,配合间隙变大时,模具冲裁间隙也会改变,导致毛刺出现,可更换导柱、导套。 、 冲裁搭边过小或切边材料过少时,材料被拉入模具间隙内成为毛边,可加大冲裁搭边或加大切边余量解决。 3.2、凸模折断或弯曲 导致凸模失效的原因很多,应仔细检查模具和制品,分析原因,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废料阻塞、卡料、模内有异物、废物上浮、冲半料、冲孔间隙过小或间隙不均匀、卸料板导向不良或选用材质、热处理不当、卸料橡胶挤压小凸模等因素均可导致凸模断裂或弯曲。 对细小凸模应加强保护,固定部分适当加大或加保护套,工作部分之间采用大圆角过渡,避免应力集中。大、小凸模相距较近时,受材料牵引易导致小凸模断裂,须加强小凸模保护或加大小凸模尺寸,小凸模比大凸模磨短一个料厚。单边冲裁凸模需有靠块保护,防止凸模因单边受力而弯曲退让,导致冲裁间隙变大而出现毛刺。冲小孔的间隙应适当放大,凹模刃口高度适当降低,凹模刃口高度可取2mm,并且刃口以下取12锥度。 3.3、废料阻塞 漏料孔不光滑、漏料孔从上至下没有逐级放大或漏料孔上下错位、漏料孔底部有阻挡物、漏料孔过大或过小等因素均可导致废料阻塞。废料阻塞后,可由电钻钻出废料,拆下凹模,分析原因,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凸模折断或弯曲的更换凸模,凹模涨裂的可局部镶补或更换凹模。对于在凹模中间仅裂开一条缝的情况,可通过线切割加工,用45号钢做成工字形键,将凹模裂缝收紧,工字形键应比凹模上线割出的工字形槽短一些,以保证有足够的预紧力将凹模裂缝收紧。对于开裂的凹模,也可压入固定板预紧固定,或在凹模四周焊一框架预紧固定。 漏料孔不光滑的可研磨光滑,漏料孔上下错位的,可将漏料孔从上至下应要逐级钻大或修磨错位处至排料顺畅。漏料孔偏小,特别是细小突出部位,可适当放大。漏料孔过大时,废料易翻滚象滚雪球样形成堵塞,需缩小漏料孔。刃口磨损时,废料毛边相互勾挂,也可能胀裂凹模,需及时磨刃口,凹模在磨床上磨削后未退磁而带磁,也可能导致废料塞模,因此模具磨刃口后应退磁,料带油太多或油的粘度过高,也可能导致废料塞模,可控制材料的带油量及油的种类。凹模刃口表面粗糙或有倒锥时,使废料排出阻力加大,需对凹模直刃部分进行修整。 3.4、废料上浮压伤工件 模具冲裁间隙偏大、凸模表面紧贴坯料产生真孔、冲压速度高、凸模磨损、凸模带磁性、冲头进入凹模深度偏小、材料表面油料过多过粘、小而轻的废料易被真空吸咐等均可导致废料上浮,将工件压伤。 防止废料上浮的措施主要有: 、小孔废料上浮可通过对凸模顶面中间磨V型小缺口,避免真空吸咐来防止,对冲翻孔凸模冲预孔的细小冲头特别适用。 、小孔废料上浮可通过对凹模真空抽吸的办法来防止。 、凸模顶端装有活动顶料杆,避免废料随凸模上升。 、凸模采用斜刃口或中间磨凹,利用材料变形来防止材料紧贴凸模表面产生真空吸咐。 、小凸模顶面中间留一小凸点,防止材料紧贴凸模表面产生真空吸咐。 、修改模具间隙,使用较小的冲裁间隙 、保持凸模刃口锋利,适当增加进入凹凸模的长度,减少润滑油的使用,凸模充分消磁。 、在冲孔凸模上锉出0.05mm0.05mm的凹痕,使冲孔废料产生较大毛刺,以增大其在凹模中的磨擦力、 在凹模刃口直壁用合金锉出1530、0.01mm深的斜纹,以增大废料在凹模中的磨擦力。 3.5、制品变形或尺寸变化 级进模送料及导料不准或送料不到位会出现导正销拉料,在材料的导正孔部位出现小的翻边、导正孔变形等现象,可适当减小间隙,增加导料钉,提高导料精度。当导正钉磨损或折断时,制品会出现偏心、翻孔歪斜、尺寸改变等不良,应及时更换导正钉。 材料滑移造成折弯尺寸变化时,可增大压料力,折弯时尽量采用孔定位。模具让位孔过小、定位不准、卸料板与凹模的间隙大、顶出不平衡等也会导致制品变形,可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3.6、拉伸件起皱或破裂 拉伸件起皱的主要原因是压料力太小,对无凸缘的制品口部起皱的原因还有凹模圆角过大、间隙过大,最后变形的材料未被压住,形成的少量皱纹因间隙过大不能整平。解决起皱的措施是增大压料力,但压料力增大过多又会导致制品拉裂。当增大压料力不能解决起皱时,应检查压料圈的限位是否过高,凹模上的挡料钉避让孔是否够深,用塞尺检查拉深间隙是否过大。当只是单面起皱时,应检查压料圈与凹模是否平行,坯料是否有大毛刺或表面有杂物,根据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