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天气对水稻稳产性的影响.doc_第1页
异常天气对水稻稳产性的影响.doc_第2页
异常天气对水稻稳产性的影响.doc_第3页
异常天气对水稻稳产性的影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异常天气对水稻稳产性的影响李 鹰 刘炜龙摘要: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生长好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江西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主要省份之一,异常天气造成水稻显著减产,粮食生产风险增大,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和农村的社会稳定;分析了异常天气对水稻稳产性产生影响的原因;提出了防范异常天气对水稻稳产性影响的措施,以及各部门目前和今后应该着手开展的各项工作。 关键词:水稻;稳产;异常天气;原因;防范措施我国农业是气候型农业,农业生产丰收与否、作物品质优劣及农业生产效益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气象条件,气象条件是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农业与气象的相互关系和规律,并根据这些研究提出合理的农业措施、农事建议等,以达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避免不利气象因素,促使农业丰产、稳产、低成本,是气象工作者与农业科技人员长期不懈努力、共同探讨的课题,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谷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2。近年来,受异常天气的影响,水稻生产的稳产性下降,使一些地区粮食生产风险增大,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和农村社会稳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加上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防范异常天气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成为气象工作者、水稻育种工作者、水稻种子经营者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关心的重要内容。1 江西水稻生产的种植规划、受灾实例1.1 水稻种植规划江西省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省份之一,水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双季早稻品质较差,产量较低。原因是双季早稻生长是由低温到高温的过程,产量形成期升温快,日较差小,高温逼熟等气象条件引起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双季早稻品质较差,产量较低。而双季晚稻和一季晚稻生长期间温度是由高到低的过程,产量形成期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只要选择好品种并采取一定的防御干旱和寒露风等气象灾害的措施,一般年份都能获得高产优质。1.2 近年来异常天气对水稻生产影响实例近20年来,因气候变化影响而引起的水稻歉收现象时有发生,且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2002年晚稻抽穗扬花期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遭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严重影响水稻结实灌浆,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9月14-30日,除19-21日外,日平均气温仅17.8-21.8,对照指标可以看出,这属于重度秋季连阴雨灾害性天气,长期低于杂交水稻抽穗扬花的生理临界温度,使部分品种的结实率下降了30%左右,造成显著减产;2003年7月11日至8月10日,宜春市袁州区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持续达30.0以上,最高达32.9,日最高气温均超过35.0,8月上旬持续达40.0以上,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区也处于连续高温干旱天气,从指标显示,这属于重度高温逼熟灾害性天气。受高温干旱影响,抽穗扬花的一季晚稻结实率普遍偏低,一般田块结实率在50%左右,少数田块结实率不足20%,农户遭受了很大的损失。2 异常天气对水稻稳产性影响原因分析2.1 影响水稻产量不稳定的气候原因近年来因不利气候引起的水稻产量不稳定、主要是全球气候异常引起的。水稻抽穗扬花期间对温度和湿度都有一定要求。一般最适温度为25.028.0,最适湿度为75%90%;低温生理障碍温度为20.022.0,高于35.0的温度可能引起空秕粒增加,大于40.0就可引起花粉管变态。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在水稻正常抽穗扬花期间出现不正常的高温或者低温天气,且一般高温与干旱、低温与阴雨相伴,高温干旱或低温阴雨使水稻结实率下降而导致减产,从而影响水稻生产的稳产性。2.2 影响水稻产量不稳定的内在原因异常天气条件使水稻结实率下降的内在原因,是水稻品种本身对气候胁迫缺乏相应的适应能力。作物品种本身对生态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是通过长期进化形成的,全球气候变化频繁,作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跟不上气候变化的速度,作物本身还不普遍具有抵抗气候胁迫的能力,表现出对异常天气的不适应,使产量不稳定。3 防范异常天气对水稻稳产性影响的措施要防范异常天气对水稻稳产性的影响,必须从品种选育、种子管理、种子经营和栽培技术入手,充分利用各种农业气象预报产品,多途径克服异常天气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农民损失,降低种子经营者的经营风险,减小政府压力,促进社会稳定。. 气象部门应做好异常天气的预测、预报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气象服务的手段,由仅限于文字材料的寄送,开发发展为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微机终端、国际互联网等现代化电信工具,快速、直观地传播服务信息。农业气象服务按服务方式可分为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和农业气象工程技术服务两大类,农业气象工程技术服务是最终产生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的关键。气象工作者要提高异常天气预报、预测的准确性,及时服务于各级政府、农业科研部门、广大农村、种子管理部门等,使其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根据服务部门提出的服务项目,作出专题服务。比如,我们根据近年来气候异常情况和发展趋势,确定抗性分级指标:低指标,即大多数年份均出现的气象指标;中等指标,为少数年分出现的气象指标;高指标,指仅在个别年份才出现的气象指标,可使水稻抗气候胁迫品种选育、评价量化,更具可操作性。3. 水稻育种部门注意抗气候胁迫品种选育培育抗气候胁迫品种是克服异常天气对水稻生产影响的最有效途径。目前异常天气虽较频繁,但相对而言程度并不很强,因而受影响的规模较小,品种对异常天气抗性较弱的表现仅在少数品种和时区发生。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加剧和持续发展,目前的偶然现象就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水稻抗气候胁迫育种将提上议事日程,需要广大水稻育种工作者给予高度重视。选育水稻抗气候胁迫新品种,涉及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科学的育种目标和选育指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下,气候胁迫对水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温热害,影响对象以中稻为主,因而应把抽穗扬花期的抗高温性作为中稻的育种目标之一,并以气象部门的长期预测为依据,确定合理的抗高温指标。晚稻后期抗低温一直是晚稻新品种选育的目标之一,在目前气候变化不稳定的情况下,晚稻品种更易受到极端低温的影响,因而抗低温性仍然是晚稻新品种的选育目标,而且育成耐生理低温以下温度的晚稻新品种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水稻抗气候胁迫性指标是育种过程中进行性状鉴定和品种审定的依据,长期以来该项指标仅为定性描述,缺乏量化性,使得在实践中指导意义不大。只有指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水稻抗气候胁迫性的选育和评价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应根据近年来气候异常情况和发展趋势,结合气象部门作出的低指标、中等指标、高指标抗性分级指标,量化性进行水稻抗气候胁迫性的选育和评价。二是鉴定筛选抗气候胁迫种质资源,这是实现抗气候胁迫新品种选育的关键。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各类抗性品种繁多,在现在种质资源和推广品种中,不仅存在低温结实高的品种,也有耐高温的品种,通过鉴定筛选,可以选出抗气候胁迫的种质资源。三是创造适宜的选择压力。自然条件下,由于异常天气不一定能在品种特性鉴定时适时出现,品种抗气候胁迫的特性不一定得到表达,因此必须人工创造满足目标性状表达所要求的适宜的异常小气候条件,以保证目标性状鉴定准确可靠。如中稻抗高温胁迫特性鉴定,需在中稻孕穗扬花期采取增加热辐射的措施,鉴定品种在高温环境下的结实率;而对晚稻重点是观察其低温条件下的结实率,因而可通过分期抽穗来实现不同低温条件对结实率的影响,以达到选择的目的。这里就充分运用了农业气象工程服务技术,属综和型气象调控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水稻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满足了水稻在异常天气下生长条件,从而为科学观测、培育新的水稻品种提供了适宜的气象环境。四是提高选择技术。充分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采取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加速水稻人工进化过程,以适应生态环境的变化要求。3.3 农业主管部门确定相应的水稻抗气候胁迫性要求农业主管部门在组织品种区域试验和品种审定时,长期以来对水稻抗气候胁迫性缺乏明确的要求,使得对水稻抗气候胁迫性的评价未能得到重视。要提高水稻抗气候胁迫性,农业主管部门必须对水稻抗气候胁迫性提出相应的要求。首先,品种区域试验增加抗气候胁迫性观察项目。在区域试验中,品种抗病性鉴定早已成为品种特性观察的重要内容,有完善的鉴定技术体系和相应的鉴定基地。但是,水稻抗气候胁迫性鉴定还没有列为区域试验观察项目。而在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同样应建立水稻抗气候胁迫性鉴定技术体系,建设水稻抗气候胁迫性基地,配备相应的鉴定设备,对参试品种进行抗性鉴定,获得有关试验结果。其次,审定品种抗气候胁迫性列入品种评价内容。在评价中种的丰产性能、品质性能的基础上,根据品种的抗异温特性,科学评价。对抗异温性差的品种,实行限时、限区域(灌溉条件等)推广,并在品种介绍中标示。3.4 种子经营部门掌握并规范品种抗逆性介绍品种因异常气候影响出现减产时,农户首先想到的是品种方面的问题,从而发生纠纷,影响社会稳定。如果种子经营部门在经营种子的同时,对那些对异常天气反应敏感的优良品种做出客观介绍,在种子外包装上标明,就能使农户做到心中有数,并与气象部门密切合作,当异常天气来临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灾害损失。3.5 科研主管部门立项支持抗异常气候研究防范异常天气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必须要以科技支撑作基础,这就要求政府科研主管部门对水稻抗异常气候研究给予立项支持。当前宜启动和支持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品种抗异温鉴定技术研究、抗异常气候水稻新品种选育和异常天气条件下稳定技术研究,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论证,应由我们气象科研人员和其他各部门科研人员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参考文献1 马鹤年.气象服务学基础.气象出版社 ,2001,431-4362 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规范选编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extreme weather on RiceLi ying Liu wei longAbstract : rice, as one of our most important food crops, which will affect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Jiangxi is a major rice growing provinces, the unseasonable weather caused significant rice produc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has increased the risks, the impact of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and the rural social stability;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abnormal weather to have an impact on the rice; The prevention of ab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