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报征稿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五单元复习基础训练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安乡一中德国语文学习室编1. 此言得之。 得: 2. 思厥先祖父 先:3.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 4.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 6.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数:7.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 8.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9. 及凯旋而纳之。 纳: 10.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11. 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 12. 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13. 而皆自于人欤? 人: 14.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乃:15. 智勇多困于所溺 溺: 16. 乃能衔哀致诚 致:17. 不省所怙 怙: 18. 汝来省吾,止一岁 止:19. 吾往河阳省坟墓 省: 20. 虽万乘之公相 虽:21.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辍: 22. 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戚:23. 汝殁以六月二日 以: 24.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克:25. 将成家而致妆。 成家: 26. 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比:27.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吊: 28. 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凭:29.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尤: 30. 曷其有极 曷:31. 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遂: 32. 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竹:33. 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 34. 扫取寒梢万尺长。 扫取:35. 月落庭空影许长。 许: 36. 废卷而哭失声。 废:37. 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间: 38. 或随有瘳,其骈死 骈:39.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钩致: 40. 主梏扑者亦然 扑:【解析】1.得:得当。 2.先:对去世尊长的敬称。3.判:确定。 4.与:亲近。5速:招致。6.数:命运。7.原:推其根本。 8.其:一定。9.纳:收藏。 10.组:绳索。11.抑:或者。12.举:所有的。13.人:人事。 14.乃:你的。 15.溺: 溺爱。16.致:表达。 17.怙:依靠。18.止:留居。19.省:探望。20. 虽:即使。 21.辍:停止。22.戚:忧伤。23. 以:在。24.克:能。 25. 成家:安家。26.比:近来。 27.吊:抚慰。 28.凭:临。 29.尤:怨恨。30. 曷:何。 31.遂:进。 32.竹:指画竹这件事。 33.萃:聚集。34.扫取:画出。35.许:这样的。 36.废:放下。 37.间:隔阂。38.骈:并。39.钩致:逮捕。 40.扑:笞打。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作出说明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2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敛不凭其棺 4与可没于陈州。 5少纵则逝矣。 6.矢溺皆闭其中7.零丁孤苦。 8.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9当与秦相较【解析】1“羞”通“馐” ,美味食物。2“世” 通“逝”,死。3“敛” 通 “殓”,给死人穿衣进棺。4 “没” 通“殁”,死亡。 5 “少” 通“稍”,稍微。6. “矢” 通“屎”;“ 溺” 通“尿”。 7. “零丁”通“伶仃”。 8. “已” 通“以”9.“当”通“倘”,如果。三、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字1.吾辈无生理矣。 古义: 今义: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 今义: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 今义: 4思厥先祖父 古义: 今义: 5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 今义: 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古义: 今义: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今义: 8.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 今义: 9.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古义: 今义: 10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古义: 今义: 1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 今义: 1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 今义: 13与可以书遗余曰 古义: 今义: 14.自然之理也。 古义: 今义: 15吾与汝俱少年 古义: 今义: 16而齿牙动摇 古义: 今义: 17志气日益微 古义: 今义: 18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义: 今义: 19明年,丞相薨 古义: 今义: 20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古义: 今义: 21吾去汴州 古义: 今义: 22废卷而哭失声 古义: 今义: 23吾将以为袜。 古义: 今义: 24发函得诗 古义: 今义: 25而读书者与之。 古义: 今义: 【解析】1生理古义:活的可能。今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2其实古义:那实际数目。今义:实际上。3至于古义:到结局。今义:另提一事。 4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5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不行古义:不去。今义:7故事古义:旧事。今义:用来讲述的事情。 8.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9.率古义:全部。今义:率领。10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结果。11.人事古义:人为。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等工作。12从事古义:一般属官。今义:投身到。13书古义:书信。今义:书籍。14.自然古义:必然。今义:自然界。15少年古义:指青年男子。今义:指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人。16动摇古义:指(牙齿)松动。今义:指不稳固、不坚定。17志气古义:精神。今义:指上进的决心和勇气。18成立古义:成长立业。今义:指组织机构筹备成功等。19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0几何古义:过不了多久。今义:几何学的简称。21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22废古义:放下。今义:废弃。23以为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24发古义:打开。今义:发送。 25与古义:赞成。今义:给。四、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形式,并加以解释。1李牧连却之 却: 2日削月割 月: 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理: 5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义: 6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夜: 7数十伶人困之 困: 8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 9而告以成功 成功: 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亡: 11.仓皇东出 东: 12.智勇多困于所溺 智勇: 13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远: 14.乃能衔哀致诚 诚: 15莫如西归 西: 16东亦客也 东: 17而视茫茫 视: 18将成家而致妆。 致: 19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业: 20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全: 21.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夭: 22.长吾女与汝女 长: 23.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剑: 24.与胥卒表里 表里: 25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 26以地事秦。 事: 2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 28函梁君臣之首。 函: 29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 30负而前驱 前: 31凯旋而纳之 纳: 3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 33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 【解析】1却:使动,使退却。2月:名作状,一月一月地。3礼:名作动,以礼相待。4理:名作状,从道理上讲。5义:名作动,坚持正义。6夜:名作状,在夜间。7困:形作动,围困。8约:名作动,订立盟约。9成功:动作名,成功的事情。10.亡:使动,使亡。11.东:名作状,向东。12.智勇:形作名,有勇有谋的人物。13远:名作状,在远方。14.诚:形作名,诚意。15西:名作状,向西。16东:名作动,在东边居住。17视:动作名,视力。 18致:使动,使来。19业:名作动,继承的事业。20全:形作动,保全。21.夭:使动,使夭折。22.长:使动,使成长。23.剑:名作状,像剑一样。24.表里:名作动,内外勾结。25下:吞下。名为动。26事:侍奉。名词作动词。27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28函: 名作动,用木匣子装。29本: 名作动,推究。30前: 名作状,向前。31纳: 使动,使收藏。32乱: 形作动,作乱。33,忽微: 形作名,细小的事情。五、指出下列句子所属的文言句式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 6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7举以予人( ) 8此三者,吾遗恨也。( )9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1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1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 12惟兄嫂是依。( )13何为而在吾侧也?( ) 14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15.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16. 从嫂归葬河阳。( )17. 未可以为信也! ( )18.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19. 庖丁,解牛者也( ) 20.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21.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 22.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2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4.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 25.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26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27请其矢,盛以锦囊。 ( )28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29以三矢赐宗,而告之曰( )30请其矢,盛以锦囊 ( ) 31岂独伶人也哉( )3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解析】1判断句2判断句3被动句4 被动句5状语后置句6省略句7省略句8判断句 9状语后置句 、被动句 10状语后置句11省略句 12宾语前置句13宾语前置句15.状语后置句16.省略句17. 省略句18.判断句19.判断句20.省略句21.省略句22. 状语后置句23. 判断句24.判断句25.状语后置句26省略句、状语后置句27状语后置句28被动句29省略句30省略句31省略句32省略句强化训练1.选出“殆”字意义相同的两项()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D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解析】BC(都是“几乎,近于”的意思)2.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思厥先祖父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A B C D【解析】C()3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句读之不知 唯弈秋之为听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皆不可限以时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其势弱于秦唯利是图 吞舟是漏A/ B/ C/ D/【解析】C(为宾语前置句,为定语后置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4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解析】C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解析】D5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暴秦之欲无厌 B当与秦相较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秦伯说,与郑人盟 【解析】C(A“厌”通“餍”,满足;B “当”通“倘”,如果。D “说”通“悦”,愉快。)6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A其实百倍(实际上)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B然后得一安寝(但是以后)至于颠覆(被灭亡) C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能因为)可谓智力孤危(智商)D至于颠覆(以致)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旧事) 【解析】D(A那实际上,B这样以后,C智谋和力量。)7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D火尚足以明也 【解析】A(A,名作动,以礼相待;其他,形作动,依次为保全、穷尽、照明。)8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 例:李牧连却之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义不赂秦C日削月割D外连衡而斗诸侯 【解析】D(使动用法,使退却(斗)。A,形作名,小的方面;B,名作动,坚持正义;C,名作状,一天一天地。)9选出对下列句子的句式说明不当的一项() A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省略句) B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D其势弱于秦 (被动句) 【解析】D(介词结构后置句)10选出加点字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A破灭之道也(原因) 六国互丧 (彼此) B率赂秦耶(全都) 固不在战矣 (原本)C暴霜露(暴露) 子孙视之不甚惜 (对待) D强弱胜负已判矣(分清) 与嬴而不助五国 (给予) 【解析】D(亲近,亲附。)11选出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A始速祸焉(加速)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这样,那么) B后秦击赵者再(第二次)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C诚不得已(实在)革灭殆尽之际(全都) D则胜负之数(命运)苟以天下之大(如果) 【解析】D(A招致,B两次,C几乎。)12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不赂者以赂者丧A洎牧以谗诛 B苟以天下之大 C至丹以荆卿为计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解析】A13选出下列画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不是士兵们不好,仗没有打好】 B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它的实际数目多达百倍】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这是用兵抗秦的功效】 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结局也许不是轻易就能确定的】【解析】A(不是武器不锋利)14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弊在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或曰:“六国” 或未易量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解析】D30下列句子,是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解析】A3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败二次而打胜三次。B、是故燕国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所以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连退却。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相较,或未易量。 胜利失败的命运,生存、死亡的道理,应当能够与秦国相抗衡,(结局)或许不是轻易可以确实的。【解析】C3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音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sng,灭亡),率(shui,全都)赂秦耶?B、思厥(ju,他的)先祖父,暴(bo,暴露)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C、洎(z,等到)牧以谗(chn,说别人的坏话)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不终也。D、胜负之数(sh,命运),存亡之理,当(dng,适合)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解析】A3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颠覆,理固宜(应当)然。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分开)矣。C、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之。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解析】B3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分别是()A、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比得软脚病B、以地事秦同,犹抱薪救火。刺客不行,良将犹在。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D、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解析】D(D,本来;A,等到/近来;B,好像/仍、才;C,起初/才)3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来看,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不能容于远近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解析】B36联系上下文,作者强调“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意在说明()A、先辈创业艰难,国土逐渐增多。B、先辈创业艰难,后人守业不易。C、先辈创业艰苦,成就功业有限。D、先辈创业艰难,后人本应珍惜。【解析】D38诵读时,句内停顿不当的一项是()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B、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C、是故/燕国虽小国/而后亡。D、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解析】B39下列加点字词拼音全对的一项是( ) A.以三矢赐(c)庄宗 缱绻(qinqun) 不遗(y)余力 铠(ki)甲 B.忽忽(hh)吾将行兮 搦(n)战 笑纳(n) 失之易欤(y) C.仇雠(chu) 鲜(xin)为人知 提供(gng) 露(lu)相 D.博闻强识(zh) 粘(zhn)贴 涎(yn)水 鳜(gu)鱼 【解析】A40下例句中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义相同是( ) 例:尔其无意乃父之志 A.何其衰也 B.及其衰也 C.抑本其成败之迹 D.方其盛也 【解析】A41下列句中“与”的意义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与其所以失之者 B.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C.与尔三矢 D.莫能与之争 【解析】C4.下列句中“岂”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岂独伶人也哉?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岂可怪也欤? D.乃骏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解析】C42下列四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智勇多困于所溺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解析】D(省略句,受(之)。)43。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捕蜩() 稍()纵则逝 偃()竹B砍斫() 庖()丁解牛 赦()免C沦丧() 兔起鹘()落 蹑()足D缣()素 亲密无间() 曝(b)晒【解析】B4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事前充分准备,事发才能胸有成竹,不会慌乱。B画竹高手文与可是兔起鹘落,转眼间就把一幅翠竹图呈现给大家。C他无意间看到一个扒手得心应手的将乘客的钱包偷了去,惊的嘴张了老大,却未敢出声。D我们这位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解析】C45与例句中“寻”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寻之无所得C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D(马)蹄间三寻【解析】D(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A,平常;B,寻找;C,不久。)46与例句中“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A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B沛公然其计,从之C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器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解析】A47与例句中“诸”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A(诸葛)亮亲率诸军攻祁山 B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投诸渤海之尾【解析】D(兼词,相当于“之于”; A,各; B、C,兼词,相当于“之乎”。)综合训练百丈山记 宋朱熹登百丈山三里许,左俯绝壑,右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记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注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七十里,与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690米。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磴:石阶循磴而东,即得小涧 循:顺着阁据其上流 据:拥有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 识:通“志”,记住【解析】(据:占据,位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十余级乃得度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B乡人凿石容磴以度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D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解析】(乃:副词,表顺承,“才”;副词,表逆转,“竟然”。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表凭借,“凭”。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句末语气词,“了”。而:均为连词,表转折,“却”。)3下面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体现百丈山“最可观”的一组是左俯绝壑,右控垂崖 前瞰涧水,后临石池 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 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 【解析】(西阁后面的石壁,没有什么风景可看的,此处下句说:“久而益悲,为可爱耳”: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石台之东也是作者认为不值得看的景点。)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上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抒发对百丈山的喜爱。朱子此文,在结构的安排上显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特别指出其不足观者有山庵、壁其后和石台之东等处,反复告诫游人不要前往。文章通篇状物写景,准确形象,细致生动,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对景物的选择安排,又蕴含了作者的审美理念。作者以自己的审美判断,对“最可观”与“未可睹”的景物进行描绘。对“可观者”“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目的之一是为了“告夫欲往而未能者”。【解析】(“告诫游人不要前往”文中无此意。)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2)既皆赋诗以记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解析】(1)但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穷尽了。(2)大家都赋诗记述百丈山的胜景,我详细叙述了一行人游览的经过。【参考译文】登上百丈山约三里多路,右边俯临深险的山谷,左边连接着陡峭悬崖;垒起的石块砌成台阶,走了十多级台阶方才越过。百丈山的优美景色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了。沿着石阶向东走,就能看到一个小涧,有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涧里长满苍翠的藤蔓和参天的古木,这里即使在盛夏中午最炎热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逼人的暑气;涧中水流清澈,从高处急速流下,发出淙淙的声音。越过石桥,沿着两边山崖曲折小路而上,可以发现一座寺庙,寺庙大致有三间小屋,都不能容纳十来个人。但这里前面可以俯瞰清澈的涧水,后面临近一泓小池,习习清风从两边山峡间吹来,整日不停。门内横跨小池的又是一座石桥,越过石桥向北走,踏着数级石梯能够进入一座庵中。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而又狭窄,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只有庵中的西阁楼风景优美。溪流从西边山谷中顺着石头缝隙奔射而直到西阁之下,南边和东边的溪水一同注入小池中,从小池中泻出,形成前面所说的小涧。西阁位居小涧的上游,正对着湍急的水流和峻峭的山石相撞搏击之处,最值得观赏。然而在西阁后面,却是石壁,没有什么风景可看的。唯独在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宿都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出了山门向东,走十多步,可以看到一座石台,其下面临悬崖峭壁,深暗险峻。在草木丛杂的地方向东南眺望,可以看见一挂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涌而出,凌空而下长达几十尺。瀑布的飞沫就像飞散的珍珠喷洒着雾气,在日光照射之下,光彩鲜明,晃人眼目,让人不敢正视。石台正对着百丈山西南的缺口,前面对着芦山,此山独立挺拔而出,周围其它几百里间的高低山峰,也都历历在目,非常分明。太阳迫近西山,余晖横斜照耀之下,群山或紫或翠,重叠相映,数也数不尽。早晨起床向山下探视,满山遍野白云飘荡,像大海波涛起伏;而远近各座山峰隐现于其中,都好像时而在飞奔,时而在漂浮,来来往往,有的涌现,有的隐没,顷刻之间,变化万千。石台东面,小路断绝,乡里的人在山壁上凿出石级为路,用以行走,并且在它的东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涝时在这里向神佛祈祷。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但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穷尽了。我和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一起游览了百丈山,大家都赋诗记述百丈山的胜景,我详细叙述了一行人游览的经过。百丈山最值得观赏的地方,要数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几处景点了。因此每一处另外写了一首小诗来记述这里的景致,献给同游的朋友,并且借此告诉想前往(游览)却没能成行的人。二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将为穹谷、山甚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馀。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影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注】 山甚岩:峭壁。 天作地生:天地间自然形成。 度土:治理水流,修筑城邑的工程。蠲之浏如:蠲(jun),除却污秽;浏如,水很清的样子。 溶漾纡馀:溶漾,水面宽广而微波;纡馀,曲折环绕。 间厕:夹杂在一起。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 用车子运 B.视其植,则清秀敷舒 树木C.怪石森然,周于四隅 堆积 D.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 优美的景致【解析】C(周:环绕)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A.有石焉,翳于奥草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B.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 何功之有哉C.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D.乃作栋宇,以为观游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解析】A(两个“于”字都是表被动的介词。B、第一个“之”字,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第二个“之”字,结构助词,起提前宾语的作用。C、第一个“而”字表并列关系,第二个“而”字表因果关系。D、第一个“乃”字是“于是、就”的意思,表承接;第二个“而”字是“是、在”的意思,表判断。)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韦公规划整治永州的措施的一组是( )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 命芟其芜,行其涂 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 延客入观,继以宴娱 择恶而取美 蠲浊而流清A. B. C. D.【解析】B(两句不合题干要求。)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先发名胜难得与休养民力的议论,对韦使君“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的做法表示首肯和推崇,为后面的描述和议论作铺垫。 B.文章绘景状物,各具特点,精确传神,以表现永州自然山水之美与人文景观之佳为主,通过韦公邀请宾客观赏,举行宴会娱乐,表达了韦公等欣赏永州山水风光的无比惬意之情。C.第二段写永州的自然环境,为韦使君的登场和新堂的落成蓄势,与贤太守的浚理和新堂的华美形成鲜明对比。D.第四段连用六个反问句,层层深入,既肯定了韦使君的政绩,且对贤太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勉励他们致力于“因俗而成化”、“除残而佑仁”、“废贪而立廉”、“家抚而户晓”。【解析】B(全文写出了永州山水之美,但作者要表达的重点在于赞美新刺史和新堂时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希望新刺史做到因俗成化,除残佑仁,废贪立廉,抚慰百姓。)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译文: (2)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译文: (3)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解析】(1)既要使百姓过得舒适,又可顺其原貌,保全天然之态,在过去是难以办到的,可现在永州出现了。(2)有的似列队,有的象跪伏,有的若站立,有的如卧倒,洞穴蜿蜒幽远,土堆石山也峭拔挺立。“(3)它将使得继承韦公来治理永州的人,看到小的方面,从而了解到大的方面啊。参考译文如果想要在城郊或者城中建造出象深谷、陡壁、深渊等自然风景,就得必须用车子运来山石,修通水道,跨过险峻的地方,使老百姓劳命伤财才能建造出来,但如要追求那自然生成的风貌,却是无法办到的,既要使百姓过得舒适,又可顺其原貌,保全天然之态,在过去是难以办到的,可现在永州出现了。永州实际是九嶷山的余脉。那些开始整治规划永州的人,围着山头修筑了永州城。城中满是石头,却被深草遮盖着,有泉水,却被泥土所埋没,成了毒蛇穿梭,野兽出没的地方。生长茂盛的树与劣质的树,佳花与毒草,杂乱地混杂在一起竞长。因此永州被称为荒凉秽废的地方。韦公到永州作刺史已过一个多月了,政事治理得很出色,社会平安无事。他看见那地方,觉得奇妙。于是命令除掉丛生的乱草,平整道路,割掉的杂草堆起来象小山一样,又清除河中的淤泥,河水便清亮起来。杂草焚烧,河道疏通过后,奇特的地形便显现出来了。清与浊便区别开来,美与丑便不再混淆不清,看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ZARA快时尚供应链2025年快速响应与供应链协同风险管理报告
- 2025年查对制度考试题库(答案+解析)
- 人防工程必选方案(3篇)
- 李清照如梦令图文课件
- 前期工程绩效方案(3篇)
- 品质工程-评选-方案(3篇)
- 铝合金门窗委托加工合同4篇
- 家乡美景课件
- 通州工程消音方案(3篇)
- 停电接火工程方案(3篇)
- Unit1Developingideaslittlewhitelies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三册
- 培训反馈意见表
-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健康的情绪表达 全国通用(共16张PPT)
-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 电力系统分析孙淑琴案例吉玲power程序实验指导书
-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适合微电子专业)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5)
- 发动机装调工技师考试资料
-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
- ASME_B36.10M美标钢管外径壁厚对照表
- 桌牌桌签模板正反桌牌会议室三字两字桌牌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