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伪的含义、内容、伪书、方法.doc_第1页
辨伪的含义、内容、伪书、方法.doc_第2页
辨伪的含义、内容、伪书、方法.doc_第3页
辨伪的含义、内容、伪书、方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含义:辨伪,是指为古籍或内容进行鉴别辨认,以区别其真伪的一种研究方法。2辨伪工作的主要内容:关于古籍文献名称、作者、著作年代真伪等的考辨;关于书籍内容(如事实、论说真伪等)的考辨。前者和古籍版本学、目录学的关系较密切,后者则与校雠学及史学中的史料考辨工作相近。辨伪的根本目的并非要从古文献中剔除伪书,而是要弄清这些文献的真实著者、书名和著作内容、年代等,使人们能准确地了解其价值和正确利用。3伪书:含义、伪书种类与作伪原因。(1)含义:中国的历史文献以及其它各类古籍中的书太多。所谓“伪书”是指有些古书虽然署有作者之名,但是却根本不是此书的真正作者,而是他人冒名伪造的古代文献;也可以说,凡作者姓名或著作年代不可靠的古代文献,均可称之为伪书。 (2)伪书的种类: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出了今将重要之伪书,已定案、未定案、全部伪、部分伪、人名伪、书名伪等,分别总括列表如下。所录限于汉以前书,或托名汉以前书者;其术数、方技等书,虽托名汉以前者,亦不录其未定案者间附鄙见。(甲)全部伪绝对决定者: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问题起自宋代,到清初完全解决,公认为魏王肃伪撰 古文考经孔安国传。伪撰人未定。孔子家语及孔丛子。乾隆中叶问题完全解决,公认为魏王肃伪撰。 阴符经六韬。汉以后人伪撰。 鬻子关尹子子华子文子亢仓子鹖冠子鬼谷子于陵子尉缭子。各书著录汉书艺文志者已不可尽信,今本又非汉志之旧。大率晋至唐所陆续依托。 老子的河上公注。晋以后人伪撰。 陆贾新语,贾谊新书。晋以后人伪撰。(乙)全部伪大略决定者:周礼。此书问题最大,从初出现到今日二千年,争论不决。据现在趋势,则不认为周公制作者居多。大概此趋势愈往后愈明了。应认为汉刘歆杂采战国政书附以己意伪撰。 孝经。春秋时无“经”之名,大约汉人所撰,托诸孔子、曾子。 晏子春秋。大约西汉人伪撰 列子。此问题发生不久,但多数学者已渐渐公认为晋张湛所伪撰 吴子司马法。大约西汉人伪撰 毛诗序。此亦宋以来宿题。撰人名氏拟议蜂起。今多数学者渐认为后汉卫宏撰,与孔子、子夏、毛公无涉。(丙)全部伪否未决定者:尚书百篇序。是否伏生、孔安国时已有,何人所作,完全未决 古本竹书纪年及穆天子传。古本纪年之伪,不待言。但有人谓晋太康汲郡发冢事根本靠不住。如此则此两书纯属晋人伪撰。但我颇信其真 逸周书。有人指为伪,但清儒信为真者居多。我虽不认为周初书,但谓非汉以后人撰,其中或有一部分附益则不可知 申子尸子慎子尹文子公孙龙子。此五书已佚,今存者或不全,或由近人辑出,原书是否本人所作,抑秦汉以后人依托,问题未决。(丁)部分伪绝对决定者:老子中“夫佳兵者不祥”一节。无旧注,是知后人加入 墨子中亲士修身所染三篇。后人采儒家言掩饰其书 庄子外篇杂篇之一部分。内篇为庄生自作,无同题;外篇则后人伪续者甚多;杂篇亦间有 韩非子中初见秦篇。由战国策混入 史记中记昭、宣、元、成以后之文句。褚少孙至刘歆等多人续入 楚辞中之屈原大招。汉人摹仿招魂而作。(戊)部分伪未决定者: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中之虞夏书。二十八篇为孔子时所有,盖无疑。但虞夏书是否为虞夏时书,则大有问题,恐是周初或春秋时人所依托 左传中释经语。今文学家不承认左氏为解释春秋之书,谓此部分皆汉人伪托 论语二十五篇中后五篇。有人谓汉张禹所窜乱 史记中一部分。有人谓刘歆窜改 荀子韩非子之各一部分。有人谓后人误编 礼记及大戴礼记之一部分。有人指为汉人伪撰。然两书本题“七十子后学者所记”,其范围包及汉儒,有汉人作不能谓为作伪。(己)撰人名氏及时代错误者:易彖传象传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相传为孔子作。有人攻其非。但原并未题为孔子作,不得遂为后人依托孔子 仪礼。相传为周公作,亦后人臆推。大抵应为西周末、春秋初之作 尔雅小尔雅。后人指为周公作,纯属臆推。大抵为西汉人最集训诂之书。管子商君书。汉书艺文志题为管仲、商鞅作,乃汉人误推。大抵属战国末年法冢者流所编集。 孙子十三篇。旧题孙武作,不可信。当是孙膑或战国末年人书 尚书大传。旧题伏生作,是否未定,总是西汉经生所著 山海经。或言大禹作,伯益作,当然不可信。大约是汉代相传一部古书 各种纬书。自易乾凿度以下二十余种,汉儒或指为孔子作,当然不可信,大约是战国末年传下来古代神话书。周髀算经。相传周公或商高作,当然不可信。大约是周末或汉初相传古算书素问难经。相传黄帝、秦越人作,当然不可信。大约是秦汉间的医书 越绝书。旧题子贡作。据原书末篇叙词用隐语自著其名,已知作者为会稽袁康,后汉人。 以上各书之真伪及年代,或属前代留下来的宿题,或属清儒发生的新题。清儒经三百年多少人研究讨论的结果,已经解决的十之三四,尚未解决的十之六七。但解决问题固然是学术上一种成绩,提出问题也算一种成绩。清儒在这部分所做的工作也算可观了。(3)伪书的原因:伪书的数量与种类如此繁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要从造伪的主观动机来分析。古人作伪,可分有意与无意两种。有意作伪,有意者,情况又有多种: 一是为托古。在封建社会里,按照一般人的心里特点,多尊古而残近、厚古而薄今,因此道术之土,一巳忧虑己作不能取重于当时,便引古人以为重。例如易托名伏羌,本草托名神农,礼托名周公等,便是此意。 二是为邀赏。历代战乱之后、统治者为恢复文化,常常悬赏以求书,重金之下,免不了有些投机取巧者借机行欺以牟利。比如汉朝张霸伪造古文尚书,隋朝刘悠伪造连山、归藏等,就属此类。 三是为争胜。在学术论争中,名齐才等之人多嫉恨与仇视对方,当独侍口舌不能胜人时,便有人或造作伪书,或窜改古书,以此来拉古人之大旗作自己的虎皮,于气势上压倒对方。比如魏晋间王肃为在学术上取胜于经学大师郑玄,便伪作孔子家语等书,以证明己说与孔子后人相合,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四是为焙名。一些无真才实学之徒,为了能扬名天下,亦通过伪造古书,达到露才扬己的目的。比如明代藏书家丰坊,为显示自己藏书之丰、伪造出子贡易传、子夏诗传、晋史乘、楚梼杌等书、但因其诗学功底不厚,终被众人所戳穿。 五是为评善。在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中,以及个人之间的战斗中*讨建士大大你争我斗,势同水火,为了毁谤对方,他们住行广借以伪造书籍为武器,达到不可吉人的目的。例如唐代牛、李竞争时李德褂门人撰写出一部女周秦行纪v却题为午僧儒所探,以此来还对方。 六是掠人之美。见他人才华胜于自己,便不惜采取剽窃行为,据为已若。此如王鸿绪的明文稿,便是抄袭万斯向的著作。 以止六种均属作者有意作伪。非有意作伪,非有意作伪的情况又包括如下几种: 一、该书因作者不详而被误题或妄题,例如孝经; 二、该书因分辨不清历代的注释,而将其一起混入正文,例如庄子; 三、该书因后人续写部分不祥而与原作相混淆,史记; 四、该书因后人编辑之误,而被掺入他人作品,例如李太白集。 有意作伪,动机很恶劣,非辨别不可;无意作伪,虽无歹意,但客观上混淆了是非,亦同样需要严格考订。为此,辨伪工作异常地艰巨而复杂。4辨伪的方法(1)胡应麟的方法辨伪方法有很多种,最早作出系统总结的是胡应麟,他在四部正讹中提出了八种方法: “一、核之七略,以观其源;二、核之群志,以观其绪;三、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四、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五、核之文,以观其体;六、核之事,以观其时;七、核之撰者,以观其;八、核之传者,以观其人。这是胡应麟对前人及他自己辨伪经验的总结,概括得非常精要。 (2)梁启超的方法梁启超根据自己的治史以验,提出了十二种方法: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十有九皆伪。如明人所刻古逸书忽有三坟记、晋史乘、楚史梼杌等书,此类书既不见诸史志著录,亦未闻汉以后人征引,十之八九为伪造。 其书虽前代有著录,然久经散佚,今忽有一异本突出,篇数及内容等与旧本完全不同者,十有九皆伪。如缪荃孙藏明钞本慎子,篇数、内容与旧读本全异,盖为伪作。 其书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者,即不可轻信。如晋人梅颐所献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魏晋间人张湛自编自注之列子等书,皆为伪造之作。 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如今所称神农本草,汉书艺文志无其目,知刘向时决未有此书,殆可断言其伪造。 真书原本,经前人称引,确有佐证,而今本与之歧异者则今本必伪。例如古本竹书纪年有夏启杀伯益,商太甲杀伊尹等事,又其书不及夏以前事。而今本记伯益、伊尹等文,全与彼相反,其年代又托始于黄帝,故知非汲冢之旧也。 其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后者,则其书或全伪或部分伪。如管子、商君子,汉志皆著录,题管仲、商鞅撰。然两书又各记有管、商死后之人名与事迹。故知两书决非管、商自撰,有为后人所窜乱者。 其书虽真,然一部分经后人窜乱之迹既确凿有据,则对于其书之全体须慎加鉴别。例如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明言“迄麟止”,而今本不惟有太初天汉以后事,且有宣成以后事,此中必有为后人窜乱者。 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其书必伪。例如今道藏中有刘向撰列仙传,书中尽言诸仙荒诞之事,决非刘向本人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