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 实实 验验 指指 导导 书书 山东交通学院编印山东交通学院编印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labACT 计控原理实验机构成及说明 1 第二章 虚拟示波器 9 2 1 虚拟示波器的显示方式 9 2 2 虚拟示波器的使用 9 第三章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 14 3 1 数字 PID 控制实验 14 3 2 最少拍控制系统 17 3 3 直流电机闭环调速实验 19 3 4 温度闭环控制实验 20 3 5 步进电机调速实验 21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2 第一章第一章 labACT 计控原理实验机构成及说明计控原理实验机构成及说明 一 一 主实验板的布置简图主实验板的布置简图 二 二 D D 和和 B B 实验区实验区 1 显示与功能选择模块 D1 及函数发生器 B5 D1 实验区是一个显示与功能选择模块 它主要由 5 位 8 段数码管 四个功能选择按键和 16 个指示 灯 3 个测试孔组成 D1 实验区是独立于实验机的 CPU 控制模块 提供控制对象输出显示 並实现 函数发生器 B5 的十种 可选择 波形输出切换控制和显示 1 输入信号测量 上排左按键循环控制输入信号的测量 包括电压 5V 5V 电压 0 5V 频率 温度 和直流电机转速测量 每按一次按键 指示灯向右循环切换 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测量信息 信号的 输入口为模块中的 电压测量 和 频率测量 3 个测试孔 指示灯和数码管的输出数据显示对应 关系表见表 1 1 表 1 1 指示灯和数码管的显示对应关系表 项目内容指示灯输入测试孔数据显示单位 5V 5V 电压测量电压 5V 5V 电压测量 5V 5V X XXV 0 5V 电压测量电压 0 5V 电压测量 0 5V X XXV 频率测量频率频率测量 XXX XHz C3 模块温度值温度电压测量 0 5V XX X C2 模块直流电机转速转速频率测量 X XXX 千转 分 2 函数发生器波形输出切换控制和显示选择 下排左 右按键循环切换控制输出波形 包括矩形波 正弦波 斜坡 方波 继电特性 饱 和特性 死区特性和间隙特性的切换控制 每按一次下排左按键 指示灯向左循环切换 每按一次 下排右按键 指示灯向右循环切换 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波形信息 上排右按键循环切换控制输出波形 包括矩形波 正弦波和方波 正弦波同时发生 2 函数发生器 B5 函数发生器 B5 是各函数及波形发生的控制和输出模块 它含有十种 可选择 波形输出 有 4 个函数波形调节电位器 1 个波形量程选择开关和各函数发生的输出口组成 各波形和函数的 输出选择在 D1 模块中选择设置 各波形的切换控制和显示见表 1 2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3 图 1 1 主实验板的布置简图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4 表 1 2 函数发生器取值及显示 函数发生器取值及显示序 号 波形类型 左显示及范围电位器调节右显示及范围电位器调节 上 0 01S 1S 1 矩形波宽度 下 0 1S 10S 设定电位器 1幅度 0V 6V 矩形波调幅 上0 1Hz 2Hz 2 正弦波 振幅值 0 6V 正弦波调幅 频 率下0 8Hz 50Hz 设定电位器 2 3 斜坡斜率 0 4 8 设定电位器 1宽度 0 5S 10S 4 方波频率 2 4Hz 250Hz 设定电位器 1 5 继电幅值 0V 6V 设定电位器 1 6 饱和斜率 0 1 5 1 设定电位器 1限幅 0V 6V 设定电位器 2 7 死区斜率 0 1 5 1 设定电位器 1死区宽度 0V 5V 设定电位器 2 8 间隙斜率 0 1 5 1 设定电位器 1间隙宽度 0V 5V 设定电位器 2 9 矩形 正弦波 10 方波 正弦波 详见本节第 点说明 矩形波 下排按键选择 矩形波 指示灯亮 函数发生器 B5 模块中的 矩形波输出 测 孔输出矩形波 左边 2 个数码管显示矩形波正脉冲的宽度 X X 或 XX 秒 由 设定电位器 1 控制相应的正脉冲输出宽度 此外 B5 模块中的 量程选择 开关还可控制正脉冲输出宽度 量程 见表 1 2 右边 3 个数码管显示矩形波的幅度 X XX 伏 由 B5 模块中的 矩形波调 幅 电位器控制变化幅度 注 1 只有把函数发生器 B5 模块左下角的 S ST 跨接座上套上短路套后 在 矩形波输出 测孔才有矩形波输出 注 2 量程选择 开关置于下档时 其零输出宽度恒保持为 2 秒 与正脉冲输出宽度值无关 量程选择 开关置于上档时 其零输出宽度与正脉冲输出宽度值相等 正弦波 下排按键选择 正弦波 指示灯亮 函数发生器 B5 模块中的 正弦波输出 测 孔输出正弦波 左边 2 个数码管显示正弦波的振幅 X X V 由 B5 模块中的 正弦波调幅 电位器控制变化幅度 右边 3 个数码管显示正弦波的频率 X XX 或 XX X Hz 由 定电位器 2 控制相应的输出频率 此外 B5 模块中的 量程选择 开关还可控制正弦波的频率输出量程 见表 1 2 斜坡 下排按键选择 斜坡 指示灯亮 函数发生器 B5 模块中的 斜坡输出 孔输出斜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5 坡波形 斜坡输出的幅度为 4V 左边 2 个数码管显示斜坡信号的斜率 X X 右边 3 个数码管显示斜 坡的信号的宽度 X XX 由 B5 模块中的 设定电位器 1 控制相应的斜率 方波 下排按键选择 方波 指示灯亮 函数发生器 B5 模块中的 方波输出 孔输出方 波 数码管显示方波频率 XXX X Hz 由 B5 模块中的 设定电位器 1 控制相应的输出频 率 幅度为 3V 继电特性 下排按键选择 继电 指示灯亮 将信号发生器 B1 的幅度控制电位器中心 Y 测孔作为非线性 5V 5V 输入信号接到函数发生器 B5 模块中的 非线性输入 测孔 B1 单 元的 K3 开关拨上 5V K4 开关也拨上 5V B5 单元中的 非线性输出 测孔信号输出继 电特性 数码管显示继电特性的幅值 X XX V 由 B5 模块中的 设定电位器 1 控制相应 的输出幅值 饱和特性 下排按键选择 饱和 指示灯亮 将信号发生器 B1 的幅度控制电位器中心 Y 测孔作为非线性 5V 5V 输入信号接到函数发生器 B5 模块中的 非线性输入 测孔 B1 单 元的 K3 开关拨上 5V K4 开关也拨上 5V B5 单元中的 非线性输出 测孔信号输出饱 和特性 左边 2 个数码管显示饱和特性线性区的斜率 X X 由 B5 模块中的 设定电位器 1 设定斜率 右边 3 个数码管显示饱和输出的限幅值 X XX V 由 B5 模块中的 设定电位器 2 设定输出限幅值 死区特性 下排按键选择 死区 指示灯亮 将信号发生器 B1 的幅度控制电位器中心 Y 测孔作为非线性 5V 5V 输入信号接到函数发生器 B5 模块中的 非线性输入 测孔 B1 单 元的 K3 开关拨上 5V K4 开关也拨上 5V B5 单元中的 非线性输出 测孔信号输出死 区特性 左边 2 个数码管显示死区特性线性区的斜率 X X 由 B5 模块中的 设定电位器 1 设定斜率 右边 3 个数码管显示死区宽度 X XX V 由 B5 模块中的 设定电位器 2 设定死 区宽度 间隙特性 下排按键选择 间隙 指示灯亮 将信号发生器 B1 的幅度控制电位器中心 Y 测孔作为非线性 5V 5V 输入信号接到函数发生器 B5 模块中的 非线性输入 测孔 B1 单 元的 K3 开关拨上 5V K4 开关也拨上 5V B5 单元中的 非线性输出 测孔信号输出间 隙特性 左边 2 个数码管显示间隙特性线性区的斜率 X X 由 B5 模块中的 设定电位器 1 设定斜率 右边 3 个数码管显示间隙宽度 X XX V 由 B5 模块中的 设定电位器 2 设定间 隙宽度 矩形波 正弦波 上排右按键选择 矩形波 正弦波 指示灯亮 B5 模块 矩形波输出 测孔和 正弦波输出 测孔同时有输出 矩形波 的指示灯也亮 数码管显示矩形波的信息 若 要观察正弦波的信息 再按一次上排右按键 正弦波 的指示灯亮 数码管显示正弦波的信息 波形的控制调节与单一波形发生控制相同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6 方波 正弦波 上排右按键选择 方波 正弦波 指示灯亮 B5 模块 方波输出 测孔和 正弦波输出 测孔同时有输出 方波 的指示灯也亮 数码管显示方波的信息 若要观察正弦 波的信息 再按一次上排右按键 正弦波 的指示灯亮 同时 正弦波数码管显示正弦波的信息 波形的控制调节与单一波形发生控制相同 注 1 显示与功能选择模块 D1 右上角的电位器 RP5 用于调整该模块的基准电压 2 40V 注 2 函数发生器 B5 右下角的 调零 电位器用于调整正弦波输出的基准零位 上电总清 或按 复位 键总清后 把 正弦波调幅 电位器调到最大 然后调整 调零 电位器 使 正弦 波输出 测孔输出直流电压为零 即正弦波输出的基准零位调整成功 注 3 上电总清或按 复位 键总清后 数码管显示矩形波信息 矩形波有输出 2 秒宽度的波形 其他波无输出 3 手控阶跃信号发生器 B1 信号发生器由手控阶跃发生器 B1 1 幅度控制 B1 2 和非线性输出 B1 3 组成 图 1 3 手控阶跃发生器 数 模转换器及虚拟示波器布置图 手控阶跃发生模块由按钮 SB2 L9 灯及二个测孔组成 如图 1 3 所示 在 B1 1 模块中 当按 钮 SB2 按下时 L9 灯亮 其 0 5V 测孔将从 0V 阶跃成 5V 5V 5V 测孔将从 5V 阶跃成 5V 当按钮弹出时 L9 灯灭 其输出状态相反 注 该按钮是一个带锁开关 如要改变状态必须 再按一次 幅度控制模块由开关 K3 开关 K4 和电位器组成 开关 K3 的上端已连接了 5V 下端已连接了 GND 开关 K4 的上端已连接了 5V 下端已连接了 0 5V 阶跃信号输出 B1 2 模块可以有三种状态输出 K3 开关拨下 K4 开关拨上 在电位器的 Y 测孔可得到 0 5V 连续可调电压输出 K3 开关拨上 K3 开关也拨上 在电位器的 Y 测孔可得到 5V 5V 连续可调电压输出 K3 开关拨下 K3 开关也拨下 在电位器的 Y 测孔将得到手控连续可调 0 5V 阶跃信号 非线性发生模块是利用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形成非线性输出 IN 为输入测孔 OUT 为输出测 孔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7 4 数模转换器 B2 本实验机采用 ADC0832 作为数 模转换 可实现 8bit 数字输入转换为模拟量 数字 0 0FFH 输入 经数 模转换后 OUT1 测孔输出为 0 5V 模拟量 经运放处理后 在 OUT2 测孔输出为 5V 5V 5 虚拟示波器 B3 提供两通道模拟信号输入 CH1 和 CH2 测孔 配合上位机软件的示波器窗口 可以实现波形的显 示 存储 可以有效的观察实验中各点信号的波形 详见本实验指导书第二章所述 虚拟示波器每个输入通道都配有量程开关 当量程开关拨到 1 位置 表示输入不衰减 输入范围 5V 5V 如果超出此范围 应把量程开关拨到 5 位置 此时输入信号将被衰减 5 倍 6 采样 保持器 B4 B4 模块包含两组采样 保持器 采用 LF398 实现保持 输入 输出电平范围为 12V IN 测 孔为输入端 PU 测孔为采样控制端 高电平采样 低电平保持 单稳态电路 4538 完成脉冲整 形 A 测孔为输入端 0 5V 上升沿 Q 测孔为输出端 100 S 正脉冲 本实验机采用 DAC0809 作为模 数转换 可实现 8bit 数字输出 其中 IN4 和 IN5 测孔为 0 5V 模拟量输入 IN6 和 IN7 测孔为 5V 5V 模拟量输入 8 定时器 中断单元 B8 本单元提供 CPU 控制模块中的定时器 8253 的计数器 1 CLK1 和 T1 测孔 GATE 己短接 VCC 计数器 2 CLK1 T2 和 GATE2 测孔 提供 8259 中断控制器 IRQ5 和 IRQ6 测孔为 CPU 控制 模块的的中断输入 固定时钟 1 229MHz 脉冲输出测孔 A 和 A 测孔分别为附加反相器 74LS14 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供用户作为逻辑信号反相用 9 基准电压单元 B6 本单元可提供 Vref 5 00V 和 Vref 5 00V 两种基准电压 可以通过调整该单元中的 W9 和 W1 电位器来调整基准电压 在出厂时已调整好 注意 该单元的测孔不可随意插线 以免损坏注意 该单元的测孔不可随意插线 以免损坏 基准源 基准源 三 三 C C 实验区实验区 C 实验区由步进电机模块 直流电机模块和温控模块组成 1 1 步进电机模块 步进电机模块 C1C1 采用 74LS273 8 位 D 触发器 的低 4 位输出 Q1 Q4 经 U2003A 来驱动步进电机 由于步进电机四相长时间通电流会引起电机发热 用户在电机空闲时应注意将各相电流断 开 即对 74LS273 8 位 D 触发器 的低 4 位送 0 本实验采用了 35BY48 步进电机 2 2 直流电机模块 直流电机模块 C2C2 把直流电压引入到电机输入测孔 就能驱动直流电机转动 直流电机测速有两种方式 电 机转速的脉冲测速及电压测速输出 本实验采用了 BY25 直流电机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8 3 3 温控模块 温控模块 C3C3 温控模块采用装在散热器下的热敏电阻进行测温 冷却 COOL 由 74LS273 输出 Q6 控制 Q6 高电平时风扇转动进行冷却 温控模块加热有两种方式 模拟电压加热及脉宽控制加热 脉宽控制加热时 把宽度可调的脉冲加到脉冲加热测孔 脉冲幅度 2 5V 时将加热 C3 单元的 加热 灯亮 脉冲幅度 0 8V 时停止加热 加热 灯灭 模拟电压加热 把 0 5V 直流电压加到电压加热测孔 加热时 C3 单元的 加热 灯亮 其加热功率及灯的亮度与加到电压加热测孔的电压成正比 4 4 外接接口模块 外接接口模块 C4C4 1 外设温控模块 本实验机的外设温控模块是针对铂电阻 PT100 测温传感器设计的 外设测温传感器 铂电阻 PT100 的输入从测温接口的 PT 和 GND 端口引入 当被测温度为 0 时 PT100 呈现 100 电阻 调整调零电位器使之测温输出测孔等于 0V 被测温度为 280 时 PT100 呈现 205 电阻 调整调 满度电位器使之测温输出测孔等于 4 98V 调零和调满度必须反复调整几遍才可保证检测精度 被测温度和铂电阻 PT100 的电阻值关系如表 1 3 所示 普通烤箱极限温度为 260 表 1 3 温 度 阻值 温 度 阻值 温 度 阻值 温 度 阻值 温 度 阻值 温 度 阻值 0100 010103 320107 830111 740115 550119 4 60123 270127 180130 990134 7100138 5110142 3 120146 1130149 8140153 6150157 3160161 0170164 8 180168 5190172 2200175 8210179 5220183 2230188 8 240190 5250194 1260197 7270201 3280204 9 如果用烤箱控制模拟炉温控制作实验时 只要把测温传感器 铂电阻 PT100 和固态继电器装 入烤箱 把测温传感器 铂电阻 PT100 的输出接到测温接口的 PT 和 GND 作为实验机的测 温输入 把固态继电器输入接到测温接口的 Vcc 和 O8 作为实验机对烤箱的 220V 电源引 入的控制即可 4 开关量输入 DIN 输出 DOUT C4 模块有 6 路开关量输入 8 路开关量输出 均为 TTL 电平兼容 开关量输入从 J8 引入到 D13 74LS244 再读入到 CPU 控制模块 开关量输出由 CPU 控制模块打入到 D9 74LS273 经 J8 输出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9 四 四 CPUCPU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 CPU 控制模块是一个单独的电路板名称为 ACT88 它装在实验机主板的下面 用一个 50 芯插头 座 与主板联接 CPU 控制模块包含一个 8088 小系统及通讯 中断等外围接口电路 第二章第二章 虚拟示波器虚拟示波器 2 12 1 虚拟示波器的显示方式虚拟示波器的显示方式 为了满足自动控制不同实验的要求我们提供了示波器的四种显示方式 1 示波器的时域显示方式 2 示波器的相平面显示 X Y 方式 3 示波器的频率特性显示方式有对数幅频特性显示 对数相频特性显示 伯德图 幅相特性显 示方式 奈奎斯特图 时域分析 弧度 显示方式 4 示波器的计算机控制显示方式 2 22 2 虚拟示波器的使用虚拟示波器的使用 一 设置一 设置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示波器 具体设置方法如下 1 1 示波器的一般用法 运行 LABACT 程序 选择 工具工具 栏中的 单迹示波器 项或 双迹示波 器 项 将可直接弹出该界面 单迹示波器 项的频率响应要比 双迹示波器 项高 将可观 察每秒 6500 个点 双迹示波器 项只能观察每秒 3200 个点 点击开始开始即可当作一般的示波 器使用 2 2 实验使用 运行 LABACTLABACT 程序 选择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 微机控制微机控制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 菜单下的相应实验项 目 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 点击开始开始即可使用本实验机配套的虚拟示波器 B3 单元的 CH1 CH2 测孔测量波形 二 示波器的使用二 示波器的使用 1 1 示波器的时域显示 示波器的时域显示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10 图 2 1 虚拟示波器时域显示运行界面 数字 PID 控制实验曲线 示波器的时域显示是指显示器界面中 X 轴为时间 t Y 轴为电压 U 见图 2 1 为示波器的时域显 示运行界面 只要点击开始开始 示波器就运行了 此时就可以用实验机上的 CH1 和 CH2 来采集 观察波形 CH1 和 CH2 各有输入范围选择开关 当输入电压小于 5v 5v 应选用 1 档 注 在使用本虚拟示波器采集 观察波形时 如输入范围选择开关选用注 在使用本虚拟示波器采集 观察波形时 如输入范围选择开关选用 1 1 档 其输入电压一档 其输入电压一 定要在 定要在 5v 5v5v 5v 的范围以内 的范围以内 如果大于此输入范围应选用 5 挡 表示输入信号衰减 5 倍后进入 示波器 该显示界面的下方有一个 显示方式 选择框 提供了示波示波和 X YX Y 两种方式 当需要是时域显 示方式时 应选择框内的示波示波方式选项 通常在弹出示波器界面时 默认为示波示波方式 点击停止停止后 将停止示波器运行 即可进行波形分析和相关的测量 只保存当前实验的波形 1 1 信号幅值测量 信号幅值测量 在显示界面的左右各有一条滑竿标尺 用户点住点住滑竿标尺上 下移动到显示界面中需标定的点 此时滑竿的最右侧的黄色方块上显示的数据为当前测量点的幅值 见图 2 1 的 4 34V 和 2 5V 数据 显示 在 Y 轴上两条滑竿之间 在显示界面的左侧 的黄色方块中显示的数据 为两个测量点的幅 值差 见图 2 1 上的 v 1 84V 2 2 信号时间测量 信号时间测量 a 移动波形 在运行开始到停止 示波器可能已采样了多幅波形 因此用户首先必须点击显示界面下方的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11 前一屏前一屏 或 后一屏后一屏 来获取显示所需的画面 然后再点击中间的 微调按钮 来调节波形至最 佳测量状态 b 压缩 扩展波形 在显示界面的下方有一个 时间量程 选择框 在框中 2 表示波形压缩了 2 倍 4 表示波形压缩了 4 倍 该功能适用于观察频率低 周期长的信号 例如观察时间常数大的积分信号 输出 在框中 2 表示波形放大了 2 倍 4 表示波形压放大了 4 倍 该功能适用于观察频 率较高的信号 例如观察微分信号输出 阶跃输出的上升时间等 c 信号时间的测量 当信号在显示界面处于最佳测量状态后 用户可以点住点住显示界面上下各一条的滑竿 左 右移 动到波形需标定的点的位置 在 X 轴上两条滑竿之间的黄色方块中显示的数据 为两个 X 轴上标定 点的时间差 见图 2 2 1 上的 t 1 200S 2 2 示波器的相平面显示 示波器的相平面显示 X YX Y 使用 使用 在示波器的时域显示界面下方的 显示方式 选择框中 如用户选中 X YX Y 选项 则虚拟示 波器将提供相当于真实示波器中的 X Y 选项 即可实现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中的 相平面分析 实验 在实验中欲观测实验结果时 应运行LabACTLabACT程序 选择自动控制自动控制菜单下的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实验项目 再分别选择典型非线性环节典型非线性环节 或 或二阶非线性系统二阶非线性系统 或 或三阶非线性系统三阶非线性系统 就会弹出相应的 虚拟示波器界面 即可使用本实验机的虚拟示波器观察波形 确保实验机处于联机状态 点击开始开始后即开始实验 分析波形 待出现完整波形以后 点击停止停止后停止运行 进行波形分析 或按刷新刷新按钮进行波形更 新 注意 注意 分析波形必须先停止 在相平面显示界面上 同样也可以实现与时域显示时相同的幅值 测量和时间测量功能 在非线性实验的相平面分析实验中 如果用户在 显示方式 选择框中 选中 示波示波 选项 示波器将转为时域显示方式 这样用户可以在同一界面上方便地看到系统的时域显示和相平面显示 3 3 示波器的计算机控制显示使用 示波器的计算机控制显示使用 示波器的计算机控制显示方式可以在示波器显示界面上进行参数的设置和修改 该界面显示 方式用于 PID 算法 最少拍控制 大林算法 温度控制等实验 注意 注意 分析波形必须先停止 1 1 最少拍控制系统实验最少拍控制系统实验 在实验中欲观测实验结果时 只要运行 LABACTLABACT 程序 选择微机控制微机控制菜单下的最少拍控制系最少拍控制系 统统 有纹波有纹波实验项目 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 确保实验机处于联机状态 点击开始开始后将自 动加载相应源文件 此时可选用虚拟示波器 B3 单元的 CH1 CH2 测孔测量波形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12 该实验显示界面的下边 计算公式 栏中有 Ki Pi 7 个控制参数 界面上方有采样周期 T 点击开始开始后 将默认以下参数 0 54 0 2 0 0 72 0 T 200 x5mS 1000mS 0 K 1 K 2 K 3 K 1 P 2 P 3 P 该实验显示界面的下边 计算公式 栏的 Ki Pi 与界面上方的采样周期 T 均可由用户在界面上 直接修改 以期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改变这些参数后 只要再次点击 开始开始 键 即可使实验机 按照新的控制参数运行 修改参数 根据实验要求设定好下边 7 个控制参数和采样周期 然后点击 开始开始 按钮 分析波形 待出现完整波形以后 点击停止停止按钮 进行波形分析 如图 2 2 所示 图 2 2 最少拍控制系统 2 2 数字 数字 PIDPID 控制实验控制实验 在实验中欲观测实验结果时 只要运行 LABACTLABACT 程序 选择微机控制微机控制菜单下的数字数字 PIDPID 控制控制实 验项目 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 点击开始开始后将自动加载相应源文件 运行程序 在程序运行中 随时可修改控制系数 PID 然后点击发送发送 无须点击停止停止 只有在需观察实验 结果时 才需点击停止停止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13 该实验显示界面的右边 PID 系数 栏中有 Kp 3 个控制系数 界面上方有采样周TITD 期 T 点击 发送发送 后 将默认以下参数 Kp 0 60 100mS 30mS T 4x5mS 20mSTITD 该实验的显示界面中采样周期 T 1 99 x 5mS 控制系数 栏的比例系数 Kp 0 00 2 00 调节 器的积分时间常数 1 199mS 调节器的微分时间常数 0 200mS 均可由用户在界面上直TITD 接修改 以期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改变 KpKp 这些参数后 只要再次点击 发送 键 即可TITD 使实验机按照新的控制参数运行 注注 设定 Ti 200ms 将是 PID 控制实验中一种特殊用法 它把 PID 控制变成了 PD 控制 数字 PID 控制实验 修改参数 根据实验要求设定好右边 KpKp 3 个控制系数和界面上方的采样周期 然TITD 后点击 发送发送 按钮 分析波形 待出现完整波形以后 点击停止停止按钮 进行波形分析 如图 2 1 所示 3 3 温度闭环控制 温度闭环控制 在实验中欲观测实验结果时 只要运行 LABACTLABACT 程序 选择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菜单下的温度闭环控制温度闭环控制实 验项目 就会弹出温度示波器的界面 点击开始开始后将自动加载相应源文件 然后再点击发送发送键 将 运行 然后设定 温度 参数 积分量阀值和控制系数 PID 后 点击发送 发送 即可实现温度闭环控制 在程序运行中 随时可修改控制系数 PID 然后点击发送发送 无须点击停止停止 只有在需观察实验 结果时 才需点击停止停止 该实验显示界面的右边 PID 系数 栏中有 KpKp 3 个控制系数 积分量 TITD 阀值点击 发送发送 后 将默认以下参数 Kp 0 9 20 S 50 S 0 K j je 0 ETITD 0 E 1500 温度 65 该实验的显示界面的右边 PID 系数 栏的比例系系数 Kp 0 00 2 00 调节器的积分时间 1 99S 调节器的微分时间 0 99S 和积分量阀值 0 2000 以及 温度 参数TITD 0 E 1 70 均可由用户在界面上直接修改 以期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如在控制过程中欲改变这些 系系数和参数 则改变后 只要再次点击 发送 键 即可使实验机按照新的控制系系数和设定参数运 行 该实验已规规定采样周期 T 2 2 秒 秒 修改参数 根据实验要求设定好右边 KpKp 3 个控制系数 积分量阀值 和 温TITD 0 E 度 参数然后点击 开始开始 按钮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14 分析波形 大概等 20 30 分钟 待出现完整波形以后 点击停止停止按钮 进行波形分析 冷却 在运行中 改变 温度 参数为 1 后 再次点击 发送 键将启动风扇转动 进 行冷却 4 4 虚拟示波器的截图虚拟示波器的截图 在虚拟示波器界面上第二排图标工具栏左起第22个 黄色问号的右边 加上了示波器的截图按扭 截图后需要命名保存 默认则保存到C盘AEDK目录下 格式为BMP图象文件 可以双击直接查看 方 便老师学生直接将保存的图 粘贴到文档 第三章第三章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 3 13 1 数字数字 PIDPID 控制实验控制实验 3 1 13 1 1 标准标准 PIDPID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 一 实验要求一 实验要求 1 了解和掌握连续控制系统的 PID 控制算法的模拟表达式 微分方程 2 了解和掌握采用微分方程直接建立后向差分方程的方法 3 完成对各种 PID 控制系统的设计 4 观察和分析在标准 PID 控制系统中 P I D 参数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5 了解和掌握本实验机的 PID 控制算法中的特殊使用 二 实验内容及步骤二 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用于观察和分析输入为阶跃信号时被测系统的 PID 控制特性 它把输入信号离散化 用 数字形式的差分方程代替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 对它进行处理和控制 离散化的 PID 位置控制算式 表达式为 1 0 kEkE T T Kje T T KkEKkp d p k j i pP 式中 其中 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调 微分系数 积分系数 P d dP i i K T T KK T T K KP i T 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 调节器的微分时间常数 d T Kp 系数不可过小 因为这会使计算机控制输出也较小 从而使系统量化误差变大 甚至有 时控制器根本无输出而形成死区 这时可将模拟电路开环增益适当减小 而使 Kp 系数变大 数字 PID 控制实验构成如图 3 1 所示 本实验将函数发生器 B5 单元作为信号发生器 OUT 输出施加于被测系统的输入端Ui 观察 OUT 从 0V 阶跃 2 5V 时被测系统的 PID 控制特性 图 3 1 数字 PID 控制实验构成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15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注注 将将 S ST 用用 短路套短路套 短接短接 1 将函数发生器 B5 单元的矩形波输出作为系统输入 R 连续的正输出宽度足够大的阶跃信 号 在显示与功能选择 D1 单元中 通过波形选择按键选中 矩形波 矩形波指示灯亮 B5 的量程选择开关 S2 置下档 调节 设定电位器 1 使之矩形波宽度 2 秒 D1 单元左显示 调节 B5 单元的 矩形波调幅 电位器使矩形波输出电压 2 5V 左右 D1 单元右显示 2 构造模拟电路 按图 3 1 安置短路套及测孔联线 表如下 a 安置短路套 b 测孔联线 3 运行 观察 记录 复核输入信号 先运行 LABACTLABACT 程序 选择界面的 工具工具 菜单选中 双迹示波器双迹示波器 Alt WAlt W 项 弹出双迹示波器的界面 点击开始开始 用虚拟示波器观察系统输入信号 运行 LABACTLABACT 程序 选择微机控制微机控制菜单下的数字数字 PIDPID 控制控制实验下的标准标准 PIDPID 控制控制选项 会弹 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 点击开始开始后将自动加载相应源文件 运行实验程序 在程序运行中 随时可修改控制系数 PID 然后点击发送发送 无须点击停止停止 只有在需观察实 验结果时 才需点击停止停止 注 一旦点击停止停止后 再点击开始开始 必须再次点击 发送 键 才能使实验机按照修改过的 P I D 控制参数运行 否则 实验机将按照初始设定的 P I D 控制参数运行 该实验的显示界面中采样周期 T 1 99 x 5mS 控制系数 栏的比例系数 Kp 0 00 2 00 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 Ti 1 199mS 调节器的微分时间常数 Td 0 200mS 均可由用户在界面上直接修改 以期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改变 KpKp TiTi TdTd 这些参数后 只要 再次点击 发送 键 即可使实验机按照新的控制参数运行 注 该实验的显示界面 控制系数 栏的积分时间常数 Ti 不能随意改成 200ms 这将取 消积分控制 变为 PD 控制 详见 PID 控制算法特殊使用 该实验的显示界面的采样周期采样周期 T T 界面右上角 界面右上角 可由用户点击 停止停止 键后 在界面上直接 修改 以期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改变这些参数后 只要再次点击 开始开始 键 即可使实验机按照 新的控制参数运行 该实验的显示界面中已设定采样周期T 4 5mS 20mS 控制系系数 栏的 Kp Ki Kd 已设定 Kp 0 60 Ti 100mS Td 30mS 运行程序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 C 如果现象不明显则可以调节 A11 单元中的可变电阻和函数 发生器 B5 中的调宽调幅 记录 Kp Ti Td MP ts 参数 在表 3 1 中填入给此次的各参数与结果 表 3 1 模块号跨接座号 1A1S4 S8 2A2S1 S6 3A3 S1 S8 S 9 S10 S 11 4A6S4 S9 5B5 S ST 1输入信号 RB5 OUT A1 H1 2运放级联A1 OUT A2 H1 3送调节器输入A2A OUTA B7 IN7 4调节器输出B2 OUT2 A3 H1 5运放级联A3 OUT A6 H1 6负反馈A6 OUT A2 H2 7 跨接元件 100K 元件库 A11 中直读式可变电 阻跨接到 A6 IN 和 OUT 之间 8A6 OUT B3 CH1 9 示波器联接 1 档B5 OUT B3 CH2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16 KpTiTdMptS 1 2 3 1 23 1 2 积分分离积分分离 PIDPID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 一 实验要求一 实验要求 1 了解和掌握 PID 控制系统中的积分饱和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消除的方法 2 观察和分析采用积分分离法实现 PID 控制后 控制性能改善的程度及原因 3 观察和分析在积分分离 PID 控制系统中 积分分离法的分离阀值 Eo 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二 实验内容及步骤二 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用于观察和分析引进积分分离法后 输入为阶跃信号时被测系统的 PID 控制特性 积分分离法要设置积分分离阀值 Eo 其数值范围为 0 4 9V 当 时 偏差值比较大时 采用 PD 控制 当时 偏差值 kE 0 E kE 0 EkE 比较小时 采用 PID 控制 积分分离法 PID 算法可表示为 kE 1 0 kEkE T T Kje T T KkEKKP d p k j i pP i pi 0i 0 i T T KK E k EK E k E 0 K 积分分离 PID 控制算法系统构成如图 3 1 所示 与标准 PID 控制实验构成相同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同标准 PID 控制实验 增加一项积分分离阀值 Eo的设置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了积分分离法 PID 控制算法 使得控制器超调量减小 系统控制性能得到改 善 3 1 33 1 3 非线性非线性 PIDPID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 一 实验要求一 实验要求 1 观察和分析采用非线性 PID 控制算法实现 PID 控制后 控制性能改善的程度及原因 2 观察和分析在非线性 PID 控制系统中 非线性 PID 控制算法的输出阀值 Po 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二 实验内容及步骤二 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用于引观察和分析进非线性 PID 控制后 输入为阶跃信号时被测系统的 PID 控制特性 某些系统控制为了避免控制动作过于频繁而引起的振荡 有时采用非线性 PID 控制 带砰砰的 PID 控制 其算法可表示为 1 0 kEkE T T Kje T T KkEKKP d p k j i pP 0 00 PkPkP PkPP kP 式中 Po 为输出阀值 其数值范围为 0 4 9V PID 控制输出值 P K 大于或等于阀值时 输出 值恒等于阀值 Po PID 控制输出值小于阀值时 输出值等于标准 PID 输出值 非线性 PID 控制算法系统构成如图 3 1 所示 与标准 PID 控制实验构成相同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同标准 PID 控制实验 增加一项输出阀值 Po 的设置 示波器的输入端 CH2 改连到 B2 单元输出端 OUT2 调节器输出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17 从实验中可看出 Eo 阀值越小 误差带越窄 系统出现不太大的超调时 输出就可得到及时控 制 使系统很快进入稳态 3 1 43 1 4 积分分离积分分离 砰砰复式砰砰复式 PIDPID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 一 实验要求一 实验要求 观察和分析采用积分分离 砰砰复式 PID 控制算法实现 PID 控制后 控制性能改善的程度及原 因 二 实验内容及步骤二 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用于观察和分析同时引进积分分离法和非线性 PID 控制后 输入为阶跃信号时被测系统 的 PID 控制特性 积分分离 砰砰复式 PID 控制算法可表示为 1 0 kEkE T T Kje T T KkEKKP d p k j i pP 0 0 0 EkEK EkE K i i i pi T T KK 0 00 PkPkP PkPP kP 式中 Po 为输出阀值 其数值范围为 0 4 9V PID 控制输出值 P K 大于或等于阀值时 输 出值恒等于阀值 Po PID 控制输出值小于阀值时 输出值等于标准 PID 输出值 式中 Eo 为积分分离阀值 其数值范围为 0 4 9V PID 控制输出值 当 时 也即偏 kE 0 E 差值比较大时 采用 PD 控制 当时 也即偏差值比较小时 采用标准 PID kE 0 EkE kE 控制 积分分离 砰砰复式 PID 控制算法系统构成如图 3 1 所示 与标准 PID 控制实验构成相同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同标准 PID 控制实验 增加积分分离阀值 Eo 和输出阀值 Po 的设置 示波器的输 入端 CH2 改连到 B2 单元输出端 OUT2 3 2 最少拍控制系统最少拍控制系统 3 2 13 2 1 最少拍有纹波系统最少拍有纹波系统 一 实验要求一 实验要求 1 了解和掌握数字控制器的原理和直接设计方法 2 了解和掌握用 Z 传递函数建立后向差分方程的方法 3 完成对最少拍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控制参数 Ki Pi 的计算 4 了解最少拍控制系统纹波产生的原因 5 观察和分析最少拍控制系统的输出波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 实验内容及步骤二 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用于观察和分析输入为阶跃信号时被测系统的最少拍随动系统控制特性 最少拍随动系统的设计任务就是设计一个数字调节器 使系统到达稳定所需要的采样周期最 少 而且在采样点的输出值能准确地跟踪输入信号 不存在静差 对任何两个采样周期中间的过程 则不做要求 习惯上把一个采样周期称为一拍 最少拍随动系统 也称为最少调整时间系统或最快 响应系统 设计数字调节器步骤如下 设计数字调节器步骤如下 根据被控对象的各项参数及系统要求的采样周期 T 值 求出系统的包括零阶保持器在内的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18 广义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G z 根据输入信号类型 本实验的输入为阶跃信号 求出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 z 设计算机输入为 E z 输出为 U z 列出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标准解析式和后向 差分方程 UK KOEK K1EK 1 K2EK 2 K3EK 3 P1UK 1 P2UK 2 P3UK 3 式中 EK EK 3为误差输入 UK 1 UK 3为计算机输出 由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标准解析式 列出后向差分方程的各项系数与 与 i K i P i K 取值范围 0 99 0 99 i P 最少拍有纹波系统构成如图 3 2 所示 被控对象由一个积分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组成 图 3 2 最少拍有纹波系统构成 积分环节 A6 单元 的积分时间常数 Ti R2 C2 1S 惯性环节 A5 单元 的惯性时间常数 T R1 C1 1S 增益 K R1 R3 5 各项控制系数 KO 0 544 K1 0 20 K2 K3 0 P1 0 718 P2 P3 0 本实验将函数发生器 B5 单元作为信号发生器 OUT 输出施加于被测系统的输入端Ui 观 察 OUT 从 0V 阶跃 2 5V 时被测系统的最少拍控制特性 实验步骤 注 将实验步骤 注 将 S S ST ST 用用 短路套短路套 短接 短接 1 将函数发生器 B5 单元的矩形波输出作为系统输入 R 连续的正输出宽度足够大的阶跃信 号 在显示与功能选择 D1 单元中 通过波形选择按键选中 矩形波 矩形波指示灯亮 B5 的量程选择开关 S2 置下档 调节 设定电位器 1 使之矩形波宽度 7 秒左右 D1 单元左 显示 调节 B5 单元的 矩形波调幅 电位器使矩形波输出电压 2 5V D1 单元右显示 2 构造模拟电路 按图 3 2 安置短路套及测孔联线 表如下 a 安置短路套 b 测孔联线 模块号跨接座号 1A1 S2 S6 2A2 S1 S6 3A5 S3 S7 S10 S11 4A6 S9 S10 S11 S12 5B5 S ST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19 3 运行 观察 记录 复核输入信号 先运行 LABACTLABACT 程序 选择界面的 工具工具 菜单选中 双迹示波双迹示波 器器 Alt WAlt W 项 弹出双迹示波器的界面 点击开始开始 用虚拟示波器观察系统输入信号 运行 LABACTLABACT 程序 选择微机控制微机控制菜单下的最少拍控制系统最少拍控制系统 有纹波有纹波实验项目 会弹出虚拟示 波器的界面 点击开始开始后将自动加载相应源文件 运行实验程序 该实验的显示界面 计算公式 栏的 Ki Pi 与采样周期 T 界面右上角 界面右上角 均可由用户点击 停止停止 键后 在界面上直接修改 以期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改变这些参数后 只要再次点击 开始开始 键 即可使实验机按照新的控制参数运行 该实验的显示界面中已设定采样周期 T 1S 计算公式 栏的 Ki 与 Pi 已设定 0 54 0 2 0 0 72 0 0 K 1 K 2 K 3 K 1 P 2 P 3 P 用虚拟示波器中的 CH1 观察 A6 单元的 OUT C 端 注 由于实验机中的元器件值有离散性 为此 在实验中可调节 A11 单元的可变电阻的值 用虚拟示波器 CH1 CH2 分别观察 A6 单元输出 OUT C 和 B2 单元的 OUT2 端 探讨纹波产生 的原因和计算 及最少拍控制的性能特点 优劣 实验练习实验练习 改变积分环节时间常数 惯性时间常数 T 0 5S 惯性环节增益 K 5 积分时间常数 Ti 0 5S 计算各项控制系数填入 计算公式 栏 观察相应实验现象 记录波形 3 2 23 2 2 最少拍无纹波设计最少拍无纹波设计 一 实验要求 一 实验要求 1 了解和掌握最少拍控制系统纹波消除的方法 2 观察和分析最少拍控制系统的输出波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 实验内容及步骤二 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用于观察和分析输入为阶跃信号时被测系统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特性 最少拍随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适应能力较差 输出响应只保证采样点上的误差为 0 不能确保 采样点之间的误差也为 0 也就是说 在采样点之间有纹波存在 输出纹波不仅造成误差 而且还 消耗执行机构的驱动功率 增加机械磨损 最少拍无波纹设计 除了消除采样点之间的波纹外 还 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控制能量 降低了对参数的敏感 设计最少拍无波纹控制数字调节器步骤如下 设计最少拍无波纹控制数字调节器步骤如下 在第 3 2 1 节基础上 考虑最少拍无波纹设计要求 使 Z 包括 G Z 的全部零点 求出 闭环误差脉冲传递函数 Ge z 再按最少拍无波纹设计要求 求出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 z 求出后向差分方程的各项系数与 与取值范围 0 99 0 99 i K i P i K i P 最少拍无纹波系统构成如图 3 2 所示 与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实验构成相同 各项控制参数 0 316 0 116 0 0 418 0 0 K 1 K 2 K 3 K 1 P 2 P 3 P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同 最少拍控制系统 有纹波 实验 该实验的显示界面中已设定采样周期 T 1S 计算公式 栏的 Ki 与 Pi 已设定 0 32 0 12 0 0 42 0 0 K 1 K 2 K 3 K 1 P 2 P 3 P 实验练习实验练习 改变积分环节时间常数 惯性时间常数 T 0 5S 惯性环节增益 K 5 积分时间常数 Ti 0 5S 计算各项控制系数填入 计算公式 栏 观察相应实验现象 记录波形 1 输入信号 RB5 OUT A1 H1 2 运放级联A1 OUT A2 H1 3 送调节器输入A2A OUTA B7 IN6 4 调节器输出B2 OUT2 A5 H1 5 负反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固态电解质制造工岗前潜力考核试卷含答案
- 井下采矿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 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复试能力考核试卷含答案
- 植物蛋白制作工QC管理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 凿岩工操作评优考核试卷含答案
- 金太阳内蒙古2026届高三名校9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26-32C)物理(含答案)
- 电力电容器心体加工工岗前生产安全水平考核试卷含答案
- 大型藻类栽培工发展趋势考核试卷含答案
- HPM视角下初中数学方程单元的教学设计研究
- 家政服务员成果转化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华能四川水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仓库消防喷淋系统安装方案
- 氢气使用操作安全培训课件
- 科技型企业展厅设计方案
- 呛奶窒息培训课件
- 2024年西北工业大学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正式版)DB61∕T 1511-2021 《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规范》
- 儿童鼻出血安全处理培训课件
- 【艾青诗选】批注
- 2025年全年考勤表
- MOOC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