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讲稿doc,.doc_第1页
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讲稿doc,.doc_第2页
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讲稿doc,.doc_第3页
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讲稿doc,.doc_第4页
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讲稿doc,.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 考 动 态 第14期 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 2010年5月14日 高三语文复习到现在,学生对各考点知识及题型应有了相当的认识,后阶段既要巩固基础,又要强化能力。更要引导学生利用做过的典型题,把各考点知识及题型作一番系统的梳理,特别要引导学生对各考点题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答题的细节与规范认真地作自主回顾。要引导学生做好读题、看标准答案的语言表述和高考评分细则的工作。为此,提供一例供参考。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 (讲稿)学习目标:1掌握鉴赏表达技巧的类型、角度2规范答题,提高解题能力一、考纲回顾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级。二、什么是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归纳起来说,可从下列多个方面考虑: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比、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引用。2表达方式:叙述,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描写,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抒情,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说明议论 。3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类比、衬托、反衬、联想想象、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动静结合、渲染烘托、白描、铺垫伏笔、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景抒情、悬念、开门见山、点面结合、正侧结合、以小见大、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层层深入、用典等。 4文章章法:线索设置、一线贯穿、开篇点题、卒章显志、过渡照应(承上启下)、前呼后应、设置悬念、巧设铺垫、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等。5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 6句式表达:多用短句、长句短句交错、整句散句结合 。 7语言风格:多用口语,质朴自然;多用叠词,富有音韵;多用修辞,语言诗意化,富有意蕴等。三、精彩回顾(一)鉴赏文中某句话的表达特色例文一:温软的稻草(2009年苏北五市模拟考)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收割晚稻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阳光悉数收走后,农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添上一种美妙的诗意。稻草是耕牛的粮食。隆冬来临,白雪皑皑,田野山川已很难找到完整的青草,此时早有筹备的农人便从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牛栏里。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那种从乡村根部生长出来的美食,让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耕牛反刍着一年来的大小农事。14.根据文中内容,从表现手法及效果等方面赏析下面两句话。(4分)(1)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参考答案:用生动的比喻,把“稻田”比作“地毯”,把“农人”比作“豆粒”。从色彩、动态两方面形象地表现了故乡的风景美和农忙时节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2分,说出用“比喻”修辞给1分,分析1分)(2)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参考答案:用细节描写(或拟人手法)表现了农村生活的温馨、宁静、平和。(2分,说出细节描写或拟人手法1分,分析1分)方法总结:提问方式: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分析某句话。解题步骤: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大多是修辞)第二步: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二)鉴赏文中某段落的表达特色例文二:老村与老屋还有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菜园,现在都已失去了踪影。记得村边曾有一个大河湾,这是全村的鸭与鹅的天堂。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鸭子左右摇晃,步态憨厚拙笨,常因急切弄翻了自己;而鹅们则大为不同,它们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令人叹为观止!如今村庄中的河湾枯了,鸭与鹅也看不到了,只剩下了日夜的鸡犬不宁与鸡飞狗跳。12请分析第三段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参考答案:(1)拟人。如“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鸭与鹅则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这样写将家禽的形象人格化,使之更加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记忆中家禽家畜的美好印象和怀念之情。(2)对比。作者将鸭与鹅的形象进行对比,突出了二者各自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记忆中的村庄与如今的村庄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童年村庄的怀念。(3)排比。“鸡们狗们鸭与鹅们”,运用排比很有气势地写出了家禽家畜蜂拥而出的景象,表现了当年村庄的勃勃生机。(4)短句。如“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菜园”和“它们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令人叹为观止!”富有气势和节奏,生动地写出了往昔记忆中的美景。(4点,只要说出3点,手法1分,解说1分。)例文三:麦天(2007年江苏高考卷)先前,从甘肃上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一路上,从西往东赶,跟着麦熟先后,次第割过来,叫赶麦场。如今,麦客们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敞发着湿润的草香。收麦的时问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此刻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把哗哗装满麦粒的粮袋运回家就是。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4分) 参考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如收割机、麦茬、青草等(1分);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1分);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1分),来表现麦收时节丰收的热闹情景,语言表达富有韵味(1分)。例文四:绿色的梦(2009盐城一模)麦浪,在缭绕的魂梦中经常出现这种绿色的波浪,这种波浪的翻滚能使人感到平和、安静。麦浪不是海浪,没有拍岸的惊涛,没有隆隆的响声,没有海水的咸腥,只有一种细微的沙沙声,大概是麦叶和麦叶相互碰撞。有阵阵野花的香味,却看不见花在什么地方,听得见云雀的叫声,却看不见云雀的身影,她箭似的从麦垄间直插苍穹,飞鸣欢唱一阵之后,又箭似的射入麦浪之间。12第段描写梦中的情景,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选取麦浪、野花、云雀这些富有特征的事物,(2分)从视觉、听觉、味觉等不同角度;(1分)运用了对比(比较的手法)、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1分,写出两种即可)把绿色的梦写得平和、宁静、富有诗情画意,令人魂梦萦绕。(1分,意思对即可)方法总结:提问方式:这段话写了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第一步:选取了有特征性的意象(景物)写什么第二步: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怎么写第三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怎么样例文五:亲爱的麦子(2009年苏州二模卷)麦子进了磨坊。缓慢迟重地在水磨上被磨损,被咀嚼,被粉化。我想着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被压扁、挤裂、磨碎时的样子,想着它们渐渐麻木、任其蹂躏的状态,有一丝呻吟和不堪其痛的磨难从胸膛里升起,传染给我的四肢。我真真实实地感到了我和它们一样,和这些麦子一样,正在一座类似的生活的水磨上被一点一点地、慢吞吞地磨损着。13.本文耐人寻味。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文章第11段(“麦子进了磨坊慢吞吞地磨损着”)进行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本段采用了联想、想象、(1分)拟人(1分)等手法,抒发了作者对麦子遭遇的同情和忧愤,(1分)同时发出了人同样被现实生活挤磨的感慨。(1分)语言诗化、优美,富有意蕴。(1分)方法总结:提问方式: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文章进行赏析。第一步:形式上一般指常用的表现手法,其中还包括语言风格、句式特点等。第二步:内容上主要结合文章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例文六: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2009年南通二模)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到了我自己。17请多角度赏析第段的表达特色。(6分)参考答案: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运用排比、反复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我”的各种走姿,表现“我”从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到最后欲疯欲醉的变化过程,活灵活现,生动传神。从句式的角度分析:善用短句,加快语言节奏,极力表现“我”稀奇古怪的走资的变化多端,千姿百态。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分析:诙谐幽默,表现了“我”驾雾行走时轻松雀跃的心情。(共3点,每点2分)方法总结:第一步:明确何种表达技巧、手法;第二步: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什么表达技巧写了什么内容;第三步:分析评价与运用这些技巧有什么作用,主要分析评价其在中心思想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意境的营造和布局谋篇方面起到了什么效果。 (三)鉴赏全文的表达特色例文七:上善若水(2009江苏高考卷)1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参考答案:表达方式: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多用对比:文中将都江堰与郑渠相比,突出如今的都江堰依然生机盎然;将古人建造都江堰与现代社会改造水道相比,突出它的生态环保等。引用:文章引用了许多古诗句、典故等,写出了都江堰的历史悠久,也丰富了文章内涵。(1点1分,2点2分,3点4分,4点6分)方法总结:答题要点:从全文整体把握,不能局限于某一段落。思考角度:表达方式:夹叙夹议、议论抒情相结合,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等。结构特点:由实到虚、虚实结合,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到面、点面结合,一线贯穿,卒章显志、详略得当等。表达技巧: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侧面烘托、多用对比等。语言风格:多用口语,质朴自然;多用修辞,语言诗意化,优美,富有意蕴等。四、实战演练:彩色的荒漠(2009全国高考卷)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石油公路。新修的石油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窿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我们来到这里时,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沿着公路,我们向塔中油田进发。这条路将劈开塔克拉玛干沙漠直通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那里,将是另一种风景,另一幅图画,另一样色彩。塔里木河是一条河岸散乱的河流,夏季过去,汹涌的河水已变得平静和细瘦。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的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铸;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和我一样,石油工人们也喜欢胡杨树,曾经为了保护26棵胡杨,他们7次挪动井位,多花费了200万元人民币。渐行渐远,塔里木河水显然已无力哺育这些植物,塔克拉玛干高大的沙丘,已愈来愈稠密地拥挤在道路的两边。可是,这一条沙漠公路却宽阔、平坦,不逊于我在内地看到的任何一条道路。笔直的道路随沙丘的起伏,上上下下。炎夏地表温度可以达到6070。你尽可以想象炎热、干燥、漠风会怎样折磨工人们的血肉之躯;但你无法想象,他们以怎样的智慧固定流沙,夯实路基,让这路像与生俱来地生长在沙漠中一样。翻过几座沙山,眼前一亮,只见一片银灰色的油罐塔高耸,巨大的弯弯折折的银灰色管道在塔间穿绕;还有一些雄伟的建筑和这些油塔管道比肩而立。阳光下,银色、金色、棕色,各种由建筑物放射出的光芒,让人顿时抖落了长途奔驰的困倦与疲惫。塔中油田到了。仰望那些建筑,那一瞬,脑海突然闪现出唐僧师徒历尽波折,看到了西天胜景时的那番惊讶和喜悦。明知一切都是真实的,你有时还不得不问自己:这会不会是幻觉?在这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那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颜色。红帽、红衣、红裤,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照耀着这一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显眼、最有气势的两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