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中央财经大学京津冀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作业中国代表:王 祯 郭元元1、 形势题:请指出乌东部地区的乱局与格鲁吉亚北部的混乱有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试阐述乌东、西异帜的境内条件。 综述:乌克兰,格鲁吉亚,俄罗斯,再伴随着诸如南奥塞梯、克里米亚等地区,在东欧平原、高加索地区的历史长河中上演着一幕幕耐人寻味的“精彩”好戏,一个是欧洲面积第二大国、中东欧的咽喉要道、当年斯拉夫人迁徙东欧的相濡以沫;一个是斯大林故乡,欧亚交通走廊要道,与俄罗斯西南部接壤的切肤之地。两者似乎在地缘地理上占足了优势,当然,钢极必断,月盈则亏,两国地缘政治上的优势终究也会是两地人种混杂、宗教对立、文化相斥、乃至是东西方大国在东欧、中亚地区角力的牺牲品。因此站在更加宏观的世界角度看待两地区的混乱,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两国都有难以操控的争议地区、两国都与身边巍然屹立的俄罗斯联邦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当然,也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缘上、资源上、军事上等等一系列的共同点,这两块风水宝地也时常吸引着看似与这个地区无关的各大国的光顾和注意,而这些背后的原因就像是国际法学中“权力政治学派”缔造者汉斯摩根索曾说过的“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无论国际政治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权力总是它的直接目标。”让我们再把视野放到更宽更广,两地的混乱仅仅是大师所说的用“追逐权力”可以蔽之的吗?区别: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拉展到斯拉夫人的时期,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的史前时期,斯拉夫人的原始居住地是亚洲西部以及欧亚大陆桥,公元前3世纪或2世纪间移居到欧洲东部某些地区。公元56世纪时,日耳曼人受东北亚民族匈奴人的压迫向西移动,连锁式地引起了斯拉夫人的大迁徙 摘选自百度百科,经历几个世纪的颠沛流离之后,9世纪末,在以基辅为中心,结成一个大公国,称“基辅罗斯”,这是最早的俄罗斯国家。为什么要提及这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或许是由于笔者的学术爱好,笔者一直推崇英国诗人雪莱的这样一句话:“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或许真是在东欧地区俄罗斯与乌克兰曾经同宗同源的祖先文化,使得俄罗斯对于乌、格两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外交手段明显不同,或许在俄罗斯高层决策者甚至是绝大多数民众看来,东欧平原的乌克兰地区曾经也许有自己祖先的坟茔,而背靠高加索山脉的格鲁吉亚族只不过是伊朗萨珊王朝、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的民族共同体而已,即使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相较于乌克兰的“历史情感”还是略逊一筹。 2、“向东走,还是向西走”,感情是相互的,乌、格两国对于俄罗斯民众的情感不同也在潜意识层面上决定了他们的外交政策是向东走还是向西走,正如上文所陈述的格鲁吉亚这个地区由于长久以来纷繁复杂、几度易帜的历史使得他们对身旁的邻居俄罗斯并没有心理上由衷的好感,1991年苏联瓦解,格国才真正独立,第一任总统街头政治家加姆萨胡尔季阿很快被政变推翻,进入内战,后来请出隐居的前苏联外长银狐谢瓦尔德纳泽出山才得实现全国和解。然而在民族上的情感和大国博弈内外力共同作用之下,我们看到了美国与欧洲推动“玫瑰革命”,在格鲁吉亚支持群众示威,将谢瓦尔德纳泽推翻,建立亲西方政府。然后部署加入北约组织,构成对俄国的半包围。俄国对此甚不满,于是幕后支持格国的少数族裔分裂,如南奥塞梯及阿布哈兹。格鲁吉亚也在美国撑腰下,处处与俄为敌。 节选自百度百科与格国不同的是,我们看到乌方政府始终处于摇摆不定的政治外交下,让我们从微观来看08年乌政府几位政治巨头的立场是这样的08年由于政治势力的角逐,橙色阵营分裂,以尤先科为首的我们的乌克兰党亲美,力主学习美式民主;以季莫申科为主的尤丽娅联盟主张向欧洲主流看齐,建设富有乌克兰民族特色的国家。还有主张独立发展,建设属于乌克兰自己的国家的声音。亚努科为齐主张团结近邻俄罗斯的外交方针。 一个国家,多项外交方向,不得不承认,朝向东西的箭头并不像物理学上二力平衡的定律一样给乌克兰带来稳定,而是时时给乌克兰制造者冲突、矛盾和不安。联系:1、背景文件中“如果说高加索问题是意识形态差异借助民族矛盾发起的棋局,那么乌克兰问题则是两大意识形态的直接交锋”给了笔者寻找乌、格两国混乱联系一把金钥匙,的确,去除表象而看其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没有北约、欧盟等势力集团,乌、格两国远远不能演化为今天这般复杂的境地,细心的读者会在2014年各类报纸有关乌克兰危机的版面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乌克兰会变成又一个格鲁吉亚吗?”诚然,乌克兰危机的产生在2013年索契冬奥会期间,不由的让人们想起了同样是在奥运会,2008年,格鲁吉亚针对南奥塞梯交火。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一样,都是苏联的原加盟共和国。苏联崛起为超级大国,少不了这两个国家贡献力量。后来两国都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分别独立。当然这些并不是人们将乌格两国联系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本质是乌格两国都是棋子,而真正的执棋者是背后的两大意识形态。 2、笔者在综述中已经提到,乌格两国拥有着同样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也一直和两大阵营东方的俄罗斯和西方的欧美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像莫顿卡普兰提出的均势系统理论,乌格两国正是大国谋求均势格局相互制衡的安全阀。所以我们看到了在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只剩一步之遥时普京借南奥塞梯等地问题悍然出兵高加索,以“教训”格国嚣张之焰并顺势让其看清欧美利益集团的嘴脸,我们也看到了俄罗斯在一片公投之声的哗然中将克里米亚收归囊中,但面对顿涅斯克和卢甘茨克等乌东地区的主动“示爱”却无动于衷。因为普京知道,奥巴马知道,世界也知道,这些地区的混乱和冲突,不仅仅是地区的问题而已。乌东、西易帜的境内条件,从本质上来看,由于人种和语言的不同,文化、宗教、传统等根深蒂固的信念将乌克兰在思想上一劈为二,两派势力的此消彼长也是乌克兰历任统治者施行不同外交策略的重要条件,乌东部地区以俄裔种族占大多数,言俄语,识俄文,他们对于旁边的大国邻居有着莫名的归属感和情愫,毫无疑问,境内民众的情感是维系乌东地区易帜的基础力量,有了群众的支持,乌东地区顿涅茨克、卢甘茨克等地完全可以效仿克里米亚脱乌入俄时的由头,以全民公投获得入俄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至于对于这些地区的屡次示好和公投的把戏,俄罗斯是否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继续吞食这些地区,这些疑问皆需留有历史去见证!对于乌克兰西区地区,以政府为主的权威性权力机构在其中绝对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所处的这片地区对于北约、欧盟的重要意义,同样对于俄罗斯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屏障作用,因此政府的话语权即是官方的声音,而欧盟、北约可以给乌克兰什么好处,乌西地区的公民是否会因为亲西后而摆脱混乱与不安,重见东欧平原上灿烂的阳光,这一切也还悬而未决。2、 历史观题:你认为如果你是19世纪的非西方国家领导人,你会怎样对待西方的崛起?具体想法和做法会有哪些? 19世纪的美国著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让笔者刻骨铭心:“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有人可能会说惠特曼是理想主义者,也有人会说这句话太过于绝对和偏激,但这在我看来确实是19世纪美国崛起的缩影和内在动力,他也许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一次总统大选中,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黑人总统进行胜选演讲的时候也说出了同样内涵的话语:“美国的卓尔不群之根源在于,将全球最为多元化的国家团结起来的纽带,在于信奉我们的命运紧密相连。”但是在年轻有为、充满激情的美利坚民族的背后,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美国的崛起是在19世纪条件下的崛起而不是在20世纪条件下的崛起,更不是21世纪初期的崛起。有些条件在19世纪有,但是21世纪很难有,例如大陆扩张、西进运动、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等。当然,美国的崛起只是19世纪西方崛起的典型代表。最为中华民族切肤之痛的无疑是19世纪的“双半”之路,从1840年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敲开旧中国沉睡的大门;再到英法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一座,北避热河是咸丰;再到甲午海战,洋务运动惨淡经营筚路蓝缕几十载终究在刘公岛轰隆炮火声中灰飞烟灭;最后八国联军,辛丑之约。不难发现,19世纪的中国历史,被割让的领土,赔偿的白银就是西方崛起赤裸裸的物化体现。作为此次模联大会中国的代表,纵观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笔者深知西方崛起为古老的中国送来了当头棒喝,19世纪的中华民族也深受西方崛起的痛楚和无奈。虽然历史不容假设,唯有滚滚长江东逝水默默诉说着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但是给我一个机会的话,在19世纪的中国,在世界潮流浩浩汤汤的推动下,依然心怀“天朝上国”的美梦无疑是夜郎自大。19世纪,在世界大变革的时代,无论是经济上工业革命的轰轰烈烈还是思想文化上卢梭、孟德斯鸠等一大批政治哲学家对理想的未来国家政体的构想,还是从另一角度“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推动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各个方面同时开拔无疑在告诫着封闭着的国家,如不走向世界,必将被世界所淘汰,处于世界东部的中国和日本,一起一落,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共同起步,却遭遇到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但是这一切相较于世界发展的潮流还是来的太晚,不得不承认,我们没有考虑在学习西方,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多阻力,走很多弯路,这就要求我们假设19世纪的中国历史再来一次的话,我们要真正从经济、社会、观念各个方面施行变革图强,同时走出一条适应于这个古老大国的政治理论架构。最后,对于21世纪的今天,愈演愈烈的有关中国崛起的讨论之声,在今天用我们用强调“崛起”一词来说明中国的快速发展,人们势必联想到中国在21世纪走向世界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发展趋势。而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是和强权力量对比相联系的。从19世纪世界历史上大国的兴衰来看,迄今还没有和平崛起的先例,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都不是这种情况。中国要让世界各国相信我们中国特色的“崛起”是和平发展的,绝非一件容易的事。这不仅是因为在历史上没有先例,而且主要是有价值观念上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既然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5G技术的隐私保护挑战
- 2025年文化旅游主题酒店投资建设可行性深度分析
- 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的区别
- 道路施工质量与安全培训课件
- 土地增值税筹划浅析课件
- 踏莎行教学课件
- 新质生产力可视化图解
- 面部色斑形成原因
- 火车道轨施工方案
- 酒业新质生产力
- 网络安全知识宣传科普主题班会课件
- 多家俱乐部转让合同范本
- 江南文化概论课件
-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课件 3.1AI办公
- 第二课 现代媒体艺术的类型和特点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6 现代媒体艺术-人美版2019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33)
- 特种设备执法课件
- 2025-2030磁性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需求变化报告
- 农家小院课件
- 2025年营养指导员师岗位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语文】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