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人类学.doc_第1页
法医人类学.doc_第2页
法医人类学.doc_第3页
法医人类学.doc_第4页
法医人类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acial reconstruction/facial restoration/restoration of physiognomy)颅骨面貌复原,也称为复颜或复容,是指根据人体头面部软组织及五官的形态特征与颅骨形态特征时间的相关关系,在颅骨上,或颅骨的石膏模型上,或颅骨的影像上,用可塑物质雕塑或其他方法重建颅骨生前面貌形象的技术。(Face imaging reconstructive morphography,FIRM)颅像形态图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带有标准位置的放射摄影装置,面部及五官特征识别资料库以及直接影印复写装置等设备,在对颅骨及头部精细测量的基础上,分别将面型及五官种类形态特征进行组合配制,从而最终形成同一颅骨的多幅组合画像。(Forensic anthropology)法医人类学,是运用体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法律中涉及人的种族、性别、年龄、身高、身高以及面貌特征的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它既是现代法医学的一个分科,也是体质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在法庭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Frankfurt horizontal plane,FH/Ohraugenebene,OAE)法兰克福平面/耳眼平面,是指将颅骨左、右侧耳门上点和左侧眶下点三点确定的平面,如颅骨左眶下缘损坏,则采用右侧眶下点。其确定方法为:先将颅骨放在摩里逊定颅器的支架上,将定颅器的二条三角形的支杆尖点向上对准两侧耳门上点,将第三条支杆的尖点向下对准左侧眶下点,此时颅骨便处于耳眼平面,相当于活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时头部所处的位置。(Physical anthropology)体质人类学,是人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人的群体,其主要的内容包括人类起源的研究。如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类与动物,特别是灵长类的联系和区别,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和阶段;现代人的体制特征和类型研究;人类体制特征和类型在地域上变异的研究;人类学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在国防建设、医学卫生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等,亦称应用人类学(applied anthropology)。(Superimposing/superposition/superprojection technique)颅相重合技术,是用未知身源的颅骨和失踪人在失踪前的照片,在一个特殊的装置上使二者的影响按相同的偏转、仰俯角度和焦距互相重叠,以重叠时能否达到解剖关系上的一致,来确定颅骨与照片是否出自同一人的一种技术,是个人识别的一种方法。骨化中心,又称为骨化点或骨化核,与年龄有关的主要是指出生前后在长骨两端软骨内新出现的次级骨化中心。在不同的长骨及在同一长骨两端出现骨化点的年龄不同,但都属于软骨内成骨,其主要组织学所见是由骨小梁连接的网状构造。而颅盖骨和面颅骨的成骨方式是膜内成骨。牙弓,牙齿在牙槽窝内依次排列形成近似抛物线的形状,称牙弓或牙列。其大体形状主要取决于上下颌骨的形状,当尸骨遗骸的牙齿完全脱失时,牙弓的大小颌形状主要依据颌骨齿槽弓来推断。1. 法医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分别为什么?1) 法医学人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活体、尸体和骨骼。以骨骼为主要研究对象。l 骨骼:有完整骨骼、破碎骨骼,一具尸骨和零散骨骼,焚烧骨骼以及牙齿等。l 尸体:有完整的无名尸体、面容毁坏的尸体、破碎的尸块。l 活体: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男人和女人,不同种族的人。l 此外还研究毛发,肤纹,血型,相片等。2) 法医人类学尸为法律服务,为司法实践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他主要服务对象尸公安侦察部门和法庭审判。主要是个人识别、亲权鉴定、骨骼种类的确定和入土时间的鉴定。包含一下十项具体内容:l 确定骨骼入土时间,从而推测死亡年月。l 根据骨骼种类,如有条件进一步确定哪种动物骨骼。l 根据骨骼鉴定年龄、性别,推算身高。l 确定某活体的年龄,必要时鉴定性别。l 对毁容尸体进行个人识别。l 颅骨面貌复原,供亲属、好友辨认。l 颅相重合,确认失踪人。l 研究现场遗留的毛发、指纹等查找犯罪前科或嫌疑人。l 依照肤纹、血型、DNA确定遗传关系,进行亲权鉴定。l 根据不同时期照片,确定是否是同一个人;根据不同人容貌的相似性,确定亲子关系。3) 法医人类学的内容主要包括:l 骨骼的检验: 是否骨骼及骨骼种类的鉴别。 是一人骨抑或多人骨的区分。 性别、年龄、身高的鉴定。 人种和民族的鉴别。 颅骨复原面貌。 颅相重合技术。 骨骼先天性变异和病理性改变,在个人识别的应用。 死亡时间或入土年限的推定。l 牙齿检验: 牙位的确定。 确定人种的可能性。 确定性别,年龄。 推断职业,生活习性及某些疾病,中毒。 提供面型的可能性。牙及牙列状态、特征,进行个人识别。 牙矫治和修复特点,进行个人识别。 咬痕的鉴定。 唇纹鉴定。2. 法医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1) 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主要是通过人体各部分的定量分析来进行的,要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群的体质类型、特征、变异和发展的规律,须对足够数量的人体进行测量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借助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最具代表性的数值、变异范围及可靠性。因此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包括活体、尸体的测量和观察,骨骼的测量和观察,以及生理方面的检测。2) 组织学方法。3) 血清学、遗传学方法。4) 放射技术。5) 微电子技术。3. 现场骨骼的发现、收集、处理。1) 现场骨骼的发现:发现的骨骼可能是一具完整的无名尸骨,或散在残骨,是人骨抑或动物骨,凡案件发生的场所所发现的骨骼,骨骼残块,被焚烧的骨骼;或其他场所发现的疑似与案件有关的骨骼,均是法医人类学的工作范围。2) 现场骨骼的收集:先要对现场进行勘探,后再收集尸骨。收集的过程包括;l 收取前,先提取尸骨腰部及周围泥土样本各一份,供毒物分析和土壤分析。l 按顺序收集尸骨,先小后大,先上肢骨后下肢骨及颅骨附近,搜寻牙、手足部等骨,清点数目,防治遗漏。检出杂物,按上肢骨、躯干骨、下肢骨、头骨的顺序摆放。l 颅骨的提取前,应先用棉球将两侧外耳道塞住,防治听骨丢失;检查牙齿脱落情况,及时寻找。l 注意保护面部骨骼,防治损坏。3) 现场骨骼的处理:l 白骨化尸骨的处理:白骨化尸骨是指软组织已经烂尽,骨髓腔内的脂肪组织已基本消失的骨骼,通常死亡时间较长。一般流程为: 在清洗、消毒前,先作一般检查,注意其损伤、病变及其他异常改变。 尸骨干净的,可用小毛刷将浮土刷去,即可进一步检查;如尸骨比较脏,先小心将骨骼表面附着的异物剥离后,缓流水中进行冲洗、洗刷。 将清洗过的尸骨用35洗衣粉溶液和来苏儿混合液浸泡12日,然后用软毛刷流水冲洗。 日光暴晒12天。 亦可将清洗完的骨骼放入80酒精内浸泡2小时,取出放在室内阴干。l 软组织附着尸骨的处理: 有皮肤存在,应注意肤色、疤痕、色素沉着、痔疣、纹身等对个人识别有重要意义的特征。 对软组织检查完毕后,即可剔除骨骼上的软组织,直至干净,尽量不要损伤骨质。然后作一下后期处理,包括:水煮法、浓碱液浸泡法、热药液浸煮法。4. 简述颅骨测量中的八个数值概念。1) 颅最大长(maximum cranial length,g-op)眉间点(g)至颅后点(op)在正中矢状面上的最大直线距离。用弯脚规测量。2) 颅底长(basis length,enba-n)鼻根点(n)至枕骨大孔前缘点(enba)间的距离。用弯脚规测量。3) 颅宽(maximum cranial breadth,eu-eu)两侧颅测点(eu)之间的距离。用弯脚规测量。4) 颅高(basi-bregmatic heigth,ba-b)前囟点(b)至颅底点(ba)间的距离。用弯脚规测量。5) 面底长(profile length,enba-pr)枕骨大孔前缘点(enba)至上齿槽前缘点(pr)间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6) 颅周(cranial horizontal circumference)通过眉间点(g)和颅后点(op)绕颅骨一周的水平长度。用软尺测量。7) 腭宽(palatal breadth,enm-enm)两侧上颌第二磨牙齿槽内缘点(enm)之间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8) 面宽(颧宽)(bizygomatic breadth,zy-zy)两侧颧点(zy)之间的直线距离。5. 成年人骨盆的性别差异有哪些?1) 男性骨盆高而狭窄,上部大下部小,呈漏斗形;骨质重,肌嵴明显,骨面粗糙;骨盆上口,纵径大于横径,呈心形,下口狭小;耻骨联合较高,耻骨弓角约7075度,呈倒V形,似中指与示指形成的角;左右坐骨节结间距较短。闭孔较大,呈卵圆形,内角钝约100110度。髋臼较大,内外侧。坐骨节结不外翻。2) 女性骨盆低而宽广,骨盆腔短而宽,呈圆柱形;骨质轻而表面细致光滑,肌嵴不明显;骨盆上口横径大于纵径,呈横椭圆形,下口宽;耻骨联合较低,耻骨弓约90110度,呈倒U形,似示指与拇指所形成的角;左右坐骨节结间距较长。闭孔较小,呈三角形,内角锐约70度,髋臼较小,向前外翻,坐骨节结外翻。6. 成年人髋骨的性别差异有哪些?1) 耻骨支移行部:耻骨支移行部即耻骨联合部,指耻骨上下支在人体正中矢状面附近移行结合的板块状骨性组织,是盆腔壁的组成部分。l 男性较窄,较高,呈三角形;女性较宽,较矮,呈类方形。l 移行部腹侧面上有一条与耻骨联合面腹侧缘与耻骨下支内缘伴行的骨脊,男性有且明显;女性则表现为内向外行走的隆起脊,称腹侧弧(ventral arc)。l 移行部腹侧面内下角,女性有一呈直角三角形的小区,小区的外缘即腹侧弧。l 耻骨联合面背侧缘和耻骨下支内缘所构成的夹角,称缘支角。该角男性大于女性。l 耻骨支移行部宽高指数,男性小于女性。l 分娩疤痕,为耻骨支移行部背侧面,近耻骨联合面背侧缘处,并与之大体平行的骨质凹痕,约黄豆粒大小,或呈凹形骨粗糙面。这是由于怀孕后期和分娩时,女性耻骨间的韧带附着处被拉伤或韧带嵌入骨质,待韧带等软组织消失后,致使骨面留下的永久的凹痕和沟槽。2) 耻骨支l 耻骨下支的内侧缘,男性平直或外凸,女性凹入,成为耻骨下凹(subpubic concavinty)。从耻骨下支背侧面观察,更为明显。l 从耻骨联合面下端延伸到耻骨下支内侧缘,男性为粗壮宽广的骨面;女性为较为锐薄的骨嵴。3) 坐骨大切迹l 坐骨大切迹的形态性别差异十分明显。男性坐骨大切迹窄而较深;女性较宽而浅。l 坐骨大切迹测量法确定性别。4) 坐耻指数:耻骨长/坐骨长100,中国男女的判别制分别为型92,型68,大于此值为女性,反之为男性。5) 髂骨l 髂翼,男性髂翼较直,且高而厚;女性较低而薄,髂窝部位菲薄近透明状,髂翼外张。l 耳装面,男性大且直,女性小而倾斜。l 耳状沟,妊娠妇女多见;男性很少见。指髂骨耳状面下方的深而宽,边缘不规则,底部凹凸不平的沟槽,时妊娠期骨质吸收所形成,亦称分娩沟。l 复合弧(comopsite arc)男性呈单一弧线;女性为两条弧形。是指髂骨耳状面颅腹侧缘的弧形曲线与坐骨大切迹的前缘弧线连接形成的弧。女性由于耳状面颅腹侧缘呈圆形,与坐骨大切迹前缘不能呈自然连接,而成二条弧。7. 颅骨确定性别的要点有哪些?观察项目性别标志 男性 女性颅骨整体较大、较重、颅骨较厚,表面粗糙。肌线明显较小、较轻、颅骨较薄,表面粗糙。肌线不明显。颅容积较大,平均1400ml较小,平均小于1300ml额骨额鳞向后斜度较大,额节结不明显额鳞下部较陡直,上部向后上弯曲,额节结较显著眉弓中等到特别明显微显到中等明显眉间凸度显著,突出于鼻根上方不显著,较平直鼻根点凹陷较深无或较浅眼眶呈类方形、较低,相对较小,眶上缘钝高而窄类圆形,较高、较大,眶上缘锐低而圆梨状孔高而窄低而圆颧骨较高而粗壮,颧弓较粗较低而薄弱,颧弓较细上牙槽突较大,牙弓较大,近U形较小,牙弓较狭小,呈尖圆形乳突发达、肥厚,多可作为支点,较稳固;围径大,乳突后缘较长不发达,颅骨放在平面上,仅上牙槽突和枕骨为支点,不稳定;围径小,乳突后缘短茎突较粗壮纤弱翼突粗壮纤弱上项线粗而明显不明显枕骨大孔较大较小8. 下颌骨确定性别的要点有哪些?项目性别标志 男性 女性整体粗壮,较厚而重较小,骨板较轻而薄下颌体较高,平均高度为29.1mm,下颌联合处尤为明显较低,平均高度为26.3mm颏部颏节结发达,近于方形,从下面观察尤为明显,骨质厚较小,圆而尖,骨质较轻而薄下颌支较宽,最大宽度约42.4mm较窄,最大宽度约39.1mm下颌角较小,小于123度较大,大于125度下颌角区较粗糙,往往外翻较光滑,外翻不明显髁突肥大而粗壮较为弱小两髁突间距较大较小9. 什么叫骨骺愈合,骨骺愈合的分级法可分为几级?骨骺愈合又称为骨骺闭合。只青春期前后,软骨细胞失去增值能力,骺软骨骨板被骨组织所代替,骨骺于骨干完全接合即谓之骨骺愈合。长骨因此停止生长。在成人长骨的纵剖面上,常可见一条骨化的骺软骨板遗迹,称为骨骺线。老年人因骨髓腔的扩大而消失。可分为5级:0级,没有愈合;1级,1/4愈合;2级,1/2愈合;3级,3/4愈合;4级完全愈合。10. 颅骨骨缝愈合的分级法可分为几级?简述颅内、外缝的愈合年龄。Broca用图示法将颅骨骨缝愈合分为5级。1级,骨缝未愈合,连结骨的边缘处仍有小缝隙;2级,骨缝开始愈合,但锯齿状的连续线清晰可见;3级,骨缝线变细,变直且有部分骨缝完全愈合骨缝完全愈合而中断;四级,骨缝完全愈合,愈合处仅有小凹陷存在;5级,骨缝完全愈合,变平,光滑;甚至其原位所在也无法辨认。颅内缝愈合年龄颅缝名称开始愈合完全愈合矢状缝2235蝶额缝(蝶骨小翼段)2264蝶额缝(蝶骨大翼段)2265冠状缝(前囟段和复杂段)2438冠状缝(翼区段)2641人字缝(人字点段和中间段)2642人字缝(星点段)2647枕乳缝(下段)2672蝶顶缝2965蝶颞缝(下段)3067蝶颞缝(上段)3164枕乳缝(上段和下段)3081顶乳缝3781鳞缝(前段和后端)3781颅外缝的愈合年龄颅缝名称开始愈合完全愈合矢状缝2235蝶额缝2265冠状缝2441人字缝2647枕乳缝2681蝶乳缝2965蝶颞缝3067顶乳缝3781鳞缝378111. 如何根据腭缝愈合推断年龄?腭缝的愈合可以奉为5级。0级,腭缝未见愈合;1级,腭缝愈合未及1/3或达1/3;2级;腭缝愈合达1/2,未及2/3;3级,腭缝愈合达2/3或以上;4级,腭缝全部愈合。1) 切齿缝愈合的年龄变化,中国汉族男性切齿缝在20岁以前多已愈合1/2,而后随年龄增加继续愈合。在25岁以前已到2/3或更多,45岁以后基本全部愈合。2) 后横缝的年龄变化,后横缝在25岁以前开始愈合,30岁以前大部分愈合达1/3,40岁以上则大部分愈合达1/3以上或1/2。41岁至50岁之间年龄变化不明显,55岁以上则大部分愈合达2/3或更多。后横缝愈合的年龄较晚。3) 腭中缝前部的年龄变化,腭中缝前部在30岁以前大部分没愈合,35岁以后、55岁以前大部分愈合没有超过1/3。腭中缝前部愈合较晚。45岁以后其年龄变化规律不明显。4) 腭中缝后不的年龄变化,腭中缝后部在30岁以前大部分未愈合或刚开始愈合,35岁以前多数标本已愈合在1/2以上。45岁以后,则大部分已全部愈合。5) 腭缝愈合的综合年龄变化,将上腭缝的4各分区的愈合级数加在一起,所得的级数和,就是上腭缝愈合的综合得分。腭缝的综合评分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评分数明显增加。综合评分与年龄的关系比单一腭缝与年龄的关系更为密切。12. 如何根据耻骨联合面推断年龄?1) 男性耻骨联合面的年龄变化l 青春前期(14岁):耻骨联合面中部最高,嵴沟交替,沟内有散在小孔,类似蜂窝状。延续至耻骨节结嵴显著。l 1级(17岁):联合面中部略成水平,嵴高锐,达23mm,可见局部低平。l 2级(20岁):联合面嵴低钝,沟变浅。联合面上出现骨化节结。耻骨节嵴开始消失。l 3级(23岁):联合面嵴基本消失,沟变平,骨化节结融合出现骨化形态。背侧缘腹侧斜面形成。l 4级(27岁):联合面骨化基本结束而平坦,有时可见嵴残痕。腹侧缘逐渐形成。斜面向上扩大。l 5级(31岁):联合面平坦,联合缘形成,下角明显。斜面向上扩大至顶端。从此期开始,联合面出现程度不同的下凹。l 6级(35岁):联合缘及下角清晰明显。联合面骨质开始致密。腹侧斜面上段出现破损。l 7级(40岁):联合面骨质较光滑细腻坚硬。下角明显。斜面开始出现节结状。l 8级(45岁):联合缘背侧部分外翻如唇状。近50岁时,联合面开始凹凸不平或疏松,斜面成节结状。l 9级(50岁)联合面凹凸不平,下角内常有密集小孔。联合缘破损,腹侧上段较明显,下角变平。耻骨逐渐疏松。2) 女性耻骨联合面的年龄变化l 青春期(14岁):耻骨联合面类似蜂窝状,中部略水平。延续至耻骨节结的嵴明显。腹侧下缘略倾斜。l 1级(17岁):联合面中部略成,嵴高锐,达23mm,可见局部低平。l 2级(20岁):联合面略钝,背侧缘逐渐形成,可见局部低平。耻骨节结嵴开始消失。出现骨化节结。l 3级(23岁):联合面的嵴由钝至消失。骨化节结与联合面逐渐融合,出现骨化形态,背侧缘完全形成。l 4级(27岁):联合面嵴由痕迹至消失,骨化形态逐渐结束而平坦或舟状。腹侧缘多数未形成。l 5级(31岁):联合面较平坦。部分者腹侧上缘尚未形成。下角明显。斜面隆起形向上扩延至顶端。l 6级(35岁):联合面骨质较致密。腹侧缘逐渐形成。斜面增宽,其侧缘成嵴状。l 7级(40岁):联合面骨质较细腻坚硬。联合缘形成。斜面侧缘显著成嵴状。l 8级(45岁):联合面骨质开始疏松,斜面骨质疏松。嵴状侧缘逐渐变短,50岁以后基本消失。l 9级(50岁):联合面骨质明显疏松。联合缘逐渐破损或单纯变圆。60岁后整个耻骨类似焦渣状。3) 研究表明:耻骨节结的愈合和骨化节结的出现的时间时比较稳定的。耻骨节结愈合年龄在2025;骨化节结的出现年龄在2125岁,一般不超过25岁。13. 牙齿的主要结构包括哪些?1) 牙的外部形态分牙冠(tooth crown)、牙颈(tooth neck)和牙根(tooth root)三部分。牙冠是牙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