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拇指说话 发展汉语 第12课让拇指说话_第1页
让拇指说话 发展汉语 第12课让拇指说话_第2页
让拇指说话 发展汉语 第12课让拇指说话_第3页
让拇指说话 发展汉语 第12课让拇指说话_第4页
让拇指说话 发展汉语 第12课让拇指说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拇指说话 发展汉语 第12课让拇指说话 走在大街上,你会惊讶于边走边“看”(而不是听或者讲)手机的人越来越多,手中握着各种颜色手机的年轻人,正低头全神贯注地用拇指操作着键盘,通过手机收发短信息、玩游戏。拇指的这个作用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真的是一场“革命”呢。 你见到一个美眉的手机突然响了,她拿出手机,却不是用耳朵去接听,而是一个劲儿地盯着屏幕发笑,继而飞快地用拇指按动键盘。原来又是短信息。 短信息服务,简称SMS(Short Message Service),原是电信为方便手机用户并帮他们节约通信费而推出的业务,现在却更多地演变成了一种会打字就会玩的游戏。 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让“拇指族”就算指头长茧都乐此不疲? 在公共场所,此起彼落的手机铃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声温柔而短促的通知短信息到达的铃声。灵活地用拇指按着手机键盘的时尚男女们,在日本被称为“拇指族”,是新新人类的一种。 在我国的大城市里,“拇指族”也已渐成气候。Candy,26岁,大学毕业就投身广告行业,是典型的新新人类、玩(手)机一族。去年情人节前,她失恋了,正沮丧痛苦之际,在手机上读到了一个朋友发来的短信:“你是书本我是包,你是耗子我是猫,你是木头我是胶,你是猪肉我是刀。我们关系这么好,今晚饭钱你来掏!”她不禁哈哈大笑。第二天,这位朋友又发来一个:“中华儿女千千万,这个不行咱就换。”她又笑了一阵。从此,Candy迷上发短信了。她边用拇指嘀、嘀、嘀地按着键边说:“一个晚上大概发十多个,在路上、公车里都发。”虽然短信息的内容只是诸如“起床了吗?”“明晚去打球,我订场”“我在看电视,好无聊”之类没什么内容的话,或者是转发别人发来的好玩的话,可是哪天如果不发了,或者没收到朋友的短信息,一整天心里都会觉得怪怪的。“我指头上都快磨出短信茧来了!” 不论是在行驶的公车上,还是在扰攘的餐馆内,甚至在过马路等红绿灯的人群里,也能很容易地找到这些人的身影。 这些新新人类能用拇指非常娴熟地操作手机的数字键盘,速度极快,有的人一秒钟内可以击键四次。“拇指族”们每天操作手机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有一二小时,长的可达四五小时。 闭嘴说话,搞搞新意思 短信息似乎是在一夜之间火爆起来的。 还是在去年元旦,试图用短信息拜年的人们突然发现,短信息居然很难发送出去了。据统计,从2000年12月31日23时30分至2001年1月1日零时30分这短短一个小时里,全国手机用户共发送了2000多万条短信息,如此巨大的流量使中国移动每秒只能处理470条短信息的短信平台不堪重负。这对于一种刚露面的新业务来说,使用频率高得惊人。 近年来,都市人的拜年方式几乎每年都要搞点新意思。我们中国人最看重的春节,拜年的方式一直在经历着充满时代气息的变化。从登门拜年到邮寄贺卡,从打电话到打寻呼、发伊妹儿、发短信息,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用腿用嘴(电话、寻呼)用手指用拇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让人们更觉便捷、好玩的过程。 “祝你踏上万宝路,事业登上红塔山,情人赛过阿诗玛,财源遍布大中华。”这是王先生大年三十夜里2355收到的短信,这时,他正和父母及姐姐在家里边看央视的春节晚会边吃母亲刚端上来的饺子。他觉得这短信有点意思,就想转发给朋友和公司同事,但发到第二个人时却发不动了。直到017后,系统没那么忙了,才又可以发。 这就是风靡神州大地的“1毛钱拜年”。 由于短信息每发一条只收费1毛钱,接收者不用付费,所以继电话拜年、传呼拜年后,今年都市人又兴起了更能充分张扬个性的手机短信息拜年。新春期间,国内各大城市手机短信拜年非常火爆。拥有1000多万手机用户的广东移动,春节前就已经对其短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优化整理,但在除夕至年初二这几天,系统还是显得较为拥挤,短暂的“堵车”现象仍有发生。而来自搜狐网站的消息称,年廿九到年初一两天内,该网站就发送了近10万条短信息。 据中国移动有关人士预计,今年将有100亿条短信息在手机上发送。如果以每条01元计算,这将是一个营业额近10亿元的巨大市场。这是否意味着拇指族已经无限地发展壮大起来,这个族群已经不分新人类和旧人类了呢? 无声胜有声 手机出现的初期,它是人们方便联络的工具,也是象征成功的道具。今天,它的门槛越来越低,成了时尚男女人手一机的玩具。过去,经常可以见到有人在公共场所大声用手机讲话,令人生厌;后来,这种现象变成了把手机放在包里,对着悬在胸前的麦克风说话,像是在自言自语。这样的人与你擦肩而过时,你或许会吓一跳,还以为他在跟你说话,或者脑子有问题。 现在,大家都不说话了,明明背靠背,却懒得搭理,只是在挥动拇指拼命击键。大家以此来交友、娱乐甚至治疗孤独、消除寂寞。新型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有传递文字、收发电邮的功能,这使新人类们能够在一些严肃的场所,比如在学校课堂、在会议上闷极无聊时埋头发短信,既不会破坏安静的环境,又不必严守清规戒律,手机和短信息理所当然地成了年轻人的新宠。 爱发短信息,其实未必要办什么正事,而是享受一种史无前例的以手代口、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情趣。时下的年轻人是玩电玩成长的一代,不发一言按动键盘,就是最大的乐趣。 现在的日本学生,在教室内悄悄发短信,已经算是好学生了。至少不捣蛋,不起哄。思春期的男女,怕人耻笑自己没有朋友没有恋人,而手机上的呼叫便成了他或她广受欢迎的象征。上年纪的人,就是不能理解这种现象。在去年日本的成人节上,有关当局邀请市长等大人物上台,年轻人却当它是学校的毕业典礼,照样在台下大玩手机、发短信,市长一时气愤,拂袖而去,结果成了报章的花边新闻。 耳朵不疼拇指疼 一位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者指出,拇指确实非常适合输入文字,因为拇指只有两个关节,与其它手指比较,操作小巧的手机键盘更方便。过去被认为又粗又短、缺乏创造力的拇指,在这个电玩时代,竟然变得粗壮有力、反应神速。因为它协助人们可以一手拿手机,同时只用其中的拇指,就可以拨手机号码,发出信息。由于拇指快而有力,人们按键盘的速度,几乎可媲美用口说话,使电话不单可听、可读,还可看。如果说,是拇指开创了电玩时代,手机也开拓了崭新的拇指文化。发明用十根指头敲键盘的西方人,不得不承认,过去他们是低估了拇指的能耐。 有专家作过试验,日本的新人类,用拇指10分钟便可轻易按键350次,这正是日本文字键盘输入三级考试的合格标准。由于拇指文化的崛起,就有很多年轻人情愿舍弃嘴巴,而普遍用拇指来“讲”电话了。 长时间地快速使用拇指,因为改变了拇指的传统功能,使其关节屈伸幅度加大,频率过快,很多人感到从拇指到手腕的肌肉紧张发疼。这恐怕是“拇指族”的通病吧。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温习几条的短信息: *地球是转的,人是会变的,天是蓝的,海是深的。想你是真的,嫁给你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是有钱的,我们还是有缘的。 *我爱的人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