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运行规程.doc_第1页
电气设备运行规程.doc_第2页
电气设备运行规程.doc_第3页
电气设备运行规程.doc_第4页
电气设备运行规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总一 总 则则 101 本规程适用于上海蓝星化工新材料厂各总降压站 分变电所 配电间的电气 设备 高配值班 检修人员 调试人员和低压保养人员 102 上海蓝星化工新材料厂各装置的生产车间 相关的检维修部门 以及使用电 气设备的有关人员 主要是与电动机运行有关 可参照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103 电气值班人员 对电气设备维护检查应按本规程执行 在事故处理时除按电 气设备事故处理规程执行外 可参照本规程 104 总降应认真贯彻执行上级供电部门及有关的管理制度 技术规程和文件 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dl408 91 2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dl409 91 本规程中有与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相抵触的地方 则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执行 105 总降应执行以下专业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 1 电气设备运行规程 2 电气设备操作规程 3 事故处理规程 4 继电保护校验规程 5 岗位专职制 6 巡回检查制 7 操作监护制 8 交接班制 9 继电保护管理制度 10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1 电气事故预案制度 12 安全用具管理制度 13 变电所出入制度 106 变电所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 1 一次模拟图 二次接线图 电缆走向图 变电所主要设备的平面布置图 电气 设备静密封点小样图 变电所防雷及接地干线图 2 停送电命令票 工作票 操作票 临时用电票 电气设备定期检修 定期清扫 定期试验计划及检修日程计划表 3 电气设备运行记录 电气设备缺陷记录 电气设备试验记录 电气设备检修记 录 电气事故处理记录 4 交接班记录 5 上级指示记录 6 工作票登记记录 操作票登记记录 7 临时接地线装 拆登记记录 8 继电保护动作 评价记录 9 安全用具试验记录 10 反事故演习记录 11 出入登记记录 12 变电所竣工资料 13 设备台帐和卡片 14 静密封点汇总表 15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值表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值修改通知单 16 检修报告 试验报告 17 变电所安全用具及工具台帐 18 无泄漏检查表 消防设备检查表 电动机停送电联系单 电动机加油记录 断路器故障跳闸记录 技术练兵卡 变电所新设备投用移动及更换记录 安全活动记录 避雷器动作记录 107 电气运行人员应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 并熟悉本规程 学会触电急救 经安全 技术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108 系统运行方式 1 总降压站 35KV 两路进线 正常运行时 35KV 6KV 均为分列运行 6KV 段母线之间有联络 400V 单路供电 2 控制楼变电所 六台 6KV 变压器分列运行 400V 段母线之间 400V 段母线之间 400V 段母线之间分别有联络 发电机处备用状态 3 04 区 聚合 变电所 两台变压器分别带 X 433A B 两台高压电机运行 4 给水站变电所 两台变压器分别带 400VI II段母线 母线之间有联络 109 电气设备的操作指令由生产调度发出 35kV 6kV 变压器的停送电工作由总降 高压电工执行 但事先要征得电气管理负责人的同意 110 维护保养组应贯彻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 技术规程和文件 1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第六册 2 电气设备运行规程 111 维护保养组在日常运行 保养工作中应管理好管辖范围设备的下列技术图纸 资料 记录薄并及时 正确做好记录 1 一次模拟图 二次接线图 电缆走向图 2 工作票 动火票和临时用电票 3 电气设备大修计划 电气设备月修计划和电动机轮修计划 4 工作登记记录 电气设备隐患缺陷记录 低压值班与保养组交接班记录 低压 运行日志 工作票登记记录 动火票登记记录 临时用电票登记记录 电动机加油记录 表 电动机停送电联系单 低压电动机与仪表联锁试验表 低压电动机检修记录 照明 回路检修记录 低压电气设备检查检修记录 安全活动记录 112 对电气设备的检查周期规定如下 1 总降值班人员于每天 7 00 至 20 00 每隔 2 小时 中午 3 小时即 11 00 14 00 对总降内运行设备巡视检查 包括抄表 8 30 10 30 15 15 16 30 对 分变运行设备巡视检查 包括抄表 每天 20 00 总降熄灯夜巡一次 发电机 0 00 23 00 每隔一小时巡检一次 2 维护保养组于每天 9 00 11 00 对生产装置的运行设备进行一次巡视检查 包括 抄表 113 对电气设备特殊情况的巡检规定如下 1 操作前后及事故跳闸后应检查一次 2 新电气设备和检修后的电气设备在投入运行前后各检查一次 3 室外的电气设备在天气骤变时应随时检查 如气温骤增 骤减 刮大风 霜 雾 雹等 4 电气设备发生异常状况 应加强监视 114 在电气设备检查中发现异常现象和隐患迹象应立即向生产调度 公司领导 电气管理人员报告 115 备用的电气设备应始终保持可用状态 其检查项目和管理与运行中的电气设 备相同 116 变配电所室温宜保持在 16 30 相对湿度宜保持在 30 70 之间 若超出 范围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 电力变压器运行二 电力变压器运行 201 电力变压器在投入运行前的检查 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在试运行前 必须全面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 1 继电保护装置整定符合要求 确保变压器本体及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准确 迅速 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2 瓦斯继电器内不应残留气体 3 各类表计的测量范围应适当并在额定数值处画上警戒线以便于监视 4 冷却装置及所有附件均无缺陷且不渗油 5 油枕上的油位计应完好 油位能清晰 方便地观察到 并注意油位是否在与当 时环境温度相符的油位线上 6 油枕与瓦斯继电器之间阀门应打开 油枕和瓦斯继电器无渗漏油 呼吸器的干 燥剂应有效 变色硅胶干时为兰色 湿时为粉红色 一般硅胶干时为白色 湿时为黄色 呼吸器及其连接管不应阻塞 8 变压器防爆管的隔膜应完好无破损 9 出线套管与引出线或电缆连接应良好 其相序 相色应正确无误 10 变压器外壳接地应良好 接地线无腐蚀 周围环境 消防措施符合规程要求 11 变压器铭牌上的电压等级 接线组别 分接头位置应与实际情况相符 2 干式电力变压器试运行前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 1 继电保护装置整定符合要求 确保变压器本体及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准确 迅速 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2 冷却装置及所有附件均无缺陷 3 出线套管与引出线或电缆连接应良好 其相序 相色应正确无误 4 变压器外壳接地应良好 接地线无腐蚀 周围环境 消防措施符合规程要求 4 变压器铭牌上的电压等级 接线组别 分接头位置应与实际情况相符 3 变压器在投入运行前 运行值班员除进行上述详细检查外 还应检查各级电压 一次回路中的设备 检查所有临时接地线 标示牌 临时遮栏等是否已经拆除 工作票 是否都已交回 顶盖上有无遗漏的工具和杂物 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绝缘电阻 使用电 压 1000 5000 伏的兆欧表 测得的数值和测量时的油温应记入变压器的履历卡片内 合格后方可对其充电投入试运行 4 小修后变压器经一次充电后若无异常 即可投入运行 新装和大修后的变压器 一般需进行三次合闸冲击试验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试运行时应使变压器带一定负荷 可 能的最大负荷 运行 24 小时 干式电力变压器试运行应不少于 4 小时 1 第一次投入时 可全电压冲击合闸 受电后持续运行时间应不少于 10 分钟 2 变压器应进行 3 次全电压冲击合闸 应无异常情况 励磁涌流不应引起保护装 置的误动作 3 带电后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应检查变压器本体 冷却装置及所有附件均不渗油 干式电力变压器应检查仪表指示应正常 空载电流不得超过规定值 仔细观察变压器本 体 各部位应无异常 且不应有异声 202 变压器在日常运行中监视 1 为防止油质劣化 规定变压器上层油温最高不超过 95 在变压器正常运行 中 为使变压器油不致过速氧化 上层油温不应超过 85 时 对于采用强迫风冷的变 压器上层油温不宜经常超过 75 2 变压器在不损害绝缘和降低使用寿命的条件下 允许短时间正常过负荷和事故 过负荷运行 干式电力变压器允许的事故过负荷能力 过 负 荷 倍 数 1 21 31 41 51 6 允许持续时间 分 604532185 自然冷却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允许的事故过负荷能力 过 负 荷 倍 数 1 31 451 61 752 02 43 0 允许持续时间 分 120804520103 51 5 油浸式风冷变压器 当冷却系统发生事故 切除全部风扇时 允许带额定负荷运行 但允许运 行时间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空气温度 15 100102030 额定负荷下允许时间 分 604016106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正常过负荷允许时间 过负荷前上层油温升 为下列数值时的允许过负荷持续时间 时 分 过负荷 倍数 18 24 30 36 42 48 54 1 0 连 续 运 行 1 05 5 505 254 504 003 001 30 1 10 3 503 252 502 101 250 10 1 15 2 502 251 501 200 35 1 20 2 051 401 150 45 1 25 1 351 150 500 25 1 30 1 100 500 30 1 35 0 550 350 15 1 40 0 400 25 1 45 0 250 10 1 50 0 15 3 变压器分接头不论在何位置 其一次电压不应超过规定值的 105 此时的变压 器二次侧可带额定电流 203 变压器日常运行 1 变压器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 可参考铭牌参数运行 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巡检项目 1 检查变压器油枕内和充油套管内油色 如充油套管构造适于检查时 油面的 高度 密封处有无渗漏现象 并检查瓦斯继电器内有无气体 2 检查变压器绝缘套管是否清洁 有无破损裂纹 放电痕迹及其它现象 3 检查变压器声音是否正常 吸湿器是否完好 干燥剂是否有效 变色硅胶干时 为兰色 湿时为粉红色 一般硅胶干时为白色 湿时为黄色 4 检查变压器防爆管的隔膜是否完整 5 检查变压器的温度 一般不应超过 85 油位 并做好记录 6 检查变压器外壳接地是否良好 接地线有无腐蚀 引线接头 电缆 母线应无 发热现象 7 检查冷却装置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8 检查变压器室的门窗应完整 房屋应不漏水 室内消防设施齐全完好 事故排 油设施完好 9 检查变压器的运行电流 并做好记录 3 正常运行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应将瓦斯继电保护动作于信号 由于生产装置的 特殊性 跳闸功能不投用 4 干式电力变压器巡检标准 1 变压器固定应平稳牢固 无歪斜 局部变形和振动 2 变压器外壳应完整 外箱无碰坏现象 3 变压器周围环境应清洁 无积水和妨碍安全运行的物品 4 变压器冷却装置应正常 通风良好 各部位应无局部过热迹象 温度指示应正 常并做好记录 5 变压器引线位置应正常 支持件应牢固无损坏 各电气连接部分无松动现象 6 变压器接地应良好 7 检查变压器的运行电流 并做好记录 8 变压器室门窗必须完好 房屋不应渗漏 5 变压器经过事故过负荷以后 应将事故过负荷的大小和持续时间记入变压器的 技术档案内 6 变压器在安装 检修以及长期停用后的投入运行前 均应测量线圈的绝缘电阻 在变压器使用期间所测得的绝缘电阻值与变压器在安装或大修干燥后投入运行前测得的 数值的比 是判断变压器运行中绝缘状态的主要依据 绝缘电阻的测量应尽可能在相同 的温度 用电压相同的兆欧表进行 若此值小于初次值的 50 时应向领导汇报 并进 行必要的测定和试验 7 运行中的变压器需要变换电压分接头时 须经主管领导同意 并在停电的情况 下进行 变换后 应测定三相线圈的直流电阻 其值应三相平衡 如有误差不得超过 2 分接头的位置应有专门记录 以便能随时查核 8 变压器短时间并列运行的条件如下 1 线圈接线组别完全相同 2 相序完全相同 3 电压比基本相等 4 开口电压符合操作规程上的规定 9 变压器新安装后或进行过有可能使相位变动的工作后 例如拆过线等 必须 经过核相以后才允许并列运行 10 值班人员在变压器运行中发现有异常现象时 如漏油 油枕内油面高度不够 发热不正常 音响不正常等 应及时处理 经过情况要记入值班记录薄和设备缺陷记 录薄内 11 变压器有下列情况之一都应立即通知装置设法转移负荷 并做好停役准备 1 变压器内部音响很大 很不均匀 有严重放电声或撞击声 2 在正常冷却条件下 变压器温度超过 95 并不断上升 3 油枕喷油或防爆管喷油 4 漏油后使油面降落低于油位指示的下限度 5 油色变化过甚 油内出现碳质现象 6 套管有严重的破损和放电现象 12 变压器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先不停电转移负荷再停用变压器 1 变压器油温度超过 85 2 变压器漏油使油位接近下限时 3 变压器内部音响比平常为大 但尚均匀 4 变压器负荷超过额定值 5 变压器油耐压轻度不合格 6 变压器连接点过热 严重变色 13 当发现变压器的油面显著降低时 应立即加油 另外油位因温度上升而逐渐 升高时 若最高油温时的油位可能高出油位指示计 则应放油 使油位降至适当的高度 以免溢油 14 变压器开关自动跳闸时 须根据故障指示 查明何种保护动作及其跳闸时有 何种外部现象 如外部短路 变压器过负荷及其它等 如检查结果证明变压器跳闸不 是由于内部故障所造成 而是由于过负荷 外部短路或保护装置二次回路的故障所造成 则变压器可不经外部检查重新投入运行 否则须经外部检查 查明有无内部故障的征象 并测量线圈的绝缘电阻 以查明变压器的跳闸原因 若有变压器内部故障征象时 应进 行内部检查 三 发电机运行三 发电机运行 301 发电机 励磁机的额定数据 参数名称发电机励磁机 型号 型式 额定容量 KVA 功率因数 频率 HZ 定子电压 V 定子电流 A 发电机组保护 转速 转 分 励磁电压 V 励磁电流 A 极数 极 绝缘等级 发电机组自动装置 工作方式 结线方式 冷却方式 制造日期 制造厂 背压抽汽无电刷同步发电机内容 302 为了保证系统电压质量 加强系统运行稳定和机组安全运行 发电机必须投运以 下几种自动装置 1 自动电压调整器 调节器 AVR 2 功率因素自动调节装置 APFR 3 OCL 过电流限制器 4 自动准同步装置 303 发电机运行 发电机投运后 输出 400V 电源与控制楼变电所 400V 母线连接 发 电机的实际输出功率应至少满足应急处理所带的全部负荷 304 电压 周波 功率因数变动下的运行 1 在额定功率下 允许发电机端电压在额定电压的 10 内变动 2 在额定电压下 允许频率在 50 0 5 赫兹内变化 3 当频率和电压同时变化时 如果它们的变化在 l 2 给出的范围内 并且它们的和 低于 10 则变化是允许的 4 发电机功率因数一般不应超过 0 95 在特殊情况下功率因数可在 1 工况下运行 305 不平衡电流以及短时间过负荷运行 l 发电机允许在三相电流不平衡下运行 此时各相电流之差不大于额定电流的 10 最大一相的电流不允许超过额定值 2 正常情况下 发电机不允许过负荷运行 在特殊情况下可短时间过负荷运行 持续 时间照下表执行 短时过流倍数 1 51 41 31 251 151 121 1 持续时间 秒 2030603003609003600 306 发电机启动前检查 1 收回发电机及有关设备的工作票 了解设备异常情况 索取绝缘数据拆除安全措施 恢复冷备用状态 2 发电机 励磁机等一次回路的设备完整 无异常情况 3 励磁系统的二次回路接线完整 调节灵活 4 旋转式整流器各部分清洁完整 熔断器无熔断现象 5 轴承对地绝缘电阻良好 0 5 兆欧以上 6 空冷器的固定螺栓 以及各法兰连接螺栓完整并紧固 7 发电机各种保护继电器的性能 作用状态以及整定值正确 8 冷却水输入空冷器后 应检查是否有漏水现象 并及时排气 307 正常运行中 发电机的电流 电压 周波和各部分的温度等均应按照有关运行数 据监视 发电机线圈温度不得超过 100 轴承温度不得超过 70 冷却水出口处温度以及 冷却水的温度和流量均应按工艺要求控制在规定值内 308 运行中的发电机 励磁机每班至少检查二次 第一次在接班后由值班人员全面检 查 异常情况下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309 发电机 励磁机检查与维护 l 发电机定子线圈 轴承温度和空冷器的风温 水温不得超过额定值 2 发电机 励磁机各部分清洁完整 运转声音正常 3 励磁系统的二次回路无异常情况 四 电动机运行四 电动机运行 401 电动机在额定冷却空气温度时 可按制造厂铭牌上所规定的额定数据运行 凡装有电流表的 须注明限额红线 402 电动机可以在额定电压变动 5 至 10 的范围内运行 其额定出力不变 电动机在额定出力下运行时 相间电压不平衡不得超过 5 定子各相电流差不 得超过 5 且任何一相均不得超过额定电流 403 电动机运行时的振动 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额定转速 转 分 300015001000 750 及以下 振动值 双帽值 毫米 0 050 100 13 0 16 电动机振动烈度判断标准 10Hz 1kHz VDI2056 ISO2372 BS4675 45 28 18 0 45 mm s 0 28 振 动 速 度 有 效 值 不允许 可容忍 2 8允 许 可容忍 可容忍 允 许 允 许 0 71 不允许 7 1 不允许 1 12 好 好 0 18 11 2 4 5 1 8 好 G组M组 K组 注 1 K 组为 15KW 以下的电动机 M 组为 15 75KW 的电动机 G 组为 75KW 以上的电动机 2 振动烈度测点应为电动机的重要位置 如轴承 地脚固定处等 3 上述振动烈度判断标准适用于运行中的电动机 404 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最低标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6KV10807705403842701921359667 5 400V2 82 01 41 00 70 50 350 250 18 线圈温度每降低 5 绝缘电阻标准乘 2 反之除以 2 405 滚动轴承不允许有串轴现象 滑动轴承轴向串动不得超过 2 4 毫米 轴承最 高允许温度应遵守制造厂的规定 无制造厂资料时可按滑动轴承不超过 80 滚动轴 承不超过 95 轴承用的润滑油 或脂 应符合轴承运行温度和转速 负荷等要求滑 动轴承中所用的润滑油 由各生产车间按制造厂规定的牌号添换油 电动机的润滑脂每 运行三个月加油一次 如轴承异常则应加强检查和加油 406 生产车间使用的电动机停送电工作均由操作工填写 停送电联系单 然后交 电气相应的高压值班电工或低压保养电工确认后执行 407 电动机起动前应进行外部及附属设备的检查 1 由工艺操作工进行检查的项目如下 1 电动机上或其附近有何杂物和有无人工作 2 检查电动机所带动的机械是否已准备好 3 检查轴承中的油位是否正常 4 凡能盘的机械设备必须进行盘车 以证实转子和定子不相摩擦 并且被它所带 动的机械要没有故障 5 停用一周以上的电动机应事先 1 2 天通知电工 以便测量绝缘或烘烤 需要 紧急起动的除外 6 大于 100 千瓦的电动机在正常启动前应通知总降电工 并获得许可后才能启动 2 由高低压电工检查的项目如下 1 起动设备及其保护装置 2 电动机的接地是否牢固 3 电动机各部分螺丝应紧固 密封良好 符合防爆要求 408 在正常情况下 鼠笼式转子的电动机 允许在冷状态启动 2 3 次 允许在热 状态下启动一次 对有特殊要求的电动机 可按专门要求进行启动 409 电动机运行时 由使用者进行监视 高低压电工巡视时应采用五到 看 听 摸 闻 测 的方法进行 项目如下 1 电动机的电流是否超过允许值 2 电动机的音响 气味 振动有无异常 3 轴承润滑油流量和油温是否正常 轴承温度和声音是否正常 4 电动机周围温度正常 保持电动机及附近清洁而无任何杂物 以及水和蒸汽 5 盘车电动机及其电源是否在停用状态 6 高压电动机在运行期间应检查电加热器是否已停止工作 在停用期间应检查电 加热是否运行 7 按工艺规定的时间 操作工应记录电动机的电流 电动机起动和停机时间及原 因 并记录新发现的异常现象 410 操作工发现电动机异常时应报告主管值班长 并分别通知高压值班电工或低 压保养电工 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采取对策 但当发生下列情况时 应立即将电动 机的电源切断 1 当发生人身事故和严重危及安全生产时 需要立即停用的电动机 2 电动机所带动的机械损坏至危险程度时 3 附近发生火灾威胁电动机正常运行时 4 在电动机内有严重不正常的声音或绝缘有烧焦的气味 5 电动机内出现火花或冒烟时 6 运行电流超过额定值的 30 时 7 出现强烈的振动 8 轴承温度超过规定 15 下列情况原则上也应停止电动机 但对于重要的电动机可先起动备用的电动机组 然后停机 1 电动机电流超过额定值 10 时 或超过正常运行值 15 时 2 轴承温度超过规定值 5 时 或超过正常运行值 10 时 3 电动机外壳带电时 4 电动机周围环境状态严重恶化 如水冲 高温 严重灰尘等 5 电动机内有不正常的声音 6 确认电动机二相运行时 411 生产车间的电动机检修时电气车间应事先通知生产车间的设备人员 经确认 后 凭 电气设备停送电联系单 保养工执行工作票内容 电机检修人员办理完工作 票许可手续后 方可开始工作 1 电动机随机泵设备检修时 电动机的拆卸和对中心由机修工进行 2 电动机单独检修时 由电机修理工拆卸 修毕送回原处 由机修工对中心 但 生产车间必须在确定检修未拆卸前通知机修车间 412 高压电动机进行干燥时 温度应缓慢上升 一般每小时允许温度上升 5 8 电动机现场堵转烘烤时 烘烤电流一般取额定电流 30 50 取 30 时每 8 小时检 查一次 取 50 时每 4 小时检查一次 急用时最多可取 70 此时应每小时检查一次 以防过热 五 高压开关运行五 高压开关运行 501 高压开关是配电装置中极为重要的设备 它的作用是能在带负荷情况下 闭 合与切断电路 发生短路故障时 能够切断短路电流 断路器在运行中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断路器的负荷电流 一般不应超过其额定值 在事故情况下 断路器过负荷也 不得超过 10 时间不得超过 4 小时 2 断路器在事故跳闸后 应进行全面 详细地检查 油断路器在遮断短路故障后 根据绝缘油油色决定是否安排检修 3 检修后断路器 应进行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整组试验 以保证分 合动作良 好 信号正确 502 高压少油断路器的运行 1 油断路器投入运行前的检查项目 1 油位应在规定范围内 油色应透明无杂质 油标应完整无破损 2 各静密封点应无渗漏油现象 3 绝缘瓷套 支持瓷瓶应清洁 无裂纹 破损及放电痕迹 4 本体清洁 顶盖或开关柜内无杂物 5 机构灵活好用 分合指示器指示正确 与仪表连锁系统试验正常 与刀闸的机 械或电气连锁正确 6 一次线连接应紧固 完好 无发热变色现象 7 继电保护动作正确 8 投运前应测量绝缘电阻 确认绝缘电阻值在规定范围内方可投运 2 油断路器正常运行时检查项目 1 油面是否符合标准 注意油位指示的真实性 油色是否洁亮透明 外壳清洁 无渗漏油 2 绝缘瓷件表面是否清洁 有无裂纹及破损放电现象 3 消弧室内有无劈拍声和噪声 4 接头是否有发热 示温腊片是否熔化 变色现象 5 油开关分合指示器 红 绿 指示灯是否正确明显 6 外壳有无变形或喷油现象 3 在正常情况下 能够用电动操作的断路器 不准用手动操作 机械故障例外 4 运行中的断路器大量漏油 油面下降到看不见时 以及断路器套管炸裂 触头 熔化 引线烧断 应切断该断路器的上一级断路器后再将此故障断路器进行大检修 5 油断路器自动跳闸后应检查油开关有否喷油 冒烟 油面下降 油色变黑 箱 壳套管裂损等现象 503 高压真空断路器的运行 1 真空断路器投入运行前检查项目 1 真空灭弧室导电杆无过热现象 真空灭弧室表面应清洁 无裂纹 破损 无放 电痕迹 抽真空封口的保护帽应完整 无松动脱落现象 电极间绝缘不小于 2000M 2 绝缘子 绝缘拉杆 压敏电阻无裂纹 破损现象 无放电痕迹 载流母线接头 应无发热变色现象 3 各部件动作正常 无卡阻 变形变位现象 位置信号指示正确 4 各紧固螺丝 垫片 弹簧垫圈齐全 无松动 开口销子开口良好 5 本体清洁 开关柜内无杂物 6 控制电源 信号电源正常 远方控制按钮状位置正确 7 应进行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整组试验 以保证分 合动作良好 信号正确 与仪表连锁系统试验正常 8 接地可靠 无损伤断裂现象 9 真空断路器投运前 应测量绝缘电阻 2 真空断路器正常运行时检查项目 1 绝缘子有无放电声或放电现象 2 真空灭弧室有无放电声 3 压敏电阻或避雷器有无放电现象及放电声 4 分 合闸指示应指示正确 5 控制 保护及信号回路运行 指示正常 504 高压磁吹空气断路器的运行 1 磁吹空气断路器投入运行前的检查项目 1 外部检查导电部分无发热变色 2 套管 瓷瓶清洁 无裂纹 破损及放电痕迹 3 各螺丝 螺母无松动 开口销与止动轮有无损坏 脱落等异常现象 4 本体清洁 开关柜内无杂物 5 各部件动作正常 无卡阻 变形 变位现象 位置信号指示正确 6 模拟继电保护动作 断路器跳闸回路应完好无拒动现象 7 高压磁吹空气断路器投运前 应测量绝缘电阻 2 磁吹空气断路器正常运行时检查项目 1 各部运行应正常 无放电声音及异常情况 2 负荷电流不应超过该断路器的额定电流 3 开关柜周围应干净卫生 无妨碍运行操作的杂物 4 开关柜前后门关闭应严紧 5 开关柜防鼠措施应完善 6 指示灯光信号应正确 505 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的运行 1 六氟化硫断路器投入运行前的检查项目 1 压力表读数在 3 2 3 6BAR 范围内 2 套管 瓷瓶清洁 无裂纹 破损及放电痕迹 3 本体清洁 开关柜内无杂物 4 各机构动作灵活 无卡阻 变形变位现象 位置信号指示正确 与刀闸的电气 联锁正确 5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良好 无误动 拒动等现象 6 控制电源 操作电源送电正常 7 接地可靠 无损伤断裂现象 8 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投运前 应测量绝缘电阻 2 六氟化硫断路器正常运行时的检查项目 1 压力表读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2 断路器分 合闸位置指示器显示是否正确 3 接头是否有发热 示温腊片有无熔化 变色 4 绝缘子应无裂纹或破损现象 无放电声或放电现象 5 控制 保护及信号回路运行 指示正常 6 外壳有无变形或漏气现象 506 隔离开关的运行 1 隔离开关投入运行前的检查项目 1 各支持 传动瓷件应无裂痕 放电痕迹 2 操作拉杆及保护环应完好 定位螺钉应调整适当 3 闭锁装置应动作灵活 准确可靠 4 辅助接点应牢固 动作准确 接触良好 5 电气连接部分和动静触头应紧密 无过热变色现象 6 各紧固螺栓 拉杆传动装置等销子 锁紧螺母应齐全牢固 无松动现象 2 隔离开关正常运行时的检查项目参考运行前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六 配电装置运行六 配电装置运行 601 母线 绝缘子运行 1 母线是变电所内集中或分配电能的装置 母线在通过短路电流后 不应发生明显 的弯曲变形和损伤 母线及其连接点在通过其允许的电流时 温度不应超过 70 2 母线 绝缘子正常检查项目如下 1 母线清洁 无裂纹 发热 放电现象 无异常声音 2 刀闸接触紧密 无过热现象 操作机构完整灵活 接地良好 3 绝缘子应清洁 无裂纹 破损 闪络放电痕迹 4 母线构架 绝缘子底座等应接地良好 无松动 断裂现象 3 巡查中发现下列情况者应立即向车间领导报告 根据指示和事故处理规程进行 处理 1 支持绝缘子有明显的放电 裂纹痕迹 2 母线和刀闸的螺丝松动 有脱节的可能 3 母线和刀闸的接触处有过热现象 602 电力电容器的运行 1 电力电容器是用来进行无工补偿的设备 电容器的投入与退出应根据系统的无 功分布及电压情况来决定 当母线电压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 1 1 倍 电流超过额定电 流的 1 3 倍或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应将电容器退出运行 2 电力电容器运行中的检查项目 1 三相电流是否平衡 各相相差应不大于 10 2 电力电容器外壳应无膨胀或流出油的痕迹及内部无音响 3 电力电容器周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 易燃物质 室内通风良好 相对湿度不应 大于 70 4 放电回路应良好 5 检查电容器外壳 60 示温片是否熔化 接地是否良好 完整 6 电力电容器与母线的连接应接触严密可靠 3 电力电容器跳闸后 不准立即手动强行送电 在没有消除故障之前 禁止投运 待查明原因并消除故障后再投入运行 4 禁止在运行电容器中取油样或加油 5 电力电容器停电作业前 必须三相短路接地进行放电 603 高 低压配电柜 含控制 保护盘 运行 定期维护检查 并符合下列要求 1 各种表计应指示正确 表面清洁无灰 2 检查各元件及接头无发热变色 氧化现象 3 检查瓷质部件及端子排等应完整清洁 无裂纹和放电痕迹 4 检查开关分合闸的指示应正确 5 检查柜 盘的永久性接地应牢固可靠 6 检查设备 元件运行应正常 无异声异味 七 互感器运行七 互感器运行 701 互感器在运行中应注意事项 1 6 10KV 电压互感器在母线接地 2 小时以上时 应注意互感器的发热情况 2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应接地 3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短路 以防止烧坏二次线圈 4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应接地 不允许开路 702 日常运行检查标准 1 电压互感器一 二次侧熔丝完好 相序正确 2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回路完善 无开路现象 3 互感器套管是否清洁 有无破损裂纹 放电痕迹及油阀 套管有无漏油现象 油面 油色是否正常 4 互感器应无过热现象 5 接线是否紧固 外壳接地是否牢固 6 声音是否正常 有无异常音调发生 702 互感器发现下列情况应报告车间领导 根据指示和事故处理规程进行处理 1 电压互感器一 二次侧熔丝 断路器 熔断 2 电压互感器内部产生放电或噪音 发出臭味和严重漏油者 3 电流互感器发热或二次开路时 703 测量仪表指示正常准确 指针灵活 不得碰壳或卡住 发现表计不走 无指 示或指示不对应立即查找原因 发现表计有放电声或冒烟时应立即将电压端头解开或切 断靠近故障点的熔丝 如为电流回路应停用负荷后 再将电流端头短路 并及时向车间 领导报告 704 运行电压 1 总降压站的 35KV 母线电压一般应在 35KV 37KV 并保持恒定 2 各变电所的 6KV 母线电压最宜在 6 2 6 3KV 保持恒定 允许在 6 0 6 5KV 恒 定运行 3 各变 配电所的 400V 动力用母线电压最宜在 390 400V 恒定运行 允许在 380 420V 运行 400V 照明用母线电压 最宜在 380V 390V 运行 允许在 370V 400V 运行 照明与动力合用的 400V 母线电压正常保持 390V 400V 允许在 380 400V 运行 4 各级母线电压超过允许范围时应及时报告车间请求调整 未解决前每天再报告 一次 直到正常为止 八 变流设备 八 变流设备 UPSUPS 扩音对讲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 扩音对讲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 变频器 软启动器运行变频器 软启动器运行 801 蓄电池采用浮充电方式运行 应经常处于满充电状态 为了保持满充电状态 须使接向直流母线的每个蓄电池在浮充电时均应保持如下端电压 蓄 电 池 型 式浮充电压V 节 浮充电流 mA 国产非密封酸性蓄电池 2 1 2 2V 电池容量 10 0 8 国产非密封碱性蓄电池 1 36 1 38V 3 5 mA AH 日本碱性蓄电池 1 36 1 38V 德国非密封酸性蓄电池 2 22 2 24V电池容量 10 0 4 1 0 德国密封酸性蓄电池 2 23 2 30V Imax 电池容量 20 100 冬天取下限值 夏天取上限值 802 蓄电池运行中的检查项目 1 蓄电池外壳完整情况 2 电解液的液面应高出极板上缘 10 15 毫米 或在液面线中间稍偏上 3 极板的导线连接是否牢固 4 极板有无弯曲 生盐 短路和断裂 5 蓄电池的电压 比重和温度应正常 6 沉淀物和极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10 毫米 7 通风良好 门 窗 墙壁是否完好 取暖蒸汽管道是否泄漏 各种工 具 表计是否齐备 8 蓄电池和蓄电池室应保持清洁 定期清扫 803 蓄电池室温度应保持在 10 30 但最低不得低于 0 电解液的温度不超 过 40 804 蓄电池电解液比重在充电完毕时应达到下列标准 电 解 液 温 度 10 20 30 40 国产非密封酸性蓄电池 1 2191 2121 2051 198 德国非密封酸性蓄电池 1 2371 2301 2231 216 碱 性 蓄 电 池 常温 1 25 低温 1 29 日本碱性 氢氧化钾 1 18 1 23 当比重高于规定时应补加蒸馏水 当比重小于规定时 应查明原因后 对于硫酸 溶液应补加比重为 1 20 1 40 的电解液 805 对浮充电的非密封蓄电池每三个月必须进行一次均等充电 充电时间为 6 8 小时 均等充电电压 非密封酸性电池 国产与西德 为 2 35V 节 日本的碱性电池分 别为 1 52V 节和 1 47V 节 国产碱性电池均充 Q5 5 40 5 8A 而均充电最高电压 为 1 56V 节 806 对浮充电的酸 碱 性蓄电池每年应进行一次全容量放电 非密封酸性电池 按 10 小时放电率 密封性蓄电池按 20 小时率放电 碱性电池按 5 小时放电率定电流 放电 如全容量放电有困难 可改为核对性放电 放出蓄电池容量的 50 60 在进 行全容量和核对性放电时 每小时应测量一次每节电池的电压 比重 并将测量数据记 入电池维护保养档案资料中 807 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征为 1 已经输出额定容量 2 单节蓄电池的端电压 酸性 不低于 1 8V 碱性 不低于 1 0V 3 极板颜色 酸性 阳极板呈褐色 阴极板呈黑色 碱性 阳极板呈深褐色 阴极板呈浅铜色 4 电解液比重 在 20 时 酸性 1 15 1 17 碱性 不变 仍为 1 20 808 全容量或核对性放电后的蓄电池必须立即进行分阶段定电流充电 或在线不 分阶段的充电 1 国产酸性非密封蓄电池 第一阶段 用 10 小时率电流充电 待充电至 2 4V 节为止 第二阶段 用 10 小时率的 50 电流充电 直至充足电为止 第三阶段 改用均充电方式 再充电 6 8 小时 并且自动转浮充电 充电时电解 液温度如超过 40 应减小电流充电或暂停充电 待电解液冷却后继续充电 2 密封酸性蓄电池 用限流恒压在浅浮充电方式进行 无需特殊操作限流 max 20 0 1 恒定 浮充 2 3V 节 3 碱性蓄电池 第一阶段 用 5 小时率电流充电至 1 5V 节为止 第二阶段 用 5 小时率电流的 60 充电 直至充足电为止 第三阶段 改用均充电方式 再充电至 1 56V 节 并自动转成浮充充电时电解液 温度如超过 45 应停止充电 待电解液冷却后再继续充电 4 在进行这种定电流的升压充电时 一般均应将并联的负荷断开 以防止负载过 电压 5 电流充足电的特征为 酸 性 蓄 电 池碱 性 蓄 电 池 备 注 两 极 板 冒 气 强 烈 强 烈 电 池 电 压2 55V 节 2 75V 节1 55V 节 1 6V 节2 小时不变 电液比重 20 国 产 1 21 1 23 不 变 仍为 1 20 2 小时不变 阳 极 深 褐 色 阳 极 深 褐 色 极 板 颜 色 阴 极 绒 状 灰 色 阴 极 灰 色 809 新按装的蓄电池必须进行初充电 1 国产酸性蓄电池 a 注入 20 比重为 1 20 的电解液 b 静止 4 6 小时后开始充电 c 第一阶段 用 10 小时率的 80 电流充电至 2 4V 节为止 第二阶段 用 10 小时率的 60 电流充电至 2 55V 节 2 75V 节 极板强热冒气为 止 电解液温度不应超过 40 d 停充 2 小时 然后再充至剧烈冒气 如此循环到一开始充电就剧烈冒气 并具 有充足电的各项特征时为止 2 碱性蓄电池 a 注入 20 比重为 1 20 的电解液 b 静止 6 8 小时后开始充电 c 第一阶段 用 5 小时率电流充电至 1 5V 节为止 第二阶段 用 5 小时率电流的 60 充电到 1 55V 节 1 6V 节极板强烈冒气 为止 电解液温度不应超过 45 d 停充 2 小时 然后再充至剧烈冒气 如此循环到一开始充电就剧烈冒气 并具 有充足电的各项特征时为止 3 密封酸性蓄电池 用 2 3V 节持续充电 24 小时以上 对长期放置不用的蓄电池充电时间要延长 4 初充电后的蓄电池应进行一次全容量放电 以检查蓄电池的性能 对不合格蓄 电池应单独处理 810 在每次加蒸馏水前应统测电池一次 做好记录 在每次加蒸馏水后应进行一 次强制性均充电 811 对密封蓄电池每月应进行一次在线 2 分钟活化放电 每 6 个月进行一次在线 15 分活化放电 并测量电池电压 作好记录 对每一蓄电池组确定总数的 5 15 作为领示电池 有备用电池的还取其首和尾 每天 星期一 五 对其进行电压 电 解液比重 温度的测量 每星期对全组电池测量一次 并做好记录 812 硅整流器 充电器 和逆变器室内应清洁 干湿适中 通风良好 室温控制 在 16 35 813 硅整流器和逆变器的输出电流 不得超过额定电流 814 禁止用 500V 以上摇表测定交流设备的整体绝缘电阻 如需要测定一 二次回 路的绝缘电阻时 必须将整流元件各极短路或从电路上拆除 815 整流器和逆变器在正常运行中的检查项目 1 浮充电时 1 浮充电压的测定 每星期一 五 2 负荷电压的测定 每星期一 五 3 整流器输出电流的测定 每星期一 五 4 负荷电流和充电电流的测定 每星期一 五 5 交流输入电压的测定 每月一次 2 均等充电时 1 均等电压的测定 2 充电电流的测定 3 负荷电压的测定 3 逆变器部分 1 逆变器输入直流电压的测定 每星期一 五 2 逆变器输出交流电压的测定 每星期一 五 3 逆变器输出负荷电流的测定 每星期一 五 4 逆变器输出频率的测定 5 旁路电源电压的测定 6 旁路电源频率的测定 7 蓄电池浮充电流的测定 4 平时要保持整流器内外和地面的清洁 定期清扫 每月开门观察一次电解电容 器是否渗油 变压器 扼流圈有无异常声音和发热及其他不正常苗子 816 每年大修时彻底清扫所有电子柜 蓄电池 全面测量蓄电池的电压 比重 温度等 检查螺丝有无松动 校正表计的指示误差对继电器 接触器 转换开关等进行 动作及接触状态的检查 并进行一次继电保护的校验 817 每次大修后应测量直流电源正负极对地电压 二者应接近 818 每周一 五应巡视内部通信 测量工作电压及电流 观察电子插件工作情况 819 UPS 正常运行中的检查项目 1 检查 UPS 装置室内空调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 18 25 之 间 最高不应超过 35 2 检查室内卫生是否良好 3 检查 UPS 面板上运行状态指示信号 输出电流值是否在额定值内 有无报警显 示 4 检查 UPS 柜门关紧 上锁状态 5 检查 UPS 冷却风扇运行情况 6 检查 UPS 柜内及相关隔离变压器的各部位有无异常声音 气味等 820 变频器和软启动器正常运行中的检查项目 范围检查内容检查要求 装置周围环境温度 湿度 灰尘等有害气体应符合使用要求 装置无异常振动 异常声音 冒烟 异味本体 电源电压主回路输入电压 控制电压应正常 变压器及电抗器绝缘物无过热烧焦异味 铁芯无异声 电解电容器无液体渗漏 不膨胀鼓出 主回 路 继电器吸合时无异声 风扇应投用 无异常振动及异常声音 散热通道内无堵塞现象 冷却 系统 冷却风扇与散热风道 风扇和空气过滤器应清扫 工作状态检查检查三相输出电压是否对称 822 扩音对讲系统正常运行中的检查项目 1 现场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所有附件齐全 无缺损 2 有主机设备 查看有无报警 3 系统设备完整好用 无损坏 823 火灾报警系统正常运行中的检查项目 1 现场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所有附件齐全 无缺损 2 主机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有无报警及打印信息 3 系统设备完整好用 无损坏 824 每三个月巡视现场所有呼叫站 控制台 扬声器 火灾报警点 手动和自动 和它们的接线配线箱 打开检查有无进水和锈蚀 一次 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825 每年对扩音对讲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进行功能测试 并做好记录 九 电力电缆运行九 电力电缆运行 901 同热力管道并行或交叉的电缆 其周围土壤温度不超过本地其它地方同样深 度的土壤温度 10 以上 902 直埋电缆表面最高允许温度如表 电缆额定电压 千伏 3KV 及以下 6KV35KV 电缆表面最高允许温度 655035 903 运行中的电力电缆其负荷电流一般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的安全电流 高低压 电力电缆安全电流规定如下 见附录 2 3 904 电缆线路的正常工作电压 不应超过电缆额定电压的 15 905 在紧急事故时 电缆允许短时过负荷 但应遵守过负荷运行规定 1 1 千伏及以下电缆 只允许过负荷 10 连续 2 小时 2 6 10 千伏电缆 只允许过负荷 15 连续 2 小时 3 35KV 电缆原则上不允许过负荷 906 直埋 桥架 变电所内电缆每三个月巡查一次 电缆沟内电缆每半年一次 907 电缆线路巡查项目 1 直埋敷设电缆 1 线路路面是否正常 有无挖掘痕迹及线路标桩是否齐全完好 2 线路上面不应堆放瓦砾 矿渣 建筑材料 笨重物件 酸碱性排泄物或砌堆石 灰坑等 3 户外露天敷设铠装应完好 外层麻被脱落不应超过 40 否则应全部剥除 在 铠装上涂防锈漆 塑料电缆外护套应完好 无裂纹 4 对于户外地面上保护电缆用的铁管或槽 应查看有无锈蚀情况 5 电缆终端头接地线应完好 无松动 防雷设施完善 电缆终端头附件应完好 无过热现象 2 桥架敷设电缆 1 检查桥墩地面沉降情况 2 检查桥架金属件有无损伤 锈烂 桥架接地应完好 3 电缆沟敷设电缆 1 电缆沟盖板齐全 完好 2 检查沟内应无积水和杂物及可燃性气体 排水管应不堵塞 沟壁应无裂缝 无 漏水 3 电缆沟内的电缆支架无损坏 4 电缆架上应无什物 电缆外护套无损伤 908 巡查中发现缺陷应记录在设备缺陷记录内 十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十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 100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以下简称保护装置 不能随意投入 退出运行或变 更定值 凡带电的电气设备原则上不允许在无保护的状态下运行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 在接到上级通知 车间或区调指示后将继电保护部分或全部短时投入 退出运行 整定 值的改变必需由电气车间出具经电气管理部门审定的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定值修 改通知单 并做好记录 新扩建工程中 按 继电保护检验条例 及有关规程进行调 试 整定用的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定值单 手续必须齐全 所有保护装置均应在 检验和整定完毕经验收通过后 才能正式投入运行 1002 保护自动装置在投入运行前应进行整组和自切试验 以确认各类分合闸压板 位置 切换装置的运行状态和切换预选开关的位置是否符合当时运行方式 检查电压继 电器 时间继电器 同步继电器整定值是否符合整定书要求 1003 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检查项目如下 1 继电器外观清洁完好 铅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