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成长手册2009——主板显卡篇.docx_第1页
菜鸟成长手册2009——主板显卡篇.docx_第2页
菜鸟成长手册2009——主板显卡篇.docx_第3页
菜鸟成长手册2009——主板显卡篇.docx_第4页
菜鸟成长手册2009——主板显卡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菜鸟成长手册2009主板/显卡篇由于具备一定的相关性,本期我们着重讲解主板和显卡两类硬件产品的基础知识。主板和显卡合称板卡,前者是电脑运行的“中枢”系统和基本平台,后者是图形图像的生成设备和影响游戏效果的最重要部分,所以二者在电脑系统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平时在我们生活中的PC的主机箱内部附件主要包括下面下面几个部分:1、主板;2、CPU;3、内存;4、硬盘;5、显卡;6;光驱;7、电源。 其中,主板是一部台式机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其他所有配件都要连接在其上面才能工作。 下载 (43.39 KB)2009-5-7 10:59图:电脑机箱外观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u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装在机箱内,是PC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另一特点,是采用了开放式结构。主板上大都有6-8个扩展插槽,供PC机外围设备的控制卡(适配器)插接。通过更换这些插卡,可以对微机的相应子系统进行局部升级,使厂家和用户在配置机型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 总之,主板在整个微机系统中扮演着举足重新的脚色。可以说,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如下图所示,一般的电脑机箱内部都分成4个区域,其中,A区域为放置主板的位置(CPU/内存/显卡/PCI配件都连接在主板上);B区域为放置电源的位置;C区域一般为放置光驱(CD-ROM/DVD-ROM/刻录机)的位置;D区域则为放置硬盘的位置。下载 (78.27 KB)2009-5-7 10:59图:电脑机箱内部空间构架如图中所示,一般电脑主板上的安装配件的扩展插槽主要为:A、SATA硬盘接口;B、IDE硬盘接口;C、CPU插槽;D、内存插槽;E、主板电源接口;F、CPU供电接口;G、CPU风扇电源接口;H、软驱接口;I、PCI接口设备接口;J、显卡接口(J区域中短接口为PCI 1X设备接口),不同的主板这些扩展插槽的位置可能会略有不同。下载 (113.16 KB)2009-5-7 10:59图:电脑主板主板的组成依次为:电源回路,北桥芯片,S-ATA1(2),I/O地址,前端总线,南桥芯片,硬件错误侦测,板载声卡,板载声卡,CNR,主板结构BTX和ATX,硬件监控,主板结构,硬盘接口,显示芯片,BIOS,CMOS,电容! 电源回路:电源回路是主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电压的转换,将电压变换至CPU所能接受的内核电压值,使CPU正常工作,以及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整形和过滤,滤除各种杂波和干扰信号以保证电脑的稳定工作。电源回路的主要部分一般都位于主板CPU插槽附近。北桥芯片:就是主板上离CPU最近的一块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作用是在处理器与PCI总线、DRAM、AGP和L2高速缓存之间建立通信接口。北桥芯片提供对CPU类型,主频,内存的类型,内存的最大容量,PCI/AGP插槽等设备的支持。北桥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在电脑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人们习惯的称为主桥(Host Bridge)。S-ATA :Serial ATA也就是串行ATA,它与目前广泛采用的ATA/100或ATA/133等接口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以前硬盘所有的ATA接口类型都是采用并行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因而统称并行ATA。而Serial ATA,顾名思义,也就是采用串行方式(Serial ATA采用序列式的结构,把若干位(bit)数据打包,然后采用比并行式更高的速度(高50%),把数据分组形式传输至主机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S-ATA :S-ATA 技术产品将突破SATA技术面临的一些局限,其中最主要一点是对原本相对较低性能的提高,其次则是可靠性的改善。 SATA2.0的规格特征: 1)支持NCQ(Native Command Queue,本机命令队列). 由于磁道捕捉时间和转速的改善和优化,硬盘可更有效的进行信息捕捉/读/写数据。同时,由于硬盘读写头更加有效的转动,也使机械部件之间的磨损减少,增加了硬盘的寿命。 2)SATA 2.0可将性能/带宽提升至300MB/秒,性能上的飞跃使SATA 2.0成为企业工作站和入门级服务器性价比最好的选择。PNP:就是即插即用,对于许多PC用户而言,如果需要为你的PC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比如欣赏CD唱盘、看VCD影碟、收发传真等等,那么就得为你的PC机增加一些新的设备,如声卡、CD-ROM、MPEG硬件解压卡、FAX/MODEM传真卡等一系列新设备,通常而言,安装新设备的过程为:(1) 按照所购买设备的说明来设置开关和跳线。 (2) 正确地将新设备按规定的要求插入主板扩展槽中。(3) 安装随新设备所配的驱动程序。(4) 重新引导系统。然后,你很有可能得花费大量 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安装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比如手工改变设备的开关或跳线,跟踪CONFIG。SYS文件以解决内部驻留程序的冲突等等。原因在于一台PC机至少有一个或者多个总线设备(BUS DEVICE),而多个总线设备则有可能共享相同的系统总线(SYSTEM BUS),于是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硬件资源上的冲突。轻者是新安装的设备无法使用或系统无法启动,严重的话就会导致系统的崩溃。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希望系统应该能提供对底层硬件资源包括IRQ(中断请求)、I/O(输入/输出)端口、DMA(直接内存存取)通道以及内容等的智能管理能力,免除用户因安装新的硬件设备而带来的烦恼。随着微软推出WINDOWS 95/98,它也宣传了WINDOWS95/98为用户提供的底层硬件资源的智能管理能力,即WINDOWS95/98具有即插即用(PNP:Plug and Play)的功能,由此即插即用才为人们广泛重视。即插即用这个概念很久以前就已被提出,它的标准则始于几种洞庭湖的解决PC硬件配置问题的方案,其中包括IBM的微通道总线以及COMPAQ公司在EISA(扩展标准工业系统总线)上的不懈努力。MICROSOFT制订即插即用的规范的时间从1991年才开始,促使MICROSOFT发展即插即用是APPLE公司在其广告中宣称MICROSOFT WINDOWS系统列在易于配置和使用方面远远比不上APPLE公司的MAC OS操作系统,APPLE公司的MACINTOSH微机上修改系统的设置简单到你只需插入或拔出扩展卡,机器就可以在其SYSTEM系列操作系统下很好地工作,从而省去了再设置开关、跳线或分配系统资源的烦恼,可以说是现阶段下完全的即插即用。传说固然归于传说,然而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因为技术的进步使得MICROSFT欲垄断个人PC机的操作系统。而欲使系统在易于使用上有一个飞跃,那么它就必须解决多个总线设备共享系统总线时所带来的系统底层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问题。MICROSFOT 同INTEL和COMPAQ的结盟促使其在1993年以后相继颂了即插即用的规范,包括其他总线类型如ISA、EISA、PCMCIA、PCI、VESA 以及SCSI等,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完全意义上的即插即用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进一步完善。MICROSFOT在WINDOWS FOR WORKGROUPS和WINDOWS NT上就已开始尝试一些设备检测和配置方面的试验。在WINDOWS FOR WORKGROUPS中,操作系统可自动检测出视频适配卡、鼠标、键盘及网络适配卡等的类型。WINDOWS NT则更进一步,它可以检测出SCSI设备及其他一些硬件,到了WINDOWS95/98,则几乎可以实现全自动的安装和系统的动态重配置。尽管WINDOWS95不可能对所有旧设备都能正确地识别,甚至有时也会求助于用户,但就即插即用本身而言,这已经是一个真正的飞跃了。现在的WIDNOWSXP在PNP方面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图片: 种类繁多,品目多样的接口和BIOS设置,很容易就让不熟悉的菜鸟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如果你正在为这而烦恼那就看看这篇文章吧。虽然文中介绍的不能含概过去将来所有的种类,但是对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标准还是都有所涉及。好了如果你是那只不知所措的菜鸟那就请阅读本文吧。处理器接口:下载 (183.38 KB)2009-5-7 16:38下载 (149.75 KB)2009-5-7 16:38上图为AMD Athlon雷鸟或XP处理器Socket462 CPU插座,在插槽中间我们可以看到可以测量核心温度的测温探头以及测温电阻。下载 (152.51 KB)2009-5-7 16:38上图为AMD Athlon雷鸟或XP处理器Socket462 CPU插座,在插槽中间我们可以看到可以测量核心温度的测温探头以及测温电阻。下载 (170.15 KB)2009-5-7 16:38上面图中覆盖着银色散热片的就是主板的北桥芯片,北桥芯片是主板上离CPU最近的一块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AGP、PCI数据在北桥内部传输。由于原来的控制芯片一直摆放在主板的上部而被命名为北桥芯片,而Intel从815时开始就已经放弃了南北桥这种说法,Intel的MCH就相当于北桥芯片。MCH是内存控制器中心,负责连接CPU,AGP总线和内存。下载 (167.87 KB)2009-5-7 16:38南桥:主板上的一块芯片,主要负责I/O接口以及IDE设备的控制等。相对于北桥,南桥芯片在主板的位置要相对靠下。Intel的ICH芯片相当于南桥芯片,ICH是输入/输出控制器中心,负责连接PCI总线,IDE设备,I/O设备等。内存接口:下载 (201.39 KB)2009-5-7 16:38上图为支持168pin SDRAM内存的内存插槽。SDRAM为上一代的内存标准,SDRAM内存最大特征是有168个金手指,并且在接口处有两个缺口,这样可以避免内存插反,导致计算机硬件烧毁。下载 (187.61 KB)2009-5-7 16:38上图为主板内存插槽,我们可以看出,插槽支持的内存类型为184pin DDR SDRAM。DDR SDRAM即双倍速传输SDRAM,它是一种新型标准,通过时钟的上下沿来传输数据,以达到双倍速传输数据的目的,因此设计上也同普通的SDRAM不用,首先DDR SDRAM有184个金手指,并且内存接口处仅有一个缺口,所以安装DDR SDRAM的内存插槽并不能安装168个金手指的SDRAM内存。储器接口:上图为目前主流主板上所带有的IDE接口,在接口边的PCB上标有IDE编号,分为IDE1和IDE2。兰色的IDE接口为IDE1,白色的IDE接口为IDE2。图中还包括了软驱接口,靠近IDE接口,颜色为黑色,要比IDE接口的长度稍短。这两种接口均为针状接口。一般的IDE接口均为下图所示:下载 (150.02 KB)2009-5-7 16:38所示,但升技的BH7主板的IDE插槽比较特别,此为升技BH7主板的IDE接口,下图:下载 (109.03 KB)2009-5-7 16:38下载 (187.95 KB)2009-5-7 16:38上图为80pin SCSI接口,为孔状插槽,SCSI接口多用于服务器和高端工作站上,目前主流的SCSI接口规范为SCSI 80和SCSI 160,传输速度分别为80MB/S和160MB/S。下载 (181.02 KB)2009-5-7 16:38上图为Series-ATA接口。Series-ATA为新一代硬盘接口,Series-ATA数据传输率达到了150MB/s,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另外,Series-ATA采用 低电压、点对点(Point-to-Point)设计,减少了对能耗的要求,并提升气流与增加散热效果,此外,还支持热插拔(Hot-Plug)功能。组装电脑的过程并不复杂,我们只需要按照顺序将CPU、内存、主板、显卡以及硬盘等装入机箱中即可,详细的攒机方法请参见:菜鸟入门必修!图解DIY高手组装电脑全过程。在组装电脑的过程中,最难的是机箱电源接线与跳线的设置方法,这也是很多入门级用户非常头疼的问题。如果各种接线连接不正确,电脑则无法点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接错机箱前置的USB接口,事故是相当严重的,极有可能烧毁主板。由于各种主板与机箱的接线方法大同小异,这里笔者借一块Intel平台的主板和普通的机箱,将机箱电源的连接方法通过图片形式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供参考。由于目前大部分主板都不需要进行跳线的设置,因此这部分不做介绍。一、机箱上我们需要完成的控制按钮 开关键、重启键是机箱前面板上不可缺少的按钮,电源工作指示灯、硬盘工作指示灯、前置蜂鸣器需要我们正确的连接。另外,前置的USB接口、音频接口以及一些高端机箱上带有的IEEE1394接口,也需要我们按照正确的方法与主板进行连接。 下载 (7.34 KB)2008-11-12 12:17下载 (8.15 KB)2008-11-12 12:17机箱前面板上的开关与重启按钮和各种扩展接口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开关键、重启键、电源工作指示灯、硬盘工作指示灯与前置蜂鸣器的连接方法,请看下图。下载 (39.44 KB)2008-11-12 12:17机箱前面板上的开关、重启按钮与指示灯的连线方法上图为主板说明书中自带的前置控制按钮的连接方法,图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不同插针的连接方法。其中PLED即机箱前置电源工作指示灯插针,有“+”“”两个针脚,对应机箱上的PLED接口;IDE_LED即硬盘工作指示灯,同样有“+”“”两个针脚,对应机箱上的IDE_LED接口;PWRSW为机箱面板上的开关按钮,同样有两个针脚,由于开关键是通过两针短路实现的,因此没有“+”“”之分,只要将机箱上对应的PWRSW接入正确的插针即可。RESET是重启按钮,同样没有“+”“”之分,以短路方式实现。SPEAKER是前置的蜂鸣器,分为“+”“”相位;普通的扬声器无论如何接都是可以发生的,但这里比较特殊。由于“+”相上提供了+5V的电压值,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安装,以确保蜂鸣器发声。下载 (35 KB)2008-11-12 12:17这是机箱上提供了插头上图为机箱是提供的三种接头。其中HDD LED是硬盘指示灯,对应主板上的IDE_LED;POWER SW是电源开关,对应主板上的PWRSW;RESET SW是重启开关,对应主板上的RESET。除了HDD LED硬盘指示灯有“+”“”之分外,其它两个没有正负之分,HDD LED硬盘指示灯“+”“”插反了机箱上的硬盘指示灯不会亮。当然,为了方便消费者安装,“+”采用了红、棕与蓝进行了标识,而“”绝一为白色线缆,这一点在任何的机箱当中是通用的,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另外补充一点:一般还有一个Power LED插头(上图未出现),是电源指示灯插头,对应主板相应的Power LED插座,Power LED指示灯有“+”“”之分,插反了机箱上的指示灯不会亮。下载 (20.13 KB)2008-11-12 12:17机箱前置蜂鸣器插头下载 (16.45 KB)2008-11-12 12:17主板上集成的蜂鸣器机箱上的前置蜂鸣器插头,用SPEAKER进行了标识,红色表示“+”相位,黑色为“”相位,对应主板上的SPEAKER。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主板上已经集成了蜂鸣器,那么就不需要再接这个插头了。下载 (48.68 KB)2008-11-12 12:17主板上的开关、重启、电源工作指示灯、硬盘指示灯插针上图为主板上的开关、重启、电源工作指示灯、硬盘指示灯插针,标识的相当清楚,与主板的说明书上完全相同,我们只要对号入座,便能够正确的连接机箱面板上的控制按钮。二、慎重:机箱前置USB连接方法机箱前置USB接口虽然连接起来相当简单,但一定要慎重。在机箱前置控制按钮连接时,如果出现错误,最多也就是无法开机或重启;前置的USB接口却不同,如果前置USB线连接错误,轻则在接入USB设备(如闪存盘)时烧毁设备,重则接通电源即将主板烧毁。因此我们在连接这些前置的USB接口时一定要细心。下载 (69.47 KB)2008-11-12 12:17这是一些低端主板上的前置USB插针,这些插针的周围没有设计保护槽下载 (56.69 KB)2008-11-12 12:17这是一些中高端主板上的前置USB插针,有保护槽在低端与中高端的主板上,USB插针虽然位置与外观有所不同,但插针数量与排列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只要掌握正确的连接方法,即可以搞定一切主板与机箱。另外,不同机箱的USB插头也不相同,一些低端的机箱上往往采用的是单个插头的设计,八九个插头看分散排列,看起来相当乱,这时就需要大家细心的分清每个插头的对应位置。有些中高端的机箱,为了防止因USB接口插错而造成的主板烧毁现象,它将两个USB的所有插头固定在一起,并采用了防呆式的设计,反插时无法插入,这也大大减少了安装步骤。下载 (25.71 KB)2008-11-12 12:17一体式的USB插头,两个为一组,这种设计比较安全 下载 (24.3 KB)2008-11-12 12:17独立插针式的USB插头,接时要加倍注意插头顺序这是低端机箱与中高端机箱内设计不同的前置USB插头,前者不做过多的介绍,一体式的设计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插入即可完成,方向不对则无法插入。后者要做一下详细介绍。上图中为一组前置USB接口,由USB2+、USB2-、GND、VCC三组插头组成。其中,GND为接地线,VCC为USB+5V的供电插头,USB2+为正电压数据线,USB2-为负电压数据线。在主板的USB插针上,每个接口对应四个插针,其对应方式如下图(通用于任何的主板)。下载 (66.3 KB)2008-11-12 12:17主板上USB插针的对应图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机箱内提供的USB插头没有标注相应数据,我们则可以通过USB插头的不同颜色进行区分。红线:电源正极(接线上的标识为:+5V或VCC) 白线:负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 Port -) 绿线:正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 Port +) 黑线:接地(标识为:GROUND或GND)。三、前置音频接线方法 为了方便用户,在大部分机箱上都设有前置音频接口,分为音箱和耳机两个插孔。在一些中高端的机箱中,这两个扩展接口的插头被集中在了一起,用户只要找准主板上的前置音频插针,按照正确的方向插入即可。由于采用了防呆式的设计,反方向无法插入,因此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这里,我们重点介绍那些采用独立插头,安装比较复杂的机箱。下载 (43.6 KB)2008-11-12 12:17机箱前置面板上音频连接插头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机箱前置的音频接口上,内部通过七个插头与主板上相应的插针进行连接。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一个插头上,都标注了相应的英文字符,我们可以查看主板自带的说明书,与主板上相应的插针进行正确连接。前置的音频接口一般为双声道,L表示左声道,R表示右声道。其中MIC为前置的话筒接口,对应主板上的MIC,HPOUT-L为左声道输出,对应主板上的HP-L或Line out-L(视采用的音频规范不同,如采用的是ADA音效规范,则接HP-L,下同),HPOUT-R为右声道输出,对应主板上的HP-R或Line out-R,按照分别对应的接口依次接入即可。下载 (25.83 KB)2008-11-12 12:17主板说明书中的音频连接方法下载 (48.28 KB)2008-11-12 12:17主板上的音频插针上图中便是扩展的音频接口。其中AAFP为符合AC97音效的前置音频接口,ADH为符合ADA音效的扩展音频接口,SPDIF_OUT是同轴音频接口。一般情况下,前置音频接口符合AC97规范,因此这里我们只需要连接AAFP即可。 另外,在主板上我们还会发现上图中这样的接口,这也是音频接口,不过对应的是光驱背部的音频接口。在某些支持不开机听音乐的电源,我们连接此音频线后即可以利用光驱的前面板上的耳机来听音乐,不过目前这一功能并不常用,大部分机器并不支持这一功能,因此可以不用连接。四、电源与主板接口的连接对于电源与主板的连接,就比较简单了。在主流的主板上,都会有两个接口,一个是24PIN的主板供电接口,另一个是4PIN/8PIN的CPU供电接口,我们只要将这两个接口正确与电源连接即可。在一些主板上,还会提供一个梯形的显卡供电接口,如果有直接与电源的梯形口连接即可。下载 (62.38 KB)2008-11-12 12:17主板上24PIN主供电接口下载 (18.52 KB)2008-11-12 12:17电源24PIN插头由于采用了防呆式的设计,方向不对无法插入,因此大家只要看好卡扣的位置,正确插入即可。下载 (50.79 KB)2008-11-12 12:17主板上+12V 4PIN处理器供电接口下载 (25.29 KB)2008-11-12 12:17电源的4PIN/8PIN/6PIN插头这是电源上的4PIN/8PIN/6PIN插头,其中4PIN/8PIN为处理器的供电插头,根据主板上CPU供电接口的不同进行选择。6PIN为显卡供电插头,在一些高端的显卡上会有这样的插头,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平台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插头插入相应位置即可。五、SATA设备的连接SATA串口由于具备更高的传输速度渐渐替代PATA并口成为当前的主流,目前大部分的硬盘都采用了串口设计,由于SATA的 数据线设计更加合理,给我们的安装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接下来认识一下主板上的SATA接口。以上两幅图片便是主板上提供的SATA接口,也许有些朋友会问,两块主板上的SATA口“模样”不太相同。大家仔细观察会 发现,在下面的那张图中,SATA接口的四周设计了一圈保护层,这样对接口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在一起大品牌的主板上一般会采用这样的 设计。SATA接口的安装也相当的简单,接口采用防呆式的设计,方向反了根本无法插入,细心的用户仔细观察接口的设计,也能 够看出如何连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SATA硬盘的供电接口也与普通的四针梯形供电接口有所不同,下图分别是SATA供电接口与普通四针梯形 供电接口对比。SATA硬盘供电接口六、散热器接口的连接很多朋友对主板上的散热器接口还不是很清楚,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下。以上三张图片中的CPU_FAM是CPU散热器的电源接口,可以清楚的看到,目前CPU的散热器接口采用了四针设计,与其它散热器相比明显多出一针,这是因为主板提供了CPU温度监测功能,风扇可以根据CPU的温度自动调整转速。另外主板上还有一些CHA_FAM的插座,这些都是用来给散热器供电的,大家如果添加了散热器,可以通过这些接口来为风扇供电。另外可以看到,这些接口均采用了防呆式的设计方法,反方向根据就无法插入,因此大家在安装时可以仔细的观察一下,非常简单。七、其它接口安装方法简单介绍主板上的扩展插槽,其中黑色的为PCI-E插槽,用来安装PCI-E显卡,PCI-E显卡接口参见下图显卡的PCI-E接口在较早芯片组的主板上,由于不支持PCI-E,因此还是传统的AGP 8X显卡接口,见上图中棕色的插槽。其余的为PCI插槽,用来扩展PCI设备。新的主板芯片组背部不提供COM接口,因此在主板上内建了COM插槽,可以通过扩展支持对COM支持,方便老用户使用。主板背部的PS/2鼠标键盘、同轴音频、E-SATA、USB和8声道的音频输出接口。经过简单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主板与机箱电源的接线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近期有攒机的用户,你不妨按照小编的图解过程,自已动手,体验一下DIY的乐趣吧。1短:系统正常启动。恭喜,你的机器没有任何问题。2短: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1长1短:内存或主板出错。首先重新拔插内存和清理一下内存金手指试试,如果不管用换一条内存,若还是不行,只好更换主板。1长2短:显示器或显示卡错误。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检查主板。1长9短:主板 Flash RAM或EPROM错误,BIOS损坏。换块Flash RAM试 试。不断地响(长声):内存条未插紧或损坏。重插内存条,若还是不行, 只有更换一条内存。不停地响:电源、显示器未和显示卡连接好。检查一下所有的插头。重复短响:电源有问题。 无声音无显示:电源有问题。AMI BIOS(如华硕)1短:内存刷新失败。先重新拔插内存和清理一下内存金手指试试,如果不行就只有更换内存条。2短:内存ECC较验错误。在 CMOS Setup中将内存关于ECC校验的选项 设为Disabled就可以解决,不过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更换一条内存。3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B)检查失败。换内存。 4短:系统时钟出错。 5短:中央处理器(CPU)错误。6短:键盘控制器错误。7短:系统实模式错误,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8短:显示内存错误。显示内存有问题,更换显卡试试。9短:ROM BIOS检验和错误。1长3短:内存错误。内存损坏,更换即可。 1长8短: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没插好或显示卡没插牢POENIX的BIOS报警声(以前的老板上有许多POENIX的)1短 系统启动正常 1短1短1短 系统加电初始化失败 1短1短2短 主板错误 1短1短3短 CMOS或电池失效 1短1短4短 ROM BIOS校验错误 1短2短1短 系统时钟错误 1短2短2短 DMA初始化失败 1短2短3短 DMA页寄存器错误 1短3短1短 RAM刷新错误 1短3短2短 基本内存错误 1短3短3短 基本内存错误 1短4短1短 基本内存地址线错误 1短4短2短 基本内存校验错误 1短4短3短 EISA时序器错误 1短4短4短 EISA NMI口错误 2短1短1短 前64K基本内存错误 3短1短1短 DMA寄存器错误 3短1短2短 主DMA寄存器错误 3短1短3短 主中断处理寄存器错误 3短1短4短 从中断处理寄存器错误 3短2短4短 键盘控制器错误 3短1短3短 主中断处理寄存器错误 3短4短2短 显示错误 3短4短3短 时钟错误 4短2短2短 关机错误 4短2短3短 A20门错误 4短2短4短 保护模式中断错误 4短3短1短 内存错误 4短3短3短 时钟2错误 4短3短4短 时钟错误 4短4短1短 串行口错误 4短4短2短 并行口错误 4短4短3短 数字协处理器错误说到设计,想必大家都会有心目中的经典的设计。无论是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就是一张桌子一个椅子,设计也是很重要的,好的设计可以是外形更加的美观,也可以使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更加的方便。主板是DIY硬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件,CPU、内存、硬盘、显卡等都是依靠主板才得以连接在一起,在所有的DIY硬件中,设计的差异化最大的也是主板产品。主板产品给予了各个厂商的设计人员很大的设计自由,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设计产品,这样的情况也造成了主板的设计各不相同的情况,由于主板上的接口众多,所以有时候也会造成设计出来的接口不方便使用的情况。对于用户来说,在购买主板的时候不仅仅是要看主板的用料和做工,易用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不然买回去以后发现使用不方便再后悔就来不及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主板的设计,是不是好用,是不是设计都发挥到了其设计时希望的作用呢?主板 从电容到板卡 DIY高手速成秘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我们的DIYer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功,才能做到DIY前成竹在胸,DIY中游刃有余,DIY后处变不惊。这里我将和大家从常见元件、DIY常用软件、DIY硬件技巧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部分,认识常见元件。板卡上的常见元件,主要为电容、电阻、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常见芯片和PCB等,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些元件。 1.电容(electrical capacity)。电容是板卡设计中必用的元件,其品质的好坏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板卡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下载 (113.83 KB)2009-5-7 11:29从电容到板卡DIY高手速成秘籍 电容的功能和表示方法。由两个金属极,中间夹有绝缘介质构成。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因此多用于级间耦合、滤波、去耦、旁路及信号调谐。电容在电路中用“C”加数字表示,比如C8,表示在电路中编号为8的电容。 电容的分类。电容按介质不同分为:气体介质电容,液体介质电容,无机固体介质电容,有机固体介质电容电解电容。按极性分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微调电容。 电容的容量。电容容量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容抗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XC=1/2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电容的容量单位和耐压。电容的基本单位是F(法),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由于单位F 的容量太大,所以我们看到的一般都是F、nF、pF的单位。换算关系:1F1000000F,1F=1000nF=1000000pF。每一个电容都有它的耐压值,用V表示。一般无极电容的标称耐压值比较高有:63V、100V、160V、250V、400V、600V、1000V等。有极电容的耐压相对比较低,一般标称耐压值有:4V、6.3V、10V、16V、25V、35V、50V、63V、80V、100V、220V、400V 等。 电容的标注方法和容量误差。电容的标注方法分为: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对于体积比较大的电容,多采用直标法。如果是0.005,表示0.005uF=5nF。如果是5n,那就表示的是5nF。数标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10的多少次方。如:102表示10x10x10 PF=1000PF,203表示20x10x10x10 PF。色标法,沿电容引线方向,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数字,第一、二种环表示电容量,第三种颜色表示有效数字后零的个数(单位为pF)。颜色代表的数值为:黑=0、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 电容容量误差用符号F、G、J、K、L、M来表示,允许误差分别对应为1%、2%、5%、10%、15%、20%。 电容的正负极区分和测量。电容上面有标志的黑块为负极。在PCB上电容位置上有两个半圆,涂颜色的半圆对应的引脚为负极。也有用引脚长短来区别正负极长脚为正,短脚为负。当我们不知道电容的正负极时,可以用万用表来测量。电容两极之间的介质并不是绝对的绝缘体,它的电阻也不是无限大,而是一个有限的数值,一般在1000兆欧以上。电容两极之间的电阻叫做绝缘电阻或漏电电阻。只有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正(电阻挡时的黑表笔),负端接电源负(电阻挡时的红表笔)时,电解电容的漏电流才小(漏电阻大)。反之,则电解电容的漏电流增加(漏电阻减小)。这样,我们先假定某极为“+”极,万用表选用R*100或R*1K挡,然后将假定的“+”极与万用表的黑表笔相接,另一电极与万用表的红表笔相接,记下表针停止的刻度(表针靠左阻值大),对于数字万用表来说可以直接读出读数。然后将电容放电(两根引线碰一下),然后两只表笔对调,重新进行测量。两次测量中,表针最后停留的位置靠左(或阻值大)的那次,黑表笔接的就是电解电容的正极。 电容使用的一些经验及来四个误区。一些经验:在电路中不能确定线路的极性时,建议使用无极电解电容。通过电解电容的纹波电流不能超过其充许范围。如超过了规定值,需选用耐大纹波电流的电容。电容的工作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在进行电容的焊接的时候,电烙铁应与电容的塑料外壳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过热造成塑料套管破裂。并且焊接时间不应超过10秒,焊接温度不应超过260摄氏度。主板 从悍马电容实例学习主板电容供电规则一款主板需要什么样的电容才算合格?市面上各个厂商动不动就开始宣传的日系电容、红宝石电容,全固态电容到底对主板有什么影响,如何计算主板跟电容的供求关系,也许,看过本篇实例介绍,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