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 考点地图 热点导读 单元检测 单元归纳检测 二 含第三 四章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案例 背景资料 早在1890年 威廉 奥斯特瓦尔德 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就推测离子进出细胞会传递信息 20世纪20年代 科学家证实存在一些供离子出入的细胞膜通道 50年代初 阿兰 霍奇金和安德鲁 哈克斯利发现 离子从一个神经细胞中出来 再进入另一个神经细胞可以传递信息 为此 他们获得了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不过 那时科学家并不知道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988年 罗德里克 麦金农利用X射线晶体成像技术获得了世界第一张离子通道的高清晰度照片 并第一次从原子层次揭示了离子通道的工作原理 这张照片上的离子通道取自青链霉菌 也是一种蛋白 麦金农的方法是革命性的 它可以让科学家观测离子在进入离子通道前的状态 在通道中的状态以及穿过通道后的状态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20世纪50年代中期 科学家发现 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通道只允许水分子出入 人们称之为水通道 因为水对于生命至关重要 可以说水通道是最重要的一种细胞膜通道 尽管科学家发现存在水通道 但水通道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是个谜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3年10月8日宣布 将2003年诺贝尔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 阿格雷和罗德里克 麦金农 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 以及在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的研究中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他们研究的细胞膜通道就是人们以前猜测的 城门 提出问题 近10余年来 至少已发现11种水通道蛋白 例如健康的人24小时由肾小球滤出原尿可达150L 经过弯曲细长的肾小管 大约70 的水被称为AQP1的水通道蛋白吸收入血液 剩下的水再在肾小管末端继续被称为AQP2的水通道蛋白吸收 最终再经集合管吸收后可形成1 5L尿液 推测水通过通道蛋白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还是逆浓度梯度 是否需消耗能量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分析交流 通道蛋白的运输作用具有选择性 所以在细胞膜中有各种不同的通道蛋白 通道蛋白参与的只是被动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并不与被动运输的分子结合 也不会移动 并且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所以运输时不消耗能量 创新演练 背景资料 据研究 神经细胞与肌细胞 腺细胞等可兴奋细胞内外的K Na 及电荷情况与红细胞类似 而当神经细胞某部位受到刺激时 该处Na 快速内流使膜电位改变 科学家发现K Na 快速流动时并不消耗能量 推测细胞膜上存在K Na 通道 且彼此不同 麦金农1998年确定了这种离子通道蛋白质结构 形状和启闭机理 提出问题 请推测该离子蛋白通道与再后来发现的须消耗能量才能运输K Na 的载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是否相同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解析 神经细胞某部位受刺激时 Na 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快速内流 属于被动运输 协助扩散 该过程是依靠离子通道蛋白来完成的 需消耗能量才能运输K Na 的过程是主动运输 该过程的完成需要载体蛋白 离子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是两种不同的蛋白质 答案 这两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一 选择题1 2009 杭州模拟 春天 很多植物同时开花 花粉在空气中传播 很容易黏附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 但这些花粉不能萌发 只有同种的花粉才可以萌发 这依赖于 A 细胞分泌物的信息传递B 花粉和柱头细胞的细胞膜之间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C 花粉和柱头细胞间的胞间连丝D 花粉与柱头细胞中核酸的一致性解析 同种植物的花粉和柱头细胞之间才能相互识别 识别依赖的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即花粉和柱头细胞的细胞膜之间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 答案 B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2 2010 惠州调研 如果把细胞搅碎 细胞将死亡 如果把病毒搅碎 病毒也将失去活性 这说明 A 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改变了它们的化学成分B 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C 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 可见两者的结构特点一致D 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 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解析 细胞有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病毒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其内部的核酸 即生物都有严整的结构 答案 D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3 2009 烟台模拟 运用 人工膜技术 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下图所示 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 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 据此认为 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 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膜融合或细胞内吞B 药物分子透过微球体与细胞膜的自由扩散C 药物分子通过识别细胞膜载体的主动运输D 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微球体的被动运输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解析 因是 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 故是大分子 不可能通过自由扩散 简单扩散 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 而只能是通过内吞的方式进入癌细胞中 答案 A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4 2010 安徽质检 2008年7月 一种被称为浒苔的绿藻大量繁殖 覆盖青岛海滨 险些影响了奥帆赛的举行 下列关于浒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浒苔与蓝藻相比 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及多种细胞器B 在生态系统中 浒苔属于生产者 能进行光合作用C 浒苔的爆发式增长 近似于 J 型曲线增长D 浒苔大量繁殖是环境改善的标志解析 浒苔是藻类植物 属于生产者 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 是真核生物 浒苔在一段时间大量繁殖 属于 J 型增长 浒苔大量繁殖是水体富营养化所致 因此D项错误 答案 D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5 2010 福州联考 下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a结构上发生的是翻译过程B c d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 其中d类物质可以是抗体C 在a和e结构上合成的蛋白质功能是一样的D 转录后的mRNA 在由核进入细胞质的过程中经过了0层磷脂分子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解析 C项中 a和e为附着在不同的mRNA上的核糖体 其上合成的蛋白质功能不同 D项中mRNA由核孔进入细胞质 没有经过磷脂分子层 答案 C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6 2010 济南调研 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进行嫁接 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 长出的伞帽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调控中心B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C 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 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D 第一次新长出的伞帽与乙的伞帽特征完全相同 解析 还需再设置一组将乙的伞柄嫁接到甲的假根上的对照实验 第一次新长出的伞帽也有可能具有甲的伞帽特征 这是因为甲的伞柄中可能还含有一定量甲的mRNA 该mRNA可指导合成甲的蛋白质 答案 C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7 2010 启东调研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作用下分解 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叶绿体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线粒体中的基因在遗传时具有独立性 完全脱离核的控制 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 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 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叶绿体内可以合成DNA RNA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不同生物的细胞壁组成成分不同 植物的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可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作用下分解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无其他的如叶绿体等细胞器 线粒体中基因的遗传方式属于细胞质遗传 但仍受细胞核控制 故 叙述不正确 答案 A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8 2010 杭州调研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分泌蛋白在合成 运输和分泌过程中要穿过0层生物膜B 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要穿过2层磷脂双分子层C 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穿过4层生物膜D 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2被相邻细胞利用要穿过6层磷脂分子解析 分泌蛋白的运输和分泌 是以小泡形式进行的 跨过0层生物膜 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 从核孔进入细胞质 跨过0层生物膜 叶肉细胞无氧呼吸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O2从细胞质基质到叶绿体 要跨过2层生物膜 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2被相邻细胞利用要跨过6层生物膜 解题时需要注意生物膜 磷脂分子 磷脂双分子层的区别 答案 A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9 2009 宁波模拟 下图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 箭头表示转运方向 黑点数量代表物质的浓度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物质可能是氧气 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 在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中 只有b的运输方式受温度影响C a物质的输入不受控制 说明该膜不是选择透过性膜D b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细胞内氧气浓度成正比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解析 a没有用载体 且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 因而为自由扩散 b用到载体 且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 为主动运输 两种方式均受温度影响 选择透过性并不是指某一种物质透过膜的速度不受影响 而是指对透过的物质种类有选择性 b物质的运输速率虽然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但并不是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持续增加 而是有最大值 且是呈正相关 而不是成正比 答案 A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10 2009 银川模拟 在一定气候条件下 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 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 以此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重要数据 在此项测试中 实验变量 自变量 是 A 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B 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C 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D 作物细胞液浓度解析 要测定田间作物细胞液的浓度 可依据渗透作用的原理 通过质壁分离的现象来判断 细胞液的浓度介于不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引起发生质壁分离的两种相邻的外界溶液浓度之间 故在此测试中 自变量是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 答案 A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二 非选择题11 2010 广东摸底 图一表示某种膜结构以及物质进出膜方式 图二表示某细胞在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的几种生物膜的面积 请据图回答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1 与图一相比 癌细胞的细胞膜中含量较少的是 2 若图一为红细胞膜 则图中箭头 表示钾离子的吸收过程 3 请在图二中画出细胞在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后的这几种生物膜的面积变化 4 在合成旺盛的细胞内 可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的生物膜有 5 透析型人工肾中的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答案 1 C 糖蛋白 2 a 3 见下图 4 核膜 细胞膜 线粒体膜 5 选择透过性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12 2010 合肥检测 前苏联科学家V S CharDakov设计的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组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植物组织水势 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 说明 a b为一组 同组试管内溶液浓度已知并相等 建立多个组别 并形成浓度梯度 a试管溶液中放置植物组织 b试管溶液中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基蓝结晶 它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 可忽略不计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从b管中吸取一滴蓝色溶液小心地滴到a管中 如果a管溶液浓度上升 蓝色溶液小滴将漂浮在无色溶液上面 如果溶液浓度下降 蓝色溶液小滴将下沉 如果溶液浓度不变 蓝色溶液小滴将均匀扩散 结论 用查达科夫法测定植物组织细胞液浓度 方法简单 易于观察 很适宜在田间应用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 如果某组试管溶液在放入植物组织后 植物细胞在溶液中发生 则滴入蓝色溶液时 将发现蓝色小滴往下沉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1 5 11 12 6 10 总结提升 解析 本实验在测定细胞液浓度时 巧妙地利用了蓝色小滴的升降显示试管内溶液浓度的变化 当放入试管的植物组织吸水 试管内溶液浓度上升 小滴浮在溶液表面 当放入试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脏瓣膜病的护理措施
- 电子专用材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铜污染治理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香水木小元宝船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啤酒原料粉碎工理论学习手册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高速排气阀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焦炉煤气冷凝净化工实操任务书
- 中国总部经济园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真空电子器件金属零部件制造工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1-2026年中国穴盘播种机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满分突破10讲全网模型(学生版)
- 无人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届广西梧州柳州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DB32T 4483.1-2023“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 第1部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 汽车采购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专题培训
- 2024《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全文课件
- 金属轧制设备与工艺润滑的挑战与创新1
- 安全员岗位竞聘课件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