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研究概要.doc_第1页
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研究概要.doc_第2页
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研究概要.doc_第3页
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研究概要.doc_第4页
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研究概要.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研究慕泽春大连海事大学科技处,辽宁大连(116026)E-mail :摘 要:结合大连海事大学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经验,本着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的原则,研究构建了学校内部科研质量管理体制。从学校科技工作发展的需要出发,探讨了高校科技工作中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必要性,通过几年来的不断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成果在学校提高科研质量与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词: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研究中图分类号:C931;C9351. 高校科技管理引入质量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根据四川大学和教育部科技司关于“高等学校内部科技管理体制的研究”一文指出,高等学校科技(研 处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的主管职能部门,在促进科技、教育和经济相结合,促进高等学校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双重任务的完成,促进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兴国的战略目标实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等学校内部科技体制改革仍跟不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科技、教育和经济结合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首先为本地区区域经济服务的思想还有待进一步确立,科技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较为薄弱。高等学校科技(研 处如何及时地进行适当的职能转变,调整所属机构及管辖范围与运行机制,更好地为国家及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2。作为项目的研究,有必要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证。为此,经辽宁省教育厅立项,我们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研和较为深入的研究。2. 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分析为了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多高等院校积极开展质量体系建立和认证工作,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教学质量体系的认证1。目前,依据ISO 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不断增加。这些学校的实践表明,将ISO 9001标准应用到高等教育科研领域是可行的。科技(研 处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业务行政职能部门是高等学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高等学校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因为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正在逐步实现战略转移,其特点是科研工作呈多元化和多向性,既重视基础学科和先进科学技术研究,又重视工程项目和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将所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转变为产品,这就导致高等院校科研质量管理必须具备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认证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个高校同企业一样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生存。为了生存和发展,高等院校的科技管理必须走质量体制认证这一必由之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2.1建立质量管理体制是高等院校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重要保证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高等院校的投入逐渐增加,科技工作已逐渐成为重 点高校除培养人才之外的另一项中心工作。另外,高等院校的跨学科、人才集中等诸多优势,使科技工作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高等院校的科技工作除基础理论研究以外,还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这些任务多以产品的形式提供给用户1。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优势项目并形成自己的特色,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解决交通运输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力量,并具有一定批量研制任务。与企业和研究院所一样,高等院校在完成重大科研任务的过程中建立一套质量保证系统,依靠组织机构来保证过程控制,解决科技活动中的质量问题,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必然要求。2.2建立科研质量管理是高等院校科技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科学研究事业正在向有序化、正规化方向发展。高等学校要争取更多的科研任务,就要依靠自身实力参与社会竞争,特别是对于以建设世界领先的一流大学为目标的重点院校来说,除了拥有高水平的教学队伍,还要有承担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外,那么,如何组织实施、科学研究任务能否按照合同书要求顺利地完成,就体现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能力上,建立科研质量管理是高等院校科技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重要标志之一1。2.3建立科研质量管理是充分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更好发挥科研工作人员能力的需要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科技(研)处长采取竞聘上岗,每两年一任的体制,而科研项目大多为课题组长负责制,管理者和广大的科研工作者, 一直按老的方式进行科研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模式1。往往是一任处长和一个课题组一个管理方式。科技处长的质量意识、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科技工作效率。高校科技管理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体制,人为因素决定过多。管理质量保证体制不健全,造成了科研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质量较难控制。一旦管理人员组织方面安排不当,就造成指挥调度不利,出现责任推诿和重复性工作过多等严重后果。如果建立了科研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学校在实施机构调整人员变动的情况下,仍然按照质量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正常运作等,还能使科研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所以,建立质量管理体制保证使科技工作内部管理有序化、正规化是提高学校科研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3. 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保证体制的模式3.1科技管理机构要建立统一的科研质量管理体制建立科研质量保证体制首先要从组织机构的建立开始。质量体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科技管理组织机构来统筹规划、统一指挥、统一布署、统一协调1,科研质量管理保证体制的建立主要是为科研服务。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科技(研)体系其组织机构设置及运行机制不能满足学校管理任务完成的需要,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运行机制和新的管理组织机构模式,以保证质量体系的各种规章制度、各种标准行为准则能够顺利地得到实施。根据调研的经验,从高校目前所承担的与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科研生产任务、市场需求、用户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出发,学校必须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制。3.2建立统一的岗位指导书和程序文件岗位指导书是管理者的眼睛,程序工作是质量管理体制的技术基础,管理的质量保证体 制在于岗位指导管理,而质量管理的核心是程序文件。高校主要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其管理队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科技处长来说,基本是每两年一变,缺乏统一系统的领导和管理。为了适应管理体系工作的需要,高校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科研管理体制,这个科研管理体制工作的重点是为高校的科研服务。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应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要保证两个统一,即校内管理体系传递的统一、各项规章制度的统一。3.3建立统一质量管理标准化文件建立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化文件的目的是使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能够按照一个统一的行为准则去实施,这样就可以保证质量体制的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和统一性。在编制标准化文件中要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满足本单位实际工作的要求。满足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标准化文件具有系统协调性、科学合理性、操作实施性、证实检查性,避免标准化文件空洞、脱离实际1。4. 基于学校科研质量管理体制要素的设计4.1机构设置目前多数高等学校设有科学技术处(以下简称科技处 ,根据不完全调查,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一般规模和科技工作量较大,学校承担国家、省、部、市尤其是企事业委托科技项目较多,因其涉及立项、研究、成果鉴定及转化、专利申报和知识产权、学术交流等工作业务量,故科技处设置的下属科室较多,人员配备较强2。如综合性大学平均为4-5个科室;理工科平均为3-4个,大连海事大学自92年开始设置三个科室。高等学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中科技处机构设置是第一位的工作,目前各校都在进行定编、定岗、定员所谓“三定”工作2。大连海事大学自2001年开始在进行学校内部机构调整和竟聘上岗以后取消了科的设置,2005 又重新开始设置。4.2科技处管理职能范围的界定管理职能范围的界定是任何行政管理部门必需首先解决的问题。学校科技处作为学校科技工作管理的唯一行政职能部门,其管理职能范围的正确界定是高效、积极工作的基础,也是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管理部门调控能力的唯一途径。同时,当前高等学校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发展时期,科技处的管理职能范围和管理人员也不能一成不变,一切在有利于适应新形势和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工作持续发展前提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具有前瞻性地适当调整科技处的部分职能也是完全必要的2。4.2.1科技发展计划与计划项目根据调研,高校科技处基本根据国家的科技发展计划、各部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结合本地区及学校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学校短期和长期科技发展计划。而科技发展计划确定了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格局,为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了立项选题的依据。计划项目包括各类科学基金、政府拨款资助的各类(纵向 科研计划,也包括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 的科研计划。对计划项目(纵向 包括“四技”服务(横向):即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管理是科技处的主要职能,所以学校设置专门机构对计划项目进行管理,常见的设置有计划科。 4.2.2科技成果、奖励、推广、专利管理科技成果的管理包括对各级科技成果技术鉴定管理与登记,各类科技奖励组织申报和专利主管等。对前两者,100%的高校均由科技处负责,多数学校成立了成果科或成果及转化科,专项负责成果技术鉴定、验收和报奖等工作,科技成果、奖励、专利管理也是影响学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科技人员通过艰苦的工作,取得的成绩总希望得到广泛地认可,提高其积极性;同时科技成果也能对项目进行宣传,扩大学校和科技人员的知名度,体现学校的科技实力,为进一步的成果转化、推广和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4.2.3学会、学术交流管理学术活动主要是以各级各类学会组织以科学技术交流为基础的业务活动,但由于各种原因,对具体内容的管理各校之间却存在着差异2。如我校科技处不负责学报的管理工作。学校由科技处对各级各类学会组织、各类学术论文和国内各级学术会议直接管理。5. 科研质量管理监控方法的研究5.1过程管理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对“过程”这一术语的定义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运用过程方法对影响学校科研管理的各个过程实施质量监控的方法包括:明确该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明确该过程实现所需的资源条件;明确对过程输出的质量评价标准;明确该过程的主要质量控制点和控制方法;必要时,明确该过程的工作流程。例:“岗位工作指导书、程序文件”过程的监控方法(图1) 输入、输出:a 管理目标、模式及服务面向等要求;b 与科研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c 本学校科技发展方向;d 方案设计所必需的其他要求(岗位工作指导书)。 5.2主要质量管理监控点在用“过程方法”实施质量管理体制的监控中,重要的环节在于明确各过程中的主要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标准。科学合理地设计质量控制点是过程控制的关键。质量控制点设计的位置和多少直接影响到过程控制的效果。原则上,质量控制点应设计在该过程中影响科技管理质 量的主要环节。同样,质量控制点设计也取决于现行科技管理的实际情况,根据质量管理体制运行情况对质量管理控制点进行删减和增加。质量管理控制点选择的方法:找出该过程所有影响科技管理质量的因素;对影响质量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因素;针对科技管理的实际,找出薄弱环节。5.3质量控制标准质量管理的确定应符合科技发展目标和现代科学研究,质量管理标准的内容要符合科研规律,并根据要求进行更新。6. 与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要求“形成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学校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由于科研质量管理是以保证科研管理质量为目标而建立的,该体制的有效运行,应为科研管理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为此,我们将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要求与学校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为一体,将科研质量管理体制与学校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结合在一起,用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过程管理来保证学校科技工作指标的实现。总之,构建科研质量管理监控体制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尽管目前还不十分成熟,在一些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但根据本校的实践,我们认为这的确是一种科学、规范的科研管理监控的方法,有利于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质量和素质,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参考文献1付强。申杰。王晓林等。高校建立科研质量保证体系的设想,上海: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4):58-602杨其。江嵩。杨雪琴等。高等学校内部科技管理体制的研究,上海: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增刊):43-47Research On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ManagementSystemMu ZechunDaLian Maritimc Univc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26)AbstractBasing on principle of studying, practicing, improving, we work out the college intram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implementing the ISO9001 quality control system. Proceeding from the need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college, we have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the scientific qu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