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困境的原因分析论文.doc_第1页
中文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困境的原因分析论文.doc_第2页
中文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困境的原因分析论文.doc_第3页
中文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困境的原因分析论文.doc_第4页
中文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困境的原因分析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困境的原因分析论文 一、从我们平时的考察调查可以发现造成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低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文学素养的单薄一个是理论功底的不足前者的原因在于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够甚至是远远不够后者原因在于学生接触到的或者学到的理论知识比较有限 文学素养单薄问题其根源跟社会大环境有关目前整个社会的风气比较浮躁迫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人们的工具理性、技术理性目的很强学什么东西都要拿有用无用来衡量而有用无用对学生来说就是是否对找工作有利是否有所帮助如果不属于技能性的学科对找工作影响不大或者没有显示出跟找工作的直接关系学生就会对此忽视经典文本、世界名著从实用性角度来看不是一门显学由于功利思想的左右学生难以静下心来品味名著名著作为经典文本有着丰富的思想、艺术方面的价值它以润物细无声方式给予主体精神营养慢工出细活是阅读名著的方法读一本名著既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又是一次艺术的熏陶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细细读过简爱读过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人往往在读了之后心理会久久不能平静就是因为这里面的营养太丰富了它给予人们的启发、给予人们的感受是一种综合性、复杂的东西它牵引着阅读主体沉浸于其中如果没有一种非功利的、淡泊的心态是无法体会出这里面的人文价值的大量的阅读、长期的阅读会慢慢启发主体的心智主体的感悟能力如果学生能这样训练自己那么他毕业的时候无论写什么题材的论文最起码对文学就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理论根底不足问题在于中文专业的学生不太重视理论学习其实中文学生的理论课一个是文论一个是美学理论学习显然不可能像文学那样喜闻乐见那样生动活波应该说文学的学习是需要记忆的而理论课光凭记忆不够更主要的靠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写作主体整合材料理清写作思路提出对问题的看法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理论比较畏惧认为枯燥乏味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记住几个理论知识而已这样他们充其量只是完成了一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学到理论课的精髓实际上就中文系的文学概论课来说它只是概括的理论知识并不是专科性质的理论它起到的仅只是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只停留在学习理论的表面上那么学生的理论水平是很难提高的 美学也是一门很关键的学科实际上美学当中的艺术美就是理论家用哲学的眼光观照艺术的结果如果学生能够加强对美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力度其实也能大大提高自己的理论思辩能力学生应克服怕苦怕难的心理加强对美学课的学习加强对理论课的学习总之中文专业的纯理论课即文艺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于本科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二、鉴于学生目前出现的上述问题经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本文认为要提高中文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保证学生最后的成果合格或者优良改变学生被动地写作论文的情况就需要按以下的策略进行教与学 (一)把阅读经典文本当作学生学习的基本功来训练重视学生第二课堂的学习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说这个话的目的不是迂腐地认为读书和写作之间存在必然关系而是表明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大量阅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这些感性知识的积累与感受到头来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肯定是欲速则不达的关于阅读经典这个经典具体说来就是古典诗词、世界名著、以及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经典应该作为中文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而被重视起来它就像写好一手好字一样是一项基本功也是终生受益无穷的大学阶段正是记忆力非常旺盛的时期大量的阅读必然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 具体阅读的目标包括熟读古典诗词100篇(首)世界文学名著50部现当代文学作品50部这是最基本的阅读量这项工程简称为“155工程”为了能够切实督促学生完成此项工程应该制定相关的考评制度比如不定期抽查学生的读书情况老师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比赛活动在院报等小型刊物开辟读书心得专栏等组织学生积极写读书体会可以是感受性质的也可以是理论性质的不拘形式目的在于以规范而又非死板的形式督促学生阅读经典优秀作品 除了“155工程”之外要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审美趣味扩大阅读面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多涉猎优秀书籍 除了阅读经典诗文、经典著作之外我们并非一味排斥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通俗文学当中其实也有不少优秀作品比如金庸的小说;或者在某一方面有营养的比如网络文学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阅读的内容我们之所以要提倡阅读经典实际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浮躁的功利性层面引导到正规的求知层面上来其实这对于写作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做法中文学生不是理科生理科生可能更注重实践能力但中文作为文科学科它不是教给学生看得见的技术技能而是充实学生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操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重在修身养性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针对一个人内在文化水平而言的 在此之中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传统诗词其意境之美情趣之美可以感染阅读主体古典诗文中词约意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语言美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达到凝炼的效果目前某些中小学都已经把国学文化纳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作为大学中文系的本科生更应该重视国学文化的传承 世界名著(包括中国的古典名著)都是文学史上的丰碑有时一部作品就是一部历史或者断代史比如红与黑、茶花女等看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当代文学史中不乏优秀的作品如果每一个阶段的文学都读那么一两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文学的发展状况更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并从对作家作品的了解中熟谙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色这样进行横向、纵向的阅读之后必然能提高学生的鉴赏、鉴别能力其实学生写毕业论文时选择现当代文学作品、作家来评析的比较多老师也倾向于要求学生写当下的、特别是当下具有影响的作家、作品如果学生经常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那么自然对整个文学的价值与意义就会有所了解写作起来也有针对性在教学指导中发现有的学生由于知识面窄阅读量浅所以就临时抱佛脚随便选一部作品来写毫无自己的主见有时即使所选的是本地作家的作品也对其缺乏认识与理解这个现象是比较严重的阅读量少是主要的原因 阅读是中文系学生的一项看家本领也是中文学生赖以立身的根基写论文从理论上看是一种方法论而实际上方法论是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之上的阅读增加大量的文学储备就是认识论方面的工作只有有对象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考虑方法的问题因此归根结底阅读作品是万事开头的第一步 (二)扭转学生学习理论课的态度转变学习风气和学习目的 要让学生明确仅仅靠课堂上掌握的那么一点知识远远不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且文学概论课也不算是纯理论真正的纯理论要归结到具体的理论家和理论思潮上或者文学批评方法上在文学概论课的学习中学生误以为文学概论中的理论可以直接拿来用于文学的批评其实这不仅是学生思路窄的一个反映也是学生对文学概论的一个错误理解文学概论顾名思义是研究文学理论中最为概括的原理、定义以及方法的普通课程而且也主要是针对传统文学而总结出的诸多规律的课程这门课具有普适性而并非具备针对性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用一个通用的理论来解决不同背景下的具体问题和具体对象也就是不可能用一个人所共知的简单道理去解读具体的文本在平时作业中发现由于学生接触的理论太浅所以在写小文章时直接照抄教材上的原理比如他要分析某个作品的典型形象就直接套用甚至直接照搬概论中关于典型的论述这样岂不是大白话根本不像论文教材之所以是教材就在于它是总结性的、概括性的不是第一手材料甚至都谈不上是第二手资料而是资料的整理和归纳如果要用有关典型的理论那也得选取某一个理论家的理论或者诸多理论家的具体理论而不是直接选用教材上所说的“典型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某些社会本质方面内容的艺术形象”这一概括而简单的定义 因此为了扭转学生学习理论课的误区教师应在平时的上课中细讲教材中或自己备课中涉及到的理论著作让学生去读去涉猎这样学生慢慢地就能积累起理论知识否则学生平时只学了干巴巴的文学概论课而没有就具体的理论有一些了解一些认识就会造成在写作毕业论文时茫然不知所之的困境不懂选取什么理论工具评析文本最合适如果平时积累了理论知识那么最后的写作要相对容易得多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平时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看一些文学理论专著最好是西方文论并且要做读书笔记就其中的重点知识作一个自己的思考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贴近的文学现象或文化现象教师在授课时有意识地传输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应在课程作业或小论文中体现问题意识勤于思考关注当下最熟悉的文学或文化现象 关于理论素质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无论如何仅靠课堂灌输远远无法达到写论文的最终要求在这个方面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勤于动脑动手不做得过且过的懒汉更不要有一劳永逸的想法而要把课堂知识当作一个引子靠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理论思维的进步同时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作一个有心之人用自己有限的理论知识观照世界体察人生品味文化多多培养问题意识 三、以上关于重视阅读与重视理论的教学改革方略在我们看来缺一不可就像鸟儿的双翼只有两个都强健才能振翅飞翔才能在写论文时拓展思维的空间 这样说的原因就在于看到学生论文写作的困境教师指导论文的事倍功半之现状加强文学作品阅读和理论视野拓展这两个方面不仅是针对写作现当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