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教学目的:本章通过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来分别分析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并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对某些现实现象进行分析。教学内容: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用图形描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并能理解其经济学含义;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了解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用图形说明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以及计算消费者均衡。教学重点难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点;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教学时数:4课时 前一章曾经假定,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具有反方向关系,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具有同方向关系。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定关系存在,也就是反映这种关系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如何形成的?这就要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其中心是说明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根据对效用能否计量加总的理解,西方经济学有两种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法:基于基数效用论上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基于序数效用论上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2课时)引言:从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出消费者偏好的概念一、基本概念1欲望与效用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它是指消费者对物品的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想得到满足的愿望。它是人们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推动消费者从事劳动、决策购买、实现消费,最终获得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当较低层次的欲望满足或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或更高层次的欲望。这种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同时,欲望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基本层次的欲望最重要;欲望也可以反复再现,曾经满足过的欲望,还会再度出现,如我们一次吃饱了,下次饿的时候还想吃。另外,欲望的强度是随着消费某种物品的增多而减少的。效用就是欲望的满足。即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感。满足程度越高,效用越大;满足程度越低,效用就越小;如果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感到痛苦,那么效用就是负效用。同一物品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可能导致效用的不同。例:冰激凌在不同季节的效用不同;饭卡在学校和其他地点的效用不同;香烟对于吸烟与不吸烟的人效用也不同。s 请同学们自己举例说明2基数效用论效用是有大小的,这样基数效用理论就认为,效用可以计算,比如用一、二、三百、千、万等基数词表示效用的大小。例:通过计算馒头、电影、彩电、汽车的效用多少来比较这些物品给予消费者效用的大小。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个特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程度,也就是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总效用函数公式:TU=U(X)边际效用公式: MUX=总效用达到的最大时,边际效用为零。TUMUQOOQ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减少。例:吃三明治效用递减的例子为什么边际效用会递减呢?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生理上得到满足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应就递减了。另一种解释是设想每种物品都有几种用途,再假定消费者把用途按重要性分成几个等级,当他只有一个单位的物品时,作为有理性的人之理性的行为,他一定会将该物品用于满足最重要的需要,而不会用于次要的用途上;当他可以支配使用的物品共有两个单位时,其中之一会用在次要的用途上;有三个单位时,将以其中之一用在第三级用途上如此等等。所以某种消费品之一定数量中的最后一个单位给消费提供的效用,一定小于前一单位提供的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用来解释需求规律(定理)的一种理论观点。它是在考察总结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出的一个理论命题。当然,它的有效性要以假定人们消费行为的决策是符合理性为其必要前提的。结论:需求曲线所说明的需求与商品价格反向运动的关系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三、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在特定时间收入是有限的,决定了他不可能购买他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因此他必须有所取舍。消费者在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购买商品而获得最大的总效用的消费或购买状态就是消费者均衡。例:举出某人8000元收入的不同用途,说明总效用最大的用途种类。假设消费者只购买X、Y、Z三种商品,通过对于三种商品不同购买数量的选择推导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可表述为:消费者花费每一单位货币,比如说每一元货币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这也称作边际效用均等规则。公式为: 均衡条件还可表述为:消费者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 下面以书上表3-2为例,进一步具体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商品的数量Q12345678商品1的边际效用MU11110987654商品2的边际效用MU219171513121086消费者的收入为8元,P1=1元,P2=1元则在均衡时有:则消费者的总效用为:(11+10)+(19+17+15+13+12+10)=107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的效用是无法具体衡量的,商品的效用只能用顺序或等级来表示。用消费者偏好的概念,取代基数效用论的关于效用的大小可以用“效用单位”表示的说法。消费者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好(即爱好)程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决定了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的大小顺序。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有以下三个基本假定:第一,偏好的完全性。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而且也仅仅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A的偏好小于对B的偏好,对A和B的偏好相同(A和B是无差异的)。第二,偏好的可传递性。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组合A、B和C,如果某消费者已经作出判断:对A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C的偏好。那么,该消费者必须作出对A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C的偏好的判断。第三,偏好的非饱和性。即多比少好。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U0X1X2ABX2X2X1X11含义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带来相同总效用的梨和苹果的组合:组合梨(Y)苹果(X)表3-2 无差异表综合序号X1的购买量X2的购买量A101B62C43D254A101带来相同总效用的梨和苹果的组合:组合梨(Y)苹果(X)A假设有两种商品X1和X2,它们在数量上可以有多种组合。表3-2列出了X1和X2四种组合,还可以列出许多组合。这些组合所代表的效用都是相等的。因此,此表称为无差异表。根据无差异表的数据,可以作出无差异曲线。(见上图) 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特点:其中,X1和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U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这里的U只表示某一个效用水平,而不在乎其具体数值的大小。2无差异曲线特点:(1)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覆盖整个坐标平面图。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不仅为负值,而且其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这是因为,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要得到相同的总效用,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线,这是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物品,这Y物品的减少量与X物品的增加量之比,便称为边际替代率。设X为X物品的增加量,Y为Y物品的减少量,MRSXY为X对Y的边际替代率,则有: MRSXY =Y/X边际替代率的值应为负数,但人们一般取其绝对值。边际替代率之所以呈递减趋势,这是因为无差异曲线存在的前提是总效用不变,因此,X增加所增加的效用必须等于Y减少所减少的效用,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XMUX=YMUY,或者Y/X= MUX/MUY,否则总效用就会改变。然而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Y的减少,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增,因而每增加一定量的X,所能代替的Y的数量便越来越少,由此可见若X以同样的数量增加时,所减少的Y越来越少,因而MRSXY 也就必然是递减的。 3无差异曲线的特殊情况: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但也存在着以下特殊情况:(1)完全互补品相应的无差异曲线呈直角形,与横轴平行的无差异曲线部分的MRS120,与纵轴平行的无差异曲线部分的MRS12。例:总是要按一副眼镜架和两个眼镜片的比例配合在一起,眼镜才能够被使用。只有在直角形的顶点,眼镜架和眼镜片的比例固定不变,为1:2,对消费者才能产生效用。(2.)完全替代品相应的无差异曲线为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MRS12为一常数。例:某消费者认为一瓶菠萝汁与一瓶芒果汁是无差异的,则菠萝汁与芒果汁的相互替代比例固定不变,为1:1。 三、预 算 线1、预算线的概念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预算线方程为:P1X1+ P2X2=I或:其中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P1和P2分别为已知的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X1和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是预算线在横轴的截距;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是预算线在纵轴的截距;为预算线的斜率,即两种商品价格之比的负值。2、预算线的变动消费者的收入I或商品价格P1和P2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变动。预算线的变动有以下四种情况: 1. 预算线与消费者的收入的关系(1)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 (2)两种商品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不变。 2.预算线与商品价格的关系(3)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 (4)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斜率及相应截距变化。 四、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线与尽可能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达到均衡。这一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是既定收入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最高效用水平的商品组合。图形如下:D点即是消费者均衡点,此时预算线与尽可能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QYQX预算线U2U3U1BACDE为什么只有在这个切点时才能实现消费者均衡呢?从图上可以看出,只有在这一点上所表示的X与y两种商品的组合才达到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效用最大。在比它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U3 所代表的效用大于U2,但消费可能线AB同它既不相交又不相切,这说明达到U3效用水平的商品数量组合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而在比它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U1,虽然AB线同它有两个交点b和c,说明在b和c 点上所购买的X商品与y商品的数量也是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最大的组合,但U1U2。b和c时X商品与y商品的组合并不能达到最大的效用。此外,U2除D之外的其它各点也在AB线之外,即所要求的X1商品与X2商品的数量组合也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图中的无差异曲线上,D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因此,均衡条件为:或复习思考题: 什么是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者相比,基本观点和采用的分析方法有什么不同?什么是效用?什么是总效用、平均效用和边际效用?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和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毕业设计:110KV变电站一次、二次系统设计
- 汽车门店销售管理办法
- 军用保密文件管理办法
- 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改进路径研究
- 逆向思维:重塑认知与人生的转变之道
- 林业宿舍门禁管理办法
- 国企资产台账管理办法
- 民政行业扶贫管理办法
- 自然观察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保定一中一加三初二真题试卷
- vivo多云管理平台建设实践(对外版)
- GB/T 5972-2023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
- 数字化资源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 2022年固原市西吉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消防接警调度员理论考核复习题库(精简300题)
- 【超星尔雅学习通】经济学原理(下):全球视角(复旦大学)网课章节答案
- GB/T 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 GB/T 18391.6-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6部分:注册
- 2023年辽宁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材料封样验收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