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学科.doc_第1页
浙江工业大学学科.doc_第2页
浙江工业大学学科.doc_第3页
浙江工业大学学科.doc_第4页
浙江工业大学学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工业大学学科、学位点简介001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070302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学位点以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应用化学学科为支撑,以浙江省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50年以上分析化学本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为基础,积累了大量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形成具有一套特色的教学规范和管理体系。历年来,培养了4000余名本科生、40余名硕士研究生,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30余人。本学位点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有些导师也同时拥有应用化学学位点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分离与分析、色谱与分离科学、现代谱学分析、电分析化学、化学计量学、分析化学中新技术和理论研究、原子及分子光谱分析、现代分析仪器及其联用技术、精细化工合成及过程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现已基本拥有国际一流的各种类型的分析测试仪器。本学位点注重学科前沿与交叉学科的发展研究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重视现代仪器分析新方法与新技术的开发。近5年来已完成和在研的国家级和省级等纵向项目10多项、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及EI收录的论文70多篇。070303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学位点是我校化材学院首批理科硕士点。该学位点依托于校重点学科有机化学学科,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学术队伍。18名教师中有7名教授(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7名副教授。12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至今已经为应用化学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培养了大量的本科大学生,为应用化学专业培养了相当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研究生培养经验。主要开展应用有机化学、绿色化学等应用性研究,也从事有机合成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研发。教学与科研并重,已经形成了明确稳定和特色突出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有有机合成化学、应用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有机色素及医药中间体合成、药物及天然产物合成、不对称合成、绿色有机合成等。近五年来发表论文202篇,其中92篇被SCI、EI摘录;编写教材5部;专著5部。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基金等纵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达900余万元,申请专利18项,获省优秀论文奖七项。070304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学位点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提供的实验手段,研究化学科学中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体系行为最一般的宏观、微观规律和理论,是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是基础科学领域中最具活力的学科,并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物理化学为化学各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极大地扩充了化学研究领域。除此之外,它与其它学科如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等的交叉,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生长点,促进了自身与相关科学的发展,成为这些学科民展的支柱。硕士点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名。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企业横向研究项目,有10余项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是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新材料技术是国家重点发展、浙江省特色明显且人才需求量很大的学科方向。本学科运用现代物理与化学研究方法,从分子、原子、电子等多层次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行为及其规律,研究材料组成结构性能间的关系,设计及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先进材料。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材料微结构与性能。在材料的结构、形态、界面与表面等领域开展教学与研究工作;2)先进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主要以材料的化学原理为基础,进行先进材料的设计,研发新材料的化学合成方法及制备技术。近年承担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技术合同5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50余篇,完成专著4部,获发明专利3项,技术转让累计产生1亿多元的经济效益。080502材料学材料学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并已设“材料化工”博士点。现有教授10名、副教授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浙江省特聘教授1名,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3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名,留学回国人员8名。近几年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50余项、技术合同项目8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明专利9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SCI、EI收录100余篇。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主要研究方向有:1、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针对塑料制品加工、塑料机械及塑料模具制造业浙江省主导产业,在高分子共混材料、纳米改性高分子材料、耐磨损高分子复合材料、塑料防腐材料、新型化学建材、塑料加工及模具CAD/CAE/CAM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工作;2、金属材料及表面工程 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各种腐蚀规律与机理、破坏特征、腐蚀行为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腐蚀控制的新方法、新技术;本方向是浙江省腐蚀与防护学会挂靠单位;3、功能材料 针对磁性材料、光通讯材料浙江省特色产业,在信息传输导体材料的开发和加工应用方面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081701化学工程化学工程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4人;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工作者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才10人。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经贸委、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中石化等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11项科研成果通过了省部级鉴定,研究成果分别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省教学成果奖、省科技成果奖和省科学技术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省石化厅科技进步奖3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学科获授权专利25项,包括3项美国专利;近五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320余篇,SCI、EI、ISTP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各7部、国家机械行业标准2部。081702化学工艺化学工艺学位点隶属化学工艺学科。该学科是浙江工业大学开展工作最早的学科之一,与石油化工工业密切相关,主要研究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实施及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注重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开发。开展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的探索研究,研究汽油和柴油等石油清洁燃料加工新技术、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催化剂及绿色反应工艺、石油加工反应动力学模型及过程数学模拟与装置优化、石油加工产品改质及新产品开发等。开展医药、染料、农药、功能高分子材料等有机中间体的合成工艺研究、精细石油和有机化工新产品的开发,以及过程技术经济研究。六十年来,培养了5000多名本科生、30余名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现有价值500余万元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先后呈担了4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企业横向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有些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和授权了10余项发明专利。081704应用化学应用化学学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拥有应用化学博士点、硕士点和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以及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应用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精细化工研究所、浙江省绿色化学研发中心,同时是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浙江省绿色化学合成技术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教师49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32人,博士生导师5人。拥有教学和科研实验室面积2912 M2,万元以上仪器207 台,仪器设备资产 2390余万元。本学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重大科技成果奖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年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近三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19中被SCI、EI收录213篇(45篇IF2),获授权发明专利27项。本学科已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与优势,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性的重大研究成果,在国内化学化工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081705工业催化工业催化硕(博)士点师资和科研实力雄厚,是浙江省省属高校第一批博士点和和浙江工业大学首个博士点,是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重中之重点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一体的人才学习和培养基地。工业催化硕(博)士点以化工、材料、能源、天然资源和环境等行业中的催化、环保、绿色合成和清洁生产等前沿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在新型高效催化剂、绿色催化氢化技术、催化新材料及催化反应工程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5项等重大科技成果奖20多项,获美国欧洲、中国发明专利等十余项。本硕(博)士点仪器设备先进,属国内同类实验室一流水平。多数导师和任课教师曾到美、加、日等国进修学习。此外,本硕(博)士点时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同时聘请化工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工业催化硕(博)士点内研究生学术气氛浓厚,研究成果斐然,就业时深受科研院所和企业欢迎,学习和研究工作优秀的硕士可获得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081721材料化工材料化工专业是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自设的跨学科交叉复合型新专业。学位点依托“材料学”浙江省重点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多年来,承担国家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八十余项,企业委托研究开项目百余项,通过技术鉴定的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获国际和国家专利50余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本学位点研究重点在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材料复合与组装、新型能源材料、玻璃功能材料、金属材料及表面技术、材料绿色制备工艺与技术、纳米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等,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工和材料方面基础知识与能力,在材料领域能独立从事创新科研工作的高级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090403农药学农药学硕士点是我校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与浙江省化工研究院于1997年联合申报建立的。本学科硕士点长期来从事新农药研究与开发、新农药合成及工艺工程开发研究、绿色农药、农药新剂型、新制剂及其制备机理和农药分析的研究开发。本学科从事农药研究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取得农药科研成果百余项,其中国家发明奖四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四等奖2项,浙江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研究成果的应用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或EI收录40多篇,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优秀论文获9篇,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3篇,三等奖14篇。自1997年至今,招收农药学硕士生140多名,已毕业硕士生90多名,分配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毕业生深受科研院所和企业欢迎。002机电工程学院080102固体力学固体力学硕士点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德国洪堡基金和美国科学基金各1项,航天部、省自然科学人才专项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多项;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在中国科学、力学学报和ZAMM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被SCI、EI收录多篇;先后与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日本横滨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RPI理工学院进行合作研究。毕业生在国内外高校、科研、企事业单位和上市公司工作,大部分表现出色,受到欢迎。有多名毕业生考取国内外著名大学博士研究生。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建立于1977年,属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重中之重学科和省部共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学科,设有: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浙江省机床工具研究所,是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机械动力学学会的挂靠单位。现有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人、硕士学位人员人,学科带头人为彭伟教授。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具有若干个稳定的、特色明显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具有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本学科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多项,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28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78余篇,总体研究水平居国内先进,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承担有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数10项,研究经费超过1000万元。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是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机电装备设计与控制实验室、加工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纳米科学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支撑学科。1984年开始招收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方向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7人,其中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其中:1人入选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入选浙江省特级专家, 8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5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1、农业工程装备及其自动化;2、流体传动系统和电液直接数字控制;3、自动化生产装备与自动化监控系统;4、智能化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5、微纳米制造中的控制技术与装备。承担了一批国家“973”、“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重大和重点项目等,获多项国家与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拥有省部共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现有教师27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7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8名。学科带头人为柴国钟(教授/博士生导师,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本学科研究方向有:机电系统与现代装备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产品快速设计与制造、制造业信息系统集成与开发以及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等。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8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80余篇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080204车辆工程车辆工程学科是涉及机械、力学、能源、材料、电子、控制、信息等众多高新技术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学科拥有一支以教授和博士为核心的学科梯队,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其中硕士生导师6名。主要从事车辆动力学及控制、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车辆CAD/CAE/CAM、汽车电子与控制、智能交通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以及军工项目等纵向项目20余项,其它研发项目4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25篇。获得专利授权1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项。080503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以先进材料加工技术为研究核心,重点是工程材料、功能材料和纳米材料等在加工过程中制造技术、力学行为、组织性能、过程模拟与控制、计算机应用等理论和工艺问题。学位点拥有材料与表面工程研究所和激光技术加工研究中心。目前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7人,80以上具有硕(博)士学位,是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具有很强教学及科研能力的学科队伍。近几年来,学科已连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成果,年科研与开发经费在100万元以上。有较强实力的研究实验室,为培养高层次和高质量人才创造了条件。080702热能工程热能工程学科拥有一支由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主组成的学科梯队,其中教授6名,博士8名。近年来学科成员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并为骨干企业解决了多项重大技术问题,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和教学成果奖。学科拥有校级“脉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已完成脉动强化技术国家基金项目2项。累计发表论文70多篇,三大索引收录40余篇,与西北工业大学完成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毕业硕士研究生5名,在读博、硕士研究生14名。2008年在研的国家、省基金项目有:气体燃料脉动燃烧NOx污染物减排技术国家基金项目1项,燃煤汞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基金项目1项,相变材料蓄热技术省基金项目1项。本学科在脉动锅炉工程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拥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科年科研与开发经费大于150万元,为培养高层次和高质量人才创造了条件。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于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拥有一支由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主组成的学科梯队,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6人。学科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重大和重点项目等,获多项国家与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080706化工过程机械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拥有一支由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主组成的学科梯队,其中教授12名,博士22名。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且200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硕士毕业生在社会上获得好评,多名获得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博士学位。 近年来学科成员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并为骨干企业解决了多项重大技术问题。发表论文近30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和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10项。研究生历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中获奖4项。学科与国内外多个研究所和大学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合作关系。003信息工程学院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系统分析与集成学科现有教授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5名。该学科学术骨干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出版的专著、教科书,在相关领域有较大影响;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将对培养研究生起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资助下,本学科完成的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内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学科研究系统原理在各种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涉及各种系统的建模, 运动机理、动力学特性及运行环境的定性定量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设计、控制、调度与管理实施,为系统实现最优控制与优化调度、高效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与行之有效的集成方法。本学位点注重培养具有良好的系统科学素养,掌握系统分析与集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适合在企事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研发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是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拥有浙江省光纤通信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所和光纤通信与信息工程研究所;拥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近年来,本学科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合作项目等共计一百余项,经费超过1500万元,其中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并在产业化中获得应用和推广。同时,以宽带接入技术为基础,以信号处理为手段,在光纤接入、无线接入、多媒体数字通信、数字信号处理、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技术等领域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在国内外通信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40多篇论文被SCI、EI等收录。欢迎有志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的本科毕业生报考。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民用与国防的各个领域。该学位点有光纤通信与信息工程研究所、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所、电子科学技术研究所、电子信息与智能检测研究所、浙江省通信与信息系统重点学科和浙江省光纤通信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共有硕士生导师10人,教授6人,钱江特聘教授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本学位点在光纤通信、无线通信、数字滤波器设计,通信信号的处理、遥测遥感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微弱信号检测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其发表的论文及论著多次被同行引用。该学位点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位点导师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中国科学院院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企业委托等多项科研项目,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三等奖、浙江省科技厅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欢迎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广博的专业基础的致力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点,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博士学位点。该学科现有教授15名,入选“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员”6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名。近年来,本学科承担几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以及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许多科研成果获得应用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鲁棒控制、智能自动化理论与方法等理论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学科有良好的研究条件,拥有浙江省政府投资建设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研究生实验室,用于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近年来,着重研究以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自动控制与信息管理一体化的计算机集成自动化理论与方法。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10名,具有博士学位6名,入选“浙江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人员”1名。本学科承担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以及国家教育部、浙江省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1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在信号检测与处理、自动化系统与装置的研究与开发,以及人工智能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工程应用技术与研究,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200多篇论文,出版学术专著2部,10多篇论文被SCI、EI等收录。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科院半导体所所长王守觉教授作为浙江工业大学共享院士,重点指导和带领本学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研究内容有:半导体神经网络技术与应用研究、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的优化、神经网络技术在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中的应用研究以及ICCAD技术应用研究,对培养硕士生起到积极作用。081103 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学科的相关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博士学位点。现有教授7名,入选“浙江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人员” 的教师3名,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的教师4名。近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以及国家教育部、省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被SCI、EI等收录80余篇次。有2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目前着重研究以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手段,自动控制与信息管理一体化的计算机集成自动化理论与方法。本学位点拥有浙江省政府投资建设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研究生实验室,用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目前在先进控制策略、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与设计、运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位点与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香港以及内地的众多高校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为优秀研究生的继续深造和合作培养提供途径。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于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点,学科现有教授3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近年来,本学科承担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以及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许多科研成果获得应用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智能信息处理和智能控制软件、生物及其行为识别、医学图像处理与三维可视化、计算机三维视觉主动感知、基于动态图像理解的视觉监控等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学科有良好的研究条件。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9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2名,入选“浙江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人员” 的教师3名,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教师4名。近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以及国家教育部、浙江省科技攻关、浙江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被SCI、EI等收录100余篇次。有2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多项型号产品装备部队。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目前着重研究以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手段,自动控制与信息管理一体化的导航、制导与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本学位点拥有浙江省政府投资建设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研究生实验室,用于研究生培养和教师的科研工作。目前在先进控制策略、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与设计、嵌入式系统、数字随动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位点与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香港、英国以及内地的众多高校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为优秀研究生的继续深造和合作培养提供途径。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首个获得国家批准的硕士点。该硕士点与信息工程学院其他博士点、硕士点、省重点学科和省重点实验室一起,形成整个信息技术学科完整的学科群和学科基地,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平台,为有志在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作出一番成就的学生提供广阔发展空间。该学科现有教授8人,硕士生导师26人。近三年来发表高水平论文260余篇,承担了国家、省、部研究项目近30项,并承担一些政府和企业委托的重大开发项目。多次获得省科技进步奖项。该学科的教授和学术骨干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国家和省内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在国内和省内有广泛影响。本学科的研究重点为:网络技术和基于网络平台的应用、移动计算、数据库和智能计算、图形图像处理、信息安全、智能制造与企业信息化、传感器网络技术等。本硕士点与国家一些研究机构、国外大学和国内大学有合作研究,并与他们联合培养研究生。进入本硕士点的研究生将有机会派往这些单位进行学习或课题研究。008软件学院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本学位点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硕目(国家973课题),国家高科技计划项目(国家863课题),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等二十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多项省科技进步奖、省政府教学成果奖、省教委科技进步奖等。在计算机智能系统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和开发成果。目前本学位点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多智能体协作与机器人技术等。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位点的支撑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近3年来承担和参加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二十多项,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省教学成果奖、省教育厅高校成果奖等多项重要成果。发表论文数百篇。本学位点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遥感研究所、地理研究所、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瑞典布莱京技术学院、比利时鲁汶工程技术学院、IBM公司、杭州国家软件基地、杭州国家动画基地等在科研和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开展合作。部分研究生可派赴上述合作单位进行联合培养或参与课题研究。中科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作为浙江工业大学共享院士,指导和带领本学位点开展了高水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本学位点整体学术水平较高,在浙江省已经具备相当大的影响。学位点是浙江省计算机应用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杭州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单位。004经贸管理学院020205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学科以浙江区域特色经济研究为基础,10余年来通过对浙江特定的省情和区域经济发展所形成的产业集群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和跟踪研究,在产业集群的成长与发展,产业集群与城市化联动发展机制、运作模式,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区域产业转移机制与模式,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演变、优化与竞争力关系,及其与之相关的区域产业带形成、发展等研究领域,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本学科设有产业经济研究所,现有教师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教授2人,副教授2人,教师中博士后1人,拥有博士学位7人,拥有硕士学位2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1名。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省市及企事业各类横向研究项目近20项,在国家经济类核心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获省优秀科研成果奖、科技进步奖等科研奖项6项。020206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学硕士、博士学位点,所属学科为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和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有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合作中心。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8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1人。学位点根据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开放经济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对外贸易与开放经济发展实际,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理论和政策、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物流系统优化与电子商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已成功举办5届WTO与金融工程国际会议。近五年学位点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浙江省科技厅等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30多项,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等杂志发表论著1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是我校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高级管理人才的重点学科和硕士学位点之一。设有智能信息与决策优化研究所,拥有教授5名,副教授4名。十余年来,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家、省、市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三十余项,在国际学术刊物和有关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国家一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0余篇,EI收录50余篇。该学科在决策技术与优化理论研究、新型生产与组织及其系统设计与优化、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研究、智能决策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集成系统的开发和研究、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金融风险和风险管理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研究成果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部分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120201会计学会计学硕士点是我校培养既懂会计实务又懂财务管理与涉税策划的高级研究与务实人才的硕士学位点之一。是将会计与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与分析及税务充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目前拥有专、兼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多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总体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新颖。本硕士点特色主要体现在与企业实际经营活动的密切联系上。诸如对上市公司资本运营、激励机制等问题的实证分析、有关企业会计事务、财务分析与成本控制、税收策划、审计监督等的研究,均是基于企业实际需求,实用性很强。本硕士点教师积极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及企业管理咨询项目。主编或参编教材10多部,发表论文60余篇。有数人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2人分别担任浙江省会计学会理事和浙江省总会计师协会理事,1人担任公司独立董事。本硕士点重点培养能够综合、权变地掌握和运用现代财务、会计发展理论与具体方法,把握学术研究和实务操作发展动向,能够从事相关实务分析与运作、或科研与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20202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学科作为我校最早开设的管理学教育创建于1980年。在多年的积累发展中于200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形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密切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渗透、深化科研与优化教学关联互动” 的传统办学特色和学科发展优势。现有教师2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形成了以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和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为核心的有机整合教学梯队。基于自身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确立了现代企业理论与管理模式创新、现代战略理论与决策、现代营销理论与策划、现代公司财务及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等主要研究方向。在深入汇聚自身办学优势和个性特色中,集合形成了体现国内外企业管理研究发展前沿的主导趋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厅市及企业各类研究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结合对于具有多年经营管理实践经验人员的培养,培育造就出了大批量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务实求效、德才兼备和勇于开拓创新的多行业各门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120203旅游管理旅游管理学科创建于1999年,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教师1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在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确立了饭店管理、旅游规划、休闲管理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特色鲜明,代表了国内外当前旅游管理研究的主导方向,近年来承担国家、省市及企业各类研究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旅游管理专业立足杭州,面向全省,培养德才兼备的中高级旅游业管理人才、教育人才和科研人才,同时为全省旅游企业和旅游部门提供管理咨询、旅游资源评估、规划和开发等服务。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点,2005年批准为博士学位点,至今共向社会输送硕士生100多人,在读研究生100人,现有学科队伍19人,其中教授7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点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资项目分析等研究为重点,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于199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近30项,科研到款总计1100多万,在管理世界、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等权威及核心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中国中小企业、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技术经济学概论等专著(教材)近10部。研究成员荣获国家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政府一等奖、浙江省教改一等奖等多项奖励。005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071005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学位点依托微生物学国家精品课程,归属浙江省重中之中学科生物化工。生物化工学科设有微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制药生物技术实验室、绿色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生物合成技术研究方向等教学科研机构。该学科拥有一支富有创新的学科队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省151人才工程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钱江学者1人。队伍结构合理,力量较强,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教学、科研均已有较好的基础,科研方向稳定,具有较好的实验条件。科研课题与经费逐步递增,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家“九五”“十五”攻关、国家自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微生物学硕士点从93年开始与本校相近专业联合招生,2003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4年开始独立招生,已培养12届硕士研究生,其中有省级优秀毕业生、全国“挑战杯”二等奖获得者。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点学科,也是认识生命和改造生物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生物技术的基础也是前沿。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位点现依托于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生物化工和环境工程,开展应用生化和环境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生物活性物质及酶学等方向的研究。目前该学科领域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力量较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6人,副教授5人。该学科挂靠生物化工和环境工程及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硕士点,已招收数十名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和2008年每年招收15名硕士生。近五年先后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攻关、国家基金、浙江省科委、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三大索引论文68,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077501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硕士点现拥有一支由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的学科梯队,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21人,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优秀教师、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等众多优秀人才。近年来承担科研课题30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800万元以上。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共30多项,其中国际合作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2项、面上6项,国家863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9项。近年来获奖或鉴定项目20多项,其中省部级奖4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1/2以上被三大索引收录。本专业还与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081703生物化工生物化工学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00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设有生物工程研究所、制药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制药生物技术实验室、浙江省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制药生物技术方向、绿色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生物合成技术研究方向等教学科研机构。拥有一支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科队伍,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员2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浙江省特聘教授“钱江学者”1人。近年来,学科承担了国家973 、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浙江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杭州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及重大科技开发校企合作项目等60多项,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攻关优秀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等高级别奖项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多篇发表在Chemical Reviews、Journal of Biotechnology、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Biotechnology Progress、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著名高级刊物上,并被SCI、EI收录。081720环境化工环境化工博士点是浙江工业大学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获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现设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生物技术、污染生态修复技术、污染控制化学、手性分离技术与药物环境安全等研究方向。拥有博士生导师3名,均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学位点所在学科系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近年来,该学科瞄准国家目标和地方需求,承担了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重大研究课题,年均科研到款1000余万元,具备充足的人才培养研究经费。学位点具备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现有仪器设备总值15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方米,拥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学位点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保证了学位点研究方向的前沿性。082203发酵工程发酵工程学科是生物工程或生物技术的高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化的学科,2000年获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5人,副教授4人。学位点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保证了学位点研究方向的前沿性。近几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十五”攻关项目一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环保局、省科委项目13项,横向项目30余项。获奖成果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论文140余篇,被SCI、EI收录论文25篇。083002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硕士点现拥有一支由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的学科梯队,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博士24人,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优秀教师、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等众多优秀人才。近年来承担科研课题30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800万元以上。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共30多项,其中国际合作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2项、面上10项,国家863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9项。近年来获奖或鉴定项目20多项,其中省部级奖4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1/2以上被三大索引收录。本专业还与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083201食品科学食品科学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师资科研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学历、学缘和年龄梯队良好的队伍,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其中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1997年开始招收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