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docx_第1页
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docx_第2页
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docx_第3页
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docx_第4页
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音乐史期末论文 题目: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 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 以D大调古典交响曲为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xxxx级 xxxx 摘要: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毕生探索新的艺术途径,其写作却又与传统密切相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他一生创作明显可分为三个时期:青年时期、海外时期、苏维埃时期。本文主要分析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而古典交响曲是普罗科菲耶夫早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出普罗科菲耶夫早期风格的特点,其早期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不乏创新、追求个性,充满作曲家乐观自信的态度和青春的活力。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对普罗科菲耶夫晚期的创作产生了的影响。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早期风格一、 早期风格概述及古典交响曲背景简介普罗科菲耶夫( 18911953) 是苏联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毕生探索新的艺术途径,其写作却又与传统密切相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从普罗科菲耶夫的经历来看,他一生创作明显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是青年时期(1907-1918),此阶段是作曲家探索、尝试各种风格的时期;第二是海外时期(1918-1932),此阶段作曲家受到了20世纪上半叶各流派的影响,并对戏剧体裁表现了极大的兴趣;第三是苏维埃时期(1933-1953),此阶段作曲家创作了大量有内容、有民族性和能够反映伟大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品。普罗科菲耶夫早期包括在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和苏联十月革命初期。这一时期,普罗科菲耶夫积极探索新的音乐语言,大胆运用不协和音响,同时创作上也与古典传统保持密切的传承关系 徐德. 百年经典 世纪回眸二十世纪西方主要学派及重要作曲家述评之七 寻求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普罗科菲耶夫音乐创作概述J. 人民音乐, 2000(6).,以独特的方式反映了一种乐观主义生活观和卓越的创作才能,他的作品在当时以其青春的活力、热情、乐观、清新而富有魅力著称。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包括古典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一些钢琴奏鸣曲等 希帕尔戈斯. 普罗科菲耶夫M.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其中,古典交响曲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品,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普罗科菲耶夫早期的创作风格。古典交响曲创作完成于1917年,当时的普罗科菲耶夫迷恋于古典风格,考虑运用接近于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风格来谱写一部完整的交响乐作品。同时,决定袭用海顿的风格,不用钢琴而只靠内在听觉来创作交响曲。古典交响曲成为了普罗科菲耶夫早期最著名的作品,相比起普罗科菲耶夫晚期创作的众多富有人道主义的作品来说,古典交响曲并没有那么多的深刻内涵,但作品中显露的那足以体现作曲家旺盛精力的勃勃生机,却那么富有吸引力,自演出来一直受到好评,至今都是普罗科菲耶夫上演率最高的作品之一 罗娟.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DOI:10.7666/d.y1201054.。二、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的作品分析D大调古典交响曲是普罗科菲耶夫刻意模仿海顿风格而创作的,据说是为了向海顿表示敬意,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维也纳交响曲”风格特点。这部作品采用古典音乐的传统技法,配器使用双管制乐队,但采用不协和和弦和新颖的节奏,是二十世纪所谓“新古典主义”音乐的范例,曾被评为“现代人所住的古镇” 参考百度百科词条:D大调第一交响曲。然而,作为一部20世纪新时代的音乐作品,它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现代特征和作曲家的个人风格。其中,古典交响曲共包含四个乐章,在网上找到了不同版本的演奏,反复欣赏了很多遍,总希望能够真正的融于其中,尽情地感受作曲家的倾注于作品中的情感与风格。接下来,我将结合对作品的了解 参考百度百科词条:D大调第一交响曲以及自身的感受对作品进行较为简洁的分析:第一乐章是一首规模短小但非常明朗的快板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一开始便突然呈示气势恢宏的第一主题,并由长笛的演奏推进动机的发展,最终以高昂的气氛结束。乐曲呈现出一种诙谐的讽刺效果,听来又有舞蹈的文雅,又有不入时的笨拙之感。第二乐章极其典雅迷人,具有从容不迫的舞曲特点,接近于小步舞曲,是体现普罗科菲耶夫抒情性的一个慢板乐章。在其它弦乐器的伴奏下,小提琴奏出一条优美而庄重的旋律线,随后长笛加入,整个乐章的结构几乎完全是古典的。第三乐章是一首俏皮而美妙的加伏特舞曲,主题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音响纯净简洁,表现出鲜明的古典风格,而调性的自由转换,又给音调带来奇异的色彩。加伏特乐章是最富盛名的,既有古典的气质,又有普罗科菲耶夫个性的鲜明体现。第四乐章是一首欢乐而活跃的终曲,也采用奏鸣曲形式。整个乐章极为诙谐幽默,充满了急促而连续的跳动,是充分体现作者风格的乐章。重又令人感受到第一乐章中那种很有感染力的锐气和青春的活力。普罗科菲耶夫的古典交响曲只有仅仅15分钟左右,相比于其他著名的交响曲确实显得过于短小,然而这部作品15分钟所包含的内涵与手法却是值得称道的。普罗科菲耶夫在追求个性的同时,始终不忘继承传统,整部作品不仅体现了传统的风格,而且较多的运用了现代手法和个人特色,着实让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这部作品明显表现了普罗科菲耶夫青年时期旺盛的精力以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尽管作品的风格不比其他许多作品成熟,然而其中流露出的作曲家真实的生活状态却能够让我们每一个听众感同身受,给人以全新的印象。三、具体分析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普罗科菲耶夫早期主要是作曲家探索、尝试各种风格的时期,其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不乏创新,作曲家性格中的果敢坚定、乐观自信、幽默纯真还有那旺盛的精力无不显露在作品中。 在传统性特征方面,普罗科菲耶夫模仿海顿、莫扎特写作的古典交响曲使用了大量维也纳交响曲的写作手法,保留了“维也纳”典雅气质。在节奏方面,古典交响曲使用的节奏都具有古典时期那种均衡的律动,规则且鲜明,使整部作品散发出浓郁的古典气息:清新、雅致、富有活力。就整体结构而言,该交响曲用传统四乐章形式,四个乐章基本上按传统形式做了安排: 第一乐章是严格的奏鸣曲式快板; 第二乐章近似小步舞曲,为风格从容的慢板;第三乐章是加沃特舞曲;第四乐章仍为奏鸣曲式快板 王文澜. 承袭传统与追求个性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及第一古典交响曲J. 音乐探索, 1999(4):43-46.。所以说,古典交响曲浓郁的古典风格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普罗科菲耶夫早期风格中对传统的继承的特点。在创新性特征方面,首先体现在表现手法的各个方面,那些富有歌唱性的主题在旋律构成方面, 以其独有的个性同传统的歌唱性旋律形成明显对比,同时,出人意料的调性转换同样是作品的突出特征,给人以调性色彩无比清新的感觉。除技术手法的创新之外,古典交响曲首尾两个乐章所表现出来的超人的精力充沛和特有的流动性以及慢板乐章所表现出来的清新优雅气质,都是普罗科菲耶夫突出的艺术个性 王文澜. 承袭传统与追求个性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及第一古典交响曲J. 音乐探索, 1999(4):43-46.。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早期风格中不断探索尝试各种风格、追求个性的特点。古典交响曲是普罗科菲耶夫避开现实在乡间潜心创作的一部纯音乐性质的作品,相比起作曲家晚期创作的众多富有人道主义的现实主义作品,古典交响曲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够深刻。虽然,表面上看清新、明朗的音乐与社会现实丝毫没有联系,但作品中显露的那种朝气勃勃表现出作曲家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乐观主义与坚强意志。与此同时,这种精神面貌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是特别能鼓舞人心的,在当时的艺术中具有重大意义 罗娟.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DOI:10.7666/d.y1201054.。更是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早期作品中的乐观自信和青春的活力。最后,从普罗科菲耶夫个人创作来看,早期作品古典交响曲对作曲家晚期的创作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当古典交响曲公演之后, 舆论界是这样评价它的:“ 一切都高雅而纯粹,明确而单纯,令人想起海顿莫扎特的青年时期最丰富的灵感” 实际上,从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普罗科菲耶夫青年时期的热情与才华,可视为他早期创作中的经典之作,其之后的创作无不受益于这部作品的创作经验 郑中. 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的创作特征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5(4):63-67.。由此可见,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对普罗科菲耶夫晚期的创作给予了深深的影响。四、结语古典交响曲是普罗柯菲耶夫的代表作之一,整部作品体现出普罗科菲耶夫早期的创作风格,在大胆地革新音乐艺术的形象和风格的同时, 并不摒弃古典传统,始终坚持着创造性地遵循传统这一最根本性的原则。作品中欢快活跃、诙谐幽默的乐章同样体现出作曲家早期的乐观自信和青春活力。从普罗科菲耶夫个人创作来看,以古典交响曲为代表的早期创作风格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中越来越占据了主导地位,对普罗科菲耶夫晚期的创作给予了深深的影响。毫无疑问,普罗科菲耶夫以一位天才作曲家的天赋与不倦的探索,在创作中实现了革新与继承的完美统一,无愧于20 世纪成功的作曲家,其作品中流露的那种乐观自信、充满激情的生活态度至今仍鼓舞人心!参考文献:1 罗娟.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 2007.DOI:10.7666/ d.y1201054.2 郑中. 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的创作特征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5(4):63-67.3 王文澜. 承袭传统与追求个性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风格及第一古典交响曲J. 音乐探索, 1999(4):43-46.4 徐德. 百年经典 世纪回眸二十世纪西方主要学派及重要作曲家述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