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商品策划.doc_第1页
服装商品策划.doc_第2页
服装商品策划.doc_第3页
服装商品策划.doc_第4页
服装商品策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M跨界营销探究成立于1947年的H&M公司,是瑞典最大的服装连锁企业,除了由100多位内部设计师,配合采购人员与打板师携手创造的时装系列,H&M还销售自有品牌的化妆品、配饰和鞋类产品等。截至2009年2月28日,已经在34个国家开了1700多家店,现约有员工73000名,2008年的营业额为104041百万瑞典克朗约合132.65亿美金。2007年4月12日,H&M于上海开设了中国大陆的第一家专卖店。在市场研究公司Millward Brown 2009年4月29日公布的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中,H&M以120亿美金的品牌价值,位列服装品牌价值第一。一、跨界营销概述跨界(CROSSOVER)正成为当今世界传媒的热点词汇被反复提及,在不同的行业间不断实验,同时也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种潮流。(一)跨界营销的含义。跨界,指突破原有的行业惯例、通过嫁接外行业价值或全面创新而实现价值跨越的企业/品牌行为,它能让一个企业通过转换生存空间而大放异彩,能让一个品牌在相对极短的时间内超越竞争对手迈上行业巅峰。跨界营销是对专业化的一次反叛,它带来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帮助品牌跨出本领域,跳出竞争困境。首先,跨界营销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营销思维模式,避免单独作战,寻求其他类别品牌的协同效应,实现多个品牌从不同角度诠释同一个品牌特征。其次,跨界营销对于合作伙伴寻找的依据,是用户体验的互补,而非简单的功能性互补。第三,跨界营销面向的是相同或类似的消费群体,因此在品牌或企业在思考跨界营销战略时,需要对目标消费群体作详细深入的市场调研,分析其消费习惯和品牌使用习惯。第四,跨界营销对相互合作的品牌或企业而言,在营销能力上提出了很多挑战。以往企业的营销战略,只需要考虑如何使用好自身的资源,而品牌的联合,需要战略上的修正,在与合作伙伴的互动中,取得协同效应。而最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品牌成为目标消费者个性体现的一部分的时候,这一特性同样需要和目标消费者身上的其它特性相协调,避免重新注入的元素和消费者的其它特性产生冲突,造成品牌印象的混乱。(二)跨界营销在服装行业中的应用。跨界营销虽然不是传统的营销手段,在营销界却早已不是稀奇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利用跨界营销,寻求强强联合的品牌效应。2003年,彪马与宝马旗下的mini cooper合作,专门设计出一款黑色的驾驶用鞋mini motion 2 part shoe。这款跨界合作的鞋限量2000双,以120美元的价格在彪马和宝马专卖店出售。这次合作让彪马跳出了运动品牌的固有范畴,让品牌脱离与同类品牌的竞争,在其他方面得到关注。2004年,世界著名设计大师乔治阿玛尼为梅塞德斯奔驰公司设计了一款敞篷跑车,全球限量发售仅100辆。一个是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一个是具有强大实力的汽车生产厂商,在这款敞篷车上,阿玛尼和奔驰的设计理念相得益彰,都蕴含着稳重而典雅的气质。二、H&M的跨界营销策略分析(一)H&M设计跨界营销。随着时尚业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价格低廉和款式新颖了。奢侈品品牌的服装是每一个人的梦想,H&M看准了这一点,请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设计师或明星为品牌联名设计,以绝对低廉的价格满足大众的奢侈品梦想。1、H&M与奢侈品牌设计师设计跨界。奢侈品品牌的服装是每一个人都想拥有的,然而高不可攀的价格另绝大部分的消费者望而却步。2004年,Chanel和Fendi的设计师Karl Lagerfeld为H&M推出的限量系列。时装界殿堂级的大师,从前只为社会名流设计服装的Karl Lagerfeld,第一次与平民市场牵手,这一系列的男士、女士牛仔裤仅售500元人民币,白衬衫400元。同时,为了抓住人们虚荣心理的H&M,把“Karl Lagerfeld For H&M”高调的展示在每一件质地允许的扣子上。平易近人的价格和Karl Lagerfeld的号召力让消费者欣喜若狂,趋之若鹜。在首次尝试设计跨界后,在2005年11月又与曾担任CHLOE和GUCCI设计师的Stella McCartney推出服装系列Stella McCartney for H&M。这一系列依然获得了H&M迷的青睐,甚至有的人在店外通宵排队,外套、泡泡裙和T恤在短短十分钟内被一扫而光。此后与H&M合作甚至成为了设计师推广自己服装理念的机会,让并不熟悉奢侈品牌的大众了解自己的品牌,挖掘潜在客户。两次与奢侈品牌设计师跨界的成功,让H&M就此宣布,每年会选择一位设计师,跨界推出新产品。2006年H&M选择了时装界天才双人组VICTOR&ROLF,2007年邀请了意大利设计师Roberto Cavalli,2008年与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合作。这三位都是炙手可热的设计师,与H&M合作不但没有让他们感觉降低身价,反而为其作品引来更多关注。2009年H&M落户北京,北京消费者也享受到了大牌设计师Matthew Williamson与H&M推出的跨界服装。2、H&M与偶像明星的设计跨界。2007年H&M又开始与时尚偶像合作,推出由他们设计的服装。时尚明星往往是大众们追逐的范本,小到穿衣大到生活态度,无一不在影响着人们。目前最普遍的营销手段都是请当红的明星做广告代言,但是如果请明星亲自设计才是最有创意的举动。H&M首先与麦当娜联名推出M by Madonna服装系列。这也是H&M第一次与没有设计经验的名人合作,麦当娜也从未与时装品牌合作推出时装。与麦当娜合作之后,H&M又与澳大利亚性感歌手Kylie Minogue推出H&M loves Kylie系列。而且这次跨界的服装系列宣传更是请到了Kylie本人到上海参加开业典礼,并穿着她设计的富有海滩风情的服装载歌载舞。H&M可以让消费者以亲民的价格拥有和巨星一样的衣服,并穿得像明星一样有风格。(二)H&M地域文化跨界营销。打破地域的界限,突破地域符号,实现跨越,这几乎是每一个品牌成长所要经历的阶段。H&M最早于1947年在瑞典开设了专卖点,1964年H&M在相邻国家挪威成立了在瑞典以外的首家专卖店,这是H&M最早的跨地域文化营销。截至2009年2月28日,已经在34个国家开了1700多家店。H&M作为快速时尚行业的领军品牌,能够在世界其他国家大获成功的因素除了它不可取代的时尚性,还有它对不同地域文化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和做出的不同的反应。一直以连锁专卖店为扩展策略的H&M,一直未能以专卖店方式跨入中东地区市场。2006年H&M透过与中东零售巨头Alshaya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在迪拜和科威特开设首批特许经营店。这次合作使H&M问鼎了一个不可能建立独资分店的地区,这个特别的地域跨界机遇为H&M开辟了一个拥有强大购买力、发展迅速的地区。H&M在地域跨界营销中正视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重视不同地域的营销调研,灵活的适应不同地域商业模式,最重要的是它突破了原本的参照标准,区别对待异域商业模式,顺应目标市场需求,最终获得了快速发展。(三)H&M的渠道跨界营销。对于H&M来说,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是专卖店和特需经营店。除此之外H&M还进行了销售渠道的跨界,即网络销售和邮购。自1963年的26年来,北欧国家的H&M顾客足不出户就能购物,最初是通过邮购,1998年H&M在北欧开设了网络销售,这两种与专卖店互补的销售渠道让北欧的顾客可以随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渠道购买H&M的服装。邮购和网络销售这种独特的购物环境、截然不同的交易过程和购买方式会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消费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商品,在消费中充分表现自我。2006年秋季,H&M开始向北欧地区以外的市场推出网购与邮购业务。首先开通网购业务的国家是荷兰。紧接着2007年7月,在德国与奥地利也推出了网购业务;2008年1月,首期的德语版H&M邮购目录也正式发行。所有这些开通网购与邮购市场的共同之处是都有高度的互联网渗透率和完善的网络设施。尽管越来越多的邮购顾客选择在网上购物,但是邮购目录仍然占有重要地位。H&M每年发行四大邮购目录:两期春季目录和两期秋季目录。同时,还会增发特别主题的小型季节邮购目录。目录刊登的产品系列与专卖店所提供的基本相同,可以给予顾客服装搭配更大的想象空间,激发顾客的灵感。邮购目录中还有专门的时尚指导建议,为顾客的搭配提供提示和建议。H&M借助专卖店在顾客心目中树立品牌形象,依靠网购和邮购巩固形象,提升了服务顾客的水准,增强了顾客对H&M的信任,从而使H&M更加贴近顾客。(四)H&M的促销跨界营销。促销跨界是当今的一种新的促销方式,它的目的与一般的促销形式并无两样,不同的是进行促销跨界的企业不止在自己品牌上做文章,而是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主体,在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共同策划,最大限度的利用销售资源,实现最佳的促销效果。2007年6月,眼光独到的H&M把跨界的目光由现实世界转向虚拟世界。H&M宣布和美国艺电Electronic Arts (EA)旗下的模拟人生2合作,为虚拟游戏中的人物提供与现实中同款式的服装,让虚拟人物试穿和购买H&M的衣服,玩家也可以在虚拟生活中开设自己的H&M专卖店,H&M更邀请玩家们设计6个夏季主题的服装,在虚拟展示台上走秀,经过投票,将得票最多的服装生产并在真实的H&M专卖店中销售。美国艺电Electronic Arts (EA)旗下的模拟人生自2000年2月发售以来销量已经突破一亿套,是一款倍受全球玩家喜爱的电脑游戏。H&M首先看中了它在世界玩家心目中的知名度、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于是选择与之进行促销跨界,希望借此机会扩大消费群。其次,游戏所传达的轻松、时尚、个性的生活态度与H&M品牌概念一致,玩此类游戏的年龄层与消费H&M的年龄层也很吻合,两个公司的规模在各自的行业里也都相仿。H&M率先架起了虚拟世界和时尚世界的桥梁,在虚拟展台上展出的服装在六个星期内就达到了五亿的浏览量。三、H&M跨界营销对中国服装品牌的启示(一)跨界合作增强品牌号召力。中国的服装行业虽然看似繁荣,但大多不是由本土的服装品牌带动的。太多的外国品牌影响着中国本土服装品牌的发展。我国本土品牌普遍缺少独特的卖点,只会一味的降低价格,让消费者们想到某个品牌就只会与廉价发生联想,而不是联想到时尚。平面广告也往往设在价格低廉、时尚型低的杂志内,无法给消费者以时尚的印象,就不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甚至都不想去专卖店看一看。我国本土品牌可以借鉴跨界营销这种强强联手的营销模式,通过其它品牌来提升自己品牌的价值,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可以邀请知名设计师和明星进行设计,让其本人在除了广告以外的时间穿上其设计的服装,以生活中的状态为品牌做广告,而不是简单请明星代言拍一些平面广告照片。(二)地域跨界关注异域市场差异。中国领土广阔,地大物博,导致南北和东西部文化差异较大,因此服装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区别。根据地域跨界的营销理论,通过市场细分,针对不同区域的消费需求投放不同的产品。南方的地理特征区别于北方,所以对于服装的保暖特性要求不是很高,同时,文化的差异也使得南方的消费者更能接受设计创新大胆的服饰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求。西部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所以产品的价格就是消费者优先考虑的因素,而东部地区的情况则要另作分析。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并且非常具有潜力的市场,国内的服装品牌如果能够有效的稳固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将非常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实施地域跨界营销策略将有助于企业占领各地的市场,从而促进销售,达到企业目的。(三)渠道跨界全方位服务顾客。本土服装品牌销售渠道主要以实体店铺为主,渠道单一,很少有即设有邮购又有网购的品牌,无法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单一的销售渠道也会使企业流失一部分顾客。我国服装品牌多数都是一对一的服务类型,顾客进入店内,服务员马上跟在顾客身边,事实上这种“良好”的服务态度有时会让顾客感到不自在,H&M的开放式自助服务是本土服装品牌所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