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物权法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物权法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物权法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物权法案例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学专业物权法案例分析报告“原告李汉新、徐月月、李旻、李洁与被告李汉荣、殷红、李辰德、李晨骥、李凤娟、李汉祥共有物分割纠纷”案例分析班级:法学122班 姓名:徐强 学号:51 成绩:案件来源:1、案由:原告李汉新、徐月月、李旻、李洁与被告李汉荣、殷红、李辰德、李晨骥、李凤娟、李汉祥共有物产分割纠纷案;2、案件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zgcpwsw/,2014/5/25访问(案号:(2013)静民三(民)初字第395号)。裁判要旨:1、被告李汉祥、李晨骥在系争房屋内虽有户籍但并未实际居住,且共同享受过福利分房,根据房屋面积及配房人口,人均居住面积已大于法定最低标准,居住并不困难,故被告李汉祥、李晨骥属本市有其他住房,不属于系争房屋的共同居住人,不应享有系争房屋的征收利益。2、原告李汉新、徐月月从外地回沪时,户籍落入系争房屋,其因客观情况而自行购买商品房居住,并不因未实际居住系争房屋而当然丧失共同居住人资格。3、原告无证据表明李洁被列为博兴路配房人口。李洁享受单位的住房补贴。加上其丈夫符磊的福利分房可以保证一户家庭的基本居住条件。李旻作为未成年人,应随父母居住生活。4、被告李汉荣,后又与原告和其他被告对系争房屋的居住使用权、今后动迁利益产生异议,并且放弃征收补偿利益属于对自身重大利益的处分,应当以书面方式确定。故无法认定原告已放弃了自身在征收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同意全部征收利益归李汉荣家庭所有。5、房屋征收补偿,征收利益应当由承租人和所确定的共同居住人共有。一、案情简介系争房屋原承租人为黄秀娣,独用租赁部位为底层井搭连统客,公用租赁部位为底层灶间;2010年6月,租赁户名变更为被告李汉荣。原告李汉新、徐月月为夫妻,原告李洁为两人之女,原告符李旻为李洁与案外人符磊所生之女;被告李汉荣、殷红为夫妻,被告李辰德为两人之子;被告李晨骥为被告李汉祥之子;原告李汉新、被告李汉荣、李汉祥、李凤娟为兄弟姐妹关系,均系黄秀娣的子女。系争房屋内户籍情况:黄秀娣户口于1962年10月3日迁入,于2010年1月24日报死亡注销;殷红、李辰德户口均于1990年4月26日迁入;李汉荣户口于1994年11月28日国外日本东京回国迁入;李洁户口于1995年7月27日从二轻局技校迁入;李汉新、徐月月户口于1999年6月3日从江苏省南京市上海梅山冶金公司XXX幢XXX单元迁入;2003年4月5日,李汉新、徐月月、李洁同号分立户口簿;2005年4月7日,李汉祥、李晨骥户籍迁入李汉荣户;2005年8月1日,李凤娟户籍迁入李汉荣户;2012年9月5日,李洁女儿符李旻户籍落入李汉新户。2012年10月19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决定对静安区67街坊地上房屋进行征收,系争房屋在征收范围内。系争房屋在征收时,房屋内本市常住户口有原、被告十人。2013年3月18日,静安区房屋征收部门(房屋征收中心)为甲方、被告李汉荣为乙方签订了征收补偿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根据相关规定及本基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被征收房屋价值补偿款计2,056,892.70元;乙方不符合居住困难户的补偿安置条件,乙方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甲方提供给乙方的产权调换房屋计3套,总建筑面积206.91平方米。其他各类补贴、奖励费用共计651283.4;协议生效后,乙方搬离原址30日内,甲方按本协议约定支付乙方补偿款项共计212,841.50元。现征收补偿协议已生效,被告于5月8日办理了系争房屋腾空移交手续。经第三人结算发放款项共计337,736.47元。李汉荣户征收补偿利益根据第三人提供的结算单,目前价值总额为2,833,071.07元。由于原告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故李汉荣户的征收补偿款第三人尚未发放;3套产权调换房均为期房,购房进户手续目前尚未办理。1991年原告李汉新、徐月月工作调动,原告李洁随迁,三原告从陕西省武功县迁至南京梅山,居住于上海梅山冶金公司配给的职工住宅。李洁于1993年到上海二轻机械学校读书,1995年7月技校毕业后在上海工作。1998年2月,原告李汉新、李洁以117,437元购买了本市浦东新区北蔡五星路XXX弄XXX号鹏海小区XXX幢XXX室房屋,建筑面积47.05平方米。后原告李汉新、李洁将该房屋出售,于2004年4月,以原告李汉新、徐月月、李洁为产权人购买了本市五星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建筑面积72.59平方米)。1999年12月13日,原告李洁与符磊登记结婚。符磊于1998年5月享受过住房调配,由轻工住宅二分公司套配了本市博兴路XXX弄XXX号XXX室住房(建筑面积40.23平方米,以下简称博兴路房屋),进户一人。2004年初,该房屋被出售。1999年12月5日,符磊取得本市御青路XXX弄XXX号XXX室(建筑面积65.65平方米)房屋产权。二、审判情况一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三条、第九十九条、第一百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李汉荣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李汉新、徐月月支付人民币320,000元;二、原告李汉新、徐月月的其余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三、原告李洁、符李旻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四、第三人上海市静安第三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有限公司对上述判决主文给付行为予以协助配合。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诉讼保全费人民币5,000元,由原告李汉新、徐月月、李洁、符李旻共同承担2,500元,被告李汉荣、殷红、李辰德共同承担2,500元。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3,800元,减半收取计6,900元,由原告李汉新、徐月月、李洁、符李旻共同承担4,600元,被告李汉荣、殷红、李辰德共同承担2,30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案件判决后,四原告和六被告在法定上诉期内均未上诉,判决生效。三、综合分析1、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原告及被告李汉祥、李晨骥是否属于系争房屋的共同居住人?(1)、原告及被告李汉祥、李晨骥是否属于系争房屋的共同居住人? 共同居住人,是指作出房屋征收决定时,在被征收房屋处具有常住户口,并实际居住生活一年以上(特殊情况除外),且本市无其他住房或者虽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难的人。被告李汉祥、李晨骥在征收决定作出时,在系争房屋内虽有户籍但并未实际居住,且共同享受过福利分房,分得本市永兴路房屋并在该处居住,根据房屋面积及配房人口,人均居住面积已大于法定最低标准,居住并不困难,故被告李汉祥、李晨骥属本市有其他住房,不属于系争房屋的共同居住人,不应享有系争房屋的征收利益。根据共同居住人条件,确定原告是否是共同居住人,不仅要考虑房屋居住状况,还需考量原告在本市是否取得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法定最低标准的福利分房或一定标准的房屋补贴。原告李汉新、徐月月从外地回沪时,户籍落入系争房屋,其因客观情况而自行购买商品房居住,并不因未实际居住系争房屋而当然丧失共同居住人资格;原告李汉新、徐月月单位性质为上海市所属企业,但企业地址在江苏省南京市,职工住宅地点均在南京梅山,李汉新、徐月月在南京梅山分配的房屋,回沪后无法实际居住,不能作为对李汉新、徐月月在本市的居住保障,李汉新、徐月月不属于本市他处享有福利性质住房;单位根据政策,对李汉新、徐月月在南京梅山住房进行置换,给予回沪安置置换补贴款5万元,应视为本市企业给予职工的购房补贴款,但该补贴金额较低,尚不足以保障李汉新、徐月月两人回沪居住权益,故李汉新、徐月月应作为共同居住人参与系争房屋征收利益的分配,但在分配时需考虑该补贴款因素。被告李汉祥、李晨骥认为与原告李汉新、徐月月情况相同,应享受同样待遇,没有相应依据。原告李洁虽未在单位享受过福利分房,但单位证明给予李洁个人的住房补贴发放额为87,200元。博兴路房屋分配时间在符磊与李洁登记结婚一年半之前,无证据表明李洁被列为配房人口,该房屋应认定为符磊的福利分房。原告李洁、符李旻从未在系争房屋实际居住,且李洁已在单位享受一定标准的住房补贴,符李旻作为未成年人,应随父母居住生活,他处住房以核定父母的住房情况为准,李洁单位给予的住房补贴发放额与丈夫符磊的福利分房已可保障一户家庭的基本居住利益,故原告李洁、符李旻不应作为系争房屋的共同居住人参与征收利益的分配。(2)、原告是否已承诺放弃了征收利益?被告李汉荣称原告与其他被告在迁入户籍时都口头承诺过征收中不侵犯李汉荣一家利益,被告李汉祥、李晨骥、李凤娟虽予以认同,但三人与李汉荣家庭同为本案被告,与案件有一定利害关系。对于该说法,一方面现仅凭证人李汉平的证言,依据不足,法院是无法加以认定的,另一方面,证人李汉平、被告李汉荣等都陈述,口头承诺时,大家当时对动迁政策的理解为“数人头”,按正常人思维,即便有过承诺,在“数人头”理解之下承诺不影响李汉荣一家三口的动迁利益,与目前政策变更为“数砖头”情况下承诺放弃全部征收利益归李汉荣一家所有,还是存在根本区别,无法等同。放弃征收补偿利益属于对自身重大利益的处分,应当以书面方式确定。事实上,系争房屋2010年变更租赁户名时,原、被告已对系争房屋的居住使用权、今后动迁利益产生异议。故不应认定原告已放弃了自身在征收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同意全部征收利益归李汉荣家庭所有。公民的合法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公有房屋承租人所得的居住房屋征收货币补偿款、产权调换房归公有房屋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共有。四原告及被告李汉祥、李晨骥、李凤娟户籍通过正常途径迁入系争房屋,迁入时系争房屋的承租人及共同居住人应当意识到户籍的迁入可能会对今后房屋征收利益的分配带来不确定性,然原、被告之间并未以明确的方式确定今后征收利益的分配原则或归属。目前原、被告间对征收利益分配发生争议,只能依据法律规定判断系争房屋的共同居住人范围,征收利益由承租人和所确定的共同居住人共有。系争房屋征收补偿款中包含的搬家费755.40元、过渡费补贴15,108元,家用设施移装费2,000元、装潢补贴25,180元、按时搬迁奖50,000元属于对实际居住人的补偿,所以应归被告李汉荣、殷红、李辰德所有。据上述分析,原告李汉荣、徐月月应是其余征收利益的共有人。征收补偿利益的分割,应综合考虑被征收房屋的实际居住使用情况、家庭成员在他处是否已经享受过福利性质分房或动迁安置,以及保障各家庭成员居住权益等各项因素,遵循公平公正、着重保障房屋实际使用人权益的原则进行处理。综合考量被征收房屋的承租、居住使用情况、户籍迁入的历史缘由、原告获得单位安置补偿款等因素,酌情确定征收补偿款中一部分归原告李汉新、徐月月所有。被告李汉祥、李晨骥不应享有征收补偿利益。2、对本案的思考本案可以说是一起家庭内部因为拆迁补偿分配引起的纠纷,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本案的法官严格遵守了法律,依法做出合理判决,且原被告均未上诉,是值得赞赏的。但是这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呢?是法治文明发展还是人情道德落没?原告李汉新、被告李汉荣、李汉祥、李凤娟为兄弟姐妹关系,均系黄秀娣的子女,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共同协商,难道亲情比不上区区几十万元?近年来,房价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房奴,丈母娘被视为推动中国房价上涨的主要推力。虽然中央和地方都相继出台了许多限制房价上涨的政策,但仍阻止不了房价快速上升的脚步。我老家宿迁南环路外的郊区,现在期房都卖到4600一平米;邻近的来龙镇,房价居然早就上了3000一平米!而在2008年前,区政府和中医院后面的地段也仅仅2800一平米我想,原被告之间并非是亲情冷漠了,而是实在是被房价所压迫,住房是每个人的硬性需求。而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各地区不一样。争议房屋位于上海市,仅50多平米,拆迁各项补偿和奖励加起来超过300万。而在宿迁,相同的房屋拆迁最多不会超过15万。城市土地属于国家,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却能根据需要征收征用土地,与政府相比,原被征收征用土地的使用权人显然就处于被动地位。“数人头”、“数砖头”的补偿方式应当根据具体的被拆迁房屋共同居住人数和人均住房面积存合理的差别适用,目的在于保障拆迁后他们的住房要求。3、附:判决依据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三条(物权确认请求权):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