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季开学教工会议发言_第1页
2016年春季开学教工会议发言_第2页
2016年春季开学教工会议发言_第3页
2016年春季开学教工会议发言_第4页
2016年春季开学教工会议发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2016年春季开学教工会议发言2016年春季开学教工会议发言尊敬的教职工同志们大家好新春佳节刚刚过去,我们又在这里相聚,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工作。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行政领导,恭祝大家平安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老师们,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们中华人民家长会上“小手牵大手”。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家长会,家长会后好评如潮。我印象最深的是五年级在操场上的人体造型;有人说印象最深的是刘庆兵老师的主持,说后来的主持人欧劲老师在宿舍苦练,李响老师陪练;有人说印象最深的是方少全老师扛着得来的红旗和学生一起满场奔跑;有人说印象最深的是冯正华主任一个级一个级的策划和落实。第一次住宿学生“拿头撞地”。拿头撞地的学生是魏彩霞老师班级的,晚上下雷阵雨的时候,她总是立马赶到;陈彩虹主任那时每天都去巡查,和学生说“白话”;王范艳老师给学生送饺子学生现在还记得;蔡晓梅老师利给黄紫嫣家长发短信,紫嫣的家长现在还保存着,传颂着。说起科任老师下寝的形象,大家可能会想起刘庆华老师高大的身影,我联想到后来陈锡珍老师临产前教学一丝不苟的身影,联想到搬家时刘贤虎老2/7师帮老师们扫地的身影。就是这一个阶段,我们这群来自四面八方、个性不同的追梦人,碰撞、融汇、凝聚在莞中大旗之下,由信而做,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由西周六艺到六大主题导语。在阿杜的美术室里,杜凯涛、孙道明、王强、邱卫春、唐维伦、王小琳老师,周六在一起喝茶聊天,聊出了校园文化的六大主题和导语;还是在阿杜的美术室里,整个暑假都为校园文化受煎熬的有阳巧玲、刘海龙、孙道明、吴婧等许多老师;我觉得,东莞美术教研松山湖中心小学专刊“墙壁真的会说话”提出的校园文化“三看”就来源于这里。拓展型课程“五个一”。教研室谢洪涛副主任欣赏我们的拓展型课程,推荐我们代表东莞参加省里会议,希望我们把各项拓展型课程串起来。是莫春荣、王强、苏志坤、邱卫春、赵晓天、黄燕等老师编辑了拓展型课程教学指南,在这本书里我们明确了拓展型课程要让学生拥有一手钢笔好字,一些儒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放假前,我看到老师和学生都很认真的填写着我们独有的学生素质报告册。从成长到班队精神家园建设拾贝。3/7有了成长系列丛书,才有正在编辑校对的班队精神家园建设拾贝,源于老师们的实践,出于老师们的提炼,班队精神家园建设有了“一条主线主题活动;两种模式案例分析、自主管理;三项策略个性命名,班级博客,值周风采”。冯主任、大队辅导员何芸宜和级长带领各年级的老师,把过去做过的德育工作总结编辑为成长系列丛书,我看见曹静、谢金凤等老师加班校稿到深夜十二点多;我佩服刁智贤老师“厕所之旅”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冯主任说陈晓燕等老师利用寒假整理资料编辑班队精神家园建设拾贝。“三人同行风满袖”登上了小学语文教师。陈主任主持的课堂教学专题教研,古诗文专题走在前列,唐维伦老师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大家已经看到的还有东莞少年报的“尚书堂我的另一个家”、“沧海一粟蔡敏胜”、“我心飞翔”、“孙道明的诗意行走”;广东教学报的“松山湖中心小学经典诗文诵读课程组长王强访谈录”;书法报的“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师生作品选登”。在这一个阶段,我们将三年多来的思考和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参与其中的邱卫春老师说,天天练写字课程的定位、策略、评价现在更清晰了,总结提炼的过程就是一次提升。我在中层干部会议上说,总结提炼要务实,不要4/7搞假东西哗众取宠;总结提炼出来的经验要推广,推广才是价值所在。老师们,由于时间的限制,“关于幸福的回味”我在这里只能提到很少的人和事。其实,可以讲的还很多。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和大家一起,更多地回顾三年多办学历程中的一些工作生活片段,更多地讲一讲我们老师的故事,职工的故事,更多地分享蕴含于其中的快乐和幸福。因为,谈这样的话题,是对崇高表示敬意,是为新的进程积蓄精神的能量。第二个话题关于幸福的思考。二、关于幸福的思考幸福是什么教师的幸福在哪里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幸福是一种感觉,取决于人的心态一则笑话。财主认为吃鱼是痛苦的,于是下人犯了错就罚下人吃鱼。财主认为痛苦的事情,下人却觉得很快乐。难怪斯宾诺莎一生贫困,名声不为人所知,但他觉得自己幸福,他认为幸福就存在于思想和眼镜片之间。也难怪清华北大的博士、硕士跳楼者比比皆是,打工一族的幸福指数却远远高于百万富翁。看来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衣食住行。来看一封“三字”信。5/7说的是儿子在外读大学,没有钱了给爸爸写信要钱,信的内容异常简洁“爸钱。儿”。试想父亲读着这封信,心中会翻腾起何种滋味这样只知道要钱,全无情感的孩子以后人生路途中,又能感受到多少幸福能给别人带来多少幸福西方哲学家尼采有一句名言“上帝死了”。这是对人精神危机的最高概括和最好表述。“上帝死了”,就意味着人们精神支柱的倒塌,精神无依托,失落了。它给人留下的是迷惘、痛苦、困惑和失落。由此说来,我赞同下面的观点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对于被病痛折磨的人来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对于为情所困的人而言,有情人终成眷属就是幸福;对渴望有所成就的人来讲,事业成功就是幸福。人的生命是由身心两个方面构成。身,即身体,是生命的物质载体;心,即心理,是生命的精神载体。我们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追求自身的物质利益是追求个人幸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无需掩饰的。但我认为,这种追求应该保持适度的、相对的满足感。如果我们总是能以一种包容、阳光的心态去看待生活,能以一种感恩、向上的心态看待工作,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其实有着许多的幸福元素。6/7以一种包容、阳光的心态去看待生活2016年11月中国科协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排在各种职业声望之首,公众最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是教师。再看一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个教师岗位,哪怕是一个小学教师岗位,有多少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都翘首以待,全力竞争。你今天得到了这个职位,并不一定是你比别人更优秀,而只是因为你比别人更幸运。你拥有这一份职业,就是拥有着一份幸福。意识到这一点,你会懂得这份职业的珍贵。很好地守住这份职业,就是守护自己的幸福。我们中间的大多数都是从内地调入东莞工作的,家庭收入的改观、物质条件的改善,都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能经常想一想,享受着改革开放这样一份不薄的“俸禄”,为子孙后代尽一份教育责任,是良心份内的事情。我们就会有一种自觉自愿的工作心态,就不会为某年某月几百元奖金的增减而开心不起来,甚至常挂在嘴边唠叨;就不会将家属就业、子女读书等问题转嫁到工作中来,伤害同事和学生的幸福。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我们要保持这种包容、阳光的心态,还要有一种感恩、向上的心态。以一种感恩、向上的心态看待工作如果你把教师职业只看成为个人、为家人谋生的手7/7段,那你会觉得,工作只是一种劳务负担,你的付出,你的辛苦,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物质回报。如果你把教师职业看成是关乎人的事业,是能够实现你个人生命价值的事业,你就会觉得工作就是生活,工作就是幸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职业精神。有了职业精神,当新的学期来临时,你会有一种冲动,一种期待,就像一个演员盼望登上他难以割舍的舞台一样。你会对自己教学有一种“油然而生”的“痴迷”,多一分“理想主义”的“疯狂”,这种“痴迷”和“疯狂”,会让学生感染,会让学生感动,而你也从中感受自己的价值所在,从工作本身找到你的快乐。有了职业精神,当学生在教师节为你精心准备一次庆祝活动,毕业以后再回母校看望一下我们,这些都会让你感觉,其中包含的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