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无公害农产品 平菇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根据无公害食品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NY/T 5075-2002)制定本生产操作规程,适用于春林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使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平菇的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平菇生产。二、产地环境产地要选择地势良好,土质肥沃、原材料丰富、排灌良好的地块,禁止与化工厂、污水沟、煤矿等相靠近,保证不受污染侵害,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的要求,即:空气中各项污染物限值总悬浮颗粒物日平均0.3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日平均0.15毫克/立方米、1小时平均0.5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日平均0.10毫克/立方米、1小时平均0. 15毫克/立方米;氟化物日平均7毫克/立米米或1.8 毫克/(平方分米.天)(挂片法)、1小时平均20毫克/立方米。(二)灌溉用水中各项污染物浓度限值pH值5.5-8.5、总汞0.001毫克/升、总镉0.005毫克/升、总砷0.05毫克/升、总铅0.1毫克/升、六价铬0.1毫克/升、氟化物2.0毫克/升、粪大肠菌群10000(个/升)。(三)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1、PH值7.5时:镉0.40毫克/公斤、汞0.35毫克/公斤、砷20毫克/公斤、铅50毫克/公斤、铬120毫克/公斤、铜60毫克/公斤。三、生产工艺流程无公害备料发酵装袋(柱)播种发菌培养温度 2530 温度 1027空气湿度 60%70% 湿度 5%90%再出菇管理采收四、生产技术管理(一)生产季节按山东的气候特点一般适宜在秋季和冬季栽培,自然气温以2025为理想的播种时间,1520是适宜的出菇期。在设备条件较好,既能升温又能降温的环境中,可以周年生产。另外选用不同温型的品种,也可实现四季栽培。(二)品种选择和菌种生产1.品种选择选择符合国家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已获得菌种生产经营许可的菌种场所出售的优良菌种,并且通过出菇试验证明该品种的特性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且产量高、适应性好、抗逆能力强、商品性能好。2菌种制备菌种制备包括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菌种。母种应使用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的品种,并从具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1)母种培养基的制作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b.玉米粉培养基玉米粉30克左右,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克、蛋白胨0.5克。玉米粉煮至70左右保持1小时,然后加上其余的成分。(2)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 常用配方:a.棉耔壳培养基:棉耔壳100斤,麦麸15斤,石膏粉1.5斤,料水比1:1.11.2。b.木屑培养基:干木屑100斤,麦麸20斤,蔗糖1斤,石膏粉1.5斤,硫酸镁0.5斤,料水比按1:1.11.2。c.谷粒培养基:选新鲜、无虫、无霉变的小麦、(大麦、谷子、高粱、玉米粒均可),淘洗干净,按1:2.0比例加水,煮沸30分钟,闷46个小时,沥去水分,标准是“煮透晾干”再加入干料1%的石膏粉,0.5%的石灰拌匀、装瓶。该种培养基发菌块,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采用此培养基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3)分装母种培养基的分装量掌握在试管长度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灭菌后摆放成的斜面顶端距试管口不少于50毫米,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装至距瓶(袋)口不少于60 毫米,灭菌后不少于45 毫米。棉塞大小松紧要适度。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松紧度要一致。(4)培养基灭菌a.高压蒸汽灭菌法:主要用于母种,灭菌的条件是0.110.12千帕,30分钟。原种灭菌一般是0.12千帕,1.5小时。b.常压蒸汽灭菌:主要用于原种和栽培种。灭菌的条件一般是灭菌器内达到100后保持810个小时。采用的工具主要有蒸笼、灭菌桶、灭菌柜。(5)冷却 冷却室使用前要进行清洁和除尘处理。地面铺消毒过的塑料薄膜后,将灭菌后的原种瓶(袋)或栽培种瓶(袋)放置在冷却室中冷却到料温降至适宜温度。(6)接种 培养基灭菌后,移入接种室或接种箱,按无菌操作的规程进行接种。无菌操作的环境主要用紫外灯进行消毒。母种接原种用接种针,原种接栽培种用接种匙。一支母种移植扩大原种不应该超过6瓶;一瓶原种移植扩大栽培种不应该超过50瓶。(7)培养(检查) 培养期适宜的温度为22-28,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注意通风,避光。各级菌种培养期间应定期检查,及时拣出不合格菌种。完成培养的菌种要及时登记入库,生产各环节应详细记录。各级菌种都应留样备查,于4-6下贮存,贮存至使用者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该批菌种出第一潮菇。(三)培养料配制1配方常用棉耔壳85%、麦麸12%、蔗糖1%、过磷酸钙1%、石膏粉1%。或用棉籽壳99%、石灰1%。也可以选用稻草,其中稻草50%,棉籽壳30%、麦麸17%、蔗糖1%、过磷酸钙1%、石膏粉1%。2配制方法按配方比例准备称好主料和副料。先将主料堆放在干净的水泥地上,再将麦麸及石膏粉或石灰、糖水溶液依次拌入料中,反复搅拌均匀,适量加水,达到适宜的含水量。(四)装袋灭菌1装袋选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筒、宽2022厘米,长4045厘米,厚度0.020.025毫米,装干料0.70.8公斤。采用两头袋口接种。装袋时,将一头折叠,先放一层菌种,再放培养料并压实。装到袋长一半时,又放一层菌种,再装满培养料,播种一层后压实,用木棒在料中央插一空洞。往孔内填小块菌种,接着在料面撒一层菌种封顶,再用绳将袋口扎紧。接种量一般为10%15%。2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常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的工作压力为1.11.5公斤/厘米2,温度121125,1.52小时,常压灭菌温度100时,保持810小时。3、冷却灭菌后料袋搬入冷却室冷却,或者在已消过毒的培养室冷却,袋温度降到30下接种。(五)接种培养1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规程操作。接种室和培养室 接种前要进行一次严格的消毒,料袋和接种用品、在菌种搬入后进行二次消毒。接种时选择菌丝洁白、粗壮、浓密、交织成块的优质菌种,菌种不宜掰的太大或太碎,以杏核大小为宜。一般一瓶原种(500亳升)接4050袋。2培养菇棚消毒后,把接过种的料袋搬运到菇棚内,在畦床上堆垛发菌。堆垛发菌后,要定期在料袋间插温度计,注意堆温变化。发菌温度以2530为好,高于30,要及时散堆,加大通风量.低于20,应该想法增温。菇棚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气温高时,早晚通风,低时,中午通风。菇棚内空气湿度以60%70%为宜。堆垛后每隔57天翻垛一次。翻垛时,发现有杂菌污染的菌袋要及时拣出。当菌袋两头菌丝各长进料内23厘米时,可在菌丝生长带上端12厘米处用大头针周身刺孔810个,以通气补氧,促进菌丝健壮生长。在适宜条件下,一般中温型平菇25天左右,低温型3035天,菌丝即可发满。(六)出菇管理1温度加大温差,刺激出菇。平菇属于变温结实,加大温差利于出菇。利用早晚气温低时,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拉大昼夜温差610,以刺激出菇。低温季节,白天注意增温保温,夜间加强通风降温。气温高于20以上时,可采用加强通风和进行喷水降温的方法,以增加温差,刺激出菇。2湿度出菇场地要经常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在料面出现菇蕾后,要特别注意进行喷水。喷水注意是向空间和地面上喷,严禁直接向菇蕾上面喷,当菇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时,可以少喷、细喷、勤喷雾状水,补足需水量,以利于子实体生长。在采收12潮菇后,菌袋水分大大下降,要及时补水。3通风换气低温季节,1天1次,每次30分钟,一般在中午喷水后进行;气温高时,一天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换气多在早晚进行,切忌高湿不透气。通风换气必须要缓慢进行。4光线散射光可诱导早出菇、多出菇;黑暗不出菇;光照不足,出菇少,柄长、盖小、色淡、畸形。一般以菇棚内“七分阴三分阳”为宜。(七)再出菇管理收获完第一、二批菇后,要补充水分与营养,其方法是将出过菇的菌袋,压在水中浸泡1220小时,然后取出进行再出菇管理。1垒菌墙出菇(1)营养土 营养土一般选用地表10厘米以下的肥沃土,用5%石灰水、0.2%多菌灵,喷入土中。再用部分处理过的土加0.5%0.8%磷酸二氢钾、1%草木灰、0.4%尿素、2%左右的新碎麦草以及0.02%的高锰酸钾搅拌成营养泥备用。(2)垒菌墙 垒菌墙时,先将出菇的菌袋脱膜,脱去3/4后,中间空隙用土填充,两端缝隙用营养泥封实,有菌膜的一头朝外。按一层营养泥一层菌袋的顺序依次垒68层。顶部用泥修成中间深10厘米的补水槽,后用直径2厘米的棍棒从水槽中间每隔20厘米,向下扎3050厘米的孔洞,以利通气和排灌保湿。菌墙垒好后,重浇一次水。菌墙垒完35天后,解开袋口。注意温度、湿度和通风。每采收一茬菇,就向水槽添加一次营养液(蔗糖1%、尿素0.4%、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多菌灵0.1%、草木灰1.5%、三十烷醇11毫克/升、味精0.01%、水95%)。2覆土出菇在菇棚内开沟整畦,挖宽1米、深2030厘米、长度不限的沟畦,畦与畦间留50厘米的人行道。将出过2潮菇的菌棒两头料面清理干净,脱去塑料袋,截成两段,竖直排放在沟畦内,然后用肥沃土填充菌棒间的缝隙,并盖于菌棒表面0.51厘米厚。覆土后,向畦内浇水,水量以足以浸透菌棒,但不致使菌棒上浮为宜。在出菇适宜条件下,约7天左右就可现蕾,再按出菇管理要求进行管理。五、病虫害防治(一)防治原则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根据这一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题的综合治理措施,把有害生物的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保持产品和环境的无公害水平。化学农药使用农药时,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要求,不得使用剧毒、高毒、以及残留高的农药,原基形成后直至采收严禁使用任何农药。(二)综合防治平菇的综合防治措施借鉴使用食用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中规定的各项措施。(三)各种杂菌、病虫害防治1杂菌及其防治危害干菇的杂菌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青霉和木霉:青霉初期为白色,以后变成浅绿色。木霉一开始即为绿色,以后绿色逐渐加深。湿度高,通风不良,酸性环境易发生。防治方法:可挖掉污染部位,然后洒上多菌灵原粉或生石灰。料内污染,应全部烧掉或深埋。(2)链孢霉:发生的条件在2530温度下,孢子6小时萌发,形成大量棉絮状菌丝,48小时后产生大量粉红色的分生孢子。防治方法:在培制培养料时用1:500倍多菌灵或霉锈净拌料,可避免发生,如果发生,及早销毁或深埋。(3)石膏状霉菌:常发生在培养料表面,产生粉状浓密的白色菌丝。防治方法:增加料的磷肥含量,喷洒1:7的乙酸溶液。2病害及其防治病害常见以下两类:(1)在栽培过程中,环境条件及管理方法不妥;造成反常的生理活动的现象,我们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菌丝疯长:菌丝表层气生菌丝浓密,影响出菇。形成菌丝风长的原因主要是空气湿度大,通风不良所致。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平菇的大脚菇:子实体菌盖极小,菌柄粗长。这主要是缺氧、通风不良造成的。防治方法:加强通风,注意光线。平菇枯萎:菇蕾或子实体生长停滞,逐步萎缩、变干枯死、腐烂。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水分不足,通风过大。防治方法:增加空气相对湿度,不使料面干燥,通风时切勿让风直吹菇蕾或子实体。锈斑:平菇菌盖、菌柄上产生锈褐色斑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形成的。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湿度。(2)子实体被其他杂菌污染致使发病或死亡。我们称为侵染性病害。平菇常见的病是干泡病(褐斑病),主要危害其正常生长。其症状为子实体表面产生白色绒毛状菌丝,出现褐色斑点,菌盖萎缩、干裂。防治方法:降低温度,加强通风。病区喷2甲醛液或1:500倍多菌灵。3虫害及其防治(1)菌蛆:主要危害菌丝体或子实体。菌蝇、蚊等的幼虫都是白色或黄色没有脚的小蛆,会蛀食子实体。防治方法:清除衰老的菌丝体;利用成虫趋光性,设杀虫灯进行诱杀,或喷高效低毒农药,如敌百虫1000倍液喷射,能杀死幼虫和虫卵。(2)菌螨:属于蜘蛛纲、蜱螨目的一些小虫,个体很小,黄白色,成堆时是淡黄褐色,像灰尘或米糠,繁殖力很强行动迅速,会吃菌丝和菌盖,造成菇蕾枯萎。防治方法:原料充分晒干,周围环境喷敌敌畏,发生后用4三氯杀螨醇乳剂800倍液喷洒。(3)跳虫:成虫有灵活的尾部,弹跳如蚤,咬食子实体。防治方法:喷洒0.1的鱼藤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第二批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招聘62人(湖南)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产假顶岗教师招聘1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金华磐安县卫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脐静脉畸形免疫机制-洞察与解读
- 2025年福建省南安市龙泉中学招聘15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无形资产数字识别技术-洞察与解读
- 2025年隆昌市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的(49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班组安全培训禁令课件
- 《研究生入学教育》课件
- 汽车行业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打起手鼓唱起歌混声合唱简谱
- 空调安装免责协议
- QGW 201175-2019-金风陆上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通用防腐技术规范
- 老友记第一季字幕
- 输电线路风偏计算基本方法
- 骨科概论课件
- 第5章光电成像系统
- GB/T 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 GB/T 5455-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