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1 页 共 151 页 综合智能综合智能 HLR 系统技术规范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mart HLR 讨论稿讨论稿 2003 年年 10 月月 福建福建 泉州泉州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2 页 共 151 页 修订记录修订记录 时间版本号修订人修订记录 2004 07 181 081 增加主叫多业务触发业务流程 2 增加物理号码支持 16 位编号方案 3 修改短消息实现流程 2005 6 61 091 修改 MAP 接口 支持 31 位长度号码 2 增加呼叫时转网用户被叫闭锁的情况说明 3 说明用户开关机流程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3 页 共 151 页 前前 言言 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发展指导意见 为提高中国电信本地网络码号资源利用率 解 决中国电信固定网络智能化需求 研究固定网络向移动网络的融合 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对本地网上提供混合放号业务 智能业务触发 固网与 3G 融合的技术要求 信令流程 交换机及综合智能 HLR 之间的信令交互 对综合智能 HLR 的技术要求等技术 问题进行了阐述 对实施本规范后对现有网络中已有业务的影响 新增业务拓展进行了描 述 对实施综合智能 HLR 后对支撑系统 如计费系统 IT 支撑系统 网管系统等 的影 响进行了分析 为便于实施 在附录中增加交换机和 SHLR 的接口规范和实施方案 在规范制定过程中 得到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 中国电信集 团广州研究院的指导 得到福建富士通公司 朗讯公司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的大力支 持 在此表示感谢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电信集团福建省公司 福建省电信公司泉州分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4 页 共 151 页 目 录 1范围范围 8 2参考规范参考规范 9 3术语和缩略语术语和缩略语 10 3 1术语 10 3 2缩略语 11 4业务背景业务背景 12 5需求定义需求定义 13 5 1混合放号 13 5 1 1业务定义 13 5 1 2业务特征 13 5 2智能业务的全网触发 14 5 2 1业务定义 14 5 2 2业务特征 15 5 3PHS 用户向 3G 的发展 15 5 3 1业务定义 15 5 3 2业务特征 15 6组网及信令选择组网及信令选择 17 6 1组网 17 6 2信令选择 17 6 2 1SHLR与固定网络接口 17 6 2 2与PHS网络接口 18 6 2 3发展为综合SHLR的接口需求 18 7基本业务流程基本业务流程 19 7 1ISUP 信令过程 19 7 1 1混合放号 19 7 1 2智能业务的全网触发 26 7 2MAP 业务流程 30 7 2 1PHS用户与固定用户混合放号业务流程 30 7 2 2PHS用户智能业务触发业务流程 32 7 2 3固网用户 PHS用户 迁移到3G网络 34 7 2 4PHS转网用户其他业务处理流程 38 8SHLR 详细业务流程详细业务流程 43 8 1混合放号 43 8 1 1固定用户流程 43 8 1 2PHS用户流程 49 8 2智能业务全网触发 52 8 2 1PSTN用户流程 52 8 2 2PHS用户流程 55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5 页 共 151 页 8 3混合放号和智能业务结合的业务流程 58 8 3 1固定用户流程 58 8 3 2PHS用户流程 64 8 4前转呼叫业务流程 65 8 4 1固定用户流程 65 8 4 2PHS用户流程 73 8 5PHS 迁移到 3G 网络业务流程 77 8 5 1长途 他网呼叫转网用户 正常接续 77 8 5 2本地固网用户呼叫转网用户 正常接续 78 8 5 3本地PHS用户呼叫转网用户 正常接续 79 8 5 4被叫关机处理 以本地PHS呼叫为例 80 8 5 5被叫登记无条件 不可及 关机 前转 81 8 5 6被叫登记遇忙 无应答 不可及 寻呼无响应 前转 82 8 5 7被叫签约智能业务 83 8 6短消息业务流程 84 8 6 1混合放号用户互发短消息 不跨系统 84 8 6 2混合放号用户互发短消息 跨系统 85 8 6 3混合放号用户始发短消息 目的用户为PHS转网用户 85 8 6 43G PHS转网用户始发 目的用户为混合放号用户 86 8 6 53G PHS转网用户始发 目的用户为外地 外网用户 86 8 6 6来自外地 外网短消息 目的用户为混合放号 3G用户 87 9SHLR 实施基本原则实施基本原则 88 9 1编号方案 88 9 1 1编号方案一 逻辑号码与物理号码的混合编号 88 9 1 2编号方案二 改号后的物理号码 采用前缀 内部号码的编号方式 88 9 1 3编号方案三 物理号码采用16位号长的编号方式 89 9 2号码变换原则 89 9 2 1主叫号码变换的发起原则 89 9 2 2被叫号码变换的发起原则 90 9 2 3号码变换方式 90 9 2 4号码变换方式的说明 91 9 3计费原则 92 10信令修改描述信令修改描述 94 11性能要求性能要求 95 11 1处理能力要求 95 11 1 1SHLR的处理负荷要求 95 11 1 2端局的处理负荷要求 96 11 1 3长途局 关口局 汇接局的处理负荷要求 97 11 1 4SSP局的处理负荷要求 98 11 2接续时延 98 11 3中继电路 99 11 3 1端局与SHLR之间的中继 99 11 3 2长途局 关口局 汇接局与SHLR之间的中继 99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6 页 共 151 页 11 4信令链路 100 11 5可靠性设计 100 12SHLR 的技术要求的技术要求 101 12 1基本描述 101 12 1 1号码管理中心 用户属性数据库 101 12 1 2WCDMA HLR AuC 101 12 2功能要求 104 12 2 1固网号码管理中心 用户属性数据库功能 104 12 2 2WCDMA HLR AuC业务功能 106 12 2 3系统维护功能 109 12 3信令要求 110 12 4处理负荷要求 110 12 4 1查询速率要求 110 12 4 2信令处理能力 111 12 5可靠性要求 111 12 5 1设备层面 111 12 5 2网络层面 111 12 5 3业务层面 112 12 6接口需求 112 13SHLR 组网方式组网方式 113 13 1数据组织及负荷分担的实现 113 13 2SHLR 容量建议 113 13 3组网方式 113 13 3 1固网应用阶段 113 13 3 2综合SHLR阶段 114 13 4容灾 SHLR 数据同步 115 14对交换机的技术要求对交换机的技术要求 116 14 1功能要求 116 14 1 1基本业务流程要求 116 14 1 2编号方案 120 14 1 3编号方案三 物理号码采用16位号长的编号方式 121 14 1 4呼叫触发及号码变换原则 121 14 1 5对SSP交换局的特殊要求 123 14 1 6对PHS交换局的特殊要求 124 14 1 7总结 124 14 2信令要求 125 14 3处理能力要求 125 14 4接续时延 125 14 5可靠性要求 126 14 6计费要求 126 14 6 1详单 126 14 6 2用户计次表话单 127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7 页 共 151 页 14 7告警 128 14 8话务统计 128 14 9业务冲突 128 14 9 1对发话业务的影响 128 14 9 2对受话业务的影响 130 14 9 3CENTREX业务 131 14 9 4前转类业务 132 14 9 5多方业务 133 14 9 6对非呼叫类业务的影响 134 14 9 7对智能业务的影响 134 15对支撑系统的要求对支撑系统的要求 136 15 1概述 136 15 2与网管系统的关系 136 15 2 1话务统计 136 15 2 2告警 136 15 2 3呼叫观察与信令跟踪 137 15 2 4用户管理 137 15 3信令监测系统 137 15 4营业系统 138 15 4 1新装电话 138 15 4 2拆机流程 138 15 4 3移机流程 138 15 4 4改号流程 139 15 4 5新业务受理流程 139 15 4 6数据初始化 139 15 4 7PHS装机流程 139 15 4 8PHS的拆机流程 139 15 5话单采集系统 139 15 610000 系统 139 15 7112 测试网 140 16SHLR 的发展的发展 141 16 1本地网集中数据库 141 16 1 1解决固话混合放号的问题 141 16 1 2实现固话 PHS的混合放号 141 16 1 3解决智能业务的全网触发问题 141 16 1 4提供固话 PHS 3G融合的业务功能 142 16 2简单业务处理中心 143 17附录 容灾附录 容灾 HLR 以及数据同步方式介绍以及数据同步方式介绍 145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8 页 共 151 页 1范围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地网 SHLR 综合智能 HLR 业务功能的实现和实施 本规范对本地网上提供 SHLR 功能以及混合放号 固定网 NP 业务 全网智能业务的 触发 PHS 向 3G 的不改号迁移等业务功能的管理和实施进行了描述 对 SHLR 的技术要 求 交换机的技术要求 交换机与 SHLR 之间的信令交互等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 同时 对实施 SHLR 业务功能后对 PSTN 网络的新业务及补充业务 计费 话统以及支撑系统 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本规范适用于 SHLR 系统的建设 为本地网混合放号 NP 业务 全网智能业务触发 PHS 向 3G 的迁移 固定网与移动网的融合提供技术依据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9 页 共 151 页 2参考规范参考规范 1 YD T1128 2001 电话交换机总体技术规范 补充件 2 YDN 065 1997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3 GB 001 900 中国国内电话网 NO 7 信令方式技术规范 4 3GPP TS 29 002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MAP specification 5 3GPP TS 22 002 Bearer Services Supported by a GSM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6 3GPP TS 22 004 General on Supplementary Services 7 3GPP TS 23 011 Technical realization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General Aspects 8 3GPP TS 22 090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9 3GPP TS 23 078 Customised Applications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 CAMEL Phase 3 CAMEL Application Part CAP specification 10 3GPP TS 23 018 Basic Call Handling Technical realization 11 3GPP TS 23 040 Technical realization of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12 3GPP TS 23 060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Service description 13 ITU T RecommendationQ 7XX 07 96 Specifications of Signalling System No 7 14 ITU T RecommendationX 208 1988 Specification of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 1 15 ITU T RecommendationX 209 1988 Specification of basic encoding rules for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 1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10 页 共 151 页 3术语和缩略语术语和缩略语 3 1术语术语 逻辑号码 用户号码逻辑号码 用户号码 DN 运营商分配给用户的唯一号码 也是用户向外公布的号 码 当用户作主叫时 是被叫显示的主叫号码 当用户作为被叫时 是主叫方所拨的号码 同时也是运营商识别用户并计费的号码 用户物理号码 即路由号码 用户物理号码 即路由号码 LRN 运营商分配给用户的路由号码 该号码不向 外公布 是网络的内部号码 该号码对应固定交换机中的某个端口或用户线 本地网交换 设备可以根据该号码寻址用户的真实所在 固网固网 HLR 借鉴移动网用户归属位置寄存器概念引入的固网网元 该寄存器记录了 用户对应的逻辑号码和物理号码 并提供两者之间的转换 同时还记录了用户的智能业务 签约属性等信息 综合智能综合智能 HLR SHLR 3G 移动网及固网合一的 HLR 归属位置寄存器 SHLR 首先作为 3G 网络标准网元 满足 3G 网络 HLR 的业务功能与接口标准要求 同时增加了 固网 HLR 部分功能 记录固网用户逻辑号码 物理号码以及两者间映射关系 记录固网 用户智能业务签约属性等信息 为本地网混合放号 NP 业务 全网智能业务触发 PHS 向 3G 的迁移以及固定网与移动网的融合提供综合的集中用户数据库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11 页 共 151 页 3 2缩略语缩略语 ACMAddress Complete Message地址全消息 DNDirectory Number逻辑号码 用户号码 GWGateway 关口局 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位置归属寄存器 IAMInitial Address Message初始地址消息 INAPIntellig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rotocol智能网应用规程 ISUPISDN User PartISDN 用户部分 LRNLocation Routing Number用户物理号码 路由号码 LSLocal Switch固网端局 MAPMobile Application Part移动应用部分 MSTandem Switch 汇接局 MSCMobile service Switch Center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MSISDNMobile Station ISDN移动台 ISDN 号码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电话交换网 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个人手持电话系统 REL Release Message 释放消息 SCPService Control Point业务控制节点 SHLRSmart HLR综合智能 HLR SSPService Switch Point业务交换节点 TSToll Switch 长途局 VLRVisited Location Register拜访位置寄存器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12 页 共 151 页 4业务背景业务背景 SHLR 的需求主要包括 但不限于 以下几类应用 1 在中国电信目前进行的网络优化过程中 经常会有网络的优化调整和号码的改 变 如正在进行 撤小局 并大局 的优化工作 原属于同一局码的部分用户 需要把它们分配到两个或多个局 为不影响用户的服务质量 需要通过 SHLR 支持固网混合放号的功能 2 在未来的业务开展中 用户可以登记自己所喜欢的号码 这些号码可以从一个 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 同时用户可以在迁移位置后不改变原有的号码 即用户 拥有统筹安排后的号码 该号码与用户所在的位置无关 通过 SHLR 实现了真 正意义上本地网内号码可携带 3 在中国电信目前的业务开展过程中 全网智能化是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就是如何解决目前智能业务的快速开放与全网覆盖 如对于主叫类业务 端局 不能将无接入码的智能业务触发上来 导致固定预付费难以实施 对于同振 彩铃等被叫类业务 由于业务属性与被叫相关 发话局以及中间接续交换机无 法感知其业务属性 不能在呼叫落地前将呼叫发送到 SSP 局进行相应的业务触 发与处理 使得全网被叫类智能业务基本无法开展 通过 SHLR 可以支持全网 智能化 解决智能业务的全网触发问题 4 在中国电信上 3G 后 可以利用现有的固网优势发展 3G 业务 包括固网用户不 改号平滑迁移为 3G 网络用户 以及发展固网 3G 融合的业务 通过 SHLR 可以 解决固网用户向 3G 迁移的问题 同时为固定移动的融合业务提供支撑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13 页 共 151 页 5需求定义需求定义 5 1混合放号混合放号 5 1 1 业务定义业务定义 混合放号业务的基本思想是实现用户使用的号码与用户实际的端口 设备 网络的分 离 一方面 某一用户号码可以为运营商的任一网络使用 而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网络的特 定交换局 另一方面 用户所使用某一号码可以随用户的接入端口在网络内随意迁移而无 需改变 其具体做法是将用户的原有的一个号码剥离为两个号码 即将原来既有用户标识功能 又有路由标识功能的用户电话号码转变成一个单纯只具有用户标识功能的逻辑号码 即用 户号码 DN 和仅包含用户物理信息的物理号码 LRN 这样标识每个用户实际上使用了两 个号码 一个逻辑号码 一个物理号码 用户的物理号码仍然按照原来分号段的方式进行 管理 而逻辑号码不再受到号段的限制 可以在整个本地网中的不同区域 不同网络中使 用和迁移 5 1 2 业务特征业务特征 本地网混合放号业务使逻辑号码成为本地网中标识用户的特定号码 无论用户在本地 网中如何迁移 该逻辑号码始终保持不变 用户的物理号码将随着用户在本地网中的迁移 而改变 但这个改变过程对于终端用户而言是不可见的 用户的物理号码和逻辑号码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号码资源 每个逻辑号码 无论是否发 生混合放号 都至少对应于一个物理号码 对于没有混合放号的用户 其物理号码和逻辑 号码是一致的 实现混合放号业务 需要在本地网中增加一个网络实体 SHLR 综合智能 HLR 它同 时管理着用户的物理号码和逻辑号码 本地交换机和运营支撑系统通过规定的信令接口与 SHLR 进行交互 以便根据用户的物理号码获得其逻辑号码 或者反过来根据逻辑号码获 得其物理号码 用户拨打的被叫号码 交换机发送的主叫号码 以及交换机所出的用户话 单中使用的是逻辑号码 以便用户查看 而在本地网交换机之间通过用户的物理号码来将 呼叫接续到被叫用户的交换机和终端上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14 页 共 151 页 本地网混合放号业务的作用范围限于本地网中的用户 对于被叫为外地号码和外网号 码情况 本地网仍按照原来的路由规则通过长途局或者关口局将呼叫接续到指定的网络 外地用户或者外网用户要呼叫本地网内的用户 按原有的路由规则接续到本地的长途局或 者关口局 由它们与本地的 SHLR 进行交互以便获得本地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 本地网混合放号业务是一个发端侧的业务 由发话侧的交换机完成混合放号业务中规 定的号码变换功能 包括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的变换 对于从其他网络 包含长途局 移动 网 来的呼叫 由接收来话的长途局或关口局作为本地网的发话交换机完成被叫号码变换 的功能 对于不支持混合放号业务的本地网端局 由其接入汇接局作为发话交换机来完成 主被叫号码变换的功能 对于呼叫前转业务 发起前转呼叫的端局也要作为发话交换机对 前转呼叫完成主被叫号码的转换 具体的号码变换过程将在下面详细阐述 5 2智能业务的全网触发智能业务的全网触发 5 2 1 业务定义业务定义 本地网智能化包括下述几个方面课题 一 提高业务平面的业务提供能力和业务开放 性 二 SSP 位置太高 三 如何解决全网智能业务的触发 在上述三个课题中 第一课题由 SCP SSP 层面解决 本文不加描述 第二个课题 主要是通过 SSP 逐步下移 目标是端局 SSP 化 但由于端局机型复杂 目前全 SSP 化的 可行性较小 是一个长期逐步实施的过程 本文重点解决第三个课题 即如何解决全网智 能业务的触发 端局智能业务触发的背景是 目前 SSP 基本已经下移到每个本地网 即每个本地网 均有 SSP 但还没有下移到端局 端局基本不支持 SSP 导致在业务开展过程中 对于无 接入码的智能业务 仍然存在业务难以触发的问题 SHLR 的引入 有效解决了端局的业 务触发能力 增强了本地网的智能化能力 智能业务的触发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 被叫侧智能业务的触发问题 被叫侧业务触发如同振 彩铃业务 该类业务由 于目前中间局无法感知到被叫的用户属性并触发智能业务 需要落地端局检测 到用户有权限时 加插接入码 将该呼叫转接到 SSP 由 SSP 进行相应的业务 处理 然后将呼叫再接续到被叫端局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 一方面 存在大量 的路由迂回 同时 被叫端局能否支持相应的用户属性及加插相应接入码 将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15 页 共 151 页 呼叫接续到 SSP 另一方面 即使被叫端局将呼叫接续到 SSP SSP 在完成业务 处理后需要将该呼叫再接续到落地端局 此时如何防止呼叫再次触发到 SSP 上 述两个问题在现网端局均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 导致中国电信被叫侧智能业务 开放困难 2 主叫侧智能业务的触发问题 主叫侧触发如固定预付费业务 该业务希望发话 用户在摘机时 交换机自动在被叫号码前加插接入码 将该用户的呼叫汇接到 SSP 由 SSP 触发相应的智能业务 但目前网上端局交换机种类很多 部分机型 不能自动在被叫号码前加插接入码 因此难以在全网实现上述的业务触发 为了解决上述的智能业务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 SHLR 的解决思路 具体地说 SHLR 作为用户属性数据库 保存主被用户叫智能业务的签约信息 本地网所有呼叫先发送到 SHLR 由 SHLR 查询完用户的签约信息后将智能业务的接入码返回 交换机根据 SHLR 返回的智能业务接入码接续到 SSP 实现智能业务的触发 5 2 2 业务特征业务特征 智能业务包括主叫侧的智能业务与被叫侧的智能业务 主叫侧的智能业务有固定预付 费业务 被叫侧的智能业务有一号通业务 一机多号业务 游子归家业务 同振业务 彩 铃业务等 每个智能业务均拥有不同的智能业务接入码 SHLR 保存用户的智能业务签约信息 并能够根据这些签约信息得到上述智能业务的 业务接入码 交换局将呼叫发送到 SHLR SHLR 查询出主被叫用户的签约信息后 通过 REL 回 拆信令将业务接入码返回给发起局 发起局根据该业务接入码将呼叫接续到 SSP 局 由 SSP 局进行相应的业务触发 5 3PHS 用户向用户向 3G 的发展的发展 5 3 1 业务定义业务定义 在 3G 网络建设后 PHS 用户可以在不改号码的前提下平滑迁移到 3G 网络 成为 3G 的签约用户 这样可以利用小灵通的用户资源和品牌优势迅速开展 3G 业务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16 页 共 151 页 5 3 2 业务特征业务特征 对于 PHS 转网用户 分配 3G USIM 卡 采用 3G 用户的 IMSI 号码 但其 MSISDN 号码仍然保留其原有固网逻辑号码 考虑到外地根据主叫显示回呼的需要 MSISDN 号 码还应在用户原有的固话号码前加上国内号码前缀及本地区号 由于采用 3G 用户的 IMSI 号码 转网用户以 IMSI 为索引的 CS PS 域相关操作均不 受影响 用户始发呼叫所显示的主叫号码应为带有国内号码前缀和本地区号的原有固网号 码 而需要根据其 MSISDN 寻址的被叫及终结短消息流程则由外地 他网首先送回其 DN 号码原所属固网本地网 由固网本地网通过与 SHLR 的交互得到其真实路由并完成后续 处理 针对转网用户 SHLR 在 DNLRN 号码对应表中增加其为 3G 用户的标识 并且 SHLR 同时作为移动网 HLR 保存转网用户的移动用户数据 包括所有静态和动态数据 并负责完成与该转网用户相关的所有 HLR 相关业务 包括位置更新 鉴权 用户数据管 理 补充业务操作 路由提供等 在该用户做被叫时 固网本地网交换机或本地移动网交换机采用 ISUP MAP 与综合 SHLR 交互 综合 SHLR 完成 DNLRN 号码映射后 根据其 3G 用户标识发起 PRN 操 作 并将取回的 MSRN 返回给发起查询的交换机进行路由分析 对于外地和他网发起的 呼叫而言 呼叫将被首先送回原归属的固话本地网 当该用户漫游时 可能造成一定的路 由迂回 与目前网间呼叫就远入网的情况相当 对于转网用户的短消息业务 始发短消息是信令网寻址发送到用户设置指定的短消息 中心 只要通过该中心鉴权即可 该中心需要保留转网用户鉴权及 SHLR 路由数据 终 结短消息流程则根据转网用户 MSISDN 号码分析结果被首先送回本地网原 DN 号段对应 的固网 PHS 短消息中心或新建短消息网关 由其与 SHLR 交互后转发到 3G 短消息中心 处理 具体业务流程参见本文第 8 章 SHLR 详细业务流程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17 页 共 151 页 6组网及信令选择组网及信令选择 6 1组网组网 TS MSMS GW LSLS SHLR SSP SCP LSLS 图 1 SHLR 基本组网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 在本地网增加 SHLR 业务节点 该节点与所有本地网的发话局 长途 局 TS 关口局 GW 汇接局 MS 端局 LS SSP 相连 所有本地网的发话话务均可通 过数据设置决定是否经过 SHLR 进行业务鉴权后再进行接续 在业务触发上 存在以下两种模式 1 对本地端局的本地网发话 原则上由端局触发到 SHLR 进行业务鉴权后再接续 2 在端局不支持与 SHLR 配合的相关信令及修改的情况下 端局需要触发的发话话 务可经过汇接局 由汇接局触发到 SHLR 进行业务鉴权后再进行接续 对于外地及外网呼叫本地网的呼叫 优先由关口局 长途局触发到 SHLR 进行业务鉴 权后再进行接续 如果关口局 长途局不支持 SHLR 业务 则经过汇接局触发到 SHLR 进 行业务鉴权后再进行接续 6 2 信令选择信令选择 6 2 1 SHLR 与固定网络接口与固定网络接口 基于固定交换机现有的网络基础 SHLR 与固网交换机的连接信令可以有三种选择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18 页 共 151 页 ISUP INAP 协议 MAP 协议 选择 ISUP 协议时 需要对 ISUP 协议进行扩充 拓展 ACM 信令以及 REL 回拆重路 由信令 改动量相对较小 便于全网实施 采用 INAP 协议时 存在以下问题 因此建议不采用 INAP 协议 1 需要现网端局均支持 SSP 功能 对现网交换机的要求较高 难以全网实施 2 业务的多次触发问题 本地网引入 SHLR 的目的之一是解决智能业务的触发问 题 呼叫到 SHLR 进行号码查询后再进行智能业务的二次触发 这样所有智能 业务均存在业务的二次触发问题 对现网交换机的要求较高 3 SHLR 支持 INAP 协议后 就变成 SCP 了 SHLR 的定位不清晰 既有话路 又 有 SCP 功能 同时又具备 SHLR 功能 将成为一个业务复合体 实现复杂 支 撑厂家少 难以全网推行 4 SHLR 需要完成所有本地网的业务触发 处理负荷大 如果采用 INAP 协议 SHLR 将需要通过业务逻辑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复杂 难以承担全网的业务 触发 由于目前固定交换机基本不具备 MAP 协议接口 因此初期 SHLR 也不建议采用 MAP 接口与固定交换机交互 基于上述的原因 固定交换机通过 ISUP 协议与 SHLR 进行对接 6 2 2 与与 PHS 网络接口网络接口 考虑到现网 PHS 交换机的技术基础及发展方向 PHS 交换机可以采用扩展的 MAP 接口与 SHLR 交互 相关接口定义参见本文附件一 SHLR 信令接口规范 6 2 3 发展为综合发展为综合 SHLR 的接口需求的接口需求 另外 在中国电信启动自己的 3G 网络建设后 考虑到解决 PHS 用户向 3G 网络迁移 的业务需要 SHLR 将成为固定网与 3G 融合的综合 HLR 结合中国电信当前关于 3G 制 式选择的具体形势 SHLR 应支持 UMTS MAP 协议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19 页 共 151 页 7基本业务流程基本业务流程 7 1ISUP 信令过程信令过程 ISUP 业务流程主要解决固定网用户的混合放号以及解决智能业务的全网触发问题 7 1 1 混合放号混合放号 7 1 1 1 端局实现流程端局实现流程 混合放号的端局组网如图 2 所示 端局与 SHLR 相连 端局发呼的呼叫通过数据设 置决定是否先发往 SHLR 由 SHLR 完成号码变换后再向端局回拆 由端局完成后续的接 续 端局的入局话务不需要再发往 SHLR 进行号码查询和变换 SHLR LS1LS2 1 2 3 图 2 端局组网示意图 LS1SHLRLS2 IAM 主叫物理 被叫逻辑 ACM 主叫逻辑 REL 被叫物理 IAM 主叫逻辑 被叫物理 ACM RLC e a b c d f 图 3 端局实现的信令流程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20 页 共 151 页 端局实现混合放号的信令流程如图 3 所示 端局登记的是主叫用户的物理号码 a 主叫发呼 端局向 SHLR 发送 IAM 消息 IAM 消息中携带的主被叫信息如下 如果端局支持主叫号码变换 则端局直接将主叫物理号码变换成逻辑号码 IAM 消息中的主叫号码是逻辑号码 如果端局不支持主叫号码变换 则 IAM 消 息中的主叫号码是物理号码 被叫号码是用户实际拨打的号码 即逻辑号码 b SHLR 根据入中继局向判别是否需要进行主叫号码分析 如果入中继局向不需要 进行主叫号码分析 则不向端局回 ACM 消息 否则则进行主叫号码分析 根据 分析结果进行后续的操作 如果主叫号码需要变换 向端局回 ACM 消息 ACM 消息里携带号码变换信息 端局收到该改发号码后 进行主叫号码替换 如果主叫号码不需要进行变换 则不向端局回 ACM 消息 通过该步骤 实现主 叫号码的变换 c SHLR 进行被叫号码查询 如果被叫用户是改号的用户 则需要将被叫逻辑号码 变换成被叫物理号码 向端局回 REL 消息 REL 消息中带改发标识及被叫物理 号码 端局收到 REL 消息后 变换被叫号码 重新按照正常的路由进行选路出 局 如果被叫用户是非改号的用户或 SHLR 中无被叫用户数据 仍然需要向端 局回 REL 消息 REL 消息原因表示语为号码改变 改发信息中改发表示语为呼 叫重新选路 改发原因为改号 改发号码单元不携带 详见附件二 SHLR 信 令接口规范 端局收到该 REL 消息后 不变换被叫号码 按正常的路由选路 出局 通过步骤 C 实现被叫号码的变换 d 端局收到 SHLR 发送的 REL 回拆消息 向 SHLR 发送 RLC 消息 拆除与 SHLR 相连的中继电路 e 发端局根据被叫物理号码向落地端发送 IAM 消息 其中主叫号码是逻辑号码 被叫号码是物理号码 f 落地端局向发端局回 ACM 消息 7 1 1 2 端局实现流程的补充说明端局实现流程的补充说明 在固定网络中 端局发起的话务主要有两大话务流向 本地网内的呼出话务和对异地 异网的呼出话务 在不考虑端局支持主叫号码变换的情况下 上述话务都需要发往 SHLR 由 SHLR 进行相应的号码分析与变换 这样对 SHLR 的负荷影响较大 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本地网规划时需要支持只将需要查询的话务发往 SHLR 具体 方案如下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21 页 共 151 页 1 端局支持对主叫号码的分源触发 只有登记了混合放号业务的用户 才需要进 行主叫号码变换 2 采用固定的号段作为混合放号的号码 这样只有当这类号码作为被叫时 才需 要触发到 SHLR 进行被叫号码变换 3 采用上述方案后 端局只将签约的主叫号码或者混合放号号段的被叫号码的呼 叫发往 SHLR 避免端局所有的发话呼叫全部上 SHLR 的情况 7 1 1 3 关口局关口局 长途长途 汇接局实现流程汇接局实现流程 关口局 长途局 对于外本地网或外网进入的话务 主叫号码非本地网的号码 因此 不需要进行主叫号码变换 但被叫号码为本地网内部的号码 需要进行被叫号码变换 对于汇接局 可能汇接的是本地网内部话务 需要进行主被叫号码变换 MS TS GWSHLRLS2 IAM 本地或外网主叫 被叫逻辑 REL 被叫物理 IAM 外网主叫 被叫物理 ACM RLC a b c d e ACM 主叫逻辑 f 图 4 汇接局 长途局 关口局实现的信令流程 汇接局 关口局 长途局实现流程与端局实现流程基本相同 关口局长途局由于不需 要进行主叫号码变换 因此 SHLR 不回 ACM 汇接局如果汇接的是本地网内部话务 则 需要进行主叫号码变换 需要回 ACM 汇接局 关口局 长途局的基本流程描述如下 a 汇接局 关口局 长途局收到入话呼叫后 向 SHLR 发送 IAM 消息 其中主叫 号码是外地或外网的号码 或者是本地的物理号码 被叫号码是逻辑号码 b SHLR 收到 IAM 消息后 进行主叫号码查询与分析 如果发现主叫号码是外地 外网号码 不变换 因此不回 ACM 如果主叫号码是本地号码 则根据是否变 换主叫号码决定是否回 ACM c 同时进行被叫号码查询 发现被叫号码是逻辑号码 变换为物理号码 向汇接 局等回送 REL 消息 消息中改发号码为被叫物理号码 d 汇接局等收到 REL 消息后前向发送 RLC 拆除连接到 SHLR 的中继电路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22 页 共 151 页 e 汇接局根据被叫物理号码寻址到落地端局 向落地端局发送 IAM 消息 其中主 叫号码为逻辑号码 被叫号码为物理号码 f 落地端局回送 ACM 消息 7 1 1 4 SSP 局实现流程局实现流程 1 智能业务有两类 第一类是主叫直拨智能业务接入码类的业务 如 200 300 卡号 业务 第二类是用户直拨被叫号码 由系统自动增加接入码类的业务 如固定预付费业务 智能业务可以看成两段呼叫 第一段是端局发呼的呼叫 这段呼叫在端局还没有进行 智能业务的触发 由端局将呼叫发送到 SSP 进行智能业务处理 第二段呼叫是触发智能 业务后的呼叫 如卡号呼叫二次收号后的呼叫 或者一号通用户查询出的真实被叫的呼叫 对于第一段呼叫 由端局触发到 SHLR 进行主叫号码查询和变换 对于第二段呼叫 主被叫号码都是逻辑号码 对于主叫号码 不需要进行变换 由于用户的逻辑号码和物理 号码采用不同的号段进行编号 因此对于第二段呼叫 呼叫发送到 SHLR SHLR 也能根 据主叫号码的号段识别出号码类型 不再进行号码变换 因此 SSP 发送到 SHLR 时 不 管是否已经已经触发了智能业务的呼叫 呼叫中主叫号码和 改发的号码 针对前转 按实际呼叫信息携带 不额外进行处理 对于被叫号码 发送的 SHLR 的为逻辑号码 SHLR 需要进行变换 2 当主叫签约了多个主叫智能业务时 业务采用逐次查询触发的方式 先由端局向 SHLR 进行第一主叫业务查询 再由 SSP 向 SHLR 进行后续主叫业务查询 为了使 SHLR 区分出多次查询之间的差别 SSP 对于已经触发了智能业务的呼叫 在向 SHLR 发起查询 时 被叫号码前必须携带刚处理的智能业务接入码 因此被叫号码格式为 智能业务接入 码 被叫号码 3 SSP 在对被叫用户进行查询时 需要考虑向 SHLR 发送两次查询 第一次是被叫 用户智能业务属性的查询 第二次是被叫用户物理号码的查询 SSP 根据当前触发的业务 类型决定查询类别 1 如果该呼叫未触发被叫智能业务 该查询类别为被叫智能业务属性的查询 2 如果该呼叫已经触发了被叫智能业务 该查询类别为被叫用户物理号码的查询 为了区分这两次查询 要求 SSP 向 SHLR 查询时 通过被叫号码区分 第一次向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23 页 共 151 页 SHLR 呼叫的被叫号码是被叫逻辑号码 如果前面触发了主叫智能业务 则被叫号码为主 叫智能业务接入码 被叫号码 第二次向 SHLR 的呼叫的被叫号码是已经触发的被叫智 能业务接入码 被叫逻辑号码 因此对于 SSP 对于被叫侧的智能业务 SSP 在触发了智 能业务后 要支持将被叫智能业务接入码加插到被叫逻辑号码前 送到 SHLR 进行查询 的功能 下文对第一类用户直拨智能业务接入码类的业务流程进行描述 该例程是用户直拨 200 等智能卡号业务接入码 SSP 先进行二次收号后再进行后续的接续 对于第二类用户直拨被叫号码 由系统自动增加前缀的方式在后文描述 详见 8 2 智能业务全网触发 SSPSHLRLS2 IAM 主叫物理 智能接入码 REL 改发原因 IAM 主叫逻辑 智能接入码 ACM LS ANC IAM 主叫 改发的号码 逻辑 被叫逻辑 ACM 主叫逻辑 REL 被叫物理 IAM 主叫逻辑 被叫物理 ACM RLC RLC a b c d e f g h j i k l SSP 进行放音收号 图 5 SSP 局实现的信令流程 SSP 的业务流程描述如下 a 主叫用户拨打智能业务接入码 端局将该呼叫 IAM 消息发送到 SHLR IAM 中 主叫号码为物理号码 被叫号码为智能业务接入码 b SHLR 进行主叫号码分析和查询 向前端回送 ACM ACM 中改发号码为主叫 的逻辑号码 c SHLR 进行被叫号码分析和查询 向前端回送 REL REL 消息中改发原因为改号 改发号码为空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24 页 共 151 页 d 端局收到 REL 消息后 前向发送 RLC 拆除与 SHLR 连接的中继电路 e 端局向 SSP 局发送 IAM 消息 IAM 中主叫号码为逻辑号码 被叫号码为智能业 务接入码 f SSP 向前端回送 ACM g SSP 向前端回送 ANC 进入放音收号状态 h 收号完成 SCP 下发 CONNECT 后 SSP 根据新收的号码向 SHLR 发送 IAM 消 息 IAM 消息中主叫号码为空 被叫号码为逻辑号码 i SHLR 收到 SSP 局向发送来的呼叫 对主叫号码不再进行分析变换 只分析变 换被叫号码 将被叫物理号码通过 REL 消息回送到 SSP j SSP 收到 REL 消息后 前向发送 RLC 拆除与 SHLR 连接的中继电路 k SSP 根据被叫物理号码寻址到落地端局 向端局发送 IAM 消息 IAM 消息中主 叫号码为逻辑号码 被叫号码为物理号码 l 落地端回送 ACM 消息 7 1 1 5 前转类呼叫实现流程前转类呼叫实现流程 前转类业务比如 A 呼叫 B B 再前转 C 这样的业务模式下 第一段呼叫 A 呼叫 B 的 过程中 将 A 的号码变换成逻辑号码 B 的号码变换成物理号码 在 B 前转 C 的过程中 B 的号码为物理号码 C 的号码为逻辑号码 此时需要将呼叫再发往 SHLR 将 B 的号码 变换成逻辑号码 C 的号码变换成物理号码 在前转呼叫时 号码触发及原被叫号码 改发的号码 的变化原则如下 号码触发原则 号码触发原则 在这种情况下 B 在 B C 段的呼叫中 是原被叫号码或 改发的号 码 而非主叫号码 因此 SHLR 在对前转类的呼叫进行号码分析及变换时 主叫分析与 变换是 改发的号码 号码 采用 改发的号码 原因是考虑 A B C D 的连续前转呼叫 模式中 在 C D 段 原被叫号码仍然为 B 而 改发的号码 为 C 改发的号码 更能 反应实际状态 而非主叫号码 改发的号码改发的号码 的变换原则 的变换原则 交换局根据 SHLR 返回的 ACM 中 改发的号码 变换 改发的号码 原被叫号码原被叫号码 的变换原则 的变换原则 对于第一次的前转呼叫 采用 SHLR 返回的 ACM 中 改发的号码 DN 变换 原被叫号码 对于二次以后的前转呼叫 支持参数设置决定是 否采用 SHLR 返回的 ACM 中 改发的号码 DN 修正 原被叫号码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25 页 共 151 页 LS2SHLRLS3 IAM 主叫物理 被叫逻辑 REL 被叫物理 IAM 主叫逻辑 被叫物理 ACM 前转号码 LS1 IAM 主叫逻辑 改发的号码 物理 被叫逻辑 ACM 主叫逻辑 REL 被叫物理 IAM 主叫逻辑 改发的号码 逻辑 被叫物理 ACM CPG RLC RLC ACM 改发的号码 逻辑 a b c d e f g h m j i k l 图 6 前转类业务的基本信令流程 前转类业务的基本信令流程如图 6 所示 a 端局 LS1 向 SHLR 发送 IAM 消息 IAM 消息中主叫号码为物理号码 被叫号 码为逻辑号码 b SHLR 进行主叫号码查询 向 LS1 回送 ACM 消息 ACM 消息中带主叫逻辑号 码 c SHLR 进行被叫号码查询 向 LS1 回 REL 消息 REL 消息中携带被叫物理号码 d LS1 向 SHLR 发送 RLC 消息 拆除到 SHLR 的中继电路 e LS1 向 LS2 发送 IAM 消息 消息中主叫号码为逻辑号码 被叫号码为物理号码 f LS2 收到 IAM 消息后发生前转 向前端回送 ACM 消息 消息中携带前转号码 g LS2 向 SHLR 发送 IAM 消息 IAM 消息中 主叫号码为逻辑号码 改发的号 码 为物理号码 被叫号码为逻辑号码 h SHLR 分析 改发的号码 不为空 对 改发的号码 进行分析与变换 将 改 发的号码 变换为逻辑号码 通过 ACM 消息回送到 LS2 i SHLR 对被叫号码进行分析与变换 将被叫号码变换成物理号码 通过 REL 消 内部资料 请勿扩散 第26 页 共 151 页 息回送到 LS2 j LS2 根据 SHLR 回送的 ACM 和 REL 消息将 改发的号码 变换成逻辑号码 根据 7 1 1 5 中原被叫号码的变换原则 变换原被叫号码 被叫号码变换成物 理号码 并向 SHLR 回送 RLC 消息 拆除到 SHLR 的中继电路 k LS2 根据被叫的物理号码寻址到落地端局 LS3 向 LS3 发送 IAM 消息 IAM 中 主叫号码为逻辑号码 改发的号码 为逻辑号码 被叫号码为物理号码 l LS3 向 LS2 回送 ACM m LS2 向 LS1 回送 CPG 说明说明 在前转呼叫流程中 与普通呼叫流程最大的差异是 g h 流程 在这个流程中 SHLR 变换的是 改发的号码 和原被叫号码 而不是主叫号码 7 1 1 6 混合放号后固网与混合放号后固网与 PHS 用户短消息处理流程用户短消息处理流程 对于现网已提供固网或 PHS 用户短消息业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简约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二手车购车合同范本
- 《八角楼上》课件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 2025年薄膜包衣粉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2030中国水产养殖水处理系统循环和水产养殖系统(RAS)行业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大数据展现平台项目申请报告
-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新闻稿
- 2025年染料类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全身CT诊断课件
- 初中英语中考一轮复习七年级上Unit3-4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应用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八师兵团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临时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网络培训考试答案
- 推拿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 水利工程档案验收项目法人自检工作报告
- 工资管理课件
- 电商客服培训 课件
- 2025社区治理一表通应用规范
- 中国古诗词歌曲课件
- GB/T 26148-2025高压水射流清洗作业安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