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教师成长策略思考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doc_第1页
新生代教师成长策略思考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doc_第2页
新生代教师成长策略思考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代教师成长策略思考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师范生源源不断地流入教师队伍,他们在为教师队伍注入新活力之余,也为学校带来了新问题。新课程下,如何引导新教师走向成熟,除了新教师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需要有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策略。需要新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热爱学生的感情,扎扎实实搞好教学研究,担当起合格人民教师的责任。一、新教师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计划。教学当有自己的计划,一个学期20多个周,备课讲课、班级管理、学科竞赛、观摩教学、听课评课、试卷分析、家校联系等都需要作出周密的安排。不少新教师缺乏远、中、近期规划,得过且过。2、自制力差。优秀的教师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博大的胸襟赢得学生的尊重。不少新教师还没能意识到自己的衣食住行将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一个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如果缺乏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就表现为无所事事,熬天混日。教师过硬基本功的练就,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艰辛。3、职业倦怠。有研究显示,教师工作十年以上会产生职业倦怠现象。但事实上,新形势下,社会对教师行业的特殊要求,以及教师生活的单调和清贫,有的新教师一走上教育岗位就开始对工作产生职业倦怠,有的整日思考转行。二、促进新教师迅速成长的策略1、善于阅读,要有终身备课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受到普遍好评。下课后,一位邻校老师问他准备这节课花了多少时间时,他回答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他认为具有高超教育技巧的老师都应该终身准备每一节课。苏霍姆林斯基曾在谈到怎样才能进行这种备课时,他说:“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可见,终身备课就是“终身学习”“终身读书”。但“终身读书”绝不是为了从教材到备课本上的简单复制,也不是为了功利的应付明天的课。“终身备课”与“终身读书”的目的在于通过不间断的读书,学习、充实和完善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这样,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新教师需要看以下几种书籍:第一,所教学科方面的书。教师的教育技巧在于灵活的驾驭教材,深入浅出的讲解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新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功底。第二,关于学生学习榜样的先进人物传记。教师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对教学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对学生的成长却至关重要。这类书籍可以提高教师的人格感召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第三,心理学方面的书。新教师在师范学院学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理论,但由于缺乏与学生实际进行深入研究的机会,所以大都认为心理学是一门枯燥的理论学科,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认真研究心理学,有利于新教师分析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在与同学的相互交往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并据此了解正在成长中的儿童的心灵。2、“蹲下身来”,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教师往往把学生的水平过高地估计,新教师对教材难易程度的把握往往更是偏离了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易用成人的眼光来对待学生和教学内容,常常抱怨学生笨,接受能力差,难以理解学生在接受知识时遇到的困难,从而对学困生缺乏信心。 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如果不“蹲下身来”换位思考,就难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成为知识的唯一来源,真正能驾驭教学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体会到孩子在成人世界里所面对的种种困惑,从而对他们对一些宽容和关爱,少一些苛求和斥责。“蹲下身来”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求新教师要一颗童心,要善于寻找机会参与到学生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中去,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观察学生对事物的思维方式,并把结果运用到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去;“蹲下身来”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求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反馈,注重学生课堂生成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而机智的调整课堂教学。3、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学习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 向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习,是新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新教师所在的学校,往往会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给新教师指派一名指导教师,通过指导教师的言传身教,使新教师尽快的成长,但是新教师如何向指导教师学习,学习什么,在部分新教师中往往存在认识的误区,出现机械学习,东施效颦的现象。 每一位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有值得新教师学习的教学专长,但其专长是基于其性格、特长、生活及教育经历,是不可复制的,教无定法,如果无视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对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进行简单的移植,无疑不利于新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和教学特长的养成。所以不断的与优秀教师进行交流,探索优秀教师教学方式背后的教学理念,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对新教师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4、用热情去发现学生,找到教师的职业价值。教师之所以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是因为她以传授知识为己任,把多年德知识积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学生。教师要使学生成才,就要用耐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热情去发现学生。只有教师真正为学生着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新教师要满足学生所需。学生需要知识,学生更需要成就感。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教给了学生知识,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应试机器,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并非人人都适合学“数理化”,忽视了学生的真正需要。要实现学生的人人成材,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用热情去发现学生,这样才能在学生的成就感中去感悟作为教师的独特价值。5、善于思考,勤于做教学研究。 教师工作是一种高度的心智活动,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学研究,都需要思考。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认为,思考是“在宁静中寻找智慧”。“思考”,其实是对人、对己、对昨天、对今天的一种大胆怀疑。否定过去,否定自我,就能向更高处迈进。所以新教师也要把思考当成一种自觉行为,养成一种习惯。新教师思考自己的教学,将大大有利于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形成。 教师的思想在教学研究中发现,在教学研究中形成。有的新教师会认为教学研究是教学研究人员或者是成熟教师该做的事情,与自己不相干,新教师只要把教学工作做好,把教学成绩提高就可以了。而没有认识到,教学研究是在教学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所以,教学研究可以帮助新教师少走很多的歪路,并实现迅速的成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