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增城市地形特征全市地形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8.3%;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约占全市面积的35.1%;低丘和台地集中在中南部,约占全市面积的23.2%;南部是广阔而典型的三角洲平原,加上河谷平原,约占全市面积的33.4%。山地山地分布在北部的山脉,属九连山脉的延长,即南昆山的南缘,由牛牯嶂、大尖山等组成。高度5001000米,其中牛牯嶂高1084.3米,为县内第一高峰。超过1000米的山还有8座,大都是与龙门县交界。山脉向西南一直伸延至广州白云山。东部为罗浮山的余脉,以与博罗龙门交界的四方山(1012米)为最高。丘陵在市内中部及西部,山势降低,成为丘陵,高度200500米。中部丘陵有数十座超过400米的山峰,其位置正好在市内地理坐标的中间,如梅花顶(494.7米)、王屋山(449.4米)等,形成增江与西福河分水岭。南部的丘陵,地势更低,仅南香山(433米)、油麻山(433.6米)超过400米,其余一般为200300米,不少呈台地状态,高度150米以下。平原增江以及西福河两岸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平原。其中派潭河中上游为第四系近代冲积物组成,厚约13米;增江中游为泛平原,堆积层厚3.512米。河海堆积平原分布在市南部新塘、仙村、三江一带,是珠江三角洲的东北部平原,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原为古代海湾,由东江、增江冲积物及古海湾长期堆积下来的物质堆积而成,厚约2030米,海拔约12米。土壤肥沃,是全市高产农业地区。增城城市山脉增城市北部、东部山地属九连山山脉及罗浮山山脉的延伸部分,全市最高山峰为牛牯嶂,海拔1084.3米。牛牯嶂牛牯嶂因山形象水牛伏在水中而得名。是南昆山山脉的组成部分,海拔1084.3米,为增城第一高峰。山势高耸,山脊狭窄,山坡陡峻,山间有多处瀑布、奇石、岩洞,著名的有“七仙姑”、“星岩”、“石室”,最大的岩洞,人称“石洞天”,洞内可容纳数百人。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许多特有树种和珍稀草药,如沙树、红稠、格木、巴戟、沙参、牛膝、土当归、鸡骨草、七叶一枝花等。还有很多珍禽异兽,如百灵、画眉、鹧鸪、石燕、石蛤、山牛、山猪、野鹿、野兔等。目前在山上筑了大猪兜水库和灯芯塘水库,在山脚建了两座水电站,并修筑灵山公路,直通发电站。南香山南香山位于宁西与永和交界处,山北为宁西,山南为永和。四面有小径登山顶。南香山,古称南樵山,意与粤中名胜西樵山、东樵山(即罗浮山)鼎足对峙。山虽不高,海拔仅433.2米,但它具有罗浮山巍峨雄伟与清幽秀丽的特色,又因它突兀于平川之上而特别引人注目,在东江口与珠江口航船上亦能瞧见它的雄姿,因而被誉为珠三角上的天然航标,历代均有文人墨客为之咏唱。清初屈大均有诗“东樵西望是南樵,四面芙蓉海上标。南支十里云尝暖,瀑布秋雪消。”山上原有“百花寺”,它比增城建县(公元201年)还早100多年,故有“先有百花,后有增城”之说。山上昔时建有莲花书院,明朝大儒湛若水曾在该书院讲学。山上除人文古迹外,还有许多自然胜景如石庵、石室、瀑布、无底潭等,漫山苍绿犄黛,游人漫步其间,可尽情享受近山滴翠与远山苍茫的神奇色彩,悠然自得其乐。凤凰山凤凰山原名春岗,位于荔城街旧城区内。相传北宋熙宁七年(1074),一对凤凰在春岗上空盘旋,后又栖息于岗上的树林,半天才离去。人们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便把春岗改名为凤凰山,并建凤凰亭为记。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理宗帝御笔亲书“菊坡”二字赐予名臣崔与之(增城人,家住凤凰山),崔逝世后改凤凰亭为菊坡亭。此后,凤凰山更是历代骚人墨客吟诗作赋的游览胜地。目前成为闹市区内的一座文化公园。白水山白水山山势陡峭,风景优美,古代已是增城八景之一。自唐代元和郡县志起,历代志书均突出记载此山,苏东坡被贬惠州时曾慕名登山游览。白水山主峰名胡芦顶,海拔462.3米。山间泉水曲折迂回,聚汇于主峰南麓形成一泓浅湖。每逢雨季,湖水外溢,从山腹的峭壁悬崖泻下,气势磅礴,远眺犹如绿色帷幕上挂着一条白色绸带,故名“白水带”。增城水系属东江水系。流域超过5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条,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6条。全市多年平均流量19亿多立方米,过境客水179亿立方米,南部还有潮水涌入,水资源十分丰富。增城水文主要河流东江东江从市东南博罗交界处流入,经该市南部至西南角流入广州市黄埔区,流程为30公里,是我国罕见的西向的流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50亿立方米。增江增江是市内最主要河流。增江发源于新丰县七星岭,经从化、龙门在增城市东北角流入市内,自北向南纵贯全市东部地区,至石滩镇官海口汇入东江,全长203公里。流域面积316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5.9亿立方米。增江在境内河长66公里,河宽90220米,流域面积97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53%。增江在市内最大支流为派潭河,此河发源于南昆山马坑嶂,流经派潭圩于小楼附近与二龙河汇合流入增江,河长36公里。流域面积357.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亿立方米。次为二龙河,河长22.5公里,流域面积122.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5亿立方米。增江过去是增龙两县内主要交通动脉(50年代后期,逐渐改以公路为主)。西福河西福河原名绥福河,发源于鹧鸪山麓,经福和、仙村汇入东江,河长58公里。流域面积580平方公里,市境内54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1亿立方米。50年代初,在福和圩以下可以通航,因水土流失,河床淤浅,加上沿河修闸,现仅铁路以南几公里可以通航。雅瑶河雅瑶河发源于华峰山,于新塘大敦注入东江,河长24.4公里。流域面积129平方公里。沙埔以南可以通航。官湖河官湖河发源于石径,经官湖于久裕流入东江,河长24.4公里。流域面积106平方公里。兰溪水兰溪水下游称紧水河,发源于博罗县罗浮山酥醪洞白水门。北流经增城兰溪折向南流,再入博罗县联和水库,后汇入东江。全河长58.6公里,市内长29.8公里。市内流域面积84.3平方公里。此河原分别注入增江和东江,后建堤围与增江隔断。河流差落1083米,为各河之冠,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地表水资源增城地表多年径流深1099.9毫米,年径量19.15亿立方米,但年变化大。丰水年径流量28.15亿立方米,平水年为18.3亿立方米,枯水年为11.3亿立方米。此外,过境客水:增江为28.7亿立方米,东江为150.8亿立方米,主客合计为198.6亿立方米。人均30090立方米,为全省人均6604立方米的4.5倍,居全省前列。地下水资源市内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水位也较高。派潭、正果、小楼、荔城等地区,地下水一般深为24米。朱村、中新、福和、永和、宁西等地区,地下水一般深为35米。三江、石滩、仙村、沙埔、新塘等地区,地势低洼,地下水更为丰富。全市地下水量为3.4亿立方米,可利用总量为2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39万千瓦,理论年发电量为5.69亿度,可开发量为3.67万千瓦。增城气候北回归线经过该市北部派潭附近,全年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炎热多雨,长夏无冬。全年都可栽培作物。但因季风交替迟早及强弱不同,气候多变,受地势影响,北部山地与南部平原,气候亦有差异。按气温1022为春秋季、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划分,增城没有冬季。以19601969年统计,平均最低候温(5日为1候)为12.1,最高为28.5(在第40候,7月1620日)。春季从2月4日(立春日)起至4月15日止共71天,候温在12.721.7之间。夏季从4月16日至10月25日共193天,候温22.428.5。秋季从10月26日至次年2月3日,最低候温为12.1,共101天。市内虽无气候学上的冬季,但习惯仍将天气较凉的121月,称为冬天。气温增城年平均气温(19591989)为21.6,最大年际温差1.3(21.122.4)。1月平均气温为13.2,最低10.4。极端低温1.9(1963年1月15日);7月平均气温为28.3,最高29,极端高温38.2(1980年7月10日)。该市南北部温差在0.5左右。全年积温7910.9,其中122月平均在440以下,最低2月为410.4;69月平均在800以上,最高8月为877.1。地表温度年平均为23.8,极端高温为69.7,极端低温为-5。雨量19591989年,增城平均雨量1921.6毫米。49月为雨季,占年降雨量85%,103月为干季,占雨量15%。日最大降雨量253.5毫米(1981年7月1日),年最大降雨量为1983年,降雨2691.7毫米。最少降雨量为1963年,降雨1206.4毫米。受地形影响,降雨量北多南少:北部正果最多年雨量3049.1毫米,南部石滩最少年只有877毫米。日照全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为109千卡/平方厘米,有效辐射约50%。年平均日照1953.5小时,最多2231.1小时,最小1612.9小时。蒸发量增城年平均为1450.5毫米,低于降雨量。最多年1957.7毫米(1963年),最少年1341.3毫米(1970年)。各月蒸发量差别较大,39月降雨量大于蒸发量,102月蒸发量大于降雨量。风向受季风影响,增城春多静风,夏多南风,秋冬风向北。又受地形影响,中部城区常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机应用技术考试测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老年人行为测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武汉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外研版)
- 2025 年小升初哈尔滨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外研版)
- 南平一中2025年实验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解析版)
- 上海市曹杨二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 周测数学试题
- 上海市华东理工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含部分答案)
- 福建省福州市立志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期货实物交割管理制度
- 配送企业配送协议书
- T/CHES 43-2020水利水电工程白蚁实时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技术规范
- 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课件
- 2024年注会考试《税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地址标签纸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智能计算系统概述
- 谷子介绍课件
- 医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
- 《绿色经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