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观以林中路中作品与真理一节为脚本摘要:海德格尔以一反传统的视角试图寻找到艺术的本质,即海德格尔将艺术家与艺术分离成两个独立的维度,更甚至抛弃了艺术家的身份,单单追寻艺术自身称其为自身的本质因素,海德格尔称其为物因素。海德格尔认为以往物因素的概念都受到了理智思维或者科学的影响,把原本活生生的敞开状态(即传统古希腊人原始的生活状态)扭曲成概念,从而歪曲了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海德格尔认为的艺术真理是世界的生发与大地的庇护在争执中的显现,遮蔽与澄明相互交织成艺术的本真状态。真理的发生状态就是艺术显现自身的过程。关键字: 真理 可靠性 世界 大地 争执 诗一、 真理如何与艺术发生关联传统观点认为“艺术家才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P1,二者互为因果。可是海德格尔跳出了这样一个传统认识,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更甚至艺术家的本源是艺术。艺术有着自身称其为本质的因素,即物因素。物因素到底是什么首先需要知道物是什么,因为物因素就是物的本质因素?海德格尔先是批判了传统对物之物性的解释:第一种:罗马人把希腊人称之为基底(物的内核)和属性(物的特征)翻译过来,使西方对存在者之存在的解释得以固定下来,但是“罗马思想接受了希腊的词语,却没有继承相应的同样原始的由这些词语所道说出来的经验,即没有继承希腊人的话。” 同上 P6海德格尔批判了这种生硬的翻译丢掉了基底和属性这些词语背后隐含着的“希腊人关于在场状态意义上的存在着之存在的基本经验” 同上,也就是说任何概念都是用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经验做基础,在此之上的理智只是起着概括加工的作用。但是翻译之后的概念却凌驾于生活之上,成为支配我们生活的主宰,例如主谓结构的陈述句式就是如此。因此这个物的概念即物是他的特征的载体没有切中物因素。第二种物是感性之物的命题,显然有悖于我们得企图,因为物本身必须保持在他的“自持”中。第三种物是质料-形式的结合体的命题。在希腊人的生活中,质料是先于形式的,根据质料的特点赋形形成某个具有有用性的器具,所以质料形式结构首先规定了器具的存在,由此过渡到所有物的本质当中有失妥当。不仅如此,如今的形式质料问题,受中世纪神学影响,却是形式决定质料,将人的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彰显无疑,这是对原始在场状态的遮蔽。以上三种对物的规定方式把物理解为特征的载体,感觉多样性的统一体和具有形式的质料,海德格尔认为这三种规定性产生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碍于我们寻找物因素的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看到这三种规定方式都是在脱离了希腊人活生生的在场的敞开状态中无避的生活方式,受理性思维的干扰,固执地认为这三种对物、器具、和作品的规定方式可以扩张到一切存在者。海德格尔认为为什么不抛开理性的干扰,直接回溯到希腊人的在场的无避状态,需找原始本真的,概念最初的意思。也就是说根据存在者的存在去思考存在。所以尽管海德格尔没有明确的说出物之物因素到底是什么,但是他给我们指明了一种寻找本质的道路,就是根据存在者的存在去思考存在。那对艺术品来说,怎么样根据它的存在来思考存在呢?海德格尔以凡高的鞋具的油画为例,这双破损不堪的鞋除了有用性之外,还关涉到人的生存状态贫苦幽怨。而人与器具发生关联的关键是人们对器具的信任从而使用它,这种信任被称之为可靠性才使器具的有用性彰显出来。因而器具的更本质特征是可靠性。由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说寻找本质的道路,我们可以试着寻找艺术的本质。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德格尔那里,艺术的本质就是真理的生发。理解这一点的关键就在海德格尔所说的真理并非传统知与物的符合,而是去蔽。就是海德格尔在上述反驳三种传统物的概念中反复强调的在场状态。换句话说,器具或一双农鞋通过艺术作品而去蔽,而存在。因此艺术作品与真理发生了关系。用他的话说:“如果在作品中出现了对某一特定存在者的揭露,对其什么和如何的解释,那么,在那里就有真理在起作用。” 比梅尔.海德格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P90二、 真理在艺术作品中是如何发生的在上一节,我们知道了在艺术作品和纯然物之间还存在一个器具,如果我们找到了器具之为器具的因素,对我们认识物之为物和作品之为作品的因素不无启发。海德格尔通过一双农鞋的分析,器具之为器具是因为它的“可靠性”。那“可靠性”是什么呢?海德格尔认为这种可靠性是指“艺术把一切闪现者,大地和天空和神圣者,带入那种自为地持立的、保存一切的显露之中,使这一切闪现者在作品在形态中达到可靠的持立。”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P198-199器具的有用性遮蔽了器具的“可靠性”,惟有艺术把一切闪现者带入敞开过程的同时又退回到其纯然物特性,持守于自身。换句话说,艺术使我们得以通过器具进入一个世界的同时并通向属于世界的大地,从而揭示了器具的可靠性。要进一步深入理解海德格尔的可靠性,就不得不涉及到对“世界”和“大地”的解读,况且海德格尔把建立世界和建造大地看作是艺术品的两个根本特征。世界并非人们所惯常认为的那种各种事物的总和,而是此在的一种存在方式,早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在分析此在时就谈到此在时“世界之中存在”。基于此种理解,在他的艺术哲学中进一步解释世界“并非现存的可数或不可数的、熟悉或不熟悉的物的纯然集合”;世界也“始终是非对象性的东西,而我们人始终归属于它” 比梅尔.海德格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P2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世界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它能把我们带到一般器具所不曾达到的地方,让存在者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方式展现自身。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艺术作品建立世界的意义。然而艺术作品建立世界不是一般的建立,它不同于器具的制造。器具在制造过程中,用来制造器具的物质材料在赋予器具的有用性之后就逐渐消失了,但是艺术作品非但不会使物质材料消失,倒是使物质材料出现,“岩石能够承载和持守,并因而才称其为岩石;金属闪烁,颜色发光,声音朗朗可听,词语得以言说。所有这一切得以出现,都是由于作品把自身置身回到石头的硕大和沉重、木头的坚硬和韧性、金属的刚硬和光泽、颜色的明暗、声音的音调和词语的命名力量之中。”一句话,“作品让大地成为大地。” 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P30海德格尔认为,这里所说的大地尽管是我们一直在其中生活,活动的地方,使我们所栖居的地方,但是“它并不是一个任意选定的场所,而是这样一个地方,其他各个地方都以之为基础;按照希腊人的说法,它是自然。” 比梅尔.海德格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P91大地就是原始的自然之大地,从这种意义上可以看出,大地就是涌现一切的涌现者,同时又是包容万象的包容者。因而大地一方面生生不息的涌现着,同时又不辞辛劳的担任着包罗万象庇护者的角色。在“世界”中,存在者被揭示出来的同时不再是其自身,而是成为涌现者。惟有在“大地”中,存在者才能持守自己本来的面貌。因此,大地是涌现者的返身隐匿之所,是庇护者。这样的大地,其本身惟有自我封闭,方才能成为庇护者。事实上,只有在艺术作品中,大地才能作为自我封闭的东西现身在场,因为在艺术作品中,物质材料并未消失,反而使物质材料显现。大地的这种现身在场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制造了大地”。艺术作品揭示了存在者以不曾有过的方式显现出来的另一个世界,而大地作为庇护者又极力把这种显现出来的世界回溯到大地之上。这种显现和庇护所形成的紧张关系,海德格尔称之为“争执”。在海德格尔看来,世界倾向于敞开,而大地倾向于遮蔽,但“世界建基于大地,大地穿过世界而涌现出来。” 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P32世界作为一种澄明,是以遮蔽为基础为前提的。而大地作为一种遮蔽,又正是通过澄明而显露的。它们就在这种质朴的、相依相命的亲密性中上演了不屈不挠的,最为激烈的斗争。“世界立身于大地,在这种立身中,世界力图超升于大地。世界不能容忍任何锁闭,因为它是自行公开的东西。但大地是庇护者,它总是倾向于把世界摄入它自身并扣留在它自身之中。” 同上 P33然而这种争执并非消极的,不是紊乱和破坏,因为正是在这种争执中,“争执者双方进入其本质的自我确立中。” 同上在世界与大地的争执的实现过程中,真理就是怎么样发生的呢?世界与大地的争执源于真理之本质中澄明与遮蔽之间的对抗,海德格尔把这种真理之本质中澄明与遮蔽之间的对抗就称为“原始争执”。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就是澄明,但澄明同时又是一种遮蔽。因为首先是存在者本身拒绝澄明,“总是把自己抑制在一种遮蔽状态中。” 同上 P37存在者的这种拒绝,决定了知识不可逾越的界限,同时也是澄明的开端。其次是即便存在者进入澄明,也依然逃不脱遮蔽的命运。这种遮蔽不是简单的拒绝,而是进入澄明之时“存在者蜂拥而动,彼此遮盖,相互掩饰,少量阻隔大量,个别掩盖全体。在这里存在者虽然显现出来,但它显现的不是自身而是他物” 同上 P37正是这种以他物假充自身的伪装,才导致了我们误入歧途,被假象所迷惑。真理的本质中这种澄明与遮蔽的对抗必表现在作为澄明状态的世界和大地那里,导致了世界与大地之间的争执,因而是一种更为原始的争执。三、 真理是什么以及它的发生方式上述论述详细的说明了艺术作品中真理是如何发生的,那说到底海德格尔所谓的真理到底是什么呢?他有着什么样的特征呢?海德格尔明确的说到真理就是真实的本质,他借助希腊词“无蔽”意指真理,但绝对不是单纯的词语的挪用。因为真理除了现代意义上的正确性之外,还应该有一个前提,应该有一个基础,可是这个基础却在近代的真理概念与无蔽状态的真理一起被埋没。这个基础就是把我们置入这样一种本质之中的物的无蔽状态。因此无蔽除了是真理的认识论意义之外,更确切的是指先于认识之前的存在本质。这种先于一切的存在本质作为澄明宇遮蔽的原始争执发生,一方面通过作品的存在而存在。海德格尔举了神庙和农鞋的例子,作品完美的展示了存在者(神庙和农鞋)的敞开的存在状态无蔽。另一种真理的现身方式就是“美”。而美的本质表现为“诗”。海德格尔所言的诗其实并不是一种文学题材,也不是一种异想天开的虚构,超现实的幻想,而是与美一样,诗与真理相关。诗即让无蔽发生的敞开状态,艺术作品使那些惯常之物和过往之物置入敞开状态从而成为我们所不习惯,不熟悉的东西,从而改变了我们与世界和大地的关系。因此,艺术使得原先遮蔽的东西敞开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艺术本质上是诗。维特根斯坦曾把善、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能力执行力培训课件
- 水处理基础知识培训目的课件
- 培训知识急救稿件课件
- 水厂电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怎么销售培训课件
- 培训班与知识付费的关系
- 二零二五版吊顶安装工程与环保节能检测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设施建设质量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综合体车位租赁与绿色出行推广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协议书专业律师团队编制
- 疲劳恢复物理手段-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PA10T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CJ/T 328-2010球墨铸铁复合树脂水箅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主题阅读理解 刷题练习题20篇(含答案解析)
- 运营管理核心知识点
- 2025至2030年中国程控线路板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设计院管理规章制度手册及实施指南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 新课标解读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课件
- 三防培训课件
- 舆论学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