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实践与策略袁杰 睢宁县桃园镇中心小学内容提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评价是大量而随机的,但这种随机进行的评价,对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挥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提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语文教师应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做出精心的评价预设,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目标,定准评价的焦点,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在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有价值的思维“火花”,进行点拨与引导,遵循对话与协商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学习差异,使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已形成的观念重新组织,高质量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词:语文课 教学评价 策略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课程改革呼唤着课堂评价方式的改革,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在课堂上教师应是引导者、点拨者、鼓舞者、激励者。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某一特定过程或特定结果给予正确鼓励,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恰当地表扬,对学生付出的努力而表现出的对自己的超越做出真诚的赞赏,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信、自爱、自尊并使学生获得一种快乐的动力,所以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师生、生生间必须有精当的课堂教学评价与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若在一节课上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有一些精确而到位的评价,虽然这种评价是大量的、随机的,却能使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得以发挥,良好的心理品质得以形成和提升,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多姿多彩,产生有效的互动。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一)评价的预设是为了高质量地生成课堂上,精确而恰如其分的教学评价能够自然地承上启下,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钻研教材,占有教材,在教学中的评价就可能没有底气,甚至会被学生牵着走;如果教师能完整地驾驭教材,比较深入地了解小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与思维活动,深思熟虑地预见学生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设置好不同的评价方案,教学起来才可能胸有成竹。课例 我不是最弱小的 (苏教版第八册)这篇课文,一开始写到父亲、母亲、托利亚和萨沙到森林里去。他们在林中草地上的野蔷薇旁看书、聊天,温馨而和谐。师:同学们,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雨。但在大雨如注时,父亲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却又把雨衣给了萨沙生1(不待教师讲完):老师,为什么妈妈直接把雨衣给了萨沙呢?妈妈不喜欢托利亚吗?生2:老师,作者是不是在写的时候把托利亚给忘了?他也是妈妈的孩子呀。生3:我在看课外书时看到一篇文章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作者也是苏霍姆林斯基,里面写的是妈妈把雨衣给了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生4:我带了这本书,老师你看看。师(略思):这样吧,既然有苏霍姆林斯基的原文,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课文改编得如何,并谈谈自己的理由。(学生先读课文,然后投影出示原来的译文)师:请大家边看课文边听老师朗读原来的译文,思考:两篇文章有哪些地方不同?你特别欣赏哪些地方的改动?也可以谈谈自己的不同看法。(学生讨论)生1:我觉得课文改编得不好。因为妈妈直接把雨衣给了萨沙,课文前面出现的托利亚,后面却没有提到,这个人物在文中就没有作用了,所以我认为原文“妈妈把雨衣先给托利亚,再由托利亚给萨沙”更好。生2:我不这样认为,托利亚和萨沙都是孩子,而萨沙更小,妈妈更有理由把雨衣给萨沙。如果给来给去,显得重复,所以课文改得更好。生3:课文中加上了“爸爸把雨衣给妈妈”,妈妈再把雨衣给萨沙,更能说明大家都想把雨衣让给弱小者,突出了主题“我不是最弱小的”。生4:那如果加上托利亚把雨衣给萨沙,不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而更显得完美吗?师:对于两篇文章部分情节的不同之处,大家充分地发表了看法,确实,课文的改动是为了更好地为表现主题服务。大家再读课文体会其中的奥妙。(学生又读)反思:如果教师不让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不让学生讲出自己掌握的资料,而仅是刻板地教教材,再精心的教学预设,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只能是肤浅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的权利就会被剥夺,又怎能让课堂在问题不断生成中发展?在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分歧的情况下,教师通过精确而到位的评价,体现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与交流使评价成为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二)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发展高效的课堂,学生的反馈信息会不断地涌现,其中不乏鲜活而有价值的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保持着高度的敏感,用一双慧眼及时地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抓住其内核进行评价,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发展。课例 蜗牛的奖杯 (苏教版第三册)蜗牛的奖杯一课教学临近尾声。师:面对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学生稍加思索,纷纷举起小手。)生1:蜗牛啊,你以后千万不要再骄傲了!生2:蜗牛,你真是一个大傻瓜!(教师不住地微笑着点头,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许。)忽然,一位小朋友把小手举得特别高,没等老师喊到他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师:什么问题?请你说说看。生:为什么这一只蜗牛骄傲了,现在所有的蜗牛都背着坚硬的外壳呢?(几十只小手同时放了下去,把目光集中在老师的脸上,期待着老师的回答。)师(略显出惊讶):对呀?这是为什么呢? 一名学生小声地嘀咕了一句:“这个故事是假的!”(尽管他的声音很低,但很坚定,很清晰。) 师(面呈惊喜):小朋友,现在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蜗牛骄傲了才有今天这个样子,还是因为蜗牛这个样子才有这个有趣的故事的?生(异口同声):是因为蜗牛的样子才有这个故事的!师:对!那么,你读了这个故事,觉得自己被骗了吗?又有什么想法呢? 生1:没有骗我们,我觉得蜗牛那样骄傲是不对的。生2:我们不能像这只蜗牛一样,有了成绩就骄傲。生3:作者编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有了成绩不能骄傲。反思:教师通过适时的评价,揭示了课文具体内容后面的知识。教师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发现了学生的思维火花。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懂得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尽可能多地看到学生的可取之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做出调整,用巧妙的引导以达到激发、强化学习动机的效果,增强了学生进一步达到学习目标的愿望。同时也让课堂上的“生成之花”开得更加美丽。(三)评价的过程是对话、协商的过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评价共同体”。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是平等中的首席,应与学生自由地交流、耐心地协商,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融入到评价中来,课堂才能充满学生的声音。同时,参与评价的全体要对问题和观点有一定的领悟力、批判力和发现力,在评价中不断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已形成的观念重新组织,以高质量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课例 春笋 (苏教版第二册)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总结课文时,突然节外生枝。生:老师,课文中说春笋在春风中笑,它在春雨中为什么不笑?师:那大家说说春笋在春雨中笑不笑?学生大叫:“笑!”“不笑!”师:意见不统一,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吧。生1;我觉得春笋会笑。春雨让春笋很舒服,它就笑了。生2:下雨了,春笋有水喝,它就笑了。生3:有水,春笋长得快,所以它喜欢下雨,下雨它就笑了。生4:小雨给春笋洗了脸,它好舒服,就高兴的笑了。师:认为春笋在春雨中不笑的同学说说理由吧。(班里没有人举手,有几个同学笑眯眯地嘀咕:“笑!”“笑!”)师:大家说得对,春雨中,小春笋肯定开心得不得了,那课文为什么不说“它在春雨中笑呢?”(学生还是沉默。)师:再去读读课文中的第二段也许就能发现。(学生急忙的读课文,陆续地几个小手举了起来。)生1:前面说过“笑”了。生2:想说它“长”,就不能再说它“笑”了。师;真好,大家发现了说话、写话时要避免语言的重复。反思:小学生的知识不是靠简单接受得到的,而是每个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建构的,也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知识之中,从而使原有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或者得到新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是新旧知识发生联系或冲突,从而引发思考。正如新课标所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评价也要激励、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投入对话,使之“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一)驾驭教材与了解学生准备一节课的评价,“吃透两头”特别重要。在教材上,要能在充分把握重点、难点、关键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教学与评价思路,教师在课堂上调节时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对学生也要摸清情况,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表达与思维能力要有比较透彻的了解。但教师的评价预设还要与较高水平的教学机智相结合。课堂评价的过程应当说是个应急的过程,是一个不能完全预见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能迅速洞察学生的反应,对反馈的信息做出瞬间的判断并做出正确的评价与处理。教学机智的发挥仍是建立在“吃透教材与学生”之基础上的,若不能较好地“吃透教材与学生”,考虑到可能的多样的评价方案,再高的教学机智又怎能得到有效发挥呢!(二)评价行为要有理论阐释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师生、生生互评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留悬念、摆误区,抓似是而非的认知分歧点等,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组织学生互评、交流、辩论,通过学生思维的碰撞达到排除错误、明辨是非的目的。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承转、小结、升华性的评价,不能机械地把“皮球”踢给学生,应在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处点思路、说方法,使课堂变得活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随时进行自我反馈与分析、自我调解与完善,从而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到自己的独立学习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比较中获得自主发展,从而提高自己的反省意识和能力,最终达到“把评价权还给学生”的要求。(三)评价要因人而异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思维发展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方法也会不同。那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采用不同的“标尺”。对于潜能生,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及鼓励。而对于优秀的学生,评价时就要严格而不苛刻,应进一步地激发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四)评价与情感的适度真诚作为评价的最高品质,它是深层次心灵沟通和交流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更需要真诚,需用心去关注,用情去体验,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一节课,教师若以良好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学的评价、调节中来,就能感染学生,唤起共鸣,激活学生的身心能量。而过于笼统或言过其实的评价都不可能达到理想的评价效果,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情感起伏的度,做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筋工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沙坪坝防水防腐施工方案
- 油气管道腐蚀防护效果分析报告
- 陶瓷成型施釉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糖果成型工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益讲座活动策划及执行方案
- 同辈心理咨询方案
- 店长人力资源配置分析报告
- 竹蔗网络营销策划方案
- 会计考试题库及答案6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5年通信工程师考试高、中级(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吉林省的劳动合同书范本
- 2025水稻代烘干合同书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2.《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 课件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大全)李林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四课(课堂PPT)
- 井下作业公司试气作业培训
- 化学元素周期表word(可打印)
- 室外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