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网上作业题.doc_第1页
大学语文网上作业题.doc_第2页
大学语文网上作业题.doc_第3页
大学语文网上作业题.doc_第4页
大学语文网上作业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网上作业题大学语文试题11、 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 )中。A.淮南子 B.楚辞 C.山海经 D.庄子2.盘古开天的神话属于( )。A.始祖神话 B. 创世神话 C. 英雄神话 D.战争神话3.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屈原 D.陆游4.家喻户晓的励志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出自屈原的( )。A.离骚 B.九歌 C.天问 D.招魂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自李白的()A.蜀道难 B.将进酒 C.梁甫吟 D.峨眉山月歌6.下面诗歌属于李白绝句的是()A.蜀道难 B.静夜思 C.梦游天姥吟留别 D.丁都护歌7.下面哪一句不是陶渊明的诗?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苏轼( )的心态。A.失意落寞 B. 旷达超脱 C. 无所适从 D.渴求汲引 9.贾府“四春”中,哪位小姐被下人戏称为“二木头”?( )A.探春B.迎春 C.惜春 D.元春10.刘备三顾茅庐,求取贤相( )。A.贾诩 B.鲁肃 C.诸葛亮 D.徐庶2、 判断题:(15分,每题3分)1.诗经中的燕飨诗所描述的燕飨并不都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是要发挥亲亲之道,宗法之义。( )2.九歌、天问都是屈原的作品。( ) 3.诗句“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出自高适少年行。( )4.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伏的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结局。 (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3、 填空题:(15分,每题3分)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2._是我国古代最具神话学价值的一部文献.3.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通史。4.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 。5.宝玉19年的人生经历与归宿:石人石,体现了道家的_思想。4、 赏析题:分析卫风氓中氓的形象。(20分)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五、简述三国演义中曹操、孙权、刘备的用人之道 (20分)大学语文试题2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盘古开天的神话属于( )。A.始祖神话 B. 创世神话 C. 英雄神话 D.战争神话2.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的由来与诗人( )有关。 A.李白 B.杜甫 C.屈原 D.陆游3.下面哪一句不是陶渊明的诗?( )A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C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D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下面哪一项不是苏轼词的特色?( )A. 以诗为词 B. 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C. 改变了以红粉佳人、绮筵公子为主要抒情主人公的词坛格局D. 强化词体对音乐的依附性5.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 )A.乐府 B.歌行 C.五绝 D.七绝6. 王维是盛唐( )的代表作家。A.山水诗 B.田园诗 C.山水田园诗 D.边塞诗7.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 )最有神话学价值。A.淮南子 B.吕氏春秋 C. 山海经 D.楚辞8.一些红楼梦的抄本富有脂砚斋的评语,被称为( ).A.程高本 B.脂评本 C.原初本 D.早期本9.刘备三顾茅庐,求取贤相( )。A.贾诩 B.鲁肃 C.诸葛亮 D.徐庶10.红楼梦开篇借用了我国古代神话( )A.盘古开天 B.夸父逐日 C.女娲补天 D.始祖伏羲 二、判断题:(15分,每题3分)1.诗经中的祭祖颂歌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 )2.九歌、天问都是屈原的作品。( ) 3. 在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中,五柳先生传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 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4.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王维的评价。( )5.三国演义中曹操“慧眼识关羽”,体现了曹操用人不论资考的特点。( )三、填空题:(15分,每题3分)1.诗经确立了中国诗歌创作的_。2. 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3.柳永是北宋时代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宋人笔记所称_是柳永词作受欢迎程度的证明。4. _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5.三国演义中,为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魏军七进七出的将军是 。四、赏析题:赏析秦风蒹葭(20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五、简述题:你怎样理解红楼梦在结构方面的深化框架中的现实世界?(20分)大学语文试题3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盘古开天的神话属于( )。A.始祖神话 B. 创世神话 C. 英雄神话 D.战争神话2.屈原离骚中家喻户晓的励志名句是( )。 A.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C.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3.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通史。A.国别体 B.纪事本末体 C.编年体 D.纪传体4.( )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题材。A. 田园诗 B. 咏史诗 C. 赠答诗 D. 咏怀诗5. 李白的少年时代,受到( )的深刻影响A.道教 B.佛教 C.儒家 D.法家6.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 )对李白的评价。A.王国维 B.白居易 C.苏轼 D.杜甫7.苏东坡个性丰富,以下哪种不属其特性?( )A.乐观豁达 B.豪放洒脱 C.仁爱宽厚 D.处事圆滑8. 三国演义第14回,身边“文有谋臣,武有猛将,翼卫左右,共图进取”的人物是( )。A.孙权 B.刘备 C.曹操 D.孙坚9.孙策临终前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 )。A.张昭 B.鲁肃 C.周瑜 D.诸葛瑾1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 )。A.短歌行 B.九歌 C.天问 D.陌上桑二、判断题:(15分,每题3分)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语出自论语。( )2.左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柳永最喜欢用的一个古人的名字是宋玉。(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红楼梦第十三回,尤二姐临死托梦,念念不忘家业兴衰。( )三、填空题:(15分,每题3分)1.诗经风雅颂的划分主要是按 的不同,也考虑到地区。2.柳永的词可以分为雅词和 两类。3.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_,不遣柳条青。4.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 _,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5.三国演义中,庞统庞士元又被称为 。四、赏析题:(20分)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结合这一评论,赏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 简述题: 简述诗经艺术成就 (20分)大学语文试题4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以下篇目中,出自诗经且属于怨刺诗的是( )A.氓 B.七月 C. 鹿鸣 D. 硕鼠2.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先秦B西周C春秋D战国3.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通史。 A.国别体 B.纪事本末体 C.编年体 D.纪传体4.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的由来与诗人( )有关。 A.李白 B.杜甫 C.屈原 D.陆游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苏轼( )的心态。A. 失意落寞 B. 旷达超脱 C. 无所适从 D. 渴求汲引6.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为“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水不厌深 B.江不厌深 C.海不厌深 D.海不辞深7.下面这首诗是陶渊明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 饮酒其二 B. 归园田居其一C. 饮酒其五 D. 归园田居其二8.下面诗歌属于李白绝句的是( )A.蜀道难 B.静夜思 C.梦游天姥吟留别 D.丁都护歌9.孙策临终前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 )。A.张昭 B.鲁肃 C.周瑜 D.诸葛瑾10.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李纨道:“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她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这丫头指的是谁?( )A.小红 B.司棋 C.平儿 D.袭人二、判断题:(15分,每题3分)1.诗经中的燕飨诗所描述的燕飨并不都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是要发挥亲亲之道,宗法之义。( )2.屈原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3.柳永既是词人,又是当时著名政治家。( )4.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长于七绝,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三、填空题:(15分,每题3分)1. 是一首唱给新娘的赞歌。诗中以桃花起兴,描写了新娘貌美如桃花和婚嫁场面的热闹欢快。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 。3.安贫乐道 与 ,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苏轼5.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特征是_。四、赏析题:(20分)1. 李白将进酒赏析。将 进 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五、简述题:(20分)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大学语文试题5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诗经七月是()A.爱情诗B.战争诗C.农事诗D.怨刺诗2.在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本纪”这种体例是( )A.记述王侯各国的兴衰始末B.记述古今著名人物的事迹C.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更替D.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变迁3.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 )最有神话学价值。A.淮南子 B.吕氏春秋 C. 山海经 D.楚辞4.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通史。A.国别体 B.纪事本末体 C.编年体 D.纪传体5. 陶渊明的辞赋( )是其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A. 归园田居B. 归去来兮辞 C. 桃花源记 D.五柳先生传6.下面哪一个是柳永的词?( )A.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B.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7.“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自李白的( )A.蜀道难 B.将进酒 C.梁甫吟 D.峨眉山月歌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A.望岳 B.春望 C.羌村三首 D.北征9.红楼梦开篇借用了我国古代神话( ).A.盘古开天 B.夸父逐日 C.女娲补天 D.始祖伏羲 10.刘备三顾茅庐,求取贤相( )。A.贾诩 B.鲁肃 C.诸葛亮 D.徐庶二、判断题:(15分,每题3分)1. 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女娲补天故事最为著名。( )2.屈原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3.在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中,五柳先生传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 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4.以律诗写组诗,极大地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这是杜甫在律诗发展史上的贡献。( )5.三国演义中的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是指:荆州之战,猇亭之战,赤壁之战。( )三、填空题:(15分,每题3分)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 关雎2._是我国古代最具神话学价值的一部文献。3. 被鲁迅高度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4.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_。”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5.红楼梦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 、_的思想。四、赏析题:杜甫登高赏析 (20分)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五、简述题: 上古神话的文化精神。 (20分)大学语文试题6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诗经风、雅、颂的划分是根据( )的不同。A.地域 B.思想内容 C.音乐 D.功用2.诗经中的爱情诗大都出自( )。A.国风B.大雅C.小雅D.颂3.( )的文心雕龙中称屈原“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A.屈原 B.刘勰 C.苏轼 D.陆游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出自( )A.报任安书 B.尚书 C.左传 D.国语5.建安文学的领袖是()。A.曹植B.曹丕C.曹操 D.嵇康6.曹操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 )。A.蒿里行 B.九歌 C.天问D.陌上桑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 )对李白的评价。A.王国维 B.白居易 C.苏轼 D.杜甫8.汉代传诗经者共四家,现在流传的是( )。A.齐诗B.鲁诗C.韩诗D.毛诗9.辞去( ),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A. 尚书令 B. 江州刺史 C. 彭泽县令 D. 太守10.贾府“四春”中,哪位小姐被下人戏称为“二木头”?( )A.探春B.迎春 C.惜春 D.元春二、判断题:(15分,每题3分)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语出自论语。( )2.九歌、天问都是屈原的作品。( )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4.柳永既是词人,又是当时著名政治家。( )5.三国演义中的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是指:荆州之战,猇亭之战,赤壁之战。( )三、填空题:(15分,每题3分)1. 是一首唱给新娘的赞歌。诗中以桃花起兴,描写了新娘貌美如桃花和婚嫁场面的热闹欢快。2. 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3._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4.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无边落木萧萧下,_。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5.红楼梦第二十九回贾母清虚观打醮,神前抽的戏头一本是白蛇记,第二本是满床笏,第三本是 。四、赏析题:(20分)宋代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请结合这一评论,赏析柳永八声甘州。八声甘州 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五、简述题: 试论述史记的艺术成就。 (20分)大学语文试题7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尚书B.诗经C.论语D.楚辞2.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先秦B西周C春秋D战国3.以下篇目中,出自诗经且属于怨刺诗的是( )A.氓 B.七月 C. 鹿鸣 D. 硕鼠4.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 )A.齐、鲁、韩、马 B.齐、鲁、韩、王 C.齐、鲁、韩、毛 D.齐、鲁、韩、郑5.家喻户晓的励志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出自屈原的( )。 A.离骚 B.九歌 C.天问 D.招魂6.曹操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 )。A.蒿里行 B.九歌 C.天问D.陌上桑7.王维是盛唐()的代表作家。A.山水诗 B.田园诗 C.山水田园诗 D.边塞诗8.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A. 幽婉深沉 B.平淡自然 C.缠绵悱恻 D.俊逸秀美9.下面哪一项不是苏轼词的特色?( )A. 以诗为词 B. 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C. 改变了以红粉佳人、绮筵公子为主要抒情主人公的词坛格局D. 强化词体对音乐的依附性10.陶渊明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有:-。A.归园田居B.咏荆轲C.饮酒D.桃花源诗二、判断题:(15分,每题3分)1.诗经风雅颂的划分是由于地域的不同。( )2.史记被鲁迅高度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咏怀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题材。( )4.以律诗写组诗,极大地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这是杜甫在律诗发展史上的贡献。( )5.三国演义中曹操“慧眼识关羽”,体现了曹操用人不论资考的特点。( )三、填空题:(15分,每题3分)1. 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 。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句出自苏轼( ),该诗表达了苏轼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4.明人胡应麟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 ,_。5.三国演义中,为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魏军七进七出的将军是 。四、赏析题: 赏析秦风蒹葭 (20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五、简述题: 试论述曹操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地位影响。(20分)大学语文试题8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这叫做( )A.赋诗言志 B.群籍引诗 C.经生注诗 D.臣风民意2.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 )A. 采诗说B.作诗说C.删诗说D.献诗说3.(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短歌行、度关山等。A.李白 B.杜甫 C.屈原 D.曹操4.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尚书B.史记C.左传D.楚春秋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苏轼( )的心态。A. 失意落寞 B. 旷达超脱 C. 无所适从 D. 渴求汲引6.下面哪一句不是陶渊明的诗?( )A.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B.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C.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D.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 )对李白的评价。A.王国维 B.白居易 C.苏轼 D.杜甫8.登高是杜甫晚年诗中的名篇,被后人评为()A.古今五律第一B.古今七律第一C.古今五绝第一D.古今七绝第一9.红楼梦开篇借用了我国古代神话( )A.盘古开天 B.夸父逐日 C.女娲补天 D.始祖伏羲 10.红楼梦第三十九回,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他”指的是谁?( )A.周姨娘 B.赖大家的 C.刘姥姥 D.李嬷嬷二、判断题:(15分,每题3分)1.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角,大都神人同形,形态怪异。( )2.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 )3.苏轼,字子由,眉州眉山人。( )4.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佛的是杜甫。(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三、填空题:(15分,每题3分)1.诗经确立了中国诗歌创作的 。2.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 ,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3.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 ,而不求人演唱,因此更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4.烽火连三月,_。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5.“程甲本”在红楼梦小说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是完成了抄本到_的转变.二是补上了后四十回,使小说成为一百二十回的完整面貌.四、赏析题:(20分)宋代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请结合这一评论,赏析柳永八声甘州。八声甘州 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五、简述题: 简述三国演义中曹操、孙权、刘备的用人之道 (20分)大学语文试题9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诗经风、雅、颂的划分是根据( )的不同。A.地域 B.思想内容 C.音乐 D.功用2.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这叫做( )A.赋诗言志 B.群籍引诗 C.经生注诗 D.臣风民意3.家喻户晓的励志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出自屈原的( )。 A.离骚 B.九歌 C.天问 D.招魂4.钟惺古诗归中赞誉曹操的( ) 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A.短歌行 B.蒿里行 C.陌上桑 D.对酒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出自( )A.报任安书 B.尚书 C.左传 D.国语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 )对李白的评价。A.王国维 B.白居易 C.苏轼 D.杜甫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 )。A.望岳 B.春望 C.羌村三首 D.北征8.陶渊明的辞赋( )是其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A. 归园田居B. 归去来兮辞 C. 桃花源记 D.五柳先生传9、下面哪一个是柳永的词?( )A.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B.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10.“盛筵必散”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A.探春 B.秦可卿 C.小红 D.妙玉二、判断题:(15分,每题3分)1.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龟虽寿。( )3.“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 )4.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的诗歌创作以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塞生活为主。( )5.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凤姐出场时“人未到,声先闻”。( )三、填空题:(15分,每题3分)1.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2. 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尤其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