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亚健康与保健本人通过每年一度的职工体检和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逐年增多,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大量资料,与专家探讨,对亚健康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现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进一步认识亚健康、预防亚健康有所帮助。一、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的一般性定义是:既不健康又没病。这一定义从感觉上很容易让人接受,但却不是一个十分科学的定义。因此,科学界通常给亚健康一些描述式的定义,如:虚弱就是亚健康;“自感不适,检查无病”,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健康是“第一状态”,疾病是“第二状态”,介于两者之间则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移行状态、临界状态,如果把疾病比喻成黑色,健康比喻成白色,亚健康状态就是灰色状态。亚健康这个概念,近年来在媒体中频频出现,人们对它似乎也并不陌生,但大家也仅仅知道有这么个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而己,既不了解它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也很少有人认为自己会处于这种状态中。其实,它并不遥远,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正有越来越多的人陷于这种状态中不能自拔,并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中饱受其苦。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日本公共卫生研究所一项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1000名白领员工中,有35%的人正在忍受着亚健康带来的痛苦。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医药保健研究会的一项全国16个省、直辖市内过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调查发现,就亚健康率而言,北京是75.31%,上海是74.49%,广州是73.41%。 亚健康概念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是现代人加强生命科学研究,关注健康,重在病前防范其发生、发展的文明意识的充分体现。亚健康虽然不是疾病,却是现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种表现,人体免疫功能下降,适应能力减退,代谢过程弱化,极易罹患疾病。因此,了解、预防、消除亚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21世纪一项预防性的健康策略。 二、亚健康的表现特征 目前,亚健康尚属笼统的概念,若干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论证与界定,但其表现特征已有基本概括。比较常见的表现状态是经常性和持续性的活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免疫力降低,如:疲劳、头痛、失眠、多梦易惊、恋床、白天困倦,心悸、食欲不振、不耐久劳、稍动即累、肌肉酸楚疼痛、心率不齐、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敏感多疑、消极悲观、注意力不集中、心绪不宁、犹豫不决、偏执、健忘、记忆力减退、焦虑忧郁、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以及怕去某些地方和场合,怕见某些人物等。有专家指出14个“亚健康”警讯,即:头痛、心悸、健忘、腹痛、咳嗽气喘、鼻噻、耳鸣、肩膀酸痛、血便、腰痛、嗜睡、口臭、脱发、硬块。 疲劳是亚健康一种最为常见的表现,也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是万病之源。疲劳是机体功能的暂时性障碍,属正常生理反应,起一种防止机体“过劳”的“预警”作用。疲劳一般分为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两大类,生理性疲劳能通过休息或睡眠得到恢复,如果通过休息或睡眠仍难以恢复,表明机体已经出现过劳(过劳是疾病的前奏),向你出示黄牌,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造成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心理失调、运动不当、睡眠不足、超负荷作业、乱用药品、内劳外伤、膳食结构不合理、生活方式不健康等。三、干预亚健康:保健亚健康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一种可逆性的、动态的状态,它不会永远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中,它既可以转化成疾病状态,这是自发的,是任其发展的,但如果干预,它又可转化成为健康状态,这是人为控制的,是需要自觉的,需要付出代价和努力的。现代生活造就了亚健康群体,这个庞大的人群不可能都拥进医疗机构,因为亚健康不是病,所以,医学治疗基本无用,同时,也没有必要都挤进心理诊所,因为亚健康总是更多地表现为生理上的不适,所以,心理治疗也难以奏效,以至于有专家言:传统医学和心理学确实已经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亚健康问题。治疗只能治疗疾病,解除疾病的症状,使人达到亚健康状态,只有健康行为模式才能帮助人们努力达到高水平模式的健康和完美状态。高水平的健康需要人们对自己悉心呵护、养护、爱护,健康行为模式更需要人们自己认真策划、构建与实施。换言之,要预防、消除亚健康,需要“主动养生”。例如:还未疲乏时,就主动休息,让身体“充电”后再工作,这远比连续工作效果要好得多,也不伤及身体。又如: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始终需要得到水的供给,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譬犹中医所谓“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总而言之,健康行为模式要求人们尽快学会自我调节,做到生活节奏要有规律,劳逸要结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等等。特别要求人们要主动养身,加强保健,面向体育健身,因为实践已经证明,这是预防疲劳,消除亚健康,远离疾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并趋向健康的“第一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目前健康保健方法很多,本人通过多年的亲身体验给大家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一)叩头法:头为诸阳之汇。每天清晨用十指尖轻敲头部各部位40下,可健脑醒神、增强记忆力。(二)梳头法:最好用木梳或牛角梳梳头,力度不宜太大,每次梳5分钟,可改善头发黑色素细胞的活性,防止脱发;缓解头痛;有醒脑、聪耳、明目、增强记忆力等作用。(三)按腹法:每晚睡前,将手放在丹田部位,顺时针按摩30次,可健脾理气、防止便秘,有助消化、安神、调经等功用。(四)搓脚心法:脚底穴位较多,每晚按搓双脚心,可促进血液循环,补益精气,调节阴阳,也可防止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五)按压足三里:足三里可谓中医的保健穴,可健脾胃、和气血、补虚弱。(六)捏指法: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捏指对人体的健康保健大有裨益。捏拇指可缓解咳嗽、咽喉肿痛;捏食指可缓解手指麻木、耳疾、齿痛;捏中指可补益脾胃、缓解心痛、心烦、中暑、耳鸣;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普法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
- 森林防灭火综合知识培训课件
- 森林火灾培训知识课件
- 森林图书馆绘本课件
- 2025年知名电商企业运营主管招聘笔试预测题
- 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资深工程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弱电维修工招聘笔试备考指南与答案详解
- 2025护士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68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模拟题集与答案解析
- 2025年陪诊师考试成功备考经验与试题及答案
- 2026高考英语 写作-倡议信 复习课件
- 2025广东广州市从化区社区专职人员招聘3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建材买卖(橱柜订购类)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小学英语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基孔肯雅热应急防控预案
- 港口无人驾驶行业深度报告:奇点已至蓝海启航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题库1200道带答案可打印
- 托管老师岗前培训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资本论》讲稿课件
- 护理品管圈QCC之提高手术物品清点规范执行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