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李商隐的坎坷人生与他的无题诗作胡炯文学社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文学社2017年新学期第一次正式文学讲座,说是讲座,其实应该打上引号。讲座这两个字是有它很高的地位的,无论是讲者本人还是听众,都对讲座内容广有了解,尤其是讲者本人,对这讲座主题总是有他独特的看法的。可今天在座的听众都是文学爱好者,而讲者的水平却极其有限,不足为诸位奉献一份饕餮大宴。好在诸位都是熟人,想必不会苛责,就算是稍作介绍吧,首先我们看一段视频(唐之韵李商隐片段)。视频我们看过了以后,下面进入正题: 说起唐诗和唐代大诗人,在座诸位首先会想起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这个年龄阶段很少有人提起李商隐,那可能是诸位阅历还不够丰富。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3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居第二位,而王维入选29首、李白入选27首。这个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下面说几句名句,同学们可能就有印象了。我们无法企及李白的天才,也不能时时都有杜甫的肃穆与沉重,我们大多数人是平凡的人,我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上升不到家国仇恨,血泪交接。我们不能时时刻刻都念叨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更多的是自己心中的抑郁和酸楚别人无法理解。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所以越是经历的多,反而越是注意那些更注重内心体验和个人悲愁的诗歌。这一点上,李煜可以拿来作例子说明。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早已经超越家国之恨,上升到普遍意义上的人世感情,所以特别有感染力。李商隐也是如此,举几个例子:试着品味以下几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秋阴不散霜飞晚,留的残荷听雨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其实我也是过了这么多年到现在才知道,仅仅凭几首诗不足以了解一位诗人,也不足以评价诗的真实含义,想要懂得一首诗中诗人的心情,还是要真真正正地走近他,读他的生平,读他的经历,读他岁月里所经历的一切。令人无奈的是,这些不是我们一次短短的文学讲座能承担的,大家能看到我手里的讲义很厚,但能说出来的东西不多,至于同学们如果仅仅读了几首所谓“爱情”诗就以为自己了解了李商隐,那也是大谬特谬了。李商隐固是有情,却并非只为情而存在,他应该是一个现实中人,像我们的每一天一样,为衣忙为食忙,也要在滚滚的红尘里打磨人生。其实在我们这些年读过的书中,有多少人被历史符号化了,有多少人被别有用心的人划定了界限,也被后来者们误解着了,当我们终于有幸翻开历史的烟云,我们才会发现,原来那些人都应该是有血有肉的,他们一样的爱恨一样地消磨,而这才是公正的历史。虽然了解别人需要全面接触,但我们今天也只能有代表性的选取几个片段介绍他。(一)816827 天意怜幽草:苦命少年的求学岁月 828837 是福还是祸:磨难重重的应举之路李商隐生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三岁即随父远赴江浙。还不到十岁,父亲就去世了。他只能随母还乡,因失去庇佑,生活颇为清贫,俗话说国备储君,家需长子。再加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从小就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舂米挣钱,贴补家用,并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这种经历正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一样,在抄书做工的过程中,他开始遍诵五经,到16岁时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同时写得一手秀丽的工楷。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他十四岁,移居洛阳,认识了太子宾客白居易,礼部郎中令狐楚等前辈,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开玩笑地说:希望我死后能够投胎当你的儿子。后来李商隐大儿子出世取名叫白老,这个儿子却十分蠢笨。直到小儿子出世,小儿子倒十分聪慧,温庭筠笑说如果白居易投胎,小儿子才是。但从对李商隐悲苦一生的影响来说,显然后者更大,令狐楚欣赏李商隐的文才,对其十分器重,让李商隐与其子令狐绹等交游,亲自授以今体(骈俪)章奏之学,并“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骈俪文是当时给皇帝写奏章表启的主要格式,想混仕途,这东西是必备技能,就像今天找工作,怎么也得在计算机、英语四六级上取得证书。那些年不像现在,咱们古老的中国还是重视国学的,骈文代表国家脸面,自然要求很高。这一点上令狐楚可以实实在在算作他的恩师。后来他曾先后随恩师前往郓州、太原等地。在这几年中,李商隐一面积极应试,一面努力学文,可是他从828至837年这十年间在科举上一败再败、连败四阵。是李商隐徒有虚名?还是生不逢时?我想这其实与当时的科举制度有关。科举制度在隋唐草创之际,不像宋明之时制度完备纪律严明是士人唯一进取之道,而还带有两汉之时浓厚的察举遗风。这里我们可以拿李的前辈王维来举个例子,王维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除了确实有真才实学,难道没有别的原因?唐朝科举考试时不采用“糊名制”,所以非常方便考生走后门。参加考试的各地举子需要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呈递给当世的名家名人,达官贵族,以得到对方推荐。其风气之盛,甚至成为一种制度。不要说蠢才跃跃欲试,连天才也都颇爱走这个后门。有时甚至在考试之前,取士的排名都已经列好。当时,王维的后门当年科考的最有说话分量的人家里。我知道你们想说是主考官,但,不是。此人比主考官更厉害。那就是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在公主的家宴里,有一位面目白皙,身材修长,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手弹一曲郁轮袍,声惊四座,引起了所有宾客的注意。他就是王维,王维俊美飘逸,谈吐潇洒,在座的达官贵人们无不赞叹。更令人叫绝的不是这出众的风度和天赋的音乐才能,等到他把怀里的文章呈献给公主。公主读了王维的诗,才发觉这个年轻人就是名震一时的大才子,震惊地当即将他请到了客位的首席位置上。由于公主当时已经向主考官推荐张九皋作状元,便当场命人叫来主考官当面改变。由是,王维一举夺魁。从这个情况就可以看出,科举考试能有得力前辈或权贵推荐,是多么重要。我们熟知的白居易与顾况的故事也是这种情况。李商隐显然没有这个运气,连续多次的应举失利显然并不是因为他学识才能不足。早在太和四年(830年),曾经与他一起游学的令狐绹就考中进士。这显然不是因为令狐绹的学识才华比李商隐优秀,而是由于他父亲令狐楚的影响力。而李商隐于开成二年(837年)的中举,也可能正是令狐父子对当值考官施加影响的结果。这一年他已经25岁。(二)838850 才命两相妨:天涯游子的仕宦心酸 851858 吾宁爱与憎:缠绵悱恻的夕阳晚景唐代士子中举后并不能像后世那样直接授官,尚需到吏部铨选。要想迅速为官,需要继续参加其他考试,比如博学鸿词科,比如书判拔萃科。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李商隐也是如此。开成三年(838)他应博学鸿词不取,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落魄之际,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并将女儿嫁给了他。(25岁)从李商隐后来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李商隐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并且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如此大,持续如此久,甚至到李商隐生命的最后一刻,很显然,他的一生都为此痛苦的挣扎。这一点上,才子们的处境都非常相似,比如北宋的苏轼,夹在新党王安石和旧党司马光之间,辛酸一生。这一时期,李商隐在京城逗留时间非常短,大部分时间都在幕府和去往幕府的路上。期间,母亲去世,守孝闲居三年,错过了李党执政最辉煌的岁月。辗转于岭南,巴蜀,淮北,河北,江浙一带,尝尽世间悲欢,直到35岁才有第一个儿子,但不久即早夭。期间,因处境潦倒,他曾经给自己的同窗写过诗歌求助,但都被无情的拒绝了。而欣赏他的郑亚和卢弘正又先后去世。他不得不一次次在京师和各地幕府之间奔波。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的妻子王氏在春夏间病逝。从李商隐的很多诗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夫妻感情很好,比如夜雨寄北和锦瑟。王氏虽出身贵族,却没有闺门娇气,婚后多年照料家庭,与李商隐相濡以沫,感情甚笃。这次打击无意是巨大的,至此,我们大概可以发现,李商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不在了。这年秋天,他远赴西南,在梓州幕府中郁郁寡欢的过了四年,一度倾心佛教,意欲出家。而后辗转京师,回到家乡后不久就去世了。 (三)文学综述幼年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隐的世界观基本上属于儒家体系,其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世、渴望有所作为的。待屡次下第和被人谮毁的遭际向他显示了人生道路的崎岖不平,他的诗便开始表现出愤懑不平之气和对社会的某些批判。到了中晚年,他的思想早已经归于平和妥协,更多的关注作为个人的内心情感,诗中贯穿着身世和时世的悲感,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调和忧伤美,成为伤感唯美文学的典型。其中成就最高的就是为后人反复吟诵和琢磨的朦胧诗作:无题诗。当然我们也会稍稍介绍一些与此相关的作品,供大家稍作研究。咏史: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这首咏史诗,描写了炀帝出游的情景,批评了炀帝的荒淫、奢侈,全诗层层深入,以小见大,寓意深刻。它在宛转中显出严正气象,深刻揭示了隋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由于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无可奈何的诗人只好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貌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李商隐最可贵的地方是:他认识到一切败亡的祸根,都在于最高统治者皇帝贤愚不分、不重视人才和骄奢淫佚、好女色、好求仙。因此,他咏史诗里的皇帝便主要是两类典型。李商隐在本诗首联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千古长叹。以其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进行了最概括的总结,千百年来警示和激励着人们不停地探索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前进道路,此诗因此终成千古绝唱。咏物:宿骆氏亭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此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但精彩在于最后一句,诗人原来是一直在那里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的,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雨点点点滴滴地洒落在枯荷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诗人这才意外地发现,这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竟别有一种美的情趣。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本无可“留”的价值;但自己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却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蕴涵有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而诗人“听”到的,也不止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常人难解其中滋味。这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更增加了环境的寂寥,从而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此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诗中所说情怀,尤不可解,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对于一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功业无成,光阴虚度,碌碌无为而悔恨无穷。但天资聪敏的诗人,则事在当初,就早已先知先觉到了,却无可奈何,无限之惘然若失。这就是诗人李商隐,借锦瑟而自况了。北青萝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僧人境界是诗人所羡慕的,所向往的。晚上独自一人,无世间之嘈杂,无世事之纷扰,到时间去敲一阵暮鼓晨钟,闲适地倚着一株藤蔓。在大千世界中,在万千微尘中,我安宁了我的爱恨之心。在这无限的宁寂之中泯却爱与恨,忘却恩与仇,或许才是作者的本意。他累了,太需要解脱了。自伤:夕阳楼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这首诗末尾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主要在于它真切地表达了一种特殊人生体验:一个同情别人不幸遭遇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原来正是亟须人们同情的不幸者;而当他一旦忽然意识到这一点时,竟发现连给予自己同情的人都不再有了 。“孤鸿”尚且有关心它的人,自己则连孤鸿也不如。这里蕴含着更深沉的悲哀,更深刻的悲剧。晚晴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辉而平添生意,人格化了作为自然物的“幽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诗人自己就有着类似的命运,故而很自然地从幽草身上发现自己。他在为目前的幸遇欣慰的同时不期然地流露出对往昔厄运的伤感,或者说正由于有已往的厄运而倍感目前幸遇的可慰。这就自然引出“人间重晚晴”,而且赋予“晚晴”以特殊的人生含义。晚晴美丽,然而短暂,人们常在赞赏流连的同时对它的匆匆即逝感到惋惜与怅惘。然而诗人并不顾它的短暂,而只强调“重晚晴”。从这里,可以体味到一种分外珍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的感情,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这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十分深刻,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写过不少寄赠令狐绹的诗,其中确有一部分篇什“词卑志苦”,或迹近陈情告哀,或希求汲引推荐,表现了诗人思想性格中软弱的一面。但会昌年间他们的关系比较正常。这首诗中所反映的相互关系,就是比较平等而真诚的。诗中有感念旧恩故交之意,却无卑屈趋奉之态;有感慨身世落寞之辞,却无乞援望荐之意;情意虽谈不上深厚浓至,却比较真率诚恳。酬韩瞻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使用鲜活生动的联想和想象,将实事实情转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这可以说是李商隐诗歌婉曲达意的又一种表达形式。一首本来容易写得平凡的寄酬诗,以“雏凤声清”的名句历来传诵不衰,除了诗人对后辈的真切情意外,跟这样的表达形式是分不开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要归于李商隐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末尾“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读者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以排遣,不禁令人满腹怅然,亦生怜惜之心。无题: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颔联两句圆转溢辉,脍炙人口,是一组绝妙的对句,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其二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如果你非要问这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恐怕谁也说不清,但说不清的美又是最高意义的美,因为从哪个角度去理解,都是美。其三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全诗就是围绕“梦”来写离别之恨。但它并没有按远别思念入梦梦醒的顺序来写。而是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柔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宕荡,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迷离恍惚的情怀。其四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向往美好爱情的心愿切莫和春花争荣竞发,因为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烬。这是深锁幽闺、渴望爱情的女主人公(诗人的隐喻,也是古典诗歌的惯用手法)相思无望的痛苦呼喊。热情转化成幻灭的悲哀和强烈的激愤。以“春心”喻爱情的向往,是平常的比喻;但把“春心”与“花争发”联系起来,不仅赋予“春心”以美好的形象,而且显示了它的自然合理性。“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诗人由香销成灰联想出“一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慢性前列腺炎合并性功能障碍患者护理查房
- 阿克苏地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一模拟考试(一模)生物试题含参考答案
- 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邢台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晋中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冀教版)
-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5年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评语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有答案)
- 甘肃省平凉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要点》
- 高一上学期《早读是需要激情的!》主题班会课件
- 龙门吊警示教育
- 2024届高三特尖班及尖子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与反思
- 班主任培训:家校共育
- 《数据安全法》考试参考题库100题(含答案)
- 档案管理服务承诺书
- 胶原蛋白对皮肤的重要性
- 2025年绵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护理纠纷及防范》课件
- 《石膏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