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化考研考博试题】2012岩石学.doc_第1页
【地化考研考博试题】2012岩石学.doc_第2页
【地化考研考博试题】2012岩石学.doc_第3页
【地化考研考博试题】2012岩石学.doc_第4页
【地化考研考博试题】2012岩石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岩石学A卷流纹岩:灰-灰红色,常见流纹构造,板状结构,斑晶主要为石英和碱性长石,亦有少量斜长石。正长岩:属于中性侵入岩,钙碱性正长岩,常呈浅红,浅肉红色等,多为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钾长石和斜长石,暗色矿物为普通角闪石和普通辉石或黑云母。岩浆岩的结构: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之间(包括玻璃)的相互关系。岩浆岩的色率:暗色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体积百分数)。粒序层理:又称递变层理,具粒度递变的一种特殊层理,没有内部的层,只有粒度变化。浊流:靠液体湍流来支撑碎屑颗粒,使之成悬浮状态搬运,并在重力作用下呈块状流动的沉积物重力流。相序递变规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又称沃尔索相律。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组合是岩石化学成分和P,T等条件的反映,是共生分析的对象或出发点。是一定化学成分岩石达到化学平衡时的矿物组合,又称平衡矿物共生组合。斑状变晶结构:岩石中不同矿物的粒度明显不同,表现为某种较大的矿物颗粒分布在其他细小的矿物颗粒中大的为变斑晶,小的为基质。糜棱岩:具有糜棱结构和定向构造的岩石,统称糜棱岩。原岩经过强烈研磨作用的产物。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由于压扭盈利是作用使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而成。简答题:1 什么是岩浆岩的相?列出侵入岩和火山岩各有哪些相? 岩浆岩的相指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岩石和岩体总的特征,大体分为侵入岩相和火山岩相。一 侵入岩相:按其形成的深度,分为浅成相和深成相。 1 浅成相:形成深度:0.5-3公里;岩浆温度较高,压力较小,冷却速度较快,挥发分易于散失;矿物成分特征为有时有高温矿物,高温双锥状石英,透长石;结构构造特征为细粒-微粒结构,有时为隐晶质,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接触变质较弱;岩体产状多为岩盖,岩盆,岩株,岩脉。岩床;不含火山碎屑物金属硫化物矿床。 2 深成相:形成深度:3公里;岩浆温度低压力大,冷却速度较慢,挥发分不易散失;矿物成分特征为均为低温稳定矿物;结构构造特征为中粗粒结构,有时有似斑状结构,常见块状及带状构造;接触作用较明显;高温钨锡钼矿床,含稀有元素我伟晶岩矿床。根据岩体中央和边部岩性不同,划分为中央相,过渡相,边缘相。1中央相:粗粒结构或似斑状结构,捕掳体少,岩性较均一,无流线流面构造。2边缘相:细粒结构,捕掳体较多,岩石成分结构和构造常不均匀,具有清楚的流线流面构造。3过渡相:岩性特征在中央相和边缘相之间,多为中细粒结构或似斑状结构。二 火山岩相:按照火山活动产物形成的方式及岩性特征分为:1. 喷出相组:爆发相、溢流相、侵入相2. 火山通道相组3. 潜(次)火山相组4. 火山沉积相组2根据岩浆岩形成的基本条件,简述俯冲带形成岛弧岩浆作用的原因。373岩浆岩形成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1要有源区的岩石,即岩浆发生之前已近存在于地幔或地壳的岩石作为熔融岩浆的母岩。2要有足够热能的积累。书上找不到 3 障壁海岸沉积体系由哪些沉积相单元组成?各沉积相单元的主要特征?沉积单元:障壁岛、泻湖、潮坪主要特征:障壁岛特征: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高 泻湖特征:低能、可咸化 潮坪特征:砂泥薄互层、潮汐层理按照沉积古地理上的比较全4 简述碳酸盐岩泥晶基质与碎屑岩基质的概念及异同。 碳酸盐岩泥晶基质:充填在碳酸盐岩颗粒之间,与颗粒同时经机械沉积作用形成的粒度小于0.03mm方解石晶体。 碎屑岩的基质:又称杂基或粘土杂基,是充填在碎屑颗粒之间的细粒机械混入物,它们对碎屑物质也起胶结作用,但基质不是化学成因的物质,它是和碎屑物一起由机械沉积作用形成的。基质包括小于0.03mm的细粉砂和泥质物质。相同点: 泥晶基质与陆源碎屑岩中的泥质基质都是与碎屑颗粒一起沉淀的,表明沉积物分选不好,水动力较弱。 不同点:1在手标本上泥晶基质表现为污浊,致密,隐晶结构;碎屑岩泥质基质为土状段口,颜色多样,为泥状结构在成岩作用强的沉积岩中,基质比较结实,并常变为绢云母和绿泥石等。2微晶方解石成因可为化学成因,生物化学成因,从生物体中分解出来,机械磨蚀作用等;泥质基质的成因为机械沉积作用。5 基性变质岩在绿帘角闪岩相变质条件下的矿物共生组合特征。 绿帘角闪岩相(EA)是绿片岩相和角闪岩相之间过渡的低级变质相。重结晶程度比绿片岩相高,但变余结构构造仍较常见。 该相以基性变质岩中出现Ep(绿帘石)+Hb(普通角闪石)+两相Pl(斜长石)组合为特征。共生的两相斜长石为An0-2的钠长石,另一相为An20的斜长石,它们既可以是独立的晶体,也可以是两者的叶片状显微交生体。 基性变质岩以绿帘石-石英与两相斜长石和两相钙角闪石共生、普通角闪石AL含量较低,单偏光下以蓝绿色为特点,典型岩石为绿帘角闪岩。问答题1 为什么现今大陆地壳成分总体是花岗质,而大洋是玄武质?(372 不太会)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壳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所以有人称之为“硅镁层”。两层以康拉德不连续面隔开。所以现今大陆地壳成分总体是花岗质,而大洋是玄武质。 在快速拉张的洋中脊,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源区为亏损的二辉橄榄岩,上升的岩浆聚集在莫霍面以上形成岩浆房,岩浆在适当的情况下喷出或侵入,形成玄武质洋壳。2分析沉积相,亚相,画出变质趋势,分析迁移特征。 沉积相是对于沉积环境及其产物和 作用过程的高度概括。3确定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原岩及矿物共生组合差异的原因。(252估计原岩是石英大理岩)岩石学B卷1. 岩浆岩的间隐结构:指浅成相或喷出相火山岩基质中,由隐晶质-玻璃质充填与微晶斜长石粒间空隙形成的结构。2. 粗面安山岩:或称粗安岩,成分与二长岩相当的喷出岩,介于粗面岩和安山岩之间,碱性玄武岩与粗面岩之间的过渡岩石,斜长石和碱性长石含量近于相等。斑晶以斜长石为主,基质具粗面结构,交织结构或玻晶交织结构。3. 脉岩:脉岩是指充填在构造裂隙,常呈脉状或者岩墙状产出的岩浆岩。4. 副矿物:在岩石中含量最少,通常不到1%,个别情况下可达5%,常见副矿物有铬铁矿,磁铁矿,锆石,榍石,磷灰石,碳酸盐类矿物等,有时在某些特殊类型的岩石中,通常作为副矿物的矿物会成为次要矿物甚至主要矿物,如碳酸盐矿物是碳酸岩中主要矿物。5. 楔状交错层理:各层系界面为平面,但彼此不平行,单个层系不等厚而呈楔形,其内纹层较平直或微下凹,与层系界面斜交。是由于介质流动方向交替变化所致。6. 相模式: 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基础,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以沉积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称相模式。7. 成岩作用:沉积物堆积下来,被后继的沉积物所覆盖,即静茹与原介质隔绝的新环境,由此开始转变成为沉积岩,在这一过程中,沉积物和沉积岩饿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均发生一系列变化,通常把这期间引起沉积物和沉积岩发生变化的作用,统称成岩作用。8. 变质作用::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是岩石在固态状态下发生转变的过程。变质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变质结晶、变形和变质分异3类。9. 变晶结构: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10. 榴辉岩:岩石主要呈深红色,粒柱状变晶结构,主要由绿辉石和石榴子石组成,是高压相系基性变质岩的典型岩石。简答题1 岩浆岩中,按SiO2饱和度分类,每种矿物组合和共生关系。在岩浆岩中,SiO2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结合可形成各类硅酸盐,从矿物中SiO2的相对含量而言,硅酸盐矿物分为两种:1 SiO2饱和矿物,可与石英共生:如辉石,长石,角闪石,云母类矿物2 SiO2不饱和矿物,不能与石英共生:如富美橄榄岩,似长石,霞石,白榴石等。当岩浆中SiO2过饱和时,岩石中会出现SiO2饱和矿物与石英共生SiO2不足时会出现SiO2不饱和矿物,而不出现石英SiO2含量适当时,仅出现SiO2饱和矿物。按照SiO2渐增的顺序,不同成分的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的规律如下:1 超基性岩类 SiO245%,以镁铁矿物为主,主要是橄榄石,辉石,而长石很少或无。2 基性岩类 45%SiO253%,出现辉石和基性斜长石共生。3 中性岩类 53%SiO266%,出现角闪石与中性斜长石共生,镁铁矿物减少。正长岩类,则出现镁铁矿物和碱性长石共生。4酸性岩类SiO266%,出现石英,钾长石,酸性斜长石,黑云母等共生。镁铁矿物为10%左右。5 碱性岩类 k2O Na2O含量高,SiO2含量低,暗色矿物中出现碱性辉石,碱性角闪石,浅色矿物中出现SiO2不饱和矿物 霞石,白榴石。2钙碱性基性侵入岩,主要特征及矿产。 A化学成分:SiO2可以不饱和(出现橄榄石),也可以是饱和的(不出现橄榄石)。富CaO,AL3O2,MgO,FeO,贫碱。岩石Na2O一般大于k2O, CaO较稳定(质量分数在10%左右)MgO,FeO变化较大。 B 矿物成分:矿物以基性斜长石和辉石为主,常见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不含或含少量的石英,副矿物可以出现磁铁矿,钛铁矿,钒钛磁铁矿等。C 结构特征:常见结构有辉长结构和辉绿结构。D 构造特征:通常为块状构造,可见条带状构造,韵律层构造。主要矿产:与基性侵入岩相伴生的矿床主要的铜镍硫化矿床,铬铁矿,钒钛磁铁矿。辉长岩和斜长岩比超基性岩稳定的多,是良好的建筑材料。辉绿岩可作铸石原料3 主要造岩矿物在风化作用中的稳定性。 造岩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指矿物抵抗风化的能力。这首先决定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其次是造岩矿物所处的风化条件。各种造岩矿物在风化时的稳定性不同,故其风化习性和风化产物也不同。1 石英 为最稳定造岩矿物,在风化中几乎只发生机械破碎,不易发生溶解,母岩风化越彻底,其含量在风化产物中含量越高。2 长石类 为K Na Ca的铝硅酸盐。物理风化中,长石易沿解理面破碎,化学风化中,易受酸的作用分解。 不同种类的长石,抵抗风化的能力不同,钾长石比斜长石稳定,斜长石中酸性斜长石比基性斜长石稳定。因此,在沉积岩中较为常见的碎屑长石是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3 云母类 白云母稳定性高于黑云母。 4镁铁矿物 主要Fe、 Mg、 Ca的硅酸盐矿物,这类矿物的稳定性较低,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它们在沉积岩中含量甚少。5 粘土矿物 为沉积岩重要的造岩矿物。一般风化作用下只发生机械破碎,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下水解。6 碳酸盐矿物 主要是方解石和白云石,在酸性水中极易溶解,在极干燥的条件下,物理风化为破碎碳酸盐碎屑。4 碳酸盐岩颗粒组分类型及成因。 颗粒指在沉积盆地内由化学,生物化学,生物作用及浪成,岸流,潮汐作用形成的碳酸盐颗粒,在盆内就地沉积或经短距离搬运再沉积而成。颗粒组分类型有:内碎屑、鲕粒、球粒、藻粒、生物颗粒、团块 内碎屑:盆内弱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经岸流、潮汐及波浪等 剥蚀破碎并经过再沉积的碳酸盐颗粒。 鲕粒:具有核心和同心纹层组成的球粒-椭球状颗粒。 球粒:有泥晶碳酸盐组成,不具有内部构造的次球状、椭球状颗粒,多于粪便成因有关。 藻粒:与藻类有关的碳酸盐颗粒。生物颗粒:各类生物骨骼及其碎屑。团块:由多种碳酸盐颗粒构成的复合颗粒5为什么麻粒岩相泥质变质岩具有片麻状构造少见片状构造。麻粒岩相高级区域变质相,通常T700 P0.3GPa。泥质变质岩中角闪岩相与麻粒岩相相界反应为白云母分解低温亚相,含有黑云母,白云母分解反应导致泥质变质岩中出现Sil-Or带,典型岩石为Sil-Gt-Or片麻岩。Ms+QAl2SiO5+Kf+H2O高温亚相,黑云母变的不稳定,出现堇青石和紫苏辉石,典型组合为Crd-Gt-Or片麻岩BiOpx问答题1 岩浆岩有多样性的原因。(还要再细致答么)原生岩浆形成后,在其上升运移的过程中,由于岩浆本身成分的分异或与围岩的互相作用,或不同岩浆之间的混合作用,可使最初一种成分的岩浆最终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岩浆岩。1 分异作用:指原来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下,依靠本身是演化最终产生不同成分的岩浆的全部作用,包括岩浆分异作用和分离结晶作用。 岩浆分异作用:有些只是在岩浆本身进行,没有发生相的分离,如扩散作用和熔离作用;有些发生了结晶相和熔体相的分离,如气体搬运作用 分离结晶作用:是早晶处的矿物由于某些原因与熔浆分离,演化成多种不同成分的岩浆岩。有重力分离作用,流动分异作用,压滤作用。2 同化混染作用:岩浆熔化了围岩或捕掳体,使岩浆成分发生了变化。影响同化混染作用的因素有:岩浆侵入时的地质环境 岩浆侵入的深度,形态,体积及成分 岩体的温度及热量 围岩的构造裂隙发育程度。3 岩浆的混合作用:指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岩浆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产生一系列过渡型的岩浆,并形成不同成分的一系列岩浆岩,称为岩浆混合作用。2砂岩和颗粒灰岩在成分、结构、成因上的异同。砂岩:又称中碎屑岩,指砂级陆源碎屑体积分数超过50%的沉积岩类。颗粒灰岩:碳酸盐岩的一种,指颗粒含量大于50的石灰岩。1成分上的相同点:都含有陆源矿物 如石英。不同点:颗粒灰岩主要以方解石为主,含有碳酸盐矿物,陆源矿物,非碳酸盐的自生矿物;砂岩以陆源碎屑石英,长石,岩屑为主。2结构上的相同点:均有颗粒和填隙物两大结构组分构成,填隙物中都可以分成胶结物和基质两种类型,他们具有相似的水动力条件控制不同点:颗粒灰岩的颗粒均有方解石组成,胶结物为亮晶方解石,基质为泥晶方解石;砂岩中的颗粒有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胶结物有钙质,硅质,铁质等多种成分,基质主要为粘土杂基。3成因上的相同点:均受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所控制。不同点:颗粒灰岩的颗粒均为盆内成因,而砂岩的碎屑颗粒均为来自盆外陆源碎屑;颗粒灰岩形成在清水环境,砂岩沉积在浑水环境。3 变质岩结构,构造及矿物特征,影响矿物共生组合主要因素。变质岩结构:指构成岩石各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变余结构:由于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