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底复合吹炼工艺.doc_第1页
顶底复合吹炼工艺.doc_第2页
顶底复合吹炼工艺.doc_第3页
顶底复合吹炼工艺.doc_第4页
顶底复合吹炼工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顶底复合吹炼工艺1、 什么是顶底复合吹炼工艺,它与顶吹工艺相比有哪些特点?顶底复合吹炼工艺也称复吹工艺,就是从转炉熔池的上方供给氧气,即顶吹氧,从转炉底部供给惰性气体或氧气,在顶、底同时进行吹炼的工艺。复吹工艺兼有顶吹工艺与底吹工艺两者之优势。与顶吹工艺相比,复吹工艺有如下特点:(1)显著降低了钢水中氧含量和熔渣中TFe含量。由于复吹工艺强化熔池搅拌,促进钢渣界面反应,反应更接近于平衡状态,所以显著地降低了钢水和熔渣中的过剩氧含量。(2)提高吹炼终点钢水余锰含量。渣中TFe含量的降低钢水余锰含量增加,因而也减少了铁合金的消耗。(3)提高了脱磷、脱硫效率。由于反应接近平衡状态,磷和硫的分配系数较高,渣中TFe含量的降低,明显改善了脱硫条件。(4)吹炼平稳减少了喷溅。复吹工艺集顶吹工艺成渣速度快和底吹工艺吹炼平稳的双重优点,吹炼平稳,减少了喷溅,改善了吹炼的可控性,町提高供氧强度。(5)更适宜吹炼低碳钢神。终点碳可控制在不大于0.03的水平,适于吹炼低碳钢种。综上所述,复吹工艺不仅提高钢质量,降低消耗和吨钢成本,更适合供给连铸优质钢水。2、 复吹工艺有哪几种类型?复吹转炉通常是由顶吹或底吹转炉改建而成,复吹工艺分为两类。一是顶吹氧,底吹惰性气体的复吹工艺;一是顶、底复合吹氧工艺。(1)顶吹氧、底吹惰性气体的复吹工艺。其代表方法有LBE、LD-KG、LD-OTB、NK-CB、LD-AB等。顶部100供给氧气,可采用二次燃烧技术以补充熔池热源。底部供给惰性气体,吹炼前期供N2气,后期切换为Ar气。供气强度(标态)在0.030.12m3(tmin)范围。属弱搅拌工艺类型。底部多使用集管式、或多孔塞砖、或多层环缝管式供气元件。 (2)顶、底复合吹氧工艺。其代表方法有BSC-BAP、LD-OB、LD-HC、STB、STB-P、K-BOP等。顶供氧气比为6095,底供氧气比为405。供气强度(标态)波动在0.202.0m3/(trmin);底部供气元件多使用套管式喷嘴,中心管供氧,环管供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或油做冷却剂。此工艺属于强搅拌工艺类型。有的底部还可以喷入石灰粉剂。(3)强化冶炼,提高废钢比的复吹工艺也称KMS法,可以从底部喷嘴喷入煤粉,增加热源以提高废钢加入量。3、 复吹转炉对底部供气元件有哪些要求,供气元件结构有什么特点?底部供气元件是复吹技术的核心,有喷嘴型与砖型两大类。无论哪种供气元件,都必须达到分散、细流、均匀、稳定的供气要求。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供气元件不断地改进,有过单层管式喷嘴、双层套管喷嘴、环缝管喷嘴、多孔塞砖(MHP型及MHP-D型)和多层环缝管式供气元件等。(1)多孔塞砖。也称多微孔管透气塞砖,是应用较广的底部供惰性气体的元件。多孔塞砖是在耐火材料的母体中插埋许多金属细管,金属管的内径在54mm,一般插埋10150根管,管的下端与供气室相通。气体通过许多金属管呈分散细流进入熔弛,增强了对熔池的搅拌力和吹炼的稳定性。其寿命不能与炉衬祷寿命同步。(2)多层环缝管式供气元件。是由多层同心圆无缝钢管组成。多层环缝管式元件外面套有护砖,然后坐到座砖上,再直接砌筑在炉底中。与多孔塞砖元件相比,多层环缝管式供气元件的缝隙较小,能在气源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工作,不易堵塞;多孔塞砖供气元件的供气量可根据需要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选择最佳供气强度。4、 复吹转炉底部供气元件的数量与安装位置如何考虑?从炉底供给熔池的气体,通过元件喷出后以气泡的形式上浮,抽引钢水随之向上流动,从而熔池得到搅动。底部供气元件的数量、位置不同,其与顶吹氧流作用引起的综合搅拌效果是有差异的,所得到的冶金效果也不一样。供气元件的数量与转炉吨位、供气元件的类型有关,有安装2、4、8、16个元件者不等。试验与实践表明,供气元件的位置排列在炉底耳轴连接线上,或在此线附近为好,以便在倒炉取样、测温、等待化验结果等操作时,供气元件露出炉液面,保持熔池成分的稳定。例如有些钢厂采用多层环缝管式元件48个,布置在0.40.6D(D为熔池直径)的同心圆上,与炉底耳轴连线中心的夹角为30,冶金效果好。 5、 复吹转炉底部供气气源的选择怎样考虑,其应用情况是怎样的? 复吹工艺底部供气的目的是搅拌熔池、强化冶炼、也可以提供热补偿燃气等。可供应用的气源种类很多,究竟哪种气源合适,应考虑:冶金行为良好、安全、对钢质量无害、制取容易、纯度高、价格便宜、供气时对元件有一定的冷却作用、对炉底耐火材料无强烈的影响等因素综合确定。已应用的气源有N2、Ar、CO、O2、CO2等,但是应用广泛的还是N2气和Ar气。6、 复吹转炉底部可供气源各有什么特点?(1)N2是制氧的副产品,也是惰性气体中价格最便宜的气源。倘若吹炼全程底部供N2气时,即使供氮强度小,钢水中N也会增加0.0030;实践表明,吹炼的前、中期供给N2气,钢水中增氮的危险性很小;因此在吹炼的中、后期恰当的时机切换为其他气体,就不会影响钢质量了。(2)Ar是最理想的搅拌气源,既能保证熔池的搅拌效果,对钢质量又无不良影响;但Ar气资源有限,标态为1000m3/h的制氧机,只能产出Ar气(标态)25m3,且制Ar设备费用昂贵,所以Ar气的价格也较贵。 (3)CO2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冷却效应包括物理效应与化学效应。CO2气体进入熔池会与C反应即CO2+C=2CO,生成的CO气体相当CO2体积的2倍,有利于熔池搅动。CO2CO为吸热反应,这部分化学热对元件起到有效的冷却作用。正是这个反应也使碳质供气元件脱碳,受到一定的损坏。吹炼后期还会发生CO2+Fe=(FeO)+CO反应,生成的(FeO)对元件也有侵蚀作用,所以不宜全程供CO2气。采用吹炼前期供N2气,后期切换为CO2,或CO2+N2的混合气体,这种吹炼模式的冶金效果较好,充分发挥cch对元件的冷却作用,元件寿命有提高。(4)CO是无色、无味,但有剧毒和有爆炸危险的气体。CO气具有良好的物理冷却性能,其冶金效果与Ar气相当。有的研究认为,若采用CO气作为复吹气源时,最好配入一定比例的CO2气体,以不高于10为宜。此外各管路、阀门等部位应有防毒、防爆的设施。(5)O2作为底部气源,其用量最好不超过供氧总量的10,必须同时供给天然气、或丙烷、或油为冷却剂,以对元件遮盖保护。此外,也可用空气或CaCO3的粉剂等为底部气源。7、 确定复吹转炉底部供气强度的原则是怎样的?在设备已经确定的基础上,根据钢种冶炼的需要,建立合理的供气模式。通常是以终渣TFe和钢中O含量的降低作为评价复吹冶金效果的条件之一。若(TFe)含量高,钢中O也高,铁损必然增高,铁合金消耗增多,炉衬寿命会降低,钢质量也受到影响。所以,底部供气制度的关键是控制终渣TFe含量,为此一般在终吹前与终吹后采用大气量、强搅拌工艺。研究发现,进行强搅拌最好时机是在临界C到来之前,否则即便供气强度(标态)高达0.20m(tmin),终渣的TFe含量降低的效果也甚微。所谓临界C)值是指氧由氧化碳开始转为氧化铁时C的含量。研究还显示,在临界C值到来之前施以中等搅拌强度,并拉长搅拌时间,效果最佳。8、 什么是复吹工艺的底部供气模式?以改善熔池混合状态,增强物质传递速度,促进钢渣反应接近平衡状态为目的的复吹工艺;在底部供气元件、元件数目和位置等底部供气参数确定之后,就要根据原料条件、钢种冶炼的要求,达到最佳冶金效果的供气压力与流量为供气模式。9、 底部供气元件为什么会损坏?经大量的实践与研究表明,底部供气元件的熔损机理主要是:(1)气泡反击。气流通过供气元件以气泡的形式进入熔池,当气泡脱离元件端部的瞬间,对其周围的耐火材料有一个冲击作用,称此现象为“气泡反击”。底部供气流量越大,反击频率也越高,能量越大,对元件周围耐火材料的蚀损也越严重。(2)水锤冲刷。在气泡脱离元件端部时,引起钢水的流动,冲刷着元件周围的耐火材料,这种现象称为“水锤冲刷”。供气流量越大,对耐火材料的“水锤冲刷”也越严重。(3)凹坑熔损。由于气体与钢水的共同冲刷,在元件周围耐火材料形成凹坑,有的也称其为“锅底”;凹坑越深,对流传热也越差,更加剧了对耐火材料的蚀损。由于上述现象的共同作用,供气元件被损坏。10、 底部供气元件端部的“炉渣-金属蘑菇头”是怎样形成的?从炉渣金属蘑菇头的剖析来看,它是由金属蘑菇头气囊带、放射气孔带、迷宫式弥散气孔带3层组成。开炉初期,由于温度较低,再加上供入气流的冷却作用,金属在元件毛细管端部冷凝形成单一的小金属蘑菇头,并在每个小金属蘑菇头间形成气囊。通过粘渣、挂渣和溅渣,有熔渣落在蘑菇头上面,底部继续供气,并且提高了供气强度,其射流穿透渣层,冷凝后即形成了放射气孔带。落在放射气孔带上面的熔渣继续冷凝,炉渣金属蘑菇头长大。此时的蘑菇头,加大了底部气流排出的阻力,气流的流动受到熔渣冷凝不均匀的影响,随机改变了流动方向,形成了细小、弥散的气孔带,又称迷宫式弥散气孔带。从迷宫式弥散气孔带流出的流股极细,因此冷凝后气流的通道也极细小(1);钢水与炉渣的界面张力大,钢水很难润湿蘑菇头,所以气孔不易堵塞。从弥散气孔流出的气流又被上面的熔渣加热,其冷却效应减弱,因而蘑菇头又难以无限长大。炉渣-金属蘑菇头就是这样形成的。11、 炉渣-金属蘑菇头有哪些特点?(1)炉渣-金属蘑菇头可以显著地减轻“气泡反击”、“水锤冲刷”,完全避免形成“凹坑”。(2)炉渣金属蘑菇头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抗氧化能力,在吹炼过程中不易熔损,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不易堵塞。 (3)能够满足吹炼过程中灵活调整底部供气的技术要求。(4)通过蘑菇头流出的气体分散、细流,对熔池的搅拌均匀。所以称炉渣金属蘑菇头为“永久蘑菇头”,能够使供气元件长寿,从而提高了复吹率。武钢在90t转炉上应用于相应技术措施,供气元件寿命能与炉衬寿命同步,并突破了万炉大关,最高已达到19238炉,复吹率为100。 12、 从哪些方面来维护复吹转炉的底部供气元件?(1)底部供气元件设计合理,使用高质量的材料,严格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