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精练八科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精讲精练八科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精讲精练八科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精讲精练八科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精讲精练八科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丛书八年级科学(上)参考答案第1章 生活中的水第1节 水在那里【轻松过关】1.C 2.B 3.D 4.A 5.B 6.C 7.B 8. 饮用水 食物中的水 新陈代谢中产生的水【能力提升】9. D 10.(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下径流 (2)太阳辐射、地心引力 (3)污染11.含盐量 将海水蒸馏饮用、吃海洋生物 12.B第2节 水的组成【轻松过关】1D 2C3B 4.D 5. 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大。 6. 阳 少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 大 多 燃烧 淡蓝 氢气 2:1 氢 氧 水氢气+氧气 7.C 【能力提升】8.C 第3节 水的密度(一)【轻松过关】1. 0.810/m 一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800kg。2.D 3.C 4. 0.6103 90 0.6103 5.A 6.A 【能力提升】7.(1)0.5 同种材料质量和体积之比不变(2)2、3 不同(3)不同 8.B第3节 水的密度(二)【轻松过关】1.D 2.C 3.C 4.A 5.C 【能力提升】6.A 7.C 8. 9.1.8g/m3 浓硫酸 10. (1)300cm3(2)0.7kg(3)3.5g/cm3 11.不符合,加水500g 12. 错误 =m/v=(22g+50g)603=1.2g/3=1.210kg/m3。能,用沙代替水。第3节 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轻松过关】1.C 2.D 3.略 4.(1)60 20 3.0103 (2)偏小 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时,水未倒尽,使金属质量读数偏小 【能力提升】5.A B V 大 6.(1)1.1g/m3 (2)4.42g (3)15.42g 第4节 水的压强(一)【轻松过关】1.压强 单位面积 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 帕斯卡 帕 Pa 2.560 每平方米表面受到的压力为560牛。 3. 受力面积 压强 4.C 5.A 6. 6104 9104 7. 750N 【能力提升】8.(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1、4或2、6 受力面积越小 9.9.8 2500Pa第4节 水的压强(二)【轻松过关】1.侧壁 底部 液体内部 2.(1)液体内部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C 4.B 5.C 6.A 7.变小 【能力提升】8.A 9. 10.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下宽能增大受力面积,承受很大的压强,上窄可以减少材料。 11. 第5节 水的浮力(一)【轻松过关】1. 液gV排 完全浸没 2.F1-F2 3. 3.010-4 2.94 2.94 不变 4.C 5.D 6.A 7.A 【能力提升】8.A 9. (1)20N(2)210-3(3)2.7103 kg/ m3 10.A第5节 水的浮力(二)【轻松过关】1.(1)不对 (2) 2. 3.B 4.B 5.A 6.A 7.B 8.C 9.A【能力提升】10.A 11.B 12.C 13.(1)500N (2)55kg第5节 水的浮力(三)【轻松过关】1. 液体密度 相等 较小 2. 自身的重力 密度 小于 3. 质量 6000 变小 4.A 5.B 6.C 7.C 8.C 【能力提升】9.50 10.不变 11.(1)12900N (2)11900 12.(1)2105Pa (2)8104N (3)7.8104N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轻松过关】1. 2. (4)(5)(1) (2)、(3) 3. A 4.D 5.A 6.B 7.D 【能力提升】8.(1)氯化钠 (2)不会,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 9.略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轻松过关】1. B 2. C 3.C 4.C 5.D 6.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7.饱和,加溶质【能力提升】8. 不对的 在原食盐水中加入少许食盐,看能否继续溶解。 9. B A A 10.B 11. 升高 减少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二)【轻松过关】1.100 36g 饱和 18 2.D 3. B 4.D 5.B 6.D 7.(1)50g (2)t1,a和c的溶解度相等。(3)不能 (4)c b a (5)A 8. (1)A (2)b 降温或加水【能力提升】9.B 10.A C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三)【轻松过关】1.C 2.D 3.B 4.D 5.D 6.C 7.(1)2.5 47.5 (2)天平 烧杯 (3)量筒 47.5玻璃 (4)试剂瓶盖倒放 氯化钠放右盘,砝码放左盘 8. (1)不变(2)不变(3)变小(4)不变 【能力提升】9.B 10.C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轻松过关】1.A 2. 蒸发溶剂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3.结晶水 结晶水合物 胆矾 纯净物 4.C 5.B 6.C 7.B 8.B 【能力提升】9. (1)d-a (2)(d-a)/(b-a) (3)c-a (4)100(d-a)/(c-d) 10. 110g 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一)【轻松过关】1.A 2. A 3.C 4.D 5.B 6.C 7. C 8.B 【能力提升】9. 合理即可 10. 17kg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二)【轻松过关】1.沉淀过滤蒸馏 2. 泥沙过滤泥沙食盐水食盐 3.不溶性固体液体沸点不同的液体4.C 5.A 6.C 7.(1)烧杯 漏斗 (2)搅拌,加速蒸发 引流 (3)低 (4)D (5)如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纸边沿;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能力提升】8. (1)凝聚剂(2)B(3)D(4)过滤(5)不是 第1章 单元复习(第14节)【课堂交流】1略2(1)甲 乙 (2)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3)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大小 313.8g 6.9g/cm3 不是 4水循环过程中,蒸发水的状态由液态变成气态,降水过程由气态变成液态或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5铅笔作用在两手指上的压力相同,两手指受压部位的感觉不相同。因为铅笔尖端压在手指上陷得深,受力面积小的,受到的压强大,手指感觉疼。6. 略【轻松过关】 1.B 2.B3.4.C5.6.【能力提升】 7. 0.78m2 8(1)1.14g/cm3 (2)马铃薯中淀粉的质量分数越高,价格越贵(3)8103元 第1章 单元复习(第5节)【课堂交流】1略 2生活在水中的鱼是靠改变鱼鳔的体积来改变浮力的大小的,从而实现在水中上浮和下沉。而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故两者的原理不一样。3. 0.2 0.2 0.2 0.8 0.6 0.2 0.2 浮=排液4(1)1 (2)当物体未全部浸入水中时,浮力随着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深度无关 5. 略【轻松过关】1.2. 3.4.5. 6. 【能力提升】7. (1)0.8N (2)0.12kg(3)因为F浮=G物=水gV排即与物体排开的体积成正比,所以刻度是均匀的。8乒乓球上表面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而下表面没有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乒乓球下表面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浮力)大于重力时,乒乓球即上浮第1章 单元复习(第69节)【课堂交流】1略 2(1)溶液底部析出少量晶体 温度下降时,硝酸钾溶解度变小,所以部分溶质析出 (2)塑料块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增加 因为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变小,溶液密度变小,塑料块仍漂浮在液体中,故塑料块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增加 3(1) (2) (3)20 20 (4) 4不断地加热一杯不饱合食盐水,蒸发其中的溶剂;若恒温蒸发,则食盐的溶解度不变,溶剂的质量减少,在没有晶体析出前,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若恒温蒸发至溶液饱合后,溶解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有晶体析出。 5. 略【轻松过关】 12.3.C 4.C5.6.A7. 8.【能力提升】9(1)水的温度 (2)温水 60 (3)略 (4)该洗衣粉在50 60洗衣能力最好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 大气层【轻松过关】 1.D 2.C 3.B 4.B 5.A 6.A 7.C 8.A【能力提升】 9.B 10.D 11.B 12.(1)图略 (2)郊区吹向城市 13.略第2节 天气与气温【轻松过关】1.B 2.C 3.A 4.B 5.B 6.(1)午后2时 日出前后 (2)天气【能力提升】7.(1)21.6 22.0 (2)高 百叶箱内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体又涂成白色,能较好反射太阳光;箱外直接照射,温度较高 (3)百叶箱外 8.防高温:搭建遮阴棚 防严寒: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等第3节 大气的压强(一)【轻松过关】1.C 2.B 3.D 4.D 5.D 6.A 7.从缝隙中流出 上升 大气压 8.D【能力提升】9.1107 1106 略 10. 30N第3节 大气的压强(二)【轻松过关】1.C 2.D 3.C 4.C 5.B 6.D 7.(1)两纸条靠拢 (2)内 外 (3)小 大 8.B【能力提升】9.不变 10. (1)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2)刚开始运动 (3)6 0.75 (4)1.09105 (5)注射器漏气 活塞与注射器之间存在着摩擦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轻松过关】 1.A 2.A 3.A 4.D 5.C 6.B 7.C 8.C【能力提升】9.(1)低气压 (2)晴朗干燥天气 10.C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二)【轻松过关】 1.A 2.A 3.B 4.C 5.A 6.低 降低 【能力提升】7.(1)瓶内气体温度下降,气压减小 (2)略 8.(1)低温烹调 高压烹调 (2)120 第5节 风【轻松过关】1.A 2.(1)风吹来 (2)尖端 箭头 (3)西北 3.D 4.D 5.B 6.B 7.B 8.A 【能力提升】9.B 10.C 11. (1)3 (2)1016毫巴 (3)北风第6节 为什么会降水【轻松过关】1.D 2.C 3.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很大,温度相对高些的水汽遇冷液化成水珠 4.C 5.D 6.A 7.D【能力提升】8.C 9. (1)A (2)气 液 放热 (3)越多 10. C 第7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轻松过关】1.C 2.D 3.B 4.D 5.C 6.A 7.A【能力提升】8.(1)C (2)A B 9.(1)A (2)高压 冷锋 暖锋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一)【轻松过关】1.D 2.C 3.A 4.C 5.B 6.B 7.B【能力提升】8(1)1、3 (2)1、2 (3)3、4 (4)物质的比热 质量 升高的温度 9.C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二)【轻松过关】1.D 2.Aa Bb Cc Db Eb、d 3.C 4.A 5.C 6.低 高 欧亚大陆 太平洋 寒冷干燥 7.纬度位置 低 高 高 低 3 亚热带 海陆分布 地形 快 大【能力提升】8. (1)A 15 (2)B A (3)A 9. D 10. B第9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候【轻松过关】1.D 2.B 3.D 4.B 5.B 6.A 7.A【能力提升】8.(1) 气温较高(受暖空气控制)、气压较低 气温骤降,风力加大(伴有雨雪) 气温较低(受冷空气控制)、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ABDE 9C 第2章 单元复习(第14节)【轻松过关】1.越小 8104Pa 2.B 3.B 4.D【能力提升】5.(1)体积 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2)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所以车胎破了 (3)略 (4)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设计实验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第2章 单元复习(第59节)【轻松过关】1.(1)1.021105Pa 1.017105Pa (2)冷锋 暖 降雨、大风和降温 暖锋 降雨 升温 2. B 3.B 4.C 5.B【能力提升】6.D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自主学习】1.食物 温度 2.气压 湿度 3.C【课堂交流】1. 略 2.(1)没有变化 (2)没有变化 (3)叶子下垂 (4)羽状小叶 3.(1)观察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 (2)第一次根向地生长芽背地生长,第二次横放后过几天根还是向地生长芽还是背地生长 (3)重力的作用 (4)合适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4.晚上,蟑螂属于夜行性动物 5.略 6.因为植物具有向地性,任何方向上的种子都能使胚芽向上生长,胚根向下生长【轻松过关】1.A 2.A 3.D 4.C 5.B 6.C 7.C【能力提升】8.(1)B (2)B (3)A第2节 神奇的激素(一)【自主学习】1.向光性 温特 郭葛 2.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物质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3.胚芽尖端 促进植物生长 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促进果实发育 防治杂草 4.光照 非单侧光时 【课堂交流】1. 略 2.(1)直立生长 (2)弯向光源生长 (3)不生长也不弯曲 (1)(2)(3) 胚芽鞘尖端 (4)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5)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某种物质 琼脂块【轻松过关】1.B 2.D 3.A 4.C 5.D 6. 直立 不生长不弯曲 弯向光源生长 【能力提升】7. (1) (2)或 (3)直立生长 8.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花蕾时期 向日葵的花盘并不是始终朝向太阳的(合理均可)第2节 神奇的激素(二)【自主学习】1.内分泌腺 生长发育 新陈代谢 生殖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2.有无导管 分泌物是否直接进入血液 3.葡萄糖 90mg/100ml 4. 略 5. 略【课堂交流】1. 略 2.(1)葡萄糖 淀粉 (2)变少 调节 3.略【轻松过关】1.C 2.A 3.D 4.D 5.A 6.D【能力提升】7.(1)甲 乙 (2)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促使血糖合成糖元 8. (1)对照 (2)甲状腺 (3)垂体 (4)性腺 9.(1)甲 乙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第3节 神经调节(一)【自主学习】1. 略 (书P100) 2.大脑 小脑 脑干 大脑皮层 小脑 脑干 大脑皮层 3.a细胞核 b树突 c细胞体 d轴突 4.大脑皮层 回 表面积 不同 5.脑干 反射、传导 低级 大脑【课堂交流】1. 略 2.(1)越快 越慢 (2)略 3.大脑位于脑的上部,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脑干位于大脑的前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如果后脑着地,容易造成小脑和脑干的损伤,而脑干内有许多的人体基本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这些中枢受损伤,会立即引起心跳、血压及呼吸等严重障碍,甚至引起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4.大脑对躯体有交叉支配的原则,所以是右侧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受损伤。【轻松过关】1.C 2.B 3.A 4.A 5.D 6.C 7.D 8.B 9.神经系统 快速而短暂 缓慢而持久 10. 视觉中枢 【能力提升】11. D第3节 神经调节 (二)【自主学习】1. 神经系统 应答性 2.(1)神经中枢 (2)传入神经纤维 (3)传出神经纤维 (4)效应器 (5)感受器 (2)52134 3.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课堂交流】1. 略 2.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大脑能控制低级神经中枢 3. 略 4.大小便是一种反射活动,而且是先天性的、低级的反射活动。它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但脊髓的反射又要受大脑的控制,所以当人感到有尿意时,脊髓要把信息传到大脑,如果大脑感到时候不恰当,可命令暂时不排尿。 5.非条件反射是一种遗传的行为,反射弧是固定的,其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而条件反射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反射弧是不固定的,其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是大脑皮层的重要功能。【轻松过关】1.B 2.B 3.D 4.D 5.D 6.C 7.C【能力提升】8. (1)fedgh 非条件反射(2)feba (3)大脑皮层 acgh 条件反射第4节 动物的行为【自主学习】1.内分泌系统 激素 2.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3.先天性行为 4. 略 5. 略【课堂交流】1. 略 2.后天学习行为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先天性行为是受到遗传控制的,有固定的行为方式,是一种低级的反射活动,不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3.动物的行为大部分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先天性行为中例如索食、育雏等是由遗传固定下来的行为,对个体及种族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的反应方式,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都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具有适应意义的活动。 4.人的行为更为复杂 , 动物只是对具体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而人能对语言、文字等抽象的刺激作出反应,这是动物所不能的。【轻松过关】1.(1)A (2)A (3)B (4)A (5)B 2. C 3. D 4. C 5. D 6. 第一次为先天性行为,后两次为后天学习行为。【能力提升】7.(1)D (2)B (3)B 8. (1)先天性 (2)本能 (3)大脑皮层(4)第5节 体温的控制【自主学习】1.略 2.蝙蝠 鸡 马 3.36.8 4.直肠 腋窝 5.产热 散热 体温恒定可扩大生存空间,适应恶劣环境【课堂交流】1. 略 2.安静时产热器官是内脏,运动时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皮肤直接散热,汗液蒸发散热 3.温度差 血液 4.B A 减少 降低 减少 C 舒张 增加 升高 增加 5.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较大,人体直接散热量增大,不利于维持体温恒定,此时骨骼肌的颤抖使产热量增加,所以直接原因是骨骼肌的颤抖,作用是使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人体体温恒定。 6.增加产热的生理活动有:骨骼肌颤抖使产热量增加;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减少散热的神经活动有几乎不出汗,减少蒸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以减少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进行对人体体温起调节作用,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体温调节中枢在脑干中的下丘脑。【轻松过关】1. 骨骼肌 血管 血流量 2.内脏 骨骼肌 皮肤 汗液蒸发 3.D 4.B 5.D 6.D 【能力提升】7.(1)晒太阳 蜥蜴的体温随环境温度一起上升 (2)35 白天蜥蜴活动时体温维持在35左右 (3)通过交替停留与阳光下和阴暗处来实现的 (4)会随环境直线上升,因为蜥蜴是变温动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在透明玻璃中环境温度上升,蜥蜴的体温也会上升 8. (1)血流量急剧增加,其意义是能将体内更多的热量带到皮肤散发出去 (2)皮肤血管舒张,可增大血流量 (3)皮肤温度升高、出汗 (4)曲线将下降,为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皮肤血管将收缩,血流量将减少。第3章 单元复习(一)【自主学习】1.光 水 2.生长素 3.激素 调节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胰岛素 性激素 生长激素等4.向光 不均匀 较低 向光 5.胰岛素 下降 血糖 升高 90mg/100ml 6.B【课堂交流】1. 植物根有向地性 地球引力 按原方向 2.没有设置对照组,应设立一个对照组,投入等量的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一组投入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另一组投放等量的不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 3. 略 【轻松过关】1. B 2. A 3. C 4. A 5. B 6. B 7.(1)向右侧生长,说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2)向左侧生长,说明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能力提升】 8.(1)A与D B与C(两空次序可互换) (2)探究光照强弱(或多少)对两组植物生长的影响。(3)不合理 甲、乙两盆植物的土壤中都含有包括镁离子在内的各种无机盐。第3章 单元复习(二)【自主学习】1.D 2.A 3.D 4.B 5.D 6.(1)条件 (2)浅【课堂交流】1.(1)先天性 (2)雄性激素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2. (1)膝跳反射 韧带 (2)不会 神经中枢破坏 (3)大脑控制了脊髓的活动 【轻松过关】1.C 2.B 3.B 4.D 【能力提升】 5. (1)神经系统对胰液的分泌起调节作用 (2)排除神经系统对胰液分泌的干扰 (3)小肠粘膜中有能促进粘膜分泌的物质 6. (1)明亮 对照 (2)潮湿环境 (3)把湿土只铺一半第4章 电路探秘第1节 电路图【自主学习】1.电能 发电机 干电池 通 断 电灯 电风扇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2.略 3.略 【课堂交流】1.略 2.闭合电路 断路 被短路的灯泡不发光 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会损坏电源,严重时会造成火灾,必须防止电源短路。 3.(1)图略 (2)图略 串联电路:两只小灯泡顺次连接在一条电路中的电路;只有1条电路,开关同时控制电路中所有用电器的工作状况。并联电路:两只小灯泡并列连接在连接点的电路,至少有2条电路。【轻松过关】1正 用电器 负 A C B串并 S2 S1.D 5.C 6.A第8题图7. B 8如图 【能力提升】9. B、C A、D 10.(1)BC 断 通 (2)AB 并联第2节 电流的测量(一)【自主学习】1.正 负 正电荷 相反 2.电流强度 I 安培 安 A 毫安 微安 mA A 3.电流表 - 0.6 3 4.略 5.略 【课堂交流】1. 略 2.(1)通后形成的电流把能量从电源输送到了电灯上,电灯才发光 (2)在电路中,自由电荷(自然界存在正电荷、负电荷即电子两种)移动而产生的 (3)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 (4)安培,简称 安,用符号A表示 (5)电流 3.电流表 (1)3 2 00.6A 03A 0.02A 0.1A (2)略【轻松过关】1. B A C D 2. C 3. D 4.(1)正负接线柱接错 (2)量程选择太大 (3)量程选择太小 (4)断路 5.B 6. 断开开关 正负接线柱 7. A 【能力提升】8. C 9.如图 第9题图第2节 电流的测量(二)【自主学习】1.串联 “+” “-” 量程 与电源连接而不经过用电器 2. 1 0.2 3.短路 b 【课堂交流】2. 试触 3.(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轻松过关】1. D 2. C 3. B 4. C 5. 0.42 6. L1 L2 7. 电流表 0.488. 0.26A 2.4A 2.4【能力提升】9. 如图 第9题图10(1)A1的读数为0.4A,A2的读数为2A。 过L2的电流为1.6A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自主学习】1.略 2. 导体 绝缘体 半导体 3. 自由电子【课堂交流】1. 略 2.不发光 绝缘体 发光 导电 3. 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 4. 自由电荷 5.硅 锗 电子 电子产品 6. 大小 阻碍作用越大 R 7. 5000 2.5103 0.06 610-5【轻松过关】1. 2.铜丝是导体 导电 绝缘体 触电 3. D 4.导体 导体 导体 5.阻碍 大 R 欧姆 6.C 7.C【能力提升】8.不易导电 会 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会变成导体 9.略 10.纯净水是绝缘体,盐水是导体。第4节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自主学习】1材料、粗细、长度、温度 2控制变量 3超导【课堂交流】1. 略 2. (1)材料 粗细 温度 材料、粗细相同的导体 大(2)材料 长度 温度 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 小 (3)长度 粗细 温度 长度、粗细相同的导体 材料 长度 粗细 材料 越大 3. 温度 增大 降低 4.A B C 5. 略【轻松过关】1本身 长度 粗细 材料 温度 2B 3. C 4. C 5. C 6C 7. A 【能力提升】8B 9. (1)F G (2)G (3)横截面积 D 10.略 第5节 变阻器【自主学习】1.材料 长度 粗细 温度 长度 2.调光灯的调光器,电话机上的音量电位器,扩音设备中的音量控制器等 3.长度【课堂交流】1. 略 2电阻丝 瓷筒 接线柱 绝缘 3. (1)不变 电阻为零 (2)不变 电阻是最大值且不变 (3)变亮 变大 电阻变小 (4)变暗 变小 电阻变大 4.左 0 50 5. 30 20 30 25 25 6. 略【轻松过关】1.A 2. 0100 5A 3.小 4.B 5.B 6变小 变大【能力提升】7. (1)相当于滑动变阻器,可调节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从而改变其转速SMM(2)如图所示 L1L2S第7题图8.如图所示VA第8题图9当油面上升时,浮球上升,滑片P向下滑动,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油量表示数变大 第6节 电压的测量(一)【自主学习】1.开关 电灯 导线 电压 电流 2U 伏特 V 1.5V 2V 3. 定向移动 电流【课堂交流】1. 略 2千伏 毫伏 微伏 103 103 103 意大利 伏打 伏打电堆 3.“” 3 15或15 3 “十” 03伏 015 0.1 0.5 4. (1)并 (2)“十” (3)量程 试触 5(1)1.2 (2)6【轻松过关】1定向 电流 2并联 “十” “” 量程 3D 4.C 5.D 6. D【能力提升】7. 03伏 1.9 015 5.5 8(1)安培表“”、“”接线柱接反了 (2)伏特表和电灯L2串联了 9如图 电路图略12第9题图第6节 电压的测量(二)【自主学习】1. B 2. 3V 6 串 3. B【课堂交流】1. 略 2U1+U2 总电压等于各灯两端电压之和 3. U1=U2 总电压与各支路的电压相等。4.略【轻松过关】1串 并 2.B 3.4 1.5 2.5 4.A 5C 6D 7C 【能力提升】8. (1)1.5V 4V (2)各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9.(1)9V (2)9V 10B第7节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自主学习】1.电源 电压表 2.2V 4V 3.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由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变小,使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增大 4.电流 越大 阻碍【课堂交流】1.(1)导体中的电流可能与电压成正比 (2)导体中的电流可能与电阻成反比 2.略 3.(1) 电阻 电压 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即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相等 电阻 电流 电压 (2)电压 电阻 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即 电流与电阻的乘积相等。4.(1) 欧姆 正比 反比 欧姆定律 (2)I , UIR、R 伏 安 欧 5.略【轻松过关】1.B 2. C 3. 0.25 0.2 4. 20 5.A 6.B 【能力提升】7. C 8.(1) 0.2A 8V (2)0.2A 4V第7节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二)【自主学习】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安 R 欧 UIR 、 R 30.25安【课堂交流】 1.解: 已知R=44欧,I5安 根据欧姆定律I 可得:U=IR5安44欧220伏答:电热水器两端的电压是220伏。2. 解: 已知U3伏,I0.3安 根据欧姆定律I= 可得R10欧答: 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欧。【轻松过关】2200 2200 2200 0 3C 4250V .3.4V 6. R1=10 U1=5V 7.(1)7.5V (2) R=9 还可以继续使用 U=4.5V【能力提升】8. 30V 60V 9. 8:9 10. G总+第7节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三)【自主学习】1电阻丝有效长度 电阻 串 阻值最大 2烧坏 试触 3 略【课堂交流】【思路】电阻 电压 电流 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 I ,可推导出 R 电压电流 电阻 减少误差 实验操作步骤 开关处于打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P处于阻值最大值位置。检查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和正负接线柱是否正确。 .略【轻松过关】.D.C.(1)电阻 (2)电流表正负极接反 电压表量程选用了小量程 (3)电阻不变时,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1)乙 9.13 (2)RL (3)乙【能力提升】.(1) 3V (2)20 (3)9V第8节 电路的连接(一)【自主学习】1.串联 并联 2. 串联 并联 3.bc ad【课堂交流】1.猜测:(1)电路图中1、2、3三处电流会相等吗?(2)L1两端电压和L2两端电压之和与什么有关系?(3)略 分组实验:(1)I1=I2=I3: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2)U总=U1+U2 串联电路中总的电压等于各灯两端的电压之和(3) 发光 另一灯不发光 一 影响 2.(1)0.3A (2)4.5V (3)20 3.因为U =IR U1 = I1R1 U2 = I2R2 则根据U =U1+U2 I=I1=I2 所以R=R1+R2【轻松过关】1.(1)串 (2)发光 发光 (3)不发光 2. D 3.C 4.B 5.图略 电路图略 6. B 7. B 【能力提升】8.R 2 9.(1)串联 (2)1 3 3 (3)7V第8节 电路的连接(二)【自主学习】1.B 2. 3.略 【课堂交流】1. 猜测:(1)并联电路中I1、I2、I之间有什么关系?(2)你认为灯L1两端电压,灯L2 两端电压和两灯的总电压有什么关系?(3)开关S、S1、S2各控制什么? 分组实验:(1)I =I1+I2 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流等于各条支路的电流之和 (2)U1=U2U 并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3)亮 亮 不影响 2. 大 3.大 4.略 5. (1)减小 暗 (2)仍然发光 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