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americanheartassociation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概述 美国aha于1974 1980 1986 1992年以及欧洲复苏学会1992 1996 1998年均发表过复苏指南2000年首次出现由世界各国专家共同参与联合制定国际复苏指南2005年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 aha 都有公布心肺复苏 cpr 指南 2015年10月15日 新版 美国心脏学会cpr和ecc指南 隆重登场 2005版生存链 生存链 心肺复苏治疗的协作体系最有效的心肺复苏是建立强有力的生存链2005成人生存链 四 早 早进入急救系统早初级心肺复苏早除颤早高级心肺复苏 2010版生存链 早期呼叫 早期cpr 早期除颤 早期als 心脏骤停后治疗 延长至5环节 2015版生存链 分为两链 院内急救体系院外急救体系 院外急救非专业人员怎么做 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即时高质量心肺复苏快速除颤 识别和启动应急系统 迅速识别 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无反应且不能正常呼吸 喘息 启动紧急反应系统 立即呼救或请别人呼救使用手机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调度员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 检查颈动脉搏动检查股动脉须谨慎由于下腔静脉没有瓣膜 股静脉血流逆行进人静脉系统可能会产生搏动 因此 在触诊股三角区时的搏动可能是静脉搏动而不是动脉搏动 非专业人员不要求做脉搏检查 检查脉搏很困难 无血压或过低时 甚至对训练有素的急救人员常会出现判断错误无论有无脉搏 检查不应超过10s 如果10s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 应开始心肺复苏假定发现一个人突然倒地 无反应 无呼吸或异常呼吸 不应去试着检查脉搏 应立即启动ems系统 立即单纯胸外按压 未经训练的施救者对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 hands only 式心肺复苏 持续按压直到自动体外除颤器或有参加过训练的施救者赶到 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操作简单 便于实施 若有调度员在电话中指导 则效果更佳 基础生命支持简化流程 单纯胸外按压 c a b顺序 如果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有能力进行人工呼吸 则应按照30次按压给予2次人工呼吸的比率给予人工呼吸顺序为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 c a b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要点 快速按压 100 120次 分 用力按压 胸骨下陷深度5 6 按压后保证胸廓完全回弹尽量减少中断时间 中断时间小于10秒 避免过度通气 呼吸过快或过猛 按压的频率变更 按压频率规定为100 120次 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 分 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 如果按压频率 超过140次 分 过快 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 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 100至120次 分 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 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按压深度变更 按压深度规定为至少5厘米 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 新指南认为 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 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但指南也指出 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 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 包括婴儿 小于一岁 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 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 儿童5厘米 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 即5 6厘米 离开胸壁 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施救者在按压间隙 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 每次按压后 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 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 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 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减少中断按压时间 新指南规定 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 在驾车行驶时 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 还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 以60公里 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1小时 则实际行驶距离为60公里 同样的速度行驶 但中途停顿10分钟 则实际行驶距离为50公里 停顿越频繁 停顿时间越长 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 除颤 最新版则提出 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aed时 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 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若不能立刻取得aed 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转变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 在设备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2010年的指南中 在aed就绪时 应先进行1 5 3分钟的cpr 然后再除颤 阿片类药物相关的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旁观者给予纳洛酮 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 如果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 但有脉搏 可由经过正规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和bls施救者在提供标准bls救治的同时 给予患者肌肉注射 im 或鼻内给予 in 纳洛酮 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c circulation a airway b breathing d defibrillation 院内急救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 早期预警系统 快速反应小组 rrt 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 met 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 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 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 胸外按压 进行通气或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 取回病设置好除颤器同时进行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 airway 建立人工气道b breathing 人工正压通气c circulation 持续人工循环d druggery 给予复苏药物 26 a 建立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术 称为 金标准 是高级生命支持开始的标志和象征 氧气面罩 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 仅在第一个abcd阶段暂时使用 紧急环甲膜穿刺或切开 临时应急 27 b 人工正压通气 对自主呼吸停止最有效的抢救措施 复苏球囊 捏皮球 或人工呼吸机 有氧供时 每次吹气量500 600ml 即潮气量10ml kg 人工呼吸的频率为10次 分 高级气道通气更改 2015 更新 医护人员可以每6秒进行1次人工呼吸 每分钟10次 同时进行持续胸部按压 即在心肺复苏中使用高级气道 2010 旧 双人复苏时建立了高级气道 例如气管插管 食管气管导管 喉罩气道 lma 后 应每6 8秒给予1次呼吸 不用保持呼吸按压同步 这样 人工呼吸频率为每分钟8到10次 理由 将成人 儿童和婴儿都遵循这个单一的频率 而不是每分钟多少次的一个大概范围 可以更方便学习 记忆和实施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心脏骤停早期胸外按压较人工通气重要cpr阶段给予100 氧 自主循环恢复后即调整fio2并产生 94 的动脉血氧饱和度 复苏有效性监测 呼气末co2分压正常35 40mmhg 10mmhg则复苏有效性差 预后不良可以确认气管插管位置医护人员可以把20分钟心肺复苏后低etco2与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帮助确定终止心肺复苏的时间 32 c 持续人工循环 整个心肺复苏过程中 应持续做胸外心脏按压 仅电击除颤时例外 频率为100 120次 分 中断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 直至病人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阻力阀装置 不建议常规使用itd辅助传统心肺复苏 当有可用设备和经过适当培训的人员在场时 可以用阻力阀装置搭配主动按压 减压心肺复苏替代传统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反馈 2015 更新 可以在心肺复苏中使用视听反馈装置 以达到实时优化心肺复苏效果 理由 技术设备能对心肺复苏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记录和反馈 包括患者的生理参数及施救者的绩效指标 这些重要数据可以在复苏中实时运用 也可以在复苏完成后进行汇报总结 并能用于系统范围的质量改进项目 一些证据表明 使用心肺复苏反馈可以有效纠正胸部按压速率过快的情况 还有另外的证据显示 心肺复苏反馈可以减少胸部按压时的倚靠压力 但是 至今为止的研究表明 在实际心脏骤停事件中 使用心肺复苏反馈并未显示出可以显著增加良好神经功能预后或提高存活出院率 机械胸外按压装置 无证据表明 使用机械活塞装置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 相对人工胸外按压更有优势 施救者有限 长时间心肺复苏 低温心脏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 在移动的救护车内进行心肺复苏 在血管造影室内进行心肺复苏 以及在准备体外心肺复苏期间进行心肺复苏 机械活塞装置可以作为传统心肺复苏的替代品 体外技术和有创灌注装置 2015 更新 对于发生心脏骤停 且怀疑心脏骤停的病因可能可逆的选定患者 可以考虑以体外心肺复苏 ecpr 替代传统心肺复苏 体外心肺复苏在指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复苏时 启动体外循环和氧合 37 d 给予复苏药物根据病人心搏骤停原因与心律失常类型 选择相应的复苏药物d 还有另外两层含义debasingtemperature 包括头部降温与全身亚低温疗法 differentialdiagnosis病因鉴别诊断 加压素被 除名 10年版指南认为一剂静脉 骨内推注的40单位加压素科替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 而新版则指出 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 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 给与加压素相对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势 因此 加压素已被新版指南 除名 如果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 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 有研究发现 针对不适合电除颤的心律时 及早给予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 复苏药物 胺碘酮可以考虑用于对cpr 除颤和血管加压药治疗无反应的vf或无脉vt classiib loeb 首剂为300mgiv io 可接着用150mgiv io证据表明 pea或心室停搏期间常规使用阿托品不可能有治疗益处 classiib loeb 因此 已从心脏骤停流程图删除了阿托品 复苏药物硫酸镁 静脉注射能有助于终止尖端扭转 tdp 与长qt间期相关的不规则 多形vt 硫酸镁对治疗正常qt间期的不规则 多形性vt患者无效 因此 不推荐在心脏骤停中常规使用硫酸镁 除非出现tdp classiii loea 复苏药物 对心脏骤停患者 不推荐常规使用碳酸氢钠 classiii loeb 在一些特殊复苏情况 如原本就有代谢性酸中毒 高钾血症 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 碳酸氢盐可能有益在院内 外心脏骤停时 不推荐常规使用钙剂 classiii loeb 起搏 电起搏对心脏骤停通常无效 没有研究观察到起搏对心脏骤停存活的益处 现有的证据表明 不管起搏的时机 确定的心室停搏早期或晚期 心脏骤停发生的位置 院内或院外 或治疗的原发心律 心室停搏 pea 心脏骤停时经皮 经静脉或经心肌方式的起搏不改善自主循环恢复的可能或存活预后 高级生命支持流程 心脏骤停后治疗 rosc后机体又进入由全身缺血 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病理生理状态 称之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post cardiacarrestsyndrome pcas pcac早期治疗目标 pcac后续治疗目标 stemi或高度怀疑ami 进一步重症监护治疗预防并发症 低温的副反应 感染 器官衰竭的支持治疗神经功能评估 no 2010ahaguidelinesforcprandecc 心脏骤停后即刻治疗流程图 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疗体系 通气管理与优化 血氧饱和度 动脉血气分析原理 心脏骤停恢复再灌注后 100 氧气吸入可增加氧自由基产生 加重代谢障碍和神经功能恶化 影响出院存活率 调整fio2使spo2 94 的最低浓度 即确保足够氧供 又避免组织氧过多 class 通气管理与优化 机械通气rosc后 过度通气伴低碳酸血症 脑血管收缩加重脑缺血 class 过度通气或过大潮气导致胸内压增高 导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低通气形成的高碳酸血症会形成混合性酸中毒 调整通气频率和潮气量 6 8ml kg 维持正常petco235 40mmhg35 40mmhg或paco240 45mmhg class b 早期血流动力学优化与目标导向治疗 确定组织有效灌注 cvp8 12mmhgmap65 90mmhgscvo2 70 红细胞压积 30 或血红蛋白 8g dl乳酸 2mmol l尿量 0 5ml kg h氧输送指数 600ml min m2 在心脏骤停后救治中 应该避免和立即矫正低血压 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 平均动脉压低于65毫米汞柱 2015指南 心血管系统监护与管理 连续心脏监测原理 监测心律失常再发不预防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治疗心律失常去除可逆的病因12导联心电图 肌钙蛋白原理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 stemi 评价qt间期 超声心动图原理 检测心脏顿抑 室壁运动异常 心脏结构问题或心肌病 心血管系统监护与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 入院前心电图获取与解读 若院前能够进行溶栓治疗 再灌注策略的选择 若在不能进行pci的医院 再灌注策略的选择 利用肌钙蛋白确定能安全离开急诊科的患者 到达医院实施但不一定有利的干预措施 急性冠脉综合症 入院前心电图获取与解读对于可能发生了acs的患者 应在入院前尽早获取12导联心电图经过培训的非医生可以解读心电图以确定是否有stemi的证据计算机辅助ecg解读可以和医师或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解读联合使用 识别stemi对于所有通过入院前ecg确诊stemi的患者 应在入院前通知接诊医院 和 或在入院前启动导管室 急性冠脉综合症 再灌注若入院前可采用溶栓治疗stemi 或可直接转入pci中心 则倾向于采取入院前分诊 或直接转入pci中心 因为这样可以略为相对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 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emi 而医院不能进行pci 建议不接受溶栓治疗 立即从最初的机构转移到pci中心如果stemi患者不能及时转诊至能够进行pci的医院 可以接受溶栓治疗和常规转诊进行血管造影如果在不能进行pci的医院中对stemi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 则应在溶栓治疗后最初的3到6小时内 最多24小时内 对所有患者尽早转诊进行常规血管造影 而不能只在患者因缺血需要血管造影时才转移 急性冠脉综合症 利用肌钙蛋白确定能安全离开急诊科的患者若在0和2小时时 单独测量高敏感性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 不进行临床风险分层 不能用来排除acs的诊断若0和2小时时测量高敏感性肌钙蛋白i 结果低于第99百分位 同时属于低风险分层 心肌梗死溶栓 timi 分数为0或1 或者依据温哥华标准属于低危 则可以预测30天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e 的机率低于1 3到6小时内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的测量结果为0 同时属于极低风险层 timi分数为0 温哥华标准属于低风险评分 北美胸痛分数为0 年龄小于50岁 或低风险heart分数 则可预测30天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e 的机率低于1 脑损伤是院内 外心脏骤停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目标温度选定在32 c到36 c之间 并至少维持24小时 2015指南 治疗时机 rosc尽早实施 靶目标温度 2 6h内降至32 36 持续时间 至少24h 低温治疗的理想温度曲线 lusetal stroke 2006 低温诱导 低温维持 复温 wakecountyemssystemprotocols 心脏骤停后低温治疗实施方案 自主循环恢复 适用对象评估初始体温 34 心脏骤停后治疗 气道管理 高级气道建立etco2 20mmhg 神经功能监测 暴露患者在腋窝 腹股沟放置冰袋 快速输注冰盐水30ml kg 最大剂量2l 多巴胺10 20 g kg min维持sbp90 100mmhg 停止降温 心脏骤停后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起重机械特种设备整改报告范文
- 学校应急预案人员职责
-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计划
- 驾校招生推广岗位职责
- 幼儿园春季学期每月健康检查计划
- 语文新课标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
-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工作计划
- 幼儿园中班秋季语言表达能力计划
- 2025教务处双减政策学生减负计划
- 医疗设施建设成本控制的专项措施
- 2025年山东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园林景区绿化养护投入主要机械设备方案及介绍
-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课件
- 《建筑装饰设计收费标准》2019
- 无损检测概论课件
- 大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水电解制氢操作手册
- 青年干部培训班入学考试试题
- 土方回填试验报告
-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底稿模板-内控调查
- 铁程检用表(共47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