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斗士曼德拉的光辉岁月 从南非经济首都约翰内斯堡向西南开出半个小时,眼前的景象从高楼变成了无数低矮的平房,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这就是索维托(SOWETO),南非最大的贫民窟,超过100万黑人聚居在这里。 索维托是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英语中的“种族隔离”一词Apartheid即来自南非荷兰语)的产物。事实上,索维托这个名字本身就体现了人为强制色彩:索维托是“西南城”(South West Town)的缩写,意为约翰内斯堡的西南。这个名字和这个城镇集中反映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核心:把黑人圈禁在指定的场所,与白人分开,使其远离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教育的核心。 在索维托的中心地带,有一个不高的山坡。在半山腰的位置,有一间褐色小屋,附带着一个不到60平米的小院。这个小屋和小院的主人曾经是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士、南非前总统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alson Rolihlahla Mandela)。 如今,这个小院已经被改造成博物馆,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在一进大门的正中央,赫然嵌着几个银晃晃的大字:FREEDOM(自由)。这正是小屋主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为笔者担任讲解员的是一位当地黑人老太太。一看到她的面容,就不由得让笔者想起曼德拉长得实在太像了。她大概是看出了笔者的惊奇,主动说,她不是曼德拉的妹妹,也并非亲属,虽然全世界的游客都这么问她。但是,她说,曼德拉就是从她从小生活的黑人社区走出来的,因此可以说曼德拉就是她的“兄弟”。 中国香港Beyond乐队创作过一首歌曲:光辉岁月。这首歌曾一度流行,激励过很多追逐梦想的年轻人。可能并没有太多人知道,这首歌正是献给曼德拉的。正如它的歌词中唱到:“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曼德拉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受压迫黑人争取解放的伟大事业。无可选择的黑色肌肤 1918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省一个叫姆卫佐的小村庄,正如他在以后的自传中写到的,“我出生的那年,世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场大战中,南非爆发了流感,数百万人在这场流感中死于非命;二是非洲人国民大会派代表团参加了“凡尔赛和会”,代表们在会上控诉了南非人民的苦难。但是,姆卫佐是一个偏僻的地方,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地方。在这里,生命数百年来一直平静地延续着。”就在曼德拉出生的这片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的土地上,南非作为殖民地历史已经延续了几个世纪。1911年从多个殖民地合并而成的南非联邦成立后,英裔和荷裔白人成为了这个国家强势的统治集团,而当地原著居民南非黑人,却在种族歧视与隔离制度下,饱受西方殖民者和当地白人的压迫和虐待。 还在孩童时代,村里老人就经常给曼德拉这样的孩子们讲述白人到来之前的美好时光。那时“人民安居乐业,在这个国家自由往来。我们拥有土地、森林和河流,我们建立并管理自己的政府,我们控制着自己的军队,组织自己的贸易和商业。” 而现实却很让人失望。南非著名球星拉德贝曾经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这样回忆当时南非的种族隔离:“(索维托)有大片的土地,这里是我们天然的训练场,我们在泥地上练球,在垃圾堆旁边,都无所谓。我们进不了城,那里有围栏圈起来的是标准训练场,有白人在打橄榄球。这就是那时的南非,没有交流和沟通,只有指责和对抗。” 正因为南非的种族歧视和虐待如此严重,即便是作为酋长的儿子,童年时代的曼德拉也不可避免地感受到肤色所带来的备受歧视和冷落。 显然,村落长老对以前生活的描述是过于诗意化的。然而,从小对种族主义的强烈不满,已经在曼德拉的心中埋下了追求种族平等与解放的种子。因此,曼德拉没有按照父辈既定的轨迹成为一名部落酋长,他“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为种族平等而斗争 1938年,20岁的曼德拉离开家乡来到黑尔堡大学学习,这是南部非洲唯一一所招收黑人学生的大学。正是这所大学,培养了后来一批杰出的南非民族主义领导人,包括约翰杜贝,塞姆、贾巴伍、索布克韦、坦博等,当然也包括曼德拉。在三年的大学生活里,曼德拉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民族主义者。除了课堂学习之外,他还积极投入学生运动,与其他同学一起参加讲演,抒发对种族歧视的不满,一起收听英国广播公司播放的丘吉尔的演说在家乡埋下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在学校相对浓厚的政治空气中得到了萌发。 后来他在自传中这样写到:“只有当我开始知道我童年的自由之梦其实是幻想的时候,我才发现,作为一个年轻人,我的自由已经被剥夺,因此,我开始渴望自由。开始,作为一个学生,我仅仅是要我自己的自由:晚上能待在户外的自由,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的自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自由,这些都是一些暂时的自由。后来,作为约翰内斯堡市的一个年轻人,我渴望得到基本的、有尊严的自由:发挥自己潜力的自由,维持生计的自由,结婚的自由和拥有家庭的自由,这些都是在遵纪守法的生活中不受束缚的自由。” 1944年,在黑人社会活动家沃尔特西苏鲁的介绍下,25岁的曼德拉参加了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下称“非国大”),正式投身黑人解放运动。并创建青年联盟,以非国大隶属组织的形式开展工作。青年联盟成立宣言明确宣告,“白人以优越的军事技术和组织技能夺走了黑人长期赖以为生的土地, 剥夺了他们寻求独立命运和自由生活的一切安全保障。然而, 非洲人并未接受这一命运的摆布,他们拒绝接受非洲人是一个被征服的种族因而必须被灭绝这种理论。为了自治, 非洲人将不惜任何代价。”“我们的斗争目标是非洲主义,我们的座右铭是非洲的事业必将胜利”。从“抗议”到“抗战” 1948年,30岁的曼德拉当选为南非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全国主席,从此成为令当局头疼的人物。经过近5年的艰苦努力,由于鲜明的立场吸引了大部分黑人民族主义者,青年联盟终于在1949年赢得了非国大的领导权。 考虑到白人在非洲已经统治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并同其他种族一样扎下了根,而且他们拥有南非大部分的财富,掌握强大的武装力量,控制着政权,如果与白人直接对抗则会展开两败俱伤的内战。同时,印度在甘地领导下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终成功取得独立。因此,曼德拉在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压力策略利用黑人在人数上的优势,通过和平的方式,造成巨大的声势和压力,迫使白人做出让步,促使种族主义政权改变自己的政策通过非暴力运动的方式来逐步获得种族的自由和解放。 真正开启非暴力抵抗的是1952年6月26日的“蔑视不公正法运动”,非国大与印度人大会共同发动了这场运动,并借鉴了1946到1949年印度非暴力运动的经验,被挑选的自愿人员采取非暴力行动,有意违反各项种族主义法令,自愿走进监狱。曼德拉任全国志愿军总指挥,与印度人大会书记卡恰利亚一起,出色的完成了这次任务。 1953年,曼德拉在非国大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名为自由之路无坦途的讲演,成为了南非黑人向种族隔离制度进行非暴力反抗的宣言书。 然而,1960年3月21日,南非黑人城镇沙佩维尔发生种族屠杀事件,警察向手无寸铁的示威群众开枪,打死69人,打伤180人,造成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其他黑人城镇也爆发了类似的群众示威,接连出现警察枪杀和平示威群众的事件。白人当局还宣布实行紧急状态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搜捕,几千名黑人运动积极分子被捕入狱。随后,南非政府又颁布了非法组织法令,非国大等一系列组织被宣布为非法。在这种情况下,和平斗争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因此,种族平等斗争从抗议一度演变为了抗战:曼德拉于1961年6月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开始进行武装斗争。而从1956年开始,曼德拉就已经开始受审。1962年8月,43岁的曼德拉更被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五年监禁,然而,5年时间未到,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阴谋颠覆罪而改判为无期徒刑,从此开始了此后长达27年的铁窗生涯。半生铁窗 “我已经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了非洲人民的斗争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我希望为这一理想而活着,并去实现它。但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准备为它献出生命”。 这是曼德拉在1964年被判处终身监禁时在法庭上发表的声明,曼德拉当年45岁,正是壮年时期,然而等待他的却是长达27年的囚禁和折磨。对普通人,也许这就是等同于宣判死刑。 几乎同一时间,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34岁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在美国纽约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他对种族主义的抨击让一个新世纪露出了曙光。 伟人永远都能改变环境,曼德拉并没有被打倒,他要向世人证明、向当局者证明,信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摧垮的,是石墙关不住的。 在离开普敦7英里外的西北方向有一个普通的椭圆形小岛,岛上礁石林立、淡水缺少、崎岖难行,甚至还曾是英国犯人和麻风病人的流放地和隔离所,素有“死亡岛”之称。曼德拉当年就被囚禁在这个“死亡岛”上。 澳大利亚记者戴维麦克尼科尔曾访问过罗本岛,并采访了曼德拉。他发现监狱中看管严密,囚犯被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采石、制砖、采集海藻等。然而曼德拉在谈到自己漫长的囚徒生活时却坦然自若:“事情有所改进,饮食和衣物也还可以。1965年时我在采石场干活,只能看到头山的蓝天。1971年11月时开始改行干采集海藻,能够看到大海,遥望船只来往”。 曼德拉就这样乐观坦然的面对这一切,他坚持每天在狭窄的牢房里锻炼身体,原地跑步45分钟、做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当记者请他谈谈与外界长期隔绝的感受时,他说:“我们没有消息来源,但我们是聪明人,我们能设法与外界保持接触,在岛上我们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我们的事业终将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段时期,曼德拉曾专心阅读毛泽东的著作。毛泽东关于武装斗争的思想和论述,深深启发和影响着他;他还创办了一套自学方法,想方设法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 1976年,因南非白人政府强制要求学校向黑人教授南非荷兰语,索维托的中学生走上街头,随即爆发了反对南非白人政府和种族隔离制度的暴动。当时,南非白人政府曾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首次提议可以释放曼德拉,但条件是他获释后必须回原籍接受监护,并且要放弃武装斗争,但是均遭到他严词拒绝,他坚定地回答:“只要南非人民还没有自由,我也决不接受任何自由”。 对希望永不放弃的信念让曼德拉在监狱艰难地度过了27年。也是这个信念使他最终走出了监狱。功成身退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1990年,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终于消解,风烛之年的曼德拉终于重获自由。而此时的他,已经是72岁高龄了。 监狱的磨练使他对自由的认识更进一步升华。曼德拉曾说,“在那漫长而孤独的岁月中,我对自己的人民获得自由的渴望变成了一种对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获得自由的渴望”。他不仅要争取黑人的权利,还要为所有南非人包括白人保障他们的公民权。 1994年,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梦想终于实现。当年,南非举行了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非国大领衔的联盟获胜。为反对种族主义斗争了一辈子的曼德拉当选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大选期间,南非政治并不平静。不甘心放弃权力的白人种族主义中的极端势力和黑人中的更倾向武装斗争的极端势力都在给大选制造各种麻烦。不过,最终南非的转向奇迹般地以和平方式完成。这一过程中,曼德拉的坚韧与包容起到了重大作用。 这是南非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正如曼德拉所言,“让所有人得享正义,让所有人得享和平,让所有人得享工作、面包、水、盐分让每个人都明白,每个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都获得了解放,从属于自己。这片美丽的土地永远、永远、永远再不会经历人对人的压迫,以及遭全球唾弃的屈辱。”。 对于曼德拉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在登上一座大山之后,你会发现还有更多的山要去攀登”当选之后,他即着手实施南非经济发展计划,扩大就业,推行种族和解政策,反对种族主义,改善黑人的生活水平,积极推行国家稳定政策。 1997年12月,年近80岁的曼德拉辞去了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连任。他举荐了他的副手姆贝基担任非国大主席,为其接任总统做准备。此后,曼德拉一直以长者之风度宣传姆贝基,经常说,“他比我这老头强”。 1998年,他访问中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也是他对中国长期以来对南非民族解放事业支持的回报。 1999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压电工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机械工程师日常巡检安全防护装置标准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信息技术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经济管理类介绍
- 2025年资料员试卷及答案
- 无创呼吸机护理宣教
- 2025年全国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80题)
- 2025乡村医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母乳喂养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华工综评笔试题目大全及答案
- 2025年低空经济「电力巡检」无人机技术发展与应用分析报告
- 2025重庆铜梁区集中回引一批本土人才到村挂职3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校园霸凌强制上报系统:落地挑战与学校责任
- 2025年中国移动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综合能力测试卷和答案
- 汽车零部件公司IATF16949内审报告
- 消防水炮方案施工方案
- DB51∕T 3248-2025 草原有害生物灾害分级
-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 2025事业单位考试题库《综合知识》试卷及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