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V-200A现场调试报告.doc_第1页
UFV-200A现场调试报告.doc_第2页
UFV-200A现场调试报告.doc_第3页
UFV-200A现场调试报告.doc_第4页
UFV-200A现场调试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FV-200系列产品调试指导书记录 WD/ZZD7.5-14 WD/ZZD 7.5-06受 控 性 质 :版 本 号 :DO发 放 编 号 :持 有 者 :审 核 :批 准 :UFV-200型系列稳定控制装置系列产品整机调试指导书2005年0403月011 日发布 2005年04月011 日实施 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D1 第 22页 共739 33页 UFV-200系列系列产品整机调试指导指导书书 书 WD/ZZD7.5-14 WD/ZZD 7.5-06UFV-200型系列稳定控制装置UFV-200系列产品整机调试指导书1 目的规范产品出厂检验调试作业,提高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产品交付顾客使用。适用岗位生产部、工程部和质管部经理调试人员、库房保管员、计划员、发运人员、最终检验人员、文档员引用文件WD/ZZD 7.5-06 产品调试作业指导书WD/ZZD 8.2-01 产品最终检验和试验指导书4 活动描述4.1 产品调试过程的总要求 4.1.1 装置的调试过程是在软件设计和硬件装配完成后对整机功能进行全面调整和试验,也是对屏柜或装置的功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进行检验。4.1.2 屏柜或装置的调试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基本规则:1) 调试前应仔细阅读工程合同、技术协议或技术条件、有关补充说明,当有特殊功能要求时,必须按有关补充说明进行各种功能逻辑试验。2) 调试前应先查背板线路,背板线路无误后再进行绝缘耐压试验,绝缘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整机调试。3) 应先检查各装置上液晶显示屏、键盘、信号灯及微动开关是否齐全无损、功能正确(如对比度、编号、时钟、预设、整定等)。4) 照屏柜或装置接线图, 在相应端子上接入额定直流(或交流)电源电压,各级电源指示灯及运行灯应正常点亮。按WD/ZZD 7.5-06 产品调试作业指导书4.1规定执行。根据工程要求,复核输入电源电压、交流电流、电压额定值及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参数。装置交流量的幅值、相位和精度的调整,必须用外加三相对称交流量调整,不得用试验模件调整。装置的所有输入、输出量(如交流量、开入、出口和信号等),凡是集中配屏的工程必须在竖端子上加入并测量,凡是单装置供货的可在横端子上加入并测量。装置、屏柜的接地端都应可靠接地(接至试验室地线上)。调试记录必须详细填写调试记录,做到正确、清晰。调试记录是产品性能的真实反映,原则上不得有改动,发现错误时只能划改,不得涂改,并在更改处签名或盖章。电源测试、交流量幅值、精度、零点调整等须记录具体数值,其余项目在相应栏中打“”表示结果正确(或满足要求)。工程生产中增加的特殊项目应详细记录。工程名称、产品型号、屏柜编号、合同编号、软件型号及版本号填写要正确。 调试完毕后,对各装置需按出厂定值进行整定,并保证各板跳线处于出厂跳线位置,用四连片短接相应的屏柜电流等端子。 调试合格后必须进行连续考机并认真填写考机记录,考机结束后应复查其装置精度及功能是否正常。 调试过程中应按操作顺序及时在“整机生产过程质量跟踪记录”上相应格内如实填写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和调试结果,并签名和填写日期。 需进行试用检验的外购控制板及自制控制板经调试合格后,调试人应在该板的流水标贴上签字。4.2 试 验 仪 器本所产品在调试过程中按WD/ZZD 7.5-06 产品调试作业指导书4.2规定执行。可以采用以下仪器:继电保护通用试验仪(Pulsar test system)REV-2型。美国AVO公司生产(以下简称“AVO”);三相保护试验仪(7VP4800-0、4900-0型);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以下简称“7VP”)。三相程控标准测试源(DK-51型)。南京丹迪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以下简称“DK-51”);继电保护数字仿真及全功能测试仪(VENUS-330型)。新加坡SUNTECH公司生产;高频干扰试验仪(P3型)。瑞士公司生产(以下简称“P3”);专用试验模件(UFV-T型)。本所自制(以下简称“试验模件”);数字万用表(DT-9926或DT9204型)。国内生产; 500V、1000V兆欧表(ZC25-4型)。上海第六电表厂生产;耐压试验仪(CJ2672C型)。南京长江无线电厂生产;高温试验室(Y7619型)。南京金三星环境系统工程公司生产。4.3 屏柜(装置)背板查线按WD/ZZD 7.5-06 产品调试作业指导书4.3规定执行。4.3.1 查线依据a)工程的组屏设计图纸b)合同或技术协议4.3.2 背板配线检查4.3.2.1 查线前,应先核对屏柜颜色、尺寸、铭牌等与合同要求是否一致。检查整机结构外观部分有无损坏,如有损坏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更换。4.3.2.2 按工程的组屏设计图纸查线,要求配线规格正确。 各回路所用导线的规格如下:交流电流回路用AVRZ 148/0.2型导线。交流电压回路用AVRZ 132/0.2型导线。装置插座至横排端子的连线和跳闸出口回路用AVRZ 123/0.15型导线。装置内连线用AVRZ 112/0.15型导线。通信机箱与装置连接回路、机箱内5V引至打印板连线、直流二次电源引出线、交流信号引出线等均用SBVVP型屏蔽导线,导线截面由工程设计需要决定,屏蔽层一端应就近接地。地线用AVRZ 148/0.2型专用黄绿导线。4.3.2.3 检查屏柜上电源开关、切换开关、联接压板等应与组屏设计图纸相符。4.3.2.4 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直流回路三种回路应分别扎把,不可捆扎在一起。4.3.2.5 接地线不得与其他回路混扎在一起,各装置接地线与屏柜上抗干扰电容接地线应分别接至接地铜排上。4.3.2.6 背板线焊点不得有虚焊,各回路与端子连接必须牢靠,端子处标号应与工程的组屏设计图纸一致。4.3.2.7 应检查导线冷压是否牢固。4.3.2.8 应检查导线套管上的标号是否牢固、清晰。4.4 绝 缘 试 验4.4.1 试验依据Q/DZ411-2002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标准Q/DZ413-2002 紧急控制在线预决策系统标准产品技术及使用说明书4.4.2、试验前准备 4.4.2.1 在屏柜(或装置)端子排上用导线分别短接直流输入回路、交流电压回路、交流电流回路、中央信号及远动信号输出、出口跳闸回路、开关量输入等回路端子。4.4.2.2 根据各装置插件配置要求,插入相应的直流电源(DY)、交流插件(YLH)、出口中间(CKZ)插件,其他插件不得插入。4.4.2.3 屏柜上电源开关置“合上”位置、压板置“投入”位置。4.4.2.4 被试回路按以下组合原则分组 A组: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回路。 B组:交流电压、电流回路。 C组:中央信号、远动信号及出口跳闸回路。 D组:弱电回路及开入量输入回路。4.4.2.5 屏柜(或装置)柜架应与实验室地线可靠接地,装置接地线、抗干扰电容接地线应从接地铜排上断开,但两接地线不得短接在一起。4.4.3 绝缘试验4.4.3.1 绝缘电阻试验a)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绝缘试验项目及标准按表1所示进行:表1 绝缘试验项目及标准被试回路兆欧表选择(V)绝缘电阻(M)A、B、C地100020AB、C1000BC1000D地500DA、B、C500b) 在测量某一被试回路对地绝缘电阻时,应同时将其他各组回路接地。 4.4.3.2 介质强度(耐压)试验介质强度试验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项目及标准按表2规定值执行。 表2 介质强度试验项目及标准被试回路时间(分)试验电压(伏)频率(HZ) A、B、C地1200050 D地150050按WD/ZZD 7.5-06 产品调试作业指导书4.4规定执行。被试回路应能承受表2所列条件的耐压试验,试验结果应无绝缘击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试验结束后,应复测“A、B、C地,D地”绝缘电阻应无显著变化。试验结束后,拆除所有短接线,并将所有地线与接地铜牌可靠连接。4.4.4 试验记录 试验结果应填入“屏柜(装置)绝缘试验记录”中,绝缘电阻应填写实测数值,其他项目合格则划“”,不合格则划“”。4.5 高频干扰试验4.5.1 试验依据GB/T 14598.13-19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第1部分: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 试验方法4.5.2.1 干扰试验仅在型式试验时进行,试验的大气条件为:环境温度15350C;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106Kpa。 试验以共模和差模两种方式进行。共模的试验电压加于各被试回路的全部端子与外壳(地)之间,接线如图A。差模的试验电压加于各被试回路的各组端子之间,接线如图B示。 试验电压和干扰信号分别施加在屏柜(或装置)的直流回路(220V/110),交流回路,出口及控制回路。 共模试验电压为2500V,差模试验电压为1000V,干扰信号频率为100KHZ和1MHZ。4.5.3 技术要求4.5.3.1 屏柜(或装置)正常运行时加入干扰信号,应无异常现象出现。4.5.3.2 在加入干扰信号的同时加入故障量,在规定的动作值内应不误动和不拒动。 4.5.3.3 试验时故障值按表3所列值加入。表3 干扰试验故障加入量产品类型考核误动考核拒动电流/电压继电器(装置)过量动作值的90%动作值的110%欠量动作值的110%动作值的90%频率继电器(装置)过频动作值-0.2Hz动作值+0.2Hz欠频动作值+0.2Hz动作值-0.2Hz4.5.4 试验结果判定在规定的动作值内不误动或不拒动,则为动作正确。 反则为动作不正确。 4.5.5 试验结果记录动作正确,在表4整机干扰试验记录表内相应格内填写“”,否则打“。如有特殊情况,应另纸作详细记录故障现象及排除故障情况。表4 整机干扰试验记录表测试项目过流过电压过频考核值动作情况Iset=5A/1AUset=110Vfset=50.5HzIUF干扰加入点 110%Iat不拒动90% Iact不误动110% Uact不拒动90% Uact不误动Fact -0.2不误动Fact +0.2不拒动直流回路CT回路PT回路出口回路测试项目低电压欠频Uset=60VFset=49.5Hz动作 考核值 UF情况干扰 加入点110% Uact不误动90%Uact不拒动Fact-0.2不拒动Fact+0.2不误动直流回路CT回路PT回路出口回路图B 差模干扰试验接线图LL 图A 共模干扰试验接线图 被试装置被试装置 C C干扰试验波发生器干扰试验波发生器 图中:L耦合电容,规格为:容量=0.47,耐压=1.6KV。C隔离电抗器,试验频率为100KHz时约为5 mH,试验频率为1MHz时约为1.5 mH。必要时对干扰试验以试验报告形式编写后提供。其样式如下: 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温度: 相对湿度: %试验依据:GB/T 14598.13-19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第1部分: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试验等级:3级 试验值: 试验电平:共模2.5kV 差模1kV; 干扰信号频率:100kHz 1MHz技术要求:用等于实际动作值减去(或加上)所要求的变差值的故障量去激励受试设备时,应在干 扰期间不误动作及动作后不应复归。允许指示器给出暂时的错误信息。试验之后,受试 设备应仍能符合有关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受试设备处在正常工作状态,按试验等级及规定的试验值,将干扰信号分别施加在电源 回路、开出、CT、PT等回路,同时加入故障量,受试设备在经受干扰时不应发生不正确动作。 试验时故障值按下表所列临界值加入,并观察设备工作状况。产品类型考核误动考核动作后不复归电流/电压过量动作值的90%动作值的110%元件欠量动作值的110%动作值的90%试验结果:频率整定值考核值试 验 回 路电 源开 出CTPT共模差模共模差模共模差模共模差模100kHz500MW450MW550MW1MHz450MW550MW试验后受试设备工作正常,符合有关性能要求。注:“”表示不误动,“”表示不复归。本项结论:符合试验依据3级要求。4.56 高温运行(考机)试验按WD/ZZD 7.5-06 产品调试作业指导书4.5规定执行。4.56.1 试验依据 产品企业标准 Q/DZ411-2002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标准 产品技术及使用说明书4.56.2 试验方法4.56.2.1 每个屏柜(或装置)都必须进行高温运行或连续通电(以下简称“考机”)试验。4.56.2.2 考机试验的条件。考机试验在高温试验室(Y7619型)中进行。规范:a) 正常试验大气压条件下,在高温(40OC)下连续通电72小时或在常温(15OC35OC)下连续通电100小时。b) 被试验屏柜(或装置)只施加额定直流电源。4.56.2.3 在考机过程中,被试验屏柜(或装置)应处正常工作状态。试验室仪表指示正确,无报警信号出现。4.56.2.4 考机试验原则上应连续进行。如因出现故障而中断试验,应按下述情况处理:a) 如因处理关联性缺陷或故障(涉及被试验屏柜或装置)的主要部件和元器件而中断考机, 考机试验可在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但应重新开始计算试验时间,必要时应经重新检验合格后重头开始进行考机试验。b) 如因处理非关联性故障(不涉及被试验屏柜或装置)的主要部件和元器件(如停电、试验设备损坏等)而中断考机,考机试验可在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考机试验的时间可连续计算(扣除排除故障的时间)。4.56.2.5 考机结束后,应按规定进行复查,被试验屏柜(或装置)精度及各项功能特性应符合规定要求。4.56.3 试验记录4.56.3.1 考机过程中,试验人员应即时填写考机记录, 如记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异常现象及排除情况等。4.56.3.2 如经试验一切正常,则应按下表式如实作好试验记录,并作出合格与否结论。(在正常与否格内打“”)考机试验记录考机开始日期/时间考机结束日期/时间时 间正常与否考机人时 间正常与否考机人1112123134145156167178189191020环境条件 试验结论其中考机后抽查特性内容:1)自检试验 2)时钟设定功能 3)打印功能 5)事件记录和数据记录 6)其它(根据工程需要增减) 记录说明:1 表中时间要按连续试验时间记录,不能中断。考机人应按各班次人员亲自签名,不得打印或代签。环境条件要符合试验规定。结论应明确,即“合格”或“不合格”。抽样检查结论:4.56.3.3 特性功能抽检记录高温考机后由最终检验员在以下特性功能试验项目中进行抽检并记录(试验合格者, 在“”内打“”,不合格者在“”内打“”,没有进行抽检者在“”内打“”)。1) 自检试验 2) 时钟设定功能 3) 打印功能 5) 事件记录和数据记录 6) 其它(根据工程需要增减) 4.6 整机调试4.6.1 调试依据和顺序4.6.1.1 调试依据:合同、技术协议、补充说明书、UFV系列产品技术及使用说明书4.6.1.2 调试顺序1) 调试前应根据合同、技术协议等相关文件要求编写调试记录,确保产品调试过程能够反映顾客的要求。2) 调试顺序先进行单个插件的调试应按电源交流变换器主机板输出中间出口中间打印接口板顺序, 逐个插入进行调试,最后进行整机调试和测试装置的各项性能。4.6.2 UFV-200整机调试4.6.2.1 电源调试1)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压,结果应与装置的额定电源电压规定值相符,极性应正确。2) 插入电源板, 空载下将面板上的直流开关合上, 电源的指示灯应亮,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源板的输出电压(5V、12V、24V), 误差应在要求范围之内。 +5 空载应在5.03V5.10V范围内, 正常负载下应在4.95V5.0510V;12V应在11.5V12.5V范围内;24V应在22V25V范围内。如合格,则在记录表格相应位置记录输入电压值,输出电压值。4.6.2.2 交流互感器插件的检查1) 插入交流变换器插件,用满足4.2条款的保护试验仪(推荐使用VENUS-330)在装置的相应端子加上三相对称交流额定电压(100V或100V), 在滤波板的转接板相应引线上用数字万用表交流档,测量交流电压变换器的输出应为2.5V;在相应端子加入三相对称交流额定电流(5A或1A),在滤波板的转接板相应引线上,测量交流电流变换器的输出应为1.0V。如果结果不符,应检查交流变换器板所选用的变换器的参数及接线是否有误。2) 插入交流滤波板插件,并根据需要配置板上滤波小板,检查其上的跳线是否在滤波状态,K1,K2开关是否在试验状态(向下)。3) 插入交流变换器插件, 并插入主机板(及单元处理机),按合同要求在主机板(和单元处理机)上加载相应软件版本的芯片,用满足4.2条款的保护试验仪(推荐使用VENUS-330)在装置的相应端子施加三相对称交流额定电压(100V或100 V)、三相对称交流额定电流(5A或1A),在液晶显示屏上应有对应显示三相有功,无功功率之和,UFV-200F型装置还应该有相位角值显示,如功率显示为零,则应检查交流变换器的相序是否接反;如功率显示不为三相之和,则应检查交流变换器的极性是否接反。如果相位角值显示不对,也应该检查交流变换器相序和极性。4.6.2.3 主机板、单元处理机的检查调试1) 按合同要求在主机板及单元处理机上加载相应软件版本的芯片。方法为断开电源开关, 将主机板插件上下载程序跳线放在下载位置,同时检查写入使能跳线是否在写入允许位置,再将下载电缆插入下载口,另一头插入PC机的串口,再将主机板插入机箱的相应位置, 合上电源开关, 观察主机板插件上运行灯是否在闪烁运行,然后在PC机上运行SCM-310下载软件,将软件下载在主机板中。程序下载完后,断开电源开关,将下载程序跳线放在运行位置,同时将写入使能跳线放在不使能状态,再打开电源开关,观察面板上的运行灯应闪烁, 液晶屏上的显示内容应正确, 表明程序已在运行。检查主机板面板上按钮应按动灵活、不卡; 液晶屏显示清晰, 不应有缺损点线现象。2) 模拟量输入回路的零点调整 在不加交流信号情况下,将外部接线电压,电流端子和N点短接,进入调试菜单(调试菜单进入密码为7519),选择自动进行零点校验,大约30秒后,应该自动跳回正常显示菜单,如果出现错误提示,应该仔细检查外部接线是否正确,滤波板是否正确插入,跳线是否正确,K1,K2开关是否在运行状态。3) 装置的额定值的调整用满足4.2条款的保护试验仪(推荐使用VENUS-330)在装置的相应端子施加三相对称交流额定电压(100V或100 V)、三相对称交流额定电流(5A或1A)(根据实际设计要求确定), 进入调试菜单(调试菜单进入密码为7519),选择自动进行幅值校验,使液晶屏显示值与实际一次系统电压、电流额定值相同。大约30秒后,应该自动跳回正常显示菜单,如果出现错误提示,应该仔细检查外部接线是否正确,滤波板是否正确插入,跳线是否正确,K1,K2开关是否在运行状态。4) 装置的测量精度的检查 测量精度:电压、电流测量相对误差1。在相应的电压、电流输入端子上分别输入不同的电压、电流值, 读出相应输入时液晶屏上显示的一次电压、电流值, 并记录测量值, 计算相对误差, 应在规定范围内。计算公式为:相对误差=(显示值计算值)输入额定值1005)测试结束,将装置上SCM-370基板上的SCM-373滤波小板用螺丝紧固。4.6.2.4 装置的动作特性试验1) 低频(过频)动作试验 频率测量误差为f0.01Hz。 按检验记录表(表5和表6)逐个整定轮低频(或过频)定值, 以UFV-T试验模件或VENUS-330测量各轮实际动作的频率值, 并作记录。计算出动作的误差值, 应符合f0.01Hz的精度要求。设定VENUS-330适当的dfdt值(例如dfdt 0.2Hzs), 并使频率从50Hz自动按dfdt值下降(或上升), 检查各轮顺序动作情况应正常表5: 低频动作试验记录表低频动作试验单位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低频定值HzSF1=49.00T10.20F248.50T20.20F348.00T30.20F447.50T40.20F547.00T50.20低频动作值HzSftftftftft动 作 误 差f:t: f:t: f:t: f:t: f:t: 低频动作试验单位第六轮(特一)第七轮(特二)第八轮(特三)低频定值HzSF6=48.80T60.10F748.30T70.10F847.80T80.10低频动作值HzSftftft动 作 误 差f:t: f:t: f:t: 低频动作试验单位第轮第轮第轮第轮第轮第轮低频定值HzSF1=49.00T10.20F248.50T20.20F348.00T30.20F447.50T40.20F548.80T55.00F548.90T55.00低频动作值HzSftftftftftft动 作 误 差f:t: f:t: f:t: f:t: f:t: f:t: 低频滑差性能试验单位加速第二轮加速第二、三轮低频定值HzSF1=49.00dfls1=1.0Hz/sTld10.10sF1=49.00dfls2=3.0Hz/sTld20.10s低频动作值HzStdfdt=tdfdt=动 作 误 差t: t: 表6:过频动作试验记录表低频动作试验单位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低频定值HzSF1=50.50T10.20F251.00T20.20F351.50T30.20F452.00T40.20F552.50T50.20低频动作值HzSftftftftft动 作 误 差f:t: f:t: f:t: f:t: f:t: 低频动作试验单位第六轮(特一)第七轮(特二)第八轮(特三)低频定值HzSF6=50.80T60.10F751.30T70.10F851.80T80.10低频动作值HzSftftft动 作 误 差f:t: F:t: f:t: 单位第轮第轮第轮第轮第轮第轮过频定值HzSF151.00t0.20F251.50t0.20F352.00t0.20F452.50t0.20F551.30t5.00F551.230t45.00过频动作值HzSftftftftftft动作误差f:t: f:t: f:t: f:t: f:t: f:t: 过频滑差性能试验单位加速第二轮加速第二、三轮过频定值HzSF1=52.50dfhs1=1.0Hz/sThd10.10sF1=52.50dfhs2=3.0Hz/sThd20.10s过频动作值HzStdfdt=tdfdt=动 作 误 差t: t: 2) 低压(过压)动作试验以UFV-T试验模件或VENUS-330按检验记录表7、表8整定各轮低压(过压)定值, , 分别测量轮低(过)电压的实际动作值, 并作记录, 计算出动作的误差值应符合要求。表7: 低压动作试验记录表单 位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低压定值UNSU85t0.20U80t0.20U75t0.20U70t0.20U65t0.20低压动作值UNSUtUtUtUtUt动作误差U:t: U:t: U:t: U:t: U:t: 单 位第六轮(特一)第七轮(特二)第八轮(特三)低压定值UNSU83t0.10U78t0.10U73t0.10低压动作值UNSUtUtUt动作误差()U:t:U:t:U:t:低压变化率性能试验单位加速第二轮加速第二、三轮低压定值HzSU185duls1=20%Un/sTld10.10sU185duls2=40%Un/sTld20.10s低压动作值HzStdudt=tdudt=动 作 误 差t: t: 单 位第轮第轮第轮第轮第轮第轮低压定值UNSU85t0.20U80t0.20U75t0.20U70t0.20U83t5.00U843t45.00低压动作值UNSUtUtUtUtUtUt动作误差U:t: U:t: U:t: U:t: U:t: U:t: 表8: 过压动作试验记录表单 位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低压定值UNSU105t0.20U110t0.20U115t0.20U120t0.20U125t0.20低压动作值UNSUtUtUtUtUt动作误差U:t: U:t: U:t: U:t: U:t: 单 位第六轮(特一)第七轮(特二)第八轮(特三)低压定值UNSU108t0.10U113t0.10U118t0.10低压动作值UNSUtUtUt动作误差()U:t:U:t:U:t:过压变化率性能试验单位加速第二轮加速第二、三轮过压定值HzSU1125dfhs1=20%Un/sThd10.10sU1125dfhs2=40%Un/sThd20.10s过压动作值HzStdudt=tdudt=动 作 误 差t: t: 单 位第轮第轮第轮第轮第轮第轮过压定值UNSU110t0.20U115t0.20U120t0.20U125t0.20U113t5.00U113t5.00过压动作值UNS UtUtUtUtUtUt动作误差()U:t: U:t: U:t: U:t: U:t: U:t: 3) 失步试验失步试验用UFV-T或VENUS-330进行。用VENUS-330将三相电压、电流接入装置相应端子, 使电压与电流间相位角分别按01800、18000、180360、360180的顺序, 模拟静态失步过程, 装置动作应正确, 并作记录。4) 过负荷 按补充说明整定过负荷电流定值, 以UFV-T或VENUS-330对装置的电流输入回路分相施加交流电流, 测量过负荷(过电流)的实际动作值, 并作记录。 测量误差应符合技术条件规定的要求。5) dfdt、dUdt定值测试 dfdt测量误差0.1Hz/s。dUdt测量误差0.05UN/s。将(dfdt)S1、(dUdt)S2、(dUdt)S3定值分别设定为1、2、5Hzs, 将(dUdt)S1、(dUdt)S2、(dUdt)S3定值分别设定为25、50、90UN, 用UFV-T测试装置dfdt、dudt动作定值的正确性, 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6) 各项延时性能测试延时误差0.02s(0.199.9 s范围内)。用UFV-T给装置施加交流电压或电流, 分别调整频率、电压或电流, 使装置动作, 通过事件记录的时间值和数据记录的频率、电压、电流值, 测得动作的延时应与整定延时相符, 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7)其他功能实验,根据该产品的特点和相关说明,用UFV-T或VENUS-330对装置进行各种功能测试,应该满足功能要求。4.6.2.4 开入光隔离板SCM-380,输出中间板SCM-350,出口中间板SCM-360的检查调试检查SCM-380各开入在主机板的开入显示是否正确。模拟各种异常和动作,检查SCM-350各开出及中央信号是否正确,灯显示是否正常。检查SCM-360的跳线是否是按出厂默认方式配置(即出口中间板1的8个出口跳线分别跳在输出1-8上,出口中间板2的8个出口跳线分别跳在输出9-16上,出口中间板3的8个出口跳线分别跳在输出1-8上,出口中间板4的8个出口跳线分别跳在输出9-16上)。根据动作出口情况,检查灯是否正常,出口压板接线是否正常,竖排端子出口是否正常。4.6.2.5 用菜单操作检查屏柜或装置的各项性能装置加电或复位后自动进入主菜单, 光标停在菜单的第一行,按键或键移动光标可进行菜单的选择, 选定菜单后按“确认”键可进入各子菜单显示。在各子菜单显示状态下, 按“返回” 键, 应返回主菜单。1) 正常显示菜单 光标移至主菜单的“正常显示菜单”处, 按“确认”键就进入“正常显示菜单”菜单, 在主菜单下经30秒延时, 也可自动转入正常菜单显示。 a) 显示时钟应正确, 否则进行时钟设定; b) 显示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相位,开入,开出,异常等值应正确。2) 定值显示 a) 出厂调试按说明书中推荐值逐一进行定值整定; b) 现场调试按调度运行部门正式下达的定值单进行整定。3) 定值修改a) 在“定值显示与修改”菜单下, 按或键将光标移至需要修改的定值行, 按或键,把光标移至被修改的数字位下, 按“+1”键或数字键将其改到新的数字。该定值行修改完毕后, 核对无误后按下“确认”键, 则新的定值自动被写入EEPROM内, 光标以黑色方框形式闪动, 则说明已正确写入。如果按“确认”键后, 显示写入不正确提示, 应检查原因, 重新写入。b)所有定值修改完毕后, 重新检查修改是否正确无误;c)修改完毕返回主菜单。4)事件记录显示 移动光标检查事件记录1、2等, 记录内容应与实际相符。5)数据记录显示 移动光标检查数据记录1、2等、记录格式、时间间隔、记录数据应与实际相符。 启动后 0秒 10秒: 时间间隔为20毫秒/点; 10秒 30秒: 时间间隔为0.1 秒/点。 30秒内如电压、频率已恢复正常, 则表示数据记录显示正常。6)动作后显示 装置动作后在液晶屏上显示的内容应与动作内容一致, 装置正常后, 显示内容应仍能保持。按 “复归”按钮后, 可清除显示。7)打印菜单选择 逐项检查各项打印功能, 打印内容应正确、文字应清晰, 无异常打印状态出现, 打印内容应与液晶屏的显示一致。出现不正常情况, 应及时检查排除。8)时钟设定 a) 进入时钟设定菜单, 按步骤设定准确时间; b) 如有自动对时要求时, 应检查对时的正确性。9) 整组自试按规定方式(退出出口压板,进入菜单(密码为8989),将光标位置移到相关试验项目,同时按“复归”按钮和“确认”键,进入试验状态, 装置自动进行该项试验。4.6.2.6 装置自检功能检查 进行各项自检功能检查, 当出现异常时屏幕显示应正确, 异常灯应点亮并发出报警信号,打印机打出异常信息内容。各种异常检查见相关产品使用说明书。4.6.3 GWJ系列屏柜调试4.6.3.1 GWJ系列屏柜是UFV-200系列装置(根据不同用户要求)的组合,调试时应按该屏柜实际安装的UFV装置的品种和组屏设计要求进行综合调试。4.6.3.2 各装置的调试项目和调试方法见本文4.6.2.14.6.2.6。4.6.3.3 按实际屏柜组屏设计图规定检查输入输出回路连接。4.6.3.4 按实际屏柜组屏设计图检查以下各部件接线是否正确, 动作是否有效。a) 电源、电压空气开关的规格型号;注:直流输入回路应选用速动(3A)开关,交流输入回路应选用缓动(1A)开关; b) 出口压板;c) 电流电压试验端子;d) 复归按钮;e) 电流切换端子、电压切换开关。5) 调试完毕后,各装置需按规定的出厂定值进行整定,以满足合同或技术协议4.6.4 UFV-200系列装置的调试记录4.6.4.1 调试前按本文1.2规定的原则,结合产品的类型要求编写调试记录,调试进行中应记录装置的实际情况。4.6.4.2 记录分调试记录和最终检验记录两种,绝缘电阻和耐压试验要在调试前进行,但它是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内容,因此其结果记录在最终检验和试验记录内。进行该试验时,最终检验员应同时参加。4.6.4.3 调试结果记录应一式两份,一份交用户,一份交文档员统一归档。4.6.4.4 调试记录基本格式见附录A(以GWJ-200F为例),其它类型的装置的调试记录可根据该型装置的具体要求编写。其他记录的名称和编号见附录B。4.67 UFV-200系列产品装置调试4.67.1 调试依据和顺序4.67.1.1 调试依据:合同、技术协议、补充说明书、UFV系列产品技术及使用说明书4.67.1.2 调试顺序1) 调试前应根据合同、技术协议等相关文件要求编写调试记录,确保产品调试过程能够反映满足顾客的要求。2) 调试顺序先进行单个插件的调试应按电源交流变换器主机板输出中间出口中间打印接口板顺序, 逐个插入进行调试,最后进行整机调试和测试装置的各项性能。4.6.2 UFV-200系列装置的调试4.67.2.1 电源调试1)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N1、N3间的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压,与装置的额定电源电压,结果应与装置的额定电源电压规定值相符,, 极性应正确。2) 插入电源板, 空载下将面板上的直流开关合上, 电源的指示灯应亮,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源板的输出电压(5VV、12VV、24VV), 误差应在要求范围之内。 即+5 空载V应在5.03V5.10VV范围内, 正常负载下应在4.95V5.05VV;12VV应在11.5V12.5Vv范围内;24VV应在22V25VV范围内。如合格,则在记录表格相应“”内打“”位置记录输入电压值,输出电压值。4.67.2.2 交流互感器插件的检查1) 插入交流变换器插件,, 并在主机板的位置上插入转接板,用AVO或DK-51满足4.2条款的保护试验仪(推荐使用VENUS-330)在装置的相应端子加上三相对称交流额定电压(100VV或100V), V), 在滤波板的转接板相应引线上用数字万用表交流档,测量交流电压变换器的输出应为2.5V5V;在相应端子加入三相对称交流额定电流(5A5A或1AA),, 在滤波板的转接板相应引线上,, 测量交流电流变换器的输出应为1.0V0V。如果结果不符,, 应检查交流变换器板所选用的变换器的参数及接线是否有误。2) 插入交流滤波板插件,并根据需要配置板上滤波小板,检查其上的跳线是否在滤波状态,K1,K2开关是否在试验状态(向下)。32) 插入交流变换器插件, , 并插入主机板及(及单元处理机), ,按合同要求在主机板(和及单元处理机)上放置加载相应软件版本的芯片,,用满足4.2条款的保护试验仪(推荐使用VENUS-330)AVO或DK-51在装置的相应端子施加三相对称交流额定电压(100V100V或100 VV)、三相对称交流额定电流(5A或1A),在主机板的液晶显示屏上应有对应显示三相有功,无功功率之和,UFV-200F型装置还应该有相位角值显示,如功率显示为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