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巴文化与丽江古城摘要:浓郁而独特的纳西民俗文化促进了丽江古城的,同时也是丽江古城的灵魂。而东巴文化无疑是纳西民族文化的源头,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有利于纳西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文章探讨了丽江古老的东巴文化与丽江古城的未来发展的关系,指出目前丽江古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结合丽江本土特有的民俗文化的传播来促进丽江古城旅游的一些建议。关键词:东巴文化;丽江古城;旅游规划一、纳西族与东巴文化东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故有人称它为“文化”或“社会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源于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也随着时代的渐进和外界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变化。民俗文化包罗万象,大致包括3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等。并有着教化、娱乐和心理的功能。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纳西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她有强烈的内向性和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向上进取心和热衷于学习先进文化的精神,但她也有强烈的民族自识性和民族意识,有自己浩荡长流的独特的文化东巴文化。东巴文化是纳西族先民在原有巫教的基础上,吸收本教文化,创制和使用原始象形文字,使本教纳西化,以白地为中心,形成古老独特的文化。它是一个文化体系,它包括图画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画,东巴教,东巴舞蹈,东巴音乐等。一般认为,最迟形成也唐宋时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纳西的古文化,是纳西文化的核心。 首先,东巴象形文字的研究有利于揭示一些古代造字之谜,人们称其为“活着的象形文字”。通过他的研究不仅能了解纳西悠久的文明历史进程,而且对世界文字的研究也是极大的贡献。对于探索人类文字的起源和演变,极有借鉴意义。 其次,东巴教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东巴教是在纳西族远古原始巫教的基础上,吸收本,佛等教的内容而形成的。东巴教充分反映了原始宗教从初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各种崇拜内容及其发展脉络,集原始宗教之大成,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研究原始宗教的珍贵资料。 再者,东巴经的研究也有很大的意义。东巴经是纳西东巴们用其特有的东巴象形文写成的。它的内容浩博宏富,堪称纳西族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不少笔者认为它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佛教,喇嘛教的传递过程,并且对于研究人类文化史具有很大意义。东巴经中反映了纳西族社会发展史上不同的婚姻家庭形态,如血缘婚,对偶婚等。纳西族带有性的爱情婚姻悲剧的殉情风习也在东巴经中充分得到反映。 另外,东巴文学的研究有利于原始文学,民间文学向作家文学的过度的研究。对东巴绘画,音乐艺术的研究不仅对探索纳西族的民俗风情有利,也对中国艺术的研究有利。 总之,东巴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对它的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通过对东巴象形文及东巴教等的研究,对挖掘纳西族历史及宗教文化,探讨古文字之迷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作用,对古文字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和宗教学的研究都具有实证价值。也有助于拓宽民族史的研究领域,丰富世界文化的研究内容。通过研究,不仅能够弘扬纳西优秀民族文化,还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及增进民族凝聚力。 而东巴文化的诞生地,正是我们今天闻名遐迩的丽江古城。其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它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丽江古城就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这是丽江人民在认识、利用自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造就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古城纳西族人特有的人生观、道德观、生态观和审美观。二、东巴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双赢。(一)纳西民俗文化推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 1、东巴文化是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丽江古城借助有800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建筑、独特的历史氛围、淳朴的居住环境和特殊的民族艺术等,通过古城的修复与文化保护,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内涵丰富的东巴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丽江古城成为具有特殊魅力的旅游吸引物,大大提升了丽江古城的知名度,并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人通过开发发展丽江古城旅游,获得了显著的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东巴文化为丽江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血液。一个旅游景点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丽江古城也不例外。丽江古城受到游客的追捧,也证明了纳西民俗文化是得到市场认可的。旅游景点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东巴文化是古城的造血机,能不断地输入新的血液,保持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丽江古城旅游发展成就了纳西民俗文化 1、纳西民族文化得到较好的挖掘、保护和发扬。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苏,并融入了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和“重构”。例如,木府、洛克故居、白沙壁画等古迹的修复;纳西古乐、东巴歌舞、字画等民间艺术的复活;打铜、制陶、民族服饰等传统手也获得了新生;一些传统的饮食也得到了开发与发展;传统的纳西族建筑得到了保存。一批专家学者还对丽江的人文景观、东巴经典、史料、节日庆典、婚丧习俗、饮食服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歌舞等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论证,还撰写了一批专著和,为东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丽江古城旅游发展增强了纳西人对东巴文化的保护意识。丽江古城的成功让丽江人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硕果,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民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在逐渐地增强。他们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他们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并与时俱进,不断主动地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创新,并积极地把它推向全国以及全世界,并以他们的独特民俗文化为荣。 3、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奠定了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丽江古城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推动了丽江的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文化和文物保护部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当地政府和文物保护部门就可以用更多的经费来支持民俗文化保护和创新,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三、丽江古城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发展的矛盾 (一)原居民的外迁使丽江古城面临文化博物馆的危险 古城和古城所承载的东巴文化成为吸引游人的卖点,每年数百万游客涌入丽江,大量的游客打破了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安逸。古城居民取而代之的是商户,住户多为来来往往的旅客,这些人多没有古城纳西人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不能真正地与纳西民俗文化水乳相融。文化天然创造主体的缺失使丽江古城的民俗文化黯然失色,古城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文化的展示场,那些店铺和旅游商品多为廉价的道具,古城面临着变为文化博物馆的危险。(二)纳西民俗文化商品化导致丽江古城文化氛围减弱 独特的民俗文化使丽江古城大放异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旅游的进一步把民俗文化推到了风口浪尖,民俗文化通过商品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文化的商品化是市场的需求,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扩大影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某些开发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文化习惯,把文化作为赚钱的工具,必然导致民俗文化的粗俗化和庸俗化。(三)东巴文化的真实传承与古城旅游发展遭遇尴尬。 旅游的开发,游客纷至沓来,很多游客要的只是快餐的体验,并不要求深层的真实。但是民俗文化要想有长久的生命力,必须深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按照其发展发展,不能急功近利,否则长久以往,必然会产生失望的旅游者和无所适从的变异的民俗文化,从而两败俱伤。四、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丽江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保护要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 丽江古城是东巴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东巴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为保持东巴文化的“活水长流”,需要选择一些乡村作为纳西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基地,培养民间艺人,打造具有独特纳西民俗文化的乡村,这样才能保持纳西民俗文化真实的活力。 (二)加强对本土青少年的,培养纳西民俗文化传人 当今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文学、文字、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地理生态、植物动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争取民间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拨款。 (三)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古城居民的外迁已经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留住还未外迁的原居民。同时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设法加强古城现有居民对纳西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动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护中来。 (四)控制古城的过度旅游商业化 目前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商业化氛围过浓的现象反映较多,因此控制旅游过度商业化势在必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缓解:将丽江古城的商业店铺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街,同时控制其他街巷的商业活动;对丽江古城的商品进行控制,摒弃那些毫无特色、与纳西民俗文化无关的旅游纪念品;不要让喧闹的流行乐和歌曲充斥着丽江古城的夜晚,保持高原水乡人与和谐的生活氛围;恢复一些“老字号”店铺;开发具有纳西族风土人情的饮食、艺术、土特产品;修复一些文化遗存。 参考文献:1、杨宁宁.论旅游与纳西文化的传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 2、何志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蒸汽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蒲瓜营养知识培训课件
- 蒲城会计财税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选择题(魏晋-唐宋元明清)原卷版
- 2025年展望:我对长期服务合同的新见解
- 向量加法运算题目及答案
- 乡土中国的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矿压观测工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沧州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跨国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科研素养考试题及答案
- 兽药销售业务培训教材
- 测绘法规与管理课件
- 2025年潍坊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标准答案)
- 并购整合方案模板(3篇)
- 2025-2026学年秋季第一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安排表
-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件(共七章节)
-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卷
- 产科护理SBAR交班模式
- DB61∕T 1576-2022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技术规范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