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产业调整)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 规划概述1.1 规划背景福建蓝田经济开发区是将漳州蓝田工业区、漳州龙文工业区整合为一个开发区(见附件2闽政文【2006】123号)。并于2006年4月17日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审核,确定为省级开发区(见附件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公告开发区四至范围,其规划面积10.19km2(见附件4)。为了更好的发展壮大蓝田经济开发区,借漳州市整合整个市区内工业园区的契机,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漳州市在漳州市人民政府龙文区现场办公专题会议(见附件5)上通过了将蓝田经济开发区北部片区,即环城北路以北、漳龙高速以南、七号路以东的蓝田北部片区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并入蓝田经济开发区。该片区为新增规划,面积为1.3651km2。本次规划环评的对象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整个蓝田经济开发区和新增的蓝田经济开发区北部片区。具体包括:蓝田区块一二期、三期、蓝田经济开发区北部片区以及龙文开发区,总规划面积为11.5551km2。蓝田经济开发区的蓝田区块分三期开发建设,其中的一、二期已于1992年始开发,规划面积3.4979km2,至今已全部开发建设完毕,企业全部投产。福建省政府文件批准蓝田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是:电子、光学、机电、精密机械、生物制药、食品罐头、轻纺、家具等。2008年10月,我院承担了“漳州市蓝田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于2009年10月,福建省环保厅以闽环保监【2009】124号文,对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出具了审查意见(见附件6)。2009年12月31日,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保持各片区规划面积、功能定位、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等规划不变的前提下,漳州市龙文区将原省政府批准的产业中的轻纺进行明确与细化,最终将蓝田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调整为:电子、光学、机电、精密机械、生物制药、食品、饮料、家具、印刷等,具体见漳龙政【2009】89号文(见附件5),关于调整优化蓝田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布局的意见。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其它相关规划内容不变。1.2 规划目标、功能定位与产业定位规划目标、功能定位与原规划一致,本次规划对产业定位进行调整。规划目标:发挥区域对台经贸合作的优势,将产业模式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从低附加值逐步转向高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产业升级,构建一处专业化、规模化及标准化的新型制造工业基地。规划功能定位:蓝田经济开发区总体定位为:建设成为集工业、商贸、科技、观光、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新型生态工贸城区,形成低能耗、低污染及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各片区的定位为:蓝田一、二、三期为轻型、低耗、轻污染的外向型工业区。调整后产业定位:电子、光学、机电、精密机械、生物制药、食品、饮料、印刷、家具等。1.3 规划范围与规模规划范围、规模与原规划一致。本次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包括:蓝田开发区一二期(简称蓝田一、二期)、蓝田开发区三期(简称蓝田三期)、龙文开发区(简称龙文片区)和蓝田经济开发区北部片区(简称北部片区)。总规划规模面积11.5551km2。各片区规划范围见图2-1、2-2,具体如下:蓝田一、二期:用地范围东至东外环路,西至东二号路,南至迎宾大道,北至北一号路,规划用地面积3.4979km2。蓝田三期:用地范围东至东外环路,西至东二号路,南与二期工业用地交界,北至环城北路,规划用地面积3.50km2。龙文片区:南抵环城北路、东至城市主干道七号路、西北以省道郊柏线为界,规划用地面积3.1921km2。北部片区:南至漳州环城北路,西至七号路,东达运动沿风景区,总面积1.3651 km2。1.4 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布局规划用地结构和功能分区与原规划一致。规划用地包括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类型。(1)蓝田一二期居住用地:集中布置在开发区的东部,处于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生活居住用地面积104.85 hm2,规划居住人口4.0万人。在开发区西侧隔公园绿地,开辟一别墅区。工业用地:规划面积165.07hm2,占建设用地的47.2%。区内工业项目按一类工业为主,少量二类工业。具体布局为:外贸辐射型轻加工工业,分布于324国道北侧起步区一带,即开发区的南部中央带;具有传统优势的轻加工项目放在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即开发区的西北侧。规划区东部安排新兴工业。公共设施用地:片区内设置一所中学,两所小学,一个卫生院和其他配套的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公建设施。采用成片带状集中布置的方式,安排在生活区中心,开放大道两侧。(2)蓝田三期居住用地:集中布置在本区西侧,生活居住用地面积48.62hm2,规划居住人口2.45万人。规划结构按“小区组团”二级进行组织。工业用地:规划面积144hm2,占建设用地的45.1%。以七号路和八号路为界将蓝田三期工业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从东至西依次为:高新技术园区、二类工业综合发展区、三是工业综合用地区。这三个功能区将通过路网和绿带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结合现状合理规划仓储用地,规划面积17.07hm2。保留现状村庄、压缩普通仓储用地规模,在居住综合区内东北角设置市级生活性物流中心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沿东二号路和北一号路西段设置区级公共设置,主要是园区管理中心和总规中要求设置商业用地及医院。规划将根据公建功能要求,结合小区布局进行规划,主要设置在七号路(西干道)东侧地块。其布置地点将考虑其服务半径,中学服务半径为800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为400500m,幼儿园服务半径为150200m; (3)龙文片区居住用地:主要指区内由道路围合的两个村庄用地和周边的空地,其中朝阳村和樟山村的规划居住用地分别为16.85 hm2和12.08 hm2。规划人口规模为工业区内规划总人口约2.64万人。工业用地:规划面积155.18hm2,占建设用地的49.14%。以东三号路(龙文路)为界,将开发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大片,其中西区为首期开发区,面积84.28hm2;东区为二期开发区面积70.9 hm2。龙文工业区用地布局中将东三号路两侧地块规划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用地面积49.10hm2,其中非市属办公用地1.65hm2,商贸用地5.21hm2,文化娱乐用地1.10hm2,其他公共设施用地0.25 hm2,综合用地40.89hm2。(4)北部片区规划区内用地全部以二类工业用地为主,不规划居住用地和仓储用地。用地面积为82.61km2,占总用地面积的60.52,工业用地地块按“结合现状地形,有利于标准厂房建设”的原则,进行划分。近期依托蓝田三期的配套公共设施,远期结合整个北部片区进行统一考虑。1.5 相关基础设施规划相关基础设施规划与原规划一致。主要包括道路交通规划、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给水、排水、供电、通信和燃气工程等)、环卫设施规划、绿地景观规划和防洪排涝规划等。给水规划:蓝田一二期、三期、北部片区及龙文片区规划水源将以现有水厂及规划水厂并网供水。总规划用水量10.99万m 3/d。给水管网以城市供水管道接管供水,使片区内给水管网成环状布置,并使各地块能从两个方向接管引水,以提高供水的安全性和规划实施的灵活性。给水管沿道路敷设,埋设于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下。污水工程规划:四个片区均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经测算本区最高日污水量为8.78万m3/d。各片区内不设置污水处理厂。根据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及漳州市中心城区(九龙江西溪北区)污水工程专项规划,从所处位置来看,本区属城市东区污水分区,位于东墩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因此本区污水将纳入东区污水干管,排至东墩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各片区企业产生污水经过区内的污水干管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干管。2 现有开发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1现状开发建设情况蓝田一二期:规划总用地面积3.4979km2,现状全部开发区建设完成。蓝田三期:规划总用地3.5025km2,其中已开发建设用地1.672km2,已开发工业用地0.8428km2,主要分布在四号路以东区域,规划区内保留原有的村庄。现入驻企业约25家,部分企业已投产。龙文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3.1921km2,其中总建设用地3.1579km2;现状已开发建设用地2.26km2,其中工业用地1.5518km2,主要分布在龙文路以东片区和横二路以南区域,大部分土地完成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并有企业入驻。入驻企业64家,且均投产。北部片区:现状在大面积的推土,进行三通一平及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拟建企业正在开工建设。2.2规划区现状依然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蓝田经济开发区上次规划环评至今开发区采取的一系列的有效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减缓开发区内部分企业对环境产生影响,但也存在部分问题未解决。规划区现状依然存在的问题见表1,现状需要搬迁、整改的企业见表2。表1 规划区现状依然存在的问题归纳一览表属性企业及环境要素存在问题解决方案产业定位与布局现状产业1.与省政府批准的产业定位不完全一致。2.现状引进的化工企业、塑料制品、人造革企业不符合国家及省政府批复的产业3.现状3家企业存在电镀工艺。1.现有化工行业、塑料制品、人造革以及存在电镀工艺的金属制品行业应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境监管;提高脱硫效率;提高中水回用率;提高风险防范措施。2.近期对“双超双有”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现状各片区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1.工业园内部没有按照不同的工业企业类型分片布置。2.各工业园引进的企业存在交叉重叠现象。3.工业用地功能分区比较混乱,企业间具有一定的不相容性。尽快建设集中的居住小区,加快拆迁安置工作用地布局规划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1.蓝田三期现状的开发建设情况,开发区未根据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原规划中对西干道和东干道之间的工业用地,现状开发成居住用地。2.龙文片区规划综合用地,现状引进工业企业。严格控制周边工业用地的污染物排放云洞岩大气缓冲带云洞岩风景区边界外300m范围内有尧富家具、吉马彩印排放大气污染物该缓冲带内禁止新增大气污染型企业,现有燃煤锅炉企业应进行技改,淘汰现有2t/h以下燃煤锅炉,使用清洁能源。环保基础设施问题污水管网龙文片区的中途提升泵站及北环城路污水加压管线尚未投入运营加快龙文片区的中途提升泵站及污水加压管线建设表2 现状需要搬迁、整改的企业一览表序号类别企业名称所在园区解决方案1建材宝达混凝土三期位于居住区内,需对其进行搬迁2化工企业漳州康丽化妆品有限公司蓝田一、二、三期1.淘汰现有2t/h以下的燃煤锅炉2.企业内部实行雨污分流,污水经过企业自行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3.企业内部的污水管道2011年初需接入开发区污水主干管。4.对“双超双有”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3福州市格莱雅化妆品有限公司4漳州市鸿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5波力马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6漳州市龙文水鹅胶水厂龙文片区7龙文区炎明胶水厂8漳州市龙文区步文涂料厂9漳州裕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10塑料制品企业漳州源鑫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蓝田一、二期11漳州市福淼皮革工贸有限公司龙文片区12电镀企业富华眼镜一二期1.各企业产生的电镀废水实行零排放2.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13庆华金属龙文片区多特制针2.3 主要制约因素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符合漳州市的“十一五”国民经济规划,符合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及产业布局,区域环境资源可以支撑开发区规划的实施。但该区域的开发受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影响,如漳州市中心城区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占用大量的园地和林地、西溪及九十九湾现有水环境容量已无法满足开发区内的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无序外排、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与云洞岩石风景区的生态适宜性、周边区域农村面源的污染及生活污水的无组织排放。因此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等,合理规划布局,使区域经济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3 规划实施对环境影响的分析3.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在符合大气环境容量的前提下,产业调整后开发区大气排放对评价范围内各敏感点和网格计算点的SO2、PM10短期、中期、长期浓度增量不大,增量叠加本底均未超过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云洞岩风景区符合相应的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二甲苯一次浓度增量叠加本底后符合TJ3679一次最高浓度限值。因此在开发区内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在符合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开发区建设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3.2水环境影响分析1.污水排放方案及可行性(1)污水排放方案蓝田经济开发区近期污水排往东区污水处理厂,远期待东墩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再纳入东墩污水处理厂。近期污水可通过水仙大道的污水干管排入东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将通过北环城路、迎宾大道上的三条DN400DN600污水管接入龙文路、迎宾大道污水总管,将其余部分污水输送至东墩污水处理厂处理。东区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承纳了蓝田一二期的工业废水,从近几年的运行看,东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出水可达标排放。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工业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可行的。2.水环境影响地表水:由于龙文片区污水提升泵站尚未建成投入运营,三期片区区内管网与市政预留的污水主干管未连通,导致目前蓝田经济开发区的污水全部区内小河沟以及入九十九支湾。通过用地指标法和现状工业区污水量推算两种方法核算该工业区污水量,结合目前排污情况,确定规划区产业调整后污水排放量约6.37万t/d。通过预测,龙文片区近期污水直接排入九十九湾后汇入西溪时,在西溪的多年平均流量情况下,在多年平均流量情况下,污水混合区范围为排污口下长约400m宽约30m的范围。最枯流量情况下,污水混合区范围为排污口下长约长约10余公里的全河段。由此可见,尽管蓝田经济开发区的污水量不大,但由于目前九十九湾及西溪的水质现状本底较高,不利于区内工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和环保部门通力配合,加大漳州内河港汊及九龙江流域综合整治的力度;另一方面,尽早建设龙文片区的提升泵站,实现蓝田经济开发区污水100的收集率,将开发区的污水全部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减轻对水环境的影响。可见,通常情况下,开发区污水排放对西溪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但发生最枯流量时,对水体影响较大。地下水:现状漳州蓝田开发区一期至三期用地的用水主要由漳州糖厂水厂供应。目前蓝田经济开发区三期片区和北部片区用地内部分村庄由市政管网供水,梧桥村等部分村庄打水井供水,水质水量均得不到保障,村民仅使用少量井水进行洗涤,全部饮用市政管网提供的自来水。近期规划区污水由于提升泵站未建或者管道不完善,无法纳入污水处理厂。这样势必影响九十九湾以及规划区内小河沟的水质,使得内河港汊的水质进一步恶化,也进而影响地下水水质,此外由于区域酸雨的存在、城市内河以及九龙江沿岸污水的排放,均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区域污染物消减刻不容缓。3.3 声环境影响分析调查表明: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影响夜间大于昼间,以2类标准适用区来衡量,郊柏线、龙文路等主干路噪声影响范围110m,次干路、支路噪声影响范围小于50m;以3类标准适用区来衡量,主干路噪声影响范围80m,次干路、支路噪声可符合3类标准。工业噪声影响:根据规划区的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轻污染的电子、光学、机电、精密机械、生物制药、食品、饮料、家具、印刷等行业。根据龙文片区噪声网格调查,工业噪声已机械、家具、机电行业较为显著,厂界噪声约6065.3dB,偶发机加工时厂界声级可达68dB。类比分析龙文片区工业噪声可符合3类昼间标准。目前区内大部分企业夜间不作业,夜间噪声影响不大。因此,对后期引进的企业,在用地布局上应考虑对居民区的影响,在集中居民区周边用地不得布置高噪行业,尽量以中小型、夜间不作业的企业为宜,在与居民区相邻一侧的厂界应执行2类标准。社会生活噪声影响:规划区环境噪声平均声级为55.0dB,低于2类昼间标准(60dB)。社会生活噪声是可以接受的3.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转化,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当,有害物质将通过水、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危害环境与人体健康。本项目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中,工业固体废物中含有多种有毒元素,会形成环境污染;生活垃圾中有机腐殖质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孽生地和繁殖场,形成病原体型污染。这些固体废物任意堆放,经雨水浸淋,其渗出液会污染土壤、河流和地下水源。3.5土壤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区由于场地平整(挖高填低)和建构物压盖,原有土壤将被翻动、剥离或埋藏,从而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和剖面层次混乱。人为压实和地面硬化,会使土壤土层厚度明显变薄,土壤空隙度明显下降,土壤容重明显增加,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也将相应的变差,地面不透水面积比例将显著增大,地表径流系数将相应变大。由于人为作用,城市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和养分有效率将有所下降。此外,由于区内工业生产,造成SO2和NO2的排放量增加,可能导致区域酸雨频率的增加,从而造成植物受伤减产,区域土壤酸化,土壤养分淋溶或失效瘠化和重金属溶解活化,土壤肥力和植物生产力降低,进而危害到植物生长。规划实施后,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含重金属、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病原体等有害物质的污泥和生活垃圾等废物,势必直接或间接进入区内绿地土壤和近区农用地土壤,导致土壤环境及陆域生物环境的明显累积性污染影响,从而将加大对区域人群健康危害风险。3.6 环境风险事故影响分析蓝田经济开发区现有各片区内有零散的14个自然村,龙文片区就有朝阳、樟山、新社等3个村庄,北部片区有方厝自然村,蓝田一二期有西坑、田璞、塘边3个村庄;三期片区有坑尾、后坑、斑鸠坑、檀林、梧桥、牛路、乌石、好坑等8个村庄,而根据蓝田三期、北部片区和龙文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龙文片区居住区集中在朝阳居住小区和樟山居住小区,村庄近期、远期均只能在规划的居住用地范围内发展。北部片区未规划居住用地。三期用地的居住区集中布置在蓝田三期地块的西侧,形成坑尾居住小区和檀林居住小区,近期除了城市景观和市政工程需要对沿村改造外,原则上保留旧村,以开发新区为主。远期根据发展需要,再对旧村逐步改造。虽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已经将居住区规划成片,但由于开发区内自然村分散且数目较多,而开发区的建设是逐步开展的,由于开发时序不同,必然造成某些企业与工业区距离较近甚至交错在一起的状况,因此将存在环境纠纷、群众投诉等环境风险。此外4A级风景区云洞岩风景区在规划区外200m,从规划区内村庄、敏感区和工业区的分布来看,大气污染、火灾、泄露、爆炸等均会给周边人口和文物保护单位带来一定的环境风险。4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本规划与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结果见表3。表3 本规划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一览表规划类别对比规划名称对比规划级别规划间的关系协调性分析结果区域发展规划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省级上一层次协调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调整)市级上一层次不太协调,工业用地规划范围不一致(2)居住用地范围规划不一致漳州市龙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区级上一层次协调专项规划九龙江流域(漳州段)产业布局规划(报批稿)省级上一层次协调漳州市中心城区给水专项规划(调整)市级上一层次协调龙文区蓝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级同一层次协调漳州市龙文工业开发区朝阳社区规划区级同一层次协调漳州市龙文区林业发展规划区级同一层次协调漳州市龙文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区级同一层次石室岩,在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范围内.原规划目标使之成为可参拜、可参观、可休闲的旅游地,将修建成为云洞岩景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旅游景点。规划实施后将其原拆原迁至景山公园。云洞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区级同一层次协调环保规划与文件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省级上一层次协调漳州市“十一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专项规划区级上一层次协调福建省漳州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区级上一层次协调漳州市中心城区(九龙江西溪北区)污水专项规划区级上一层次漳州市城市污水干管预留的污水接口有的预留过大,有的偏小,无法满足污水排放要求上下游管线衔接出现问题龙文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区级上一层次协调福建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污水专项规划区级下一层次协调,但由于规划的东墩污水处理厂未建成,且东区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水量达不是设计处理规模,因此近期产生的污水进入东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待东墩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改接入该污水处理厂处理。5规划的适宜性和合理性分析蓝田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中的各规划要素经过调整后,规划较合理,与周边环境总体相适宜。土地利用总体上符合开发建设的条件,但工业园区建设涉及到较大面积的土地征占,需要从龙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给予重视和考虑。区域的环境承载力能够满足本开发区区建设发展的需要,但周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对规划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制约,需要对规划的产业规划与布局、空间布局、市政设施规划等规划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规划的环境适宜性和合理性汇总见表4。表4 规划的环境适宜性和合理性汇总一览表单项环境适宜性合理性存在问题规划选址适宜合理功能定位需调整需调整区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均较为匮乏,观光与该片区的总体定位有一定距离。另外应控制区内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规模适宜合理产业结构产业定位适宜合理推荐的产业发展方向适宜合理1.位于九龙江流域,产业发展方向受一定的制约。2.片区内村庄较多,云洞岩位于开发区东面200m,敏感目标较多;大气污染排放受限;产业布局局部不太适宜局部不太合理1.纵四路以东的区域禁止引入大气污染型企业2.现状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对不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以及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求进行限期整改。3.未开发片区产业结构应根据推荐的产业布局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用地空间布局较适宜局部不太合理1.应加快旧村改造及居民搬迁的工作,这样有利于开发区工业用地的整体规划,且将尽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业企业给周边村庄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2. 在龙文路和纵六路之间规划的综合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3.蓝田生活配套区根据现有建设情况,做相应的调整。4.北一号路以北、梧桥村以南规划的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5.环城北路以南,原规划仓储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土地利用规划适宜合理-道路交通规划适宜合理-绿地系统规划需调整需调整在樟山村、朝阳村、龙文中学四周,应设置50m宽的绿化带。给水工程规划适宜合理-污水工程规划适宜需调整开发区龙文片区污水排放尚未与漳州市政污水管网相衔接,该片区内生活及生产废水均处于独立排放状态,对区域水环境较大环境卫生规划适宜需调整缺少垃圾转运站的具体位置规划、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防洪排涝工程规划需调整需调整北部片区、三期片区缺乏相应的防洪排涝规划电力工程规划适宜合理-环境保护规划适宜合理-总体评价较适宜较合理-6环评推荐的产业规划调整意见6.1产业发展方向调整建议蓝田开发区规划产业调整为:电子、光学、机电、精密机械、生物制药、食品、饮料、家具、印刷。环评同意将原省政府以闽政文【2006】23号文,批准后的八大产业中的轻纺进行具体化,西化为饮料、印刷行业。这符合该开发区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调整后的产业定位较合理。开发区在增报北部片区用地时,新增产业应一并上报增补。但规划未对各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细化。环评建议,蓝田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1)电子、光电产业:主要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钟表、仪器仪表、光学仪器以及眼镜制造。(2)机电、精密机械:主要发展轴承、电机、汽摩配等通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中的电机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等行业类型。(3)生物医药:以生物制药和中成药饮品加工及制造为主。(4)食品:主要为食品加工,利用当地的生态农业,蘑菇、木耳、果蔬等进行农副产品加工,形成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产业群。(5)饮料:以啤酒生产及软饮料生产为主。(6)家具:以生产木质家具、竹藤家具、金属家具、塑料家具为主。(7)印刷:主要发展包装装潢对商品进行包装。6.2产业布局调整建议蓝田开发区规划未对各产业进行合理的布局,在此,根据各行业的基本情况,提出产业布局建议。具体产业引入时,应按照规划产业布局进行选址,应根据调整建议严格控制入区企业。产业规划与布局调整建议表5。表5 产业规划合理性分析汇总表规划产业所属产业类型优先推荐主要产业类型限制、禁止规模、工艺禁止行业依据电子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01通信设备制造推荐:发展电子最上面层次的电子整机产品组合装配和及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业禁止:中间层次基础产品的生产中应禁止可能排放重金属和持久性污染物的工艺1.环发【2007】201号:停止审批向河流排放重金属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项目2.闽政【2009】16号文明确规定禁止在北溪江东北引桥闸以上、西溪桥闸以上流域范围扩建电镀和以排放氨氮、总磷为主要污染物的工业项目403广播电视设备制造404电子计算机制造405电子器件制造406电子元件制造407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光学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13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414光学仪器及眼镜制造机电、精密机械34金属制品业341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禁止新上集中电镀项目,企业配套电镀工序需废水零排放;禁止向河流排放重金属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项目342金属工具制造345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346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35通用设备制造业353起重运输设备制造354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的制造355轴承、齿轮、传动和驱动部件的制造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3725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3732摩托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91电机制造392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医药27医药制造业273中药饮片加工保持现有规模,不在发展274中成药制造276生物制药食品13农副食品加工14食品制造131谷物磨制禁止植物油、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禁止行业中产生的废水中动植物油、有机物及氨氮浓度高,处理难度较大。水环境容量有限132饲料加工 137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141焙烤食品145食品罐头制造143方便食品制造饮料15饮料制造152酒的制造1.限制白酒制造(1521)2.禁止每分钟生产能力小于100瓶(瓶容在250毫升及以下)的碳酸饮料生产线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153软饮料制造家具21家具制造211木质家具制造金属家具制造企业配套电镀工序需废水零排放;闽政【2009】16号212竹、藤家具制造213金属家具制造214塑料家具制造印刷2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31印刷1.禁止全部铅排工艺及全部铅印工艺2.禁止使用落后的生产设备3. 禁止发展使用感光定影液、胶片等生产过程的印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九龙江流域(漳州段)产业布局规划232装订及其他印刷服务活动233记录媒介的复制表13-6 产业调整前后变化情况表规划产业所属产业类型调整后优先推荐主要产业类型产业调整前后变化变化依据调整前调整后医药27医药制造业273中药饮片加工推荐发展,布局于龙文片区东部保持现有规模,不在发展1.医药行业现状主要集中在一二期,北部片区与龙文片区未开发用地现状拟建、在建和筹建的企业已基本落地。2.龙文片区东部现状已引进了企业274中成药制造276生物制药饮料15饮料制造152酒的制造无该产业定位推荐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周边各环境要素无不可逾越的制约因素153软饮料制造印刷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31印刷无该产业定位推荐232装订及其他印刷服务活动233记录媒介的复制轻纺棉、毛、麻、化纤印染精加工轻纺对该产业进行明确与细化,确定为饮料和印刷纺织制成品制造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制造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7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汇总见表7。表7 蓝田经济开发区(产业调整)规划调整建议汇总表规划战略原规划内容推荐意见调整建议推荐/调整依据功能定位将建设成为集工业、商贸、科技、观光、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新型生态工贸城区,形成低能耗、低污染及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调整本评价认为该开发区的功能定位调整为:集工业、商贸、科技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新型生态工贸城区,形成低能耗、低污染及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区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均较为匮乏,观光与该片区的总体定位有一定距离。同时作为以工业为开发主体的开发区,居住用地的比例应该适当控制,以避免工业对居民的影响。发展规模土地规划2020年用地规模11.5551km2推荐人口规划总人口规模为9.09万人推荐产业规划产业定位:电子、光学、机电、精密机械、生物制药、食品、饮料、家具、印刷。电子、光学总体推荐主要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钟表、仪器仪表、光学仪器以及眼镜制造。1.福建省人民政府文件(闽政【2009】16号)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机电、精密机械主要发展轴承、电机、汽摩配等通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中的电机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等行业类型。生物制药以生物制药和中成药饮品加工及制造为主。食品主要为食品加工,利用当地的生态农业,蘑菇、木耳、果蔬等进行农副产品加工,形成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产业群。饮料以啤酒生产及软饮料生产为主。家具以生产木质家具、竹藤家具、金属家具、塑料家具为主。印刷主要发展包装装潢对商品进行包装产业布局未进行产业布局调整蓝田三期:A地块:电子;B地块:机电、光学;C地块:机械北部片区:E地块:机械;F地块:饮料;H、G地块:食品龙文片区:I地块:家具;J地块:印刷;A地块距离龙文中学及云洞岩较近,该地块应引入轻污染与无污染的行业,以发展电子最上面的层次的电子整机产品组合装配和及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业现状机电、光学、机械企业大部分集聚于B、C片区。北部片区相对距离居住区及云洞岩较远,可适当布置一些大气高架源龙文片区主要发展外向型和具有漳州传统优势的轻加工工业区;空间结构布局蓝田三期:规划总用地350.0hm2龙文片区:规划总用地319.21hm2,北部片区:规划区建设用地136.51hm2调整工业用地:(1)西干道以西的蓝田生活配套区根据现有建设情况,做相应的调整。(2)环城北路以南,原规划仓储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3)龙文片区在龙文路和纵六路之间规划的综合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1.开发区东面200m为云洞岩4A级风景区2.现状已开发建设用地布局与规划不一致3.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设置一定距离的绿化隔离带大气缓冲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纵四路以东设置300m的大气缓冲过渡区,限制大气污染型企业入驻绿化隔离带:(1)蓝田三期规划高新技术园区与二类工业区之间,应留有50m的隔离带(其中开发大道宽度为30m,绿化带20m);(2)三期片区二类工业区与西侧规划的居民区之间,应留有50m的隔离带(其中西干道宽度为30m,绿化带20m)(3)龙文中学四周,设置50m的绿化带。(4)朝阳村和樟山村邻开发区的四周,设置50m宽的绿化带。环境保护规划环保目标大气:园区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其中评价区内东侧的云洞岩风景区采用一级标准;水环境:环境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声环境:居住、商业混杂区执行2类标准,工业区执行3类标准,道路交通干线执行4a类标准。调整开发区与云洞岩风景区之间,设置大气缓冲过渡区,该区域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一级标准;规划实施能够满足规划的环境保护目标要求。排水规划规划区内未设置污水处理厂,区内污水全部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规划提出三个片区的污水均纳入漳州市东墩污水处理厂处理。调整近期应重点建设龙文片区的中途提升泵站和北环城路的污水加压管道。近期开发区污水纳入东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待东区污水处理厂饱和后,将污水纳入规划的东墩污水处理厂。增加开发区污水干管与东区污水干管和东墩污水干管衔接的规划说明。增加蓝田经济开发区各片区污水干管应先行建设的规划说明应对入园企业水污染排放进入污水管网系统前水质提出控制要求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未规划补充设定大气缓冲过渡区,该区内大气环境按一类区进行控制,不得引入显著大气污染型企业。其他按二类区控制;大气环境保护需要声环境保护规划未规划补充蓝田三期西干道以西区域,龙文片区朝阳村、樟山村声环境按2类区标准进行控制。其余工业用地按3类区标准进行控制。声环境保护需要固体废物规划规划了垃圾转运站的数量补充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处置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对规划片区内的绿地进行粗略规划补充进一步完善周边山地生态环境规划,增加项目三期片区西侧的景山公园之间的绿化带及植被生态建设的规划方案。开发区与云洞岩之间设置大气缓冲区开发区内绿化隔离带的设置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防洪排涝规划原规划未提出补充三期片区开发过程中开发地块高程高于开发区内零星村庄,此外由于蓝田、梧桥排涝闸堵塞,导致村庄近年多次发生严重内涝,搬迁安置规划原规划未提出补充约0.7万人会因为园区的建设失去土地,必须采用征地补偿、解决就业或提供技能培训等方面综合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因此建议在规划中根据建设时序的安排补充安置专项规划。表8 蓝田经济开发区产业环保准入条件规划产业准入条件产业小类土地投资强度(万元/亩)生产规模、工艺及产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万元产值水耗(t水/万元)万元产值污水排放量(t /万元)能源结构万元增加值SO2排放(kg/万元)万元增加值COD排放(kg/万元)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理率(%)机电、精密机械34金属制品业831.禁止排放重金属及持久性污染物的金属表面处理2.禁止新上集中电镀项目3.规模限制按产品不同参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50231.7134.9鼓励使用LNG1.481.779810035通用设备制造业997090100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光学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40禁止排放重金属和持久性污染物的工艺90127.365.080100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998090100食品13农副食品加工14食品制造66具体规模限制按产品不同参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70495.5307.498100生物制药273中药饮片加工、274中成药制造、276生物制药124具体规模限制按产品不同参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70808.4379.890100饮料152酒的制造153软饮料制造561.新建项目应考虑:同类企业的分布密度、果蔬原料供应2.生产能力为40t/h,同类企业距离在50km以上。3.原料总资源量为设计生产能力的45倍以上。7090100注:参考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浓缩果蔬汁(浆)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8污染控制方案评价从地表水污染控制、地下水污染控制、大气环境污染控制、生态保护措施、声污染控制、固体废物控制、环境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蓝田经济开发区的污染控制与减缓措施。详见表9。表9 本评价要求采取的环境减缓措施汇总表序号环境要素主 要 措 施1地表水环境污染减缓对策措施(1)加快龙文片区污水提升泵站及环城北路建设,完善三期片区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解决一二期内现状污水干管预留的接口偏小问题。要求2009年底,开发区污水接入漳州东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2)近期开发区污水接入漳州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远期待东墩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开发区污水纳入东墩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同时做好近远期开发区污水干管与市政污水管道的衔接工作,确保污水纳入东墩污水厂集中处理。(3)至2009年末,蓝田经济开发区污水管道总普及率需达100%,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4)加快九十九湾水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减少内河污染负荷,保护西溪水质。(5)完善九十九湾排涝设施,解决区域内居民区内涝问题。(6)加强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禁止重金属等一类污染物的超标排放。(7)对排污不达标企业、尚未通过环保竣工验收的企业责令停产,直至其达标排放或通过验收。2地下水环境污染减缓对策措施(1)减少工业“三废”排放量。(2)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水。(3)限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4)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3环境空气污染减缓对策措施(1)按照规划设定的总体布局和产业结构引进项目,以轻污染、少污染为主,进行行业功能分区集中布局,优化工业布局。(2)调整能源结构,鼓励使用LNG等清洁能源,禁止新增2t/h及以下的燃煤锅炉、淘汰现有2t/h及以下的燃煤锅炉。(3)禁止设立低于15m高度烟囱,限制30m高以下低架源。(4)加强有机废气、恶臭的管理和治理,设立卫生防护距离。(5)云洞岩风景区边界靠本开发区一侧设300m宽的缓冲带,缓冲带按一类区标准进行控制。其间禁止建设显著大气污染型企业,缓冲带内现有燃煤锅炉企业应逐步进行技改,应使用清洁能源。4生态保护对策措施(1)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占用林地、耕地应按照“占一补一” 的原则进行补偿。(2)工业用地集约化,提高区域生产性用地面积。内适当完善区内生态绿化建设规划。(3)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4)严格控制含有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废水,保护土壤环境。 5声环境污染减缓对策措施(1)执行噪声功能区划方案,合理布局,加快旧村改造,集中布置生活居民区。(2)重点控制干道的交通噪声,沿路第一排建筑不能建噪声敏感的学校、医院、敬老院等设施;现状干道一侧声敏感目标可采用自身建筑隔声措施。(3)项目设计时应合理布局,设备应选用低声级设备;对高噪设备应采取厂房隔声、减振消声措施。(4)朝阳村和樟山村边100m范围内现有已投产企业,厂界噪声不达标的,应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使企业厂界噪声达到相应的标准限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淋浴房产品售后服务质量保证合同
- 2025年度药品生产许可证转授权及区域分销合作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祠堂旅游项目承包合同
- 2025年信息安全产品一站式采购与技术咨询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调解与仲裁包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污水处理承包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软件研发工程师应聘指南与模拟题集
- 2025年英语四级考试听力模拟题及答题技巧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项目股权收购与节能改造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客房管理咨询服务合同
- T/CCS 025-2023煤矿防爆锂电池车辆动力电源充电安全技术要求
- 贴膜安装服务合同协议书
- 新疆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
- (高清版)DG∕TJ 08-2165-201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规范
- 国企出纳笔试试题及答案
- 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 彩钢顶翻新施工方案
- 工地现浇楼板合同协议
- 《讲解员培训》课件
- 2022标准化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