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灵活处理.doc_第1页
浅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灵活处理.doc_第2页
浅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灵活处理.doc_第3页
浅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灵活处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灵活处理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诟病,这是众所周知的。很多观点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能够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突围出来,没有能够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没有能够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举步维艰。新课标改革的到来,使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正好可以改变以往语文教学的弊端。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试图找到“突出重围”的办法,而如何用好我们的新教材,尤为重要。目前高中语文教材有好几个版本,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选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窃以为,这套语文教材选录的多是名家名篇,既有经典性,又有时代性,很适合作为高中语文学习的材料。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进行钻研,试图用好这套教材,使它发挥出更大更有效的作用。下面就是我在教学过程当中对教材处理的一些尝试。一、 角色模拟我们的语文课堂,本来就应该使丰富多彩的。它既要承担传授知识的作用,又要起到培养能力的作用,还要负起情感熏陶的作用。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使学生失掉了很多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的机会。这样的课堂,往往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尝试着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与教师进行平等和谐的双边交流。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或是其它的文体,都有很多材料可以进行灵活的处理。比如说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就是很好的材料。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主要写了梁任公先生在清华学校所做的一次演讲。如果按照以往的做法的话,就是直接给学生分析里面的人物的个性特点。但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揣摩人物的个性,把握作者对梁先生的感情,我换了一种方式,那就是让学生尝试去扮演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很多学生跃跃欲试,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文中有一段描写是这样的:“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寥寥几句,人物谦逊而自负的个性跃然纸上,实在是令人有亲临其境之感。学生要模拟好这个角色,必须要准确的把握人物的个性,而且还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因为梁先生刚好就是广东人,所以学生模拟起来特别有味道。几位学生的表演虽然各有千秋,还有些不到位,但是都赢得了下面同学的热烈掌声。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气氛就变得活跃起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勇气,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性。再有必修(2)第三单元的鸿门宴,也是很好的模拟材料。这是史记中的较长的名篇。文言文向来是很令学生们头疼的。很多学生认为那是古代的语言,离今天太遥远了,所以没有多少兴趣。再加上文言文涉及到的知识也是很多,又相当的复杂,所以很多学生觉得很难读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这篇文章中出现的人物众多,其中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项羽集团,另一派是刘邦集团。文章其实就是展现两大集团的斗智斗勇,最终以刘邦集团暂时获胜告一个段落。除了两个主角项羽和刘邦之外,双方还有几个很重要的人物,如谋士范增和张良,奸细曹无伤和项伯,侍卫项庄和樊哙。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如项羽的轻信自负,刘邦的能言善辩,张良的足智多谋,樊哙的机智勇猛等等,表现都很突出。而文中对人物的刻画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描写,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模拟条件。平时学生一般都希望老师能够把全文进行串讲,但是这篇文章较长,涉及到的文言知识也很多,如果进行一般的串讲,可能要花费很多的功夫和时间。因此,我在第一课时主要是安排了一些作品和背景的简介还有对故事梗概的分析以及一些重点字词句的分析。而第二课时,则主要由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重点把握文中的人物语言。课前我让学生毛遂自荐,找到自己觉得比较适合的角色,然后进行认真的揣摩。在课堂上,由老师负责朗读非语言描写的部分,而由学生们按照各自选择的角色进行朗读。有的角色语言较多,而有的只有一句话,但是学生都能很认真地去对待,尽量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人物的鲜明个性展现出来。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也都很认真的去听,然后也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评价。通过这样的处理,很多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而且都能够较好地进行思考,进行评价。因此就改变了那种畏难的情绪,使他们能够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除了以上所举的例子之外,在教材中还有很多的篇目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比如必修(1)第四单元的包身工中的语言描写,还有必修(2)第二单元的孔雀东南飞、第三单元的荆轲刺秦王中的语言描写,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从实践的效果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二、 自由创作人教版所提供的多是文质兼美的阅读材料,很适合进行美育和德育。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紧扣学生的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我的尝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 改写整篇文章或精彩段落在教材中,有一些篇目可以进行一些改写,当然主要是一些叙事描写的片断。比如必修(1)第一单元的雨巷,这是一首意境很美的现代朦胧诗。诗中出现了很多的意象,如雨巷、丁香、篱墙、油纸伞等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冷漠,凄清,又惆怅”的意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我根据这首诗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抒情性的散文。因为是一首朦胧诗,所以诗歌本身有很多的空白可以去填充。在改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些空白填充完整。有些学生添进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描写。这对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描写能力有较大的帮助,因此效果也比较理想。再如必修(2)第一单元的荷塘月色中,有一段引用的文字,那就是梁元帝的采莲赋:“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这是一段文言文,课文中有一些注释。但是单单看课文注释,我觉得很难让学生体会“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因此,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结合自己的想象,把这段文字改写成一段描写性的片断。这样一来,学生就必须先弄懂文段的意思,然后才能进行想象和填充。既锻炼了他们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现代文的描写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除此之外,如必修(2)第二单元的氓、孔雀东南飞等都可以进行改写的尝试。2、 化文字为图画由于我所任教的是美术专业班,所以很多的时候都希望他们能多接受一些美感的熏陶。在我们的教材中,就有很多很好的材料可以利用。比如说必修(2)第一单元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里面有好几段画面感很强的景物描写。文中主要提供了五幅图景,分别是秋晨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和秋实图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文中几段景物描写的特点,然后再让他们在纸上进行简单的素描,力求把这些景物的特点通过画笔简单地描画出来。最后就是推出本小组画得最出色的作品进行展示,同时要求其他的同学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价。由于是跟自己的专业紧密联系的,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画的时候也很认真,对同学作品的评价也做到了客观公正。这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当然,在教材中还有很多的材料可以尝试,比如必修(1)第二单元赤壁赋、山中与裴秀才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