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中考必备常用文言虚词集释郝连彬 河北省兴隆县教育局教研室 067300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2010年我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熟悉掌握“之、其、而、以、于、者、乃”等14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结合课本中的文言文,对这14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系统考生突破考点,取得好成绩。一、之1、代词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 (1)、渔人甚异之(指桃花源的美丽景色) 桃花源记 (2)、愿陛下亲之信之(指贤臣) 出师表2、助词A、用在主谓之间,没有实在意义,不译。 (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B、结构助词“的”。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5)、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唐雎不辱使命C、宾语前置的标志,放在疑问句中,不译。(6)、何陋之有? 陋室铭D、音节助词无实际意义,起补充音节的作用,不译。(7)、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3、动词,译为“到” (8)、送杜少甫之任蜀州(9)、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之至”的“之”为“到”的意思,其它两个“之”是代词。) 孟子二章二、其1、代词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 (1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桃花源记 (11)、既出,得其船。 桃花源记(1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醉翁亭记2、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等。(1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句中第一个“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第二个“其”表猜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马说三、而连词 1、表示顺接,可译为“然后”、“就”。(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2、表示转折,可译为“却”、“可是”。(1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则(16)、环而攻之而不胜 孟子二章3、表示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17)、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送东阳马生序4、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18)、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四、以1、介词:A、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19)、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2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B、表示工具、手段、方式、对象等,可译为“用”“拿”“把”等。(21)、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送东阳马生序(22)、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2、连词:A、表示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便”(2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2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25)、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B、表示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26)、扶苏以数谏故。 陈涉世家C、表示结果,可译为“以致”(27)、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28)、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D、表连接,可译为“而”,或不译。(29)、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五、于介词1、表示时间,可译为“在”“到时”等。 (30)、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满井游记2、表示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3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3、表示对象,可译为“对”“向”“比”等。(3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六、乃1、连词,表示条件关系,可译为“于是”“就”。 (3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2、副词A、表示对事物或事情的确认,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 (34)、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B、表出乎意料之外,可译为“竟然”(3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C、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等。 (36)、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陈涉世家3、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你们”“你们的”。(3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七、虽 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3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39)、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唐雎不辱使命(4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八、为1、介词 A、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41)、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2)、此人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43)、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B、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 (44)、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45)、为报倾城随太守 江城子 密州出猎C、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译为“被”。 (46)、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童稚记趣(47)、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2、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为”。 (4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九、者1、助词:A、表示人、事、物、时间等,可译为“的人、事、物、时间”等。(4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50)、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B、表示停顿或判断,不译。 (51)、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我所欲也2、语气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5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十、且1、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暂时的,可译为“姑且”“暂时”等。(5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2、连词,A、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况且”“尚且”等。(5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B、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等。 (5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十一则 1、连词:A、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等。(5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B、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等。(5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却”。(58)、余则旧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送东阳马生序D、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就是”。(59)、非天资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非”与“则”译为“不是就是)送东阳马生序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6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十二乎1、语气词:A、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6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B、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62)、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C、表示测度或商量,相当于“吧”。(6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五柳先生传2、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6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3、介词,表示时间或对象,可译为“在”“从”“对”等。(65)、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 十三、然1、代词。常用来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可译为“这样”。 (66)、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唐雎不辱使命2、由代词演化来做词尾,常常附在动词、副词、象声词、形容词等后面,以模拟声响或描绘事物、动作、状态,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67)、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 桃花源记(6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 桃花源记 (69)、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空荡荡的样子) 五柳先生传十四、与 1、动词,可译为“给予”“给”。 (70)、与朱元思书。2、介词,表示对象、处所等,可译为“和”“同”“跟”等。 (7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二十四字范本
- 门店入股协议书范本合同
- 自体免疫细胞储存协议书
- 甲方合同终止协议书范本
- 甲方违约部分赔偿协议书
- 电商合同转让协议书范本
- 机械合作伙伴合同协议书
- 煤场地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股东投资协议谁出具合同
- 销售生态护坡砖合同范本
- 八年级物理浮力压强专题经典计算题(含答案解析)
- GB/T 3211-2008金属铬
- GB/T 12703.7-2010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7部分:动态静电压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 2023年韶关市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革兰氏阴性菌课件
- 聘用证书合集通用PPT模板
-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管理明细表
- 海姆立克手法理论知识、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考核试题与答案
- 碱性脱漆剂配方
- DB32∕T 186-2015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