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自评报告.doc_第1页
质量自评报告.doc_第2页
质量自评报告.doc_第3页
质量自评报告.doc_第4页
质量自评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 工程环境与地质概况21.1周边环境与地质描述21.2工程地质情况21.3地基土的分布及特征21.3.1星塘街站21.3.2钟南街站41.4水文地质条件6二 工程概况72.1工程结构型式82.1.1车站主体结构82.1.2附属结构8三、工程进展情况10四、工程移交范围10五、施工重难点分析1051、.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地表沉降控制难度大1052、基坑开挖深,稳定性差1153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1254主体结构防水施工13六、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情况及总结1461施工中取得的一些成绩1462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14七、交工前预验收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15八、工程质量评价1681、评估依据1682、试验检测情况1683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情况1884、自检自评意见21九、目前遗留工程情况21一 工程环境与地质概况1.1周边环境与地质描述星塘街站位于园区规划翠园路和星塘街路口地下,为1号线和规划3号线的换乘站。其中1号线车站主体沿翠园路方向布置,为双层地下岛式站台车站;规划3号线车站主体沿星塘街方向布置,为三层地下岛式站台车站,与1号线T字换乘。站址处地势开阔,道路两侧均无既有建筑物,星塘街西侧有一条36m宽的河道,其东侧翠园路正在修建。星塘街、翠园路均为城市新建道路,车流量较少。道路两侧地下管线较密集,且部分为新建管线,尚未投入使用。钟南街站位于园区规划的翠园路地下,跨钟南街布置,为双层地下岛式站台车站,车站东端设有停车线。站址处地势开阔,道路两侧无既有建筑物。钟南街为城市新建道路,车流量较少。道路两侧地下管线较密集,且部分为新建管线,尚未投入使用。1.2工程地质情况本区地层属江南地层区苏州长兴小区的江苏部分,场地位于太湖冲湖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地表水系发育,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大,各土层水平向分布较稳定,基底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扰动和作用强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地区。区域构造资料显示,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据中国岩石圈新构造时期升降幅度图,地形形变测量数据表明(19561977年),平原区20年间垂直行变速率不到-0.1mm/a,区域范围无浅层新构造明显活动痕迹,据地震部门提供的资料,本区近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中,共发生大于4级的地震49次,大于5级的地震9次,近期较大的地震为1990年2月10日的支塘地震(5.1),是本地区有地震记载以来的最高震级。本区基底岩性较弱,具柔性,很难具备大震活动地质背景,新构造运动,历史地震分析表明,本地区地震活动频率低,强度弱,确为一个比较稳定的地区。1.3地基土的分布及特征1.3.1星塘街站根据地质资料,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1素填土层灰黄色为主,局部灰色,松软,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局部地段上部夹有碎石、碎砖等建筑垃圾。层厚1.603.00m,层底标高-0.480.57m。2淤泥层灰黑色,流塑,在河道或水塘内分布,有机质含量丰富,有腥臭味。层厚0.70m,层底标高-2.24m。1粘土层灰黄色黄褐色,可塑,含铁锰结核,夹少量灰色条带,刀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层厚0.503.90m,层底标高-3.58-2.74m。2粉质粘土层灰黄色,可塑为主,下部呈软流塑,含较多灰色斑块及铁锰质氧化斑纹,局部粉粒含量较高,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厚3.704.60m,层底标高-7.63-6.86m。3粉质粘土夹粉土层灰色,软塑流塑,具水平层理,夹薄层状粉土,局部夹有黑色炭质斑点及未腐烂的树木碎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偏低,无摇振反应。层厚5.306.00m,层底标高-13.18-12.54m。粉质粘土层灰色,可塑软塑,含有机质斑纹,局部夹薄层粉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厚8.008.80m,层底标高-21.68-20.54m。1粘土层暗绿色,可塑硬塑,较均质,含黄绿斑纹,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层厚1.902.70m,层底标高-24.09-22.74m。2粉质粘土层灰黄色,可塑软塑,水平层理发育,夹较多粉质粘土薄层,局部粉土与粉质粘土呈互层状产出,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厚4.806.60m,层底标高-29.63-28.88m。3粉质粘土层灰色为主,软塑为主,局部可塑,局部夹薄层状粉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厚2.203.40m,层底标高-32.38-31.54m。1粉土夹粉粘层灰色,稍密中密,夹粉质粘土薄层,互层状,层理发育,稍有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缓慢中等。层厚7.008.00m,层底标高-40.36-38.74m。粉质粘土层灰色,软塑可塑,局部夹薄层粉土,含有机质条纹,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厚13.5015.50m,层底标高-55.48-53.63m。粉质粘土层灰色,软塑可塑,局部夹薄层粉土、粉砂,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该层未揭穿。1.3.2钟南街站根据场地原位测试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本场地55.30m以浅地基土属第四系(Q)沉积地层,按其成因类型、岩性和工程性能可划分8个工程地质层,15个工程地质亚层。各土层分布情况,地基土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工程地质层(淤泥、填土层):1a淤泥灰色,为新近人工回填的废弃泥浆,回填时间不足半年,表层约30cm含水量较低,以下为饱水状,人可在上部行走,但施工机具易陷入。层厚1.003.30m,层底标高-1.272.01m。该层成分不均匀。1b杂填土杂色,经人工压实,为钟南街路基,上部为沥青含碎石或混凝土含碎石,下部为粘性土掺白灰组成。层底标高1.592.12m;层厚1.401.80m,平均厚度1.6m。该层成分不均匀,主要分布在钟南街路幅范围。1素填土黄褐灰黄色,松软,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碎砖,含腐植物根茎。其时代为第四系全新世(Q44)。层厚0.903.70m,层底标高-1.431.14m。该层压缩性高且不均匀,该土层除河道外缺失,其余地段均有分布。2淤泥灰黑色,流塑,富含有机质及腐植物,有腥臭味,为河底淤积物。其时代为第四系全新世(Q44)。层厚1.50m,层底标高0.90m。该层土质极软弱,分布于河道内。工程地质层(粘土、粉质粘土层)根据其沉积顺序和工程地质特征可分二个工程地质亚层,分别描述如下:1粘土层黄褐色褐黄色,可塑,含铁锰质结核,夹青灰色条纹,无摇振反应,刀切面具油脂光泽,干强度、韧性高。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2.104.40m,层底标高-4.06-3.06m。该层压缩性中等。勘区内均有分布。2粉质粘土层灰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斑点,夹少量粉土薄层,无摇振反应,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3.605.10m,层底标高-8.36-7.28m。该层压缩性中等,勘区内均有分布。工程地质层(粉砂、粉土、粉质粘土层)根据其沉积顺序和工程地质特征可分三个工程地质亚层,分别描述如下:1a粉质粘土层灰色,软塑流塑,具水平层理,夹薄层状粉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偏低,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2-2)冲湖积滨海岸积沉积物,层厚2.103.70m,层底标高-11.60-9.84m。该层压缩性中等,勘区内主要分布在车站东侧。2粉砂层灰色,中密,饱和,夹薄层状粉质粘土,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云母碎片。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2-2)冲湖积滨海岸积沉积物,层厚2.003.20m,层底标高-14.16-12.94m。该层压缩性中等,勘区内主要分布在车站东侧,与1a粉质粘土层分布范围一致。3粉质粘土夹粉土层灰色,软塑,具水平层理,夹薄层状粉土,局部夹有黑色炭质斑点及半腐烂的树木碎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偏低,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2-2)冲湖积滨海岸积沉积物,层厚4.205.80m,层底标高-13.35-11.88m。该层压缩性中等,勘区内东侧缺失。工程地质层(粉质粘土层)粉质粘土层灰色,软塑,局部夹薄层状粉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偏低,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6.609.80m,层底标高-21.74-20.06m。该层压缩性中等,勘区内均有分布。工程地质层(粘土、粉质粘土层)根据其沉积顺序和工程地质特征可分二个工程地质亚层,分别描述如下:1粘土层暗绿色,可塑,均质致密,偶含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刀切面有油脂光泽,干强度、韧性高。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2-1)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2.004.00m,层底标高-24.37-23.34m。该层压缩性中等,勘区内均有分布。2粉质粘土层青灰色灰黄色,可塑,含青灰团块,局部夹有薄层状粉土,粉粒含量较高,无摇振反应,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2-1)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2.304.00m,层底标高-27.92-25.64m。勘区内均有分布。工程地质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粉土夹粉砂层)2粉土夹粉砂层灰黄色灰色,中密密实,层理发育,互层状,夹薄层粉砂、粉质粘土,刀切面无光泽,干强度、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迅速,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2-1)冲湖积、滨海岸积相沉积物。层厚10.9014.80m,层底标高-41.15-38.47m。勘区内均有分布。工程地质层(粉质粘土层)2粉质粘土层灰色,可塑,较均质,含有机质条纹,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1)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4.009.00m,层底标高-48.88-43.49m。勘区内均有分布。工程地质层(粉砂夹粉质粘土层)灰色,中密,饱和,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层理发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云母碎片,为第四系晚更新统(Q31)冲湖积相沉积物。本次勘察未揭穿,最大控制厚度8.3米,勘区内均有分布。1.4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苏州市地处江南水网区,属长江流域太湖水系,区内地表水系极其发育,主要有太湖、阳澄湖群及大小规模不等的河渠组成。太湖水域面积2250km2,总蓄水量90亿m3(临界量)。阳澄湖群:主要由阳澄湖、澄湖、漕湖、金鸡湖等组成,湖底较平坦,除阳澄湖最大水深达9.5m外,其余均在2m左右。湖泊之间河汊通连,构成水力联系密切的群体。主要骨干性的河道有京杭大运河,通连江海,还有外城河沿老城区环城分布。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太湖排水影响,并受人为控制,常年水位(1985国家高程基准)1.101.30m,其年变幅1m左右。据本次勘察结果,拟建星塘街车站东端在J1060孔处有一河道,河水面标高1.60米,河宽约40米,河水深1.01.5米,淤泥厚度1.5米左右。据苏州市枫桥水文站观察资料,历史最高洪水位2.63m(1985国家高程基准),最低河水位标高0.01m。(2)地下水根据埋藏特征,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潜水含水层、微承压含水层、承压含水层。 孔隙潜水潜水含水层主要由全新统Q4冲湖积相沉积粘性填土层组成,勘察区域内均有分布,填土层由粘性土夹碎石组成,由于其颗粒级配不均匀,固结时间短,往往存在架空现象而形成孔隙,成为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其透水性不均匀。其下的粘性土层:上部1粘土层,均质致密,为超固结土,属不透水土层,2粉质粘土层,属微透水土层。孔隙潜水水位埋深在地面以下0.91.8m,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水位受季节性控制,年水位变幅为1.0m左右,且与地表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水力关系。微承压水微承压水含水层由晚更新统后期的冲湖积、滨海岸积形成的灰黄色灰色粉砂土层组成,主要为2粉砂层、3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及层粉质粘土构成含水层组。该含水层组埋藏较浅,厚度较大。其赋水性、透水性较好,含水量较丰富。承压水承压水含水层由晚更新统沉积成因的土层组成,主要为1粉土夹粉质粘土层、2粉土夹粉砂层组成,埋深较大(达30m以上),厚度7.008.00m,稍密中密状。承压水头埋深大于3.00m。该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承压水的越流补给及地下迳流补给,(3)地下水作用评价潜水主要分布于浅层粘性土中,下部有粘土层作为隔水层,该层水对本工程基坑开挖产生直接影响。微承压水主要分布在2粉砂层、3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及层粉质粘土中,其富水性、透水性相对较好,位于开挖深度内,对本工程基坑开挖产生直接影响。承压水主要分布在1粉土夹粉质粘土层、2粉土夹粉砂层,承压水头标高6.68米,承压水对本工程施工及运营影响不大。(4)环境水及土的腐蚀性评价场地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场地浅层孔隙潜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微承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二 工程概况星塘街站站台中心里程为右CK24+324.000,设计起终点分界里程分别为CK24+256.000、CK24+417.900。车站主体结构外包长度163.3m(净长161.9m),标准段外包宽度20.7m(净宽19.3m),两端盾构井处外包总宽24.6m(净宽23.2m)。钟南街站站台中心里程为CK25+453.000,设计起终点分界里程分别为右CK25+277.000,右CK25+754.000。车站外包总长度为478.4m(净长477m), 标准段外包总宽18.7m(净宽17.3m),两端加宽段外包总宽20.65m(净宽19.25m),半加宽段外包总宽19.25m(净宽17.85m),全加宽段外包总宽19.8m(净宽18.4m),设计包括车站主体、风道、出入口、风亭等建筑设计。总工期计划2008年5月10日至2010年3月10日,总工期670天。(因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工期延长)2.1工程结构型式2.1.1车站主体结构星塘街站为1号线和3号线的换乘车站。1号线车站主体为地下两层,采用双层三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3号线车站主体为地下三层,采用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车站平面形状不规则。本次实施范围为1号线及1、3号线的换乘部分,并为3号线的施工预留接口。钟南街站为1号线第24车站,车站主体为地下两侧层。两车站围护结构一般采用45放坡+1000750mmSMW工法桩、800300H型钢隔一插一,盾构井段采用45放坡+1000750mmSMW工法桩、800300H型钢密插,围护仅作临时挡土挡水结构;星塘街站换乘接点段采用45放坡+800厚的连续墙,使用阶段与侧墙形成复合式侧墙结构。支撑系统:星塘街站第一道支撑采用800800砼支撑,换乘节点及盾构井段支撑间设置600800砼连杆,其余支撑为直径609mm,壁厚16mm的钢管内支撑,钢腰梁采用2根H450300型钢双拼。2.1.2附属结构出入口通道一般为单层单跨矩形框架,出入口敞开段为U形槽结构。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主 要 工 程 数 量 表 项 目 名 称项目内容单位星塘街站钟南街站合计土钉支护厚80/100mm,C20砼,钢筋网及16土钉m2348002750062300地下连续墙厚800mmC30砼m3475604756非预应力钢筋地下连续墙t7520752深层搅拌桩成墙1000mm,SMW工法,水泥参量20%m343002200026300型钢8003001426,打、拔H型钢t108334364519桩顶混凝土冠梁冠梁、压顶梁C30砼m339710241421非预应力钢筋圈梁t48122.9170.9深层搅拌桩850mm, 水泥参量13%m313747220015947深层搅拌桩850mm, 空搅,水泥参量5%m327788402631814拆除旧路面m214462451618978机械成孔灌注桩850/900mm,C30砼,抗拔桩,实桩m189043406230机械成孔灌注桩850/900mm,C30砼,抗拔桩,空桩m87912342113非预应力钢筋机械成孔灌注桩t27510711346挖基坑土方带支撑明挖顺作,放坡,转堆,装车m3140873246850387723填方粘土m3325602181754377填方石灰:土=20:80(体积比)m3225203043952959余方弃置土石方(基坑,旧路面),运输,卸载,弃土场整理等m3144507247949392456余方弃置泥浆(地下连续墙,机械成孔灌注桩),运输,卸载,弃土场整理等m36342605112393混凝土底板C20砼,垫层m314391935.43374.4混凝土底板C30S8砼m37104869115795混凝土中层板C30S8砼500mmm3161632754891混凝土中层板C30S8砼500mm700mmm35190519混凝土顶板C30S8微膨胀砼1000mmm3323165499780混凝土柱C40砼m34825771059混凝土梁C30S8砼m3298928275816非预应力钢筋主体结构t3200.251438343.2非预应力钢筋附属结构t1629.9659.32289.2钢筋接驳器直径2532个560029008500柔性防水层顶板,2.5mm非焦油聚氨酯防水涂料,350#纸胎油毡m274081012017528柔性防水层底板,防水卷材m28032998218014柔性防水层侧墙,防水卷材,20厚防水砂浆找平层,120厚砖墙,2.5mm非焦油聚氨酯防水涂料m29565732616891变形缝(诱导缝)钢板止水带400宽,外贴式止水带m333256799011拆除混凝土结构钢筋砼m3345102547三、工程进展情况由我单位承建的I-TS-17标土建工程即钟南街站和星塘街站,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院、质量安全监督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并经过各个配合单位的通力协作及我司领导、项目部全体员工勤奋努力工作,现已完成了施工合同内的我单位所承包的项目内容,并按设计施工图纸要求施工完毕(因盾构井开孔处留做轨道铺轨单位施工,目前无法施工)。并通过我公司项目管理中心技术质量管理部组织的内部验收,质量符合合同及国家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现特向贵方提请本工程交工验收。四、工程移交范围 本次交工验收范围为DK24+256DK24+417.9星塘街站主体结构、附属结构;DK25+277DK25+754钟南街站主体结构、附属结构。五、施工重难点分析51、.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地表沉降控制难度大苏州地区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较高,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水压的作用,地下水会不断渗流入基坑,可能造成流砂、边坡失稳或基坑底突涌现象。在降水施工时,易引起周围路面沉降变形。主要应对措施:(1)车站施工制定合理的降水方案,确保降水安全性,降水施工由我单位专业降水队伍进行,保证降水效果及安全;(2)加强对车站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监测,当水位下降下降超过警戒值时,立即停止基坑开挖,研究原因,确定处理方案;(3)严格控制地下连续墙接头部位施工质量,减小因地下连续墙渗漏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沉降;(4)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规范量测数据的频率和数据处理程序,及时做出回归分析,指导施工方案和措施;(5)在施工过程中,科学严密的组织各个工序的协调和搭接,仔细研究施工方法和施工步序,避免施工中造成人为失误;(6)施工中时刻与相关单位进行联系,作好应急准备,能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意外;(7)成立基坑施工抢险小组,工地储备抢险物资和机械,一旦发生基坑渗漏等险情,能够按预案进行处理。52、基坑开挖深,稳定性差深基坑安全性要求高,基坑安全控制是本工程的重点:本标段车站明挖深基开挖最深处达23m,由于地层稳定性较差,基坑稳定性差。车站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按二级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基坑自身稳定及施工人员安全。主要应对措施:(1)进行地质及周边环境调查,依据规范、设计文件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深基坑施工方案由专家进行审核和论证,确保方案的前瞻性;(2)加强围护结构SMW桩、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围护结构止水效果,尤其是连续墙接头处的止水,应重点控制,采用刷壁器认真对连续墙接头的泥浆、泥皮进行清洗,用吊车起吊接头刷壁器紧贴混凝土接头面,垂直上下的清刷,至少清刷3次,确保接头不夹泥。(3)基坑开挖安全合理、科学开挖和支撑是关键,必须严格坚持先撑后挖土的原则,即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做到只有将支撑安装就位和加力后,才可开挖下一小段的土。施工过程中,合理划分施工段落,科学组织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开挖、支撑;(4)加强监控量测:在实行第三方监测的同时,加强项目自身监控量测工作,规范量测数据的频率和数据处理程序,指导施工方案和措施;(5)加强对深基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施工现场按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抢险人员和器材;若发生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事故,及时向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效组织抢险,防止事故及事故后果的扩大。(6)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现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暴防火、保护环境等防范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53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本工程地下连续墙墙厚800mm,星塘街站换乘段连续墙最深近35米,且本段有粉土、粉砂土等土层,同时由于地下水位高,地下连续墙施工时成槽困难,极有可能发生槽壁坍塌现象。施工缝的渗漏水一直以来是土木工程界的难题,在连续墙施工中则更为突出。在采用传统接头管的地下墙施工中,液压抓斗在开挖紧靠墙体接头一侧的槽孔时,不可避免地会碰撞或啃坏墙体接头,使墙体接头凹凸不平;尽管在成槽后进行刷壁,但是在刷除墙体接头凸面上土碴泥皮的同时,也将泥浆搪进了接头的凹坑之中。因此,成墙之后,墙体接缝处的渗漏水现象仍然很常见。地下连续墙施工时的槽壁稳定、垂直度控制、成槽质量、渗透水的预防都是本工程的难点和重点。(1)保证槽壁稳定主要采取的措施: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成熟的施工工艺,采用优质泥浆护壁,并根据地质变化情况选用适宜的外加剂,调整泥浆指标,以适应其变化;施工前,结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下的地下连续墙施工,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施工中始终维持稳定槽段所必须的液位,及时补浆,保证泥浆液面比地下水位高出一定高度,加强检测,保证泥浆的比重和粘度,防止因各种原因导致泥浆稀释浓度下降;施工过程中减少对墙壁的扰动,成槽后及时浇注混凝土,缩短槽壁暴露时间,安放钢筋笼应作到稳、准、平,防止因钢筋笼上下移动而引起的槽壁坍方;摸清地下管道、障碍物情况,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前予以清除,防止因地下不明障碍造成的槽壁坍塌;实行信息化施工及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制定应急预案,模拟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应采取的应急预案所达到的效果,从而优化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确保施工质量。(2) 地下连续墙接头处理本工程地下连续墙相邻槽段之间采用契形锁口接头。一个单元槽段挖好后槽段的端部用起重机放入800的接头管,然后吊放钢筋笼。在槽段另一端为接头管浇筑混凝土的一面是开口的,钢筋笼端部的水平钢筋可插入接头管形砼内。在开始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后,开始提拔接头管。开始时约每隔2030min提拔一次,每次上拔30100cm。接头管不宜停在初凝的混凝土内0.5h以上,应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8h以内将接头管全部拔出。待后一个单元槽段再浇筑混凝土时,由于两相邻单元的水平钢筋交错搭接,就形成整体接头。其施工过程如图5-3-1所示。图5-3-1 接头箱接头的施工过程(3)处理连续墙渗漏主要应对措施:采用刷壁器认真对连续墙接头的泥浆、泥皮进行清洗,用吊车起吊接头刷紧贴混凝土接头面,垂直上下的清刷,至少清刷4次,确保接头不夹泥。凡是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发现有明显质量隐患的,应在基坑开挖前即对事故接头部位进行处理,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在事故部位外侧一定范围内增设旋喷桩止水帷幕,并与地下连续墙墙体紧密结合;地下连续墙一旦发生渗漏,应先进行止水堵漏后再进行内衬墙的施工。对一般 渗 漏水,可采取分水引流、墙面裂缝注浆的方法堵漏。对严重漏水甚至涌水,导致大量流砂涌出危及相邻建筑物或基坑的安全时,可采用在墙外侧施工止水帷幕、墙内侧进行分水引流和注浆的办法综合处理。54主体结构防水施工地铁防水质量要求高,抗渗砼标号不低于S8,车站防水等级为一级,车站衬砌分块施工,空间狭窄,且施工缝众多,保证车站结构防水体系施作是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主要应对措施:(1)施工中严格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设计原则;贯彻施工质量目标:科学安排、合理组织、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做到不渗、不漏;(2)车站采用附加柔性全包防水做法,施工中切实做到实时跟班作业、层层把好质量关、细化措施落实到位;(3)加强防水材料的管理,严格进货渠道,确保材料质量满足设计要求;设计采用抗渗标号为S8的防水钢筋混凝土,施工中保证混凝土的供货质量和施工质量,要求供货方针对大型或特大型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做专项保障方案;(4)选用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防水施工队伍,加强结构防水设计原则和意图的落实到位,加大施工管理力度,确保防水施工工艺的贯彻,保证防水施工质量;(5)针对不同工序、不同部位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严格按有关的设计、规范和作业指导书施工;(6)必要时在模筑砼中预埋注浆管,注浆管固定在防水板表面,进行回填注浆,先回填细石砼,然后利用水泥浆进行二次注浆处理;(7)加大特殊部位(变形缝、施工缝、接地电极、穿墙管等)的防水措施,做到多道设防,防止这些部位出现渗漏水。六、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情况及总结61施工中取得的一些成绩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作为苏州第一条轻轨项目,业主对于质量方面的要求极为严格。施工期间,我项目始终以质量为百年大计,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同时,时刻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和意识,丝毫不放松对质量工作的要求。通过制定详尽的规章制度,坚持做到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依、凡事有监督、凡事有人管理,行为有约束、管理有依据,减少了随意性,增加了责任感。在历次业主组织的质量专项评比中均名列前茅。并荣获市级、省级安全文明工程荣誉称号。62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标段两站标准段挖土是采用分段分层两端向中间的开挖方式,虽然基坑挖土的施工时间缩短了,但基坑挖土过程中一次暴露的空间范围较大,造成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明显增大,同时这种变形的滞后效应明显。标准段围护结构变形一般在6-8mm,局部达到9-10mm。围护体的变形量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逐渐增大,基坑开挖到底,围护结构变形最大位置在开挖面以下7米左右。基坑挖土基本遵循了分块、分层的原则,第一层挖土与第一道支撑时间短,第二层挖土厚度达3.6m,用时较长,相邻支撑安装时间间隔较长,基坑变形量增大。其变形量占总量的2030%。第三层以下挖土空间有两道支撑,对抓斗作业增加了难度,用时较长,挖土速度相对降低,无撑暴露时间间隔较长,基坑变形量增大。其变形量占总量的3050%。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过程,我们有以下一些认识和体会,以供参考:1基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众多的合作单位,一个成功的基坑工程是众多单位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结果。各施工单位应在总包的安排下,认真地完成每一施工工艺;不因一方的小利益而舍全局。2地基加固问题,它对地下墙水平位移有很大的影响。在本基坑工程星塘街站中对围护结构全部进行了注浆加固。注浆加固后的围护墙变形量小,且底部变形也小。3基坑开挖必须严格遵循“先撑后挖”原则,合理安排施工周期,按规定时限施加支撑预应力,做好基坑排水,减少基坑无支撑暴露时间。4挖土顺序和支撑问题。挖土方案对控制地墙位移和环境沉降十分重要,本工程标准段与端头井采取不同的开挖方式,明显表明挖土的空间尺寸对于控制地墙移动是非常重要的。5关键位置的挖土问题。端头井开挖采取先将斜撑完成后再进行中部土体开挖以控制基坑的回弹变形,从“时空效应”上是有效的。6在基坑第四层开挖中采取分块开挖,分块浇筑垫层的施工工艺是可取的,可进行细化,设置几个区,以条形状为佳。每条垫层均形成支撑体系,对控制围护变形和基坑回弹起重要作用。7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基坑边沿的荷载,特别应控制动载的影响。本次施工过程中,动载的影响对基坑的变形影响较大,在今后的施工应进行改进。七、交工前预验收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2010年11月29日,参与星塘街站、钟南街站土建施工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等对我单位承建的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I-TS-17标土建工程进行了交工前预验收。与会人员通过对资料、现场的检查提出以下几点整改意见。1、 车站局部仍有渗水情况,需及时封闭处理。2、 车站砼局部有蜂窝等通病,应及时处理。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我单位组织专人负责,对现场进行一次通查自纠。对局部渗水点进行了封堵,并清理现场遗留的堵漏用针头;针对局部出现的蜂窝等情况,使用风镐等机具先将松散部分进行凿除,然后使用环氧树脂等高强度材料进行修补。目前问题已整改完毕,并报监理检查通过。八、工程质量评价81、评估依据1、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符合国家行业技术标准;4、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5、均按有关施工承包合同及合同附件、建高监理委托合同。 6、施工单位材料送检的检测试验报告。82、试验检测情况1、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检测统计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检测情况汇总材料名称规范应检组 数实 测 组 数CMA见证取样送检其中监督抽检组数抽检率合格率组数抽检率合格率星塘街站主体结构钢筋原材235235235100%100%2310%100%星塘街站附属结构钢筋原材515151100%100%510%100%钟南街站主体结构钢筋原材224224224100%100%2210%100%钟南街站附属结构钢筋原材108108108100%100%1010%100%钢筋焊接636636636100%100%6310%100%锚喷支护、搅拌桩水泥434343100%100%410%100%锚喷支护用砂999100%100%110%100%锚喷支护用石子101010100%100%110%100%锚喷支护用外加剂555100%100%110%100% 3、关键工序的检验情况关键工序检验情况汇总序号工序名称检验方法数量检验组数检验频率合格率1地下连续墙超声波39个槽7个槽18%100%2SWM工发桩取芯678幅5幅0.74%100%3地基加固取芯378根5幅1.30%100%4抗拔桩低应变164根61根37.20%100%5维护桩低应变41根6根14.60%100%6抗拔桩静载122根2根抽检100%7SWM工法桩取芯206幅3幅1.40%100%8地基加固取芯2272根12根0.50%100%4、 混凝土质量统计 抗压强度检测数量统计设计强度规范应检总数实检总数合格率部位 C302323100%星塘街站冠梁、支撑C302323100%钟南街站冠梁C205050100%钟南街站土钉支护C201414100%星塘街站土钉支护C2099100%星塘街站导墙C30水下3939100%星塘街站地下连续墙C30水下9191100%星塘街站抗拔桩C202727100%钟南街站主体结构垫层C30水下122122100%钟南街站主体结构抗拔桩C30P8114114100%钟南街站主体结构底板C30P84141100%钟南街站主体结构侧墙C30P84040100%钟南街站主体结构中板侧墙C30微膨胀114114100%钟南街站主体结构顶板C303838100%钟南街站主体结构中板C408989100%钟南街主体结构框架柱C255050100%钟南街主体结构顶板保护层C30P85555100%星塘街站主体结构底板C30P84747100%星塘街站主体结构侧墙C302828100%星塘街站主体结构中板C30P84545100%星塘街站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