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博的弊端和它的真正意义2011-5-12作者:魏武挥来源:麻省科技评论对于学术圈而言,大概没有比微博引发他们更关注的网络应用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有数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师在他们的新媒体课程(甚至是文化类课程)上要求学生开微博,并以期末这个微博所拥有的粉丝数作为该课程的量分依据之一这类做法,在我的视野中,从来没有发生过。即便是在06、07年,博客这个概念红遍中国的时候。学院派的这个举措,想必是建立在“微博是重要的传播应用”这个假设上。这个假设没错,但如果往下推一步:你不开微博不捣鼓点粉丝来,就不能更好地了解微博,这就有问题了。事实上,如非有清醒的认识,长期混在微博上对研究微博反而可能会出现误导。微博的定制结构在稍早的时候,上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和新浪微博部门建立了一个基于数据库的合作,并做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随机调研,其中一个发现结果是:微博用户的性别上,女性有高比例的优势(大概将近7成)。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他人时,很多人显得很惊讶:不会吧,我看都是些男性在发言嘛,比如任志强,比如李开复,比如这个,比如那个微博研究的困难在于,它很难使用观察法。很多大众意义上的媒介你通过观察或可略知一二,但微博上,你所看到的,只是你个人的趣味偏好的投射特别是对于那些未经严谨学术训练的本科生来说,他们很容易混淆自己所看到的和客观存在现实的差别。曾经有一位学生说他的感觉是微博上人们更喜欢关注和意识形态之类有关的社会事件(比如乐清事件),我告诉他,那只是你自己喜欢关注这类事件以及关注那些喜欢关注这类事件的人所导致的结果。事实上,俏江南少东家和大S订婚这件事,它所引发到的关注,远远超过那些民生事件。和很多定制化服务的网络应用类似,微博给用户带来的信息偏食也相当严重,因为你所看到的,都是你想关注的。而你关注的人,他们所转发的信息,又免不了是符合他们趣味的信息。除非一些知名的社会公众事件,很多信息,并非有论者所标榜的“信息传播无限层级”那样,正相反,它们只在某几个圈子里兜来兜去而无法实现“跨圈”传播。数字时代的发展,一步步地在迈向个性化比如RSS订阅就是一种信息的个人化定制。个性化的结果是人们可以屏蔽他们不想看到的信息。但这个结果不是完全的正面意义。它的负面在于:有些信息不见得是你想看到的,但却是你应该需要看到的。虽然微博发展的时间还很短,很难现在下这个定论:微博推动群体极化,但要说完全不用担忧这个,又未免太过乐观。微博的评论机制微博当然是可以进行评论的,但这种评论对于破除信息偏食起到的效果并不大,概因为,它对于字数的限制导致评论很难深入展开。微博的轻量级应用使得它的门槛很低,可以让更多的人进入到这个世界中,但同时,轻量级应用使得它在很多需要讨论的事情上支持不够。一位拥有十数万粉丝的V字认证用户和人在微博上就“韩寒和任正非比较”的话题,唇枪舌剑了一阵子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微博只是逗了玩,不能当真的。适合感性,不适合理性。适合煽动,不适合思考。适合抱团,不适合独立思考。”我基本认同。另外,微博评论机制是偏向于点对点论战的。虽然,张三和李四的对话旁观者都能看清楚,但更多的围观者加入对话时,并不是在进行一个“网状”对话。这有点捉对厮杀的感觉。有时候你看到有那么些微博信息下的评论数极多,但仔细一看,却原来是博主和诸多其他用户反复的一对一对话。而限于字数难以展开,论战的各方,只能越来越强化自己已有的观点,捍卫已有的立场。从这个意义上出发,一条拥有数百个评论的微博,其实没什么讨论结果。作为同样是定制化应用的SNS站点,就这点而言,比微博好很多。微博的纠错机制其实,微博的纠错是蛮困难的。存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某媒体官方微博所发出来的“金庸死了”的信息,这条信息后来被迅速纠错所谓迅速纠错,就是大家都知道了,这是假的。但这个例子并不能证明所有的不实微博信息都会被迅速纠正,因为“金庸死了”本身这个话题太过大众。一些没有那么高关注度的信息,错了,也就永远错了。这里试举一例。某媒体的一个编辑在其私人帐号(粉丝数不到一万)上发了一条事后被证明为伪的信息,他后来很快发了一条更正和致歉声明,但很遗憾,那条假微博信息已经被转发了四千多次,而他这条更正声明,却只被转发了几十次。很明显,这个纠错,并不到位。搞到最后,他只好把那条伪信息删除,但四千多次已成事实。出现这样的局面,就在于微博的转发传播流程上存在着一些“引爆点”(tipping point),前面那条为转发四千多次的微博信息,是因为拥有庞大粉丝的某些用户参与了转发,而后一条更正信息,则这些大户没有参与进去。换句话说,对于大多数并非明星级的微博用户而言,微博信息传播的广度,根本不是他们自己能左右的。我在过去的文章中曾经说过,一些简单的事实判断在微博上能被迅速纠错。但现在我对这个结论都产生了怀疑。如果这个需要判断的事实本身是一个极吸引人的事件(比如金庸死了),微博能够纠错。但如果不是,微博未必。在微博平台上,“随手拍解救孩童”活动中,就包含着大量不实信息,很少能够被纠正过来。微博的真正意义但无可否认的是,微博是一个不错的东西,总体上利大于弊。不过,这个利大于弊取决于这样一点:作为一个微博用户,你究竟把它视为信息本身?还是把它视为信息渠道?在到达最终目标信息之前,人们需要一些传播渠道。门户新闻是合一的:你上了门户首页,点击链接,转来转去还在门户里。搜索引擎则是分开的:你上了搜索首页,点击链接,你已经离开了搜索引擎。那么,微博呢?我把它只视为一个渠道,而不是信息本身。微博前面说的三个弊端,使得它不足以承载信息本身。中国很多媒体人混迹在微博上,但稍经过训练的媒体人都知道,微博上的信息只是一个新闻点,如果想就这些新闻点做篇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专题】2026年中考数学专项提优复习:一次函数【附答案】
- 2025大学代理商业助学贷款借款合同书
- 2025广东佛山市商务局招考专业技术雇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版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
- 2025农产品采购招标合同 标准版 模板
- 2025私营企业职工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合同模板分享:厕所清洁服务合同
- 眼科基本常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物业客服考试题库及答案
- 编程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事业单位行测题目及答案
- 喷漆技师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法考客观题库及答案
- 一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 高校物业考核管理办法
- 学堂在线 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党员党的基本理论应知应会知识100题及答案
- 评估“蛇吞象”式海外并购模式的绩效与影响
- c1满分考试题型及答案
- 【公开课】+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公转+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 绿化工程采购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