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马克思人性观探讨解决矛盾冲突的路径王宗帝 人在社会中必然要面对各种资源在人与人之间分配的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利益问题。一个人单独在原始森林中生活是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的,只有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才会产生矛盾冲突-小到最小的社会模式-家庭,大到最大的社会模式-人类世界。马克思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中,就必须要面对其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必然出现。 一 马克思人性观主要内容人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特有的本性。马克思的人性理论包括人的本质的论断和人性观点两部分。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前提概括为三条:现实的个人、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马克思指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同时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许多人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断等同于马克思的人性观点,这种认识是对两个概念的混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与人性观具有不同的深度与层次。“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具有实践性、主观能动性、社会性,人性是发展变化的。 马克思从人发展的角度又把社会进步概括为三个阶段: 一是以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二是以物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阶段。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关于人性的观点包含了“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的观点。从马克思人性观角度出发,从而寻求解决人与人间的矛盾冲突。二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社会中的人,在进行生产活动、社会交往的同时,必然要受资源、社会条件的影响,人与人的不同个性与思想决定人与人之间会存在不同的认识,从而,矛盾冲突也在所难免。1.利益冲突(直接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利益冲突。物质利益分配不均,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仇视、相互争斗和相互隔离。人是在社会上中的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情况,利益冲突直接影响人与人关系,影响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关系冲突(间接冲突)人的社会联系性决定了不同人之间必然存在关系冲突,关系冲突不是当事人之间的直接冲突,而是存在于当事人各自社会关系所代表相关利益的亲人、朋友之间的间接冲突,结果将导致冲突范围的扩大和升级。3.思想冲突(意识冲突)思想冲突也是一种意识冲突,是人们不同精神追求的体现。不同的宗教信仰、哲学观、神学观等都是引发人与人之间思想冲突的主要原因。每个人对社会事物的认识不同,受外界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一些人便利用人的不同精神追求,创造了不同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便吸引了不同的人群。意识形态的不同往往引发不同的思想冲突。三 解决路径1.平衡利益分配-公平原则 经济人的社会关系的互相制约性带来了经济人利益的相对性,经济人追求私人利益的行为都是在与其他经济人追求私人利益的相互制约中。这种制约超越简单的交换关系,蔓延到分配、消费、财政、金融等各个生产和再生产环节,构成利益关系的相互依赖和互相制约,内在地需要市场主体认可并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互相均衡的利益机制,以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公平的分配可以使再生产的过程通畅,分配不均衡不仅影响社会财富分享的公平性,同时也影响再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例如08年美国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产生于相关利益人之间的利益链条的破裂, 而利益相关者关系破裂的结果,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攻占华尔街”也正是利益的失衡所引起的。2.意识形态的求同存异-公开原则 每个人对不同的文化(哲学、宗教、价值观等)有不同的认识,形成不同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不同便引起矛盾冲突,甚至是战争。一定范围的人群形成一定的区域文化或民族文化,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所引起的矛盾冲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了“正义”和“团结”的观念。哈贝马斯的“正义原则”可理解为,要保障每一种民族文化的独立自主,按照其民族的意愿发展的权利;“团结原则”可理解为,要求对其他民族文化有同情理解和加以尊重的义务。只有不断通过对话和交往等途径,才可以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形成互动中的良性循环。2002年去世的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应把“理解”扩展到“广义对话”层面。正因为“理解”被提升为“广义对话”,主体与对象才得以从不平等地位过渡到平等地位;反过来说,只有对话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对话才可能真正进行并顺利完成。 从个人层次出发,应该从平等的社会地位出发,不断的通过对话和交往等途径,达到意识形态的求同存异,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良性循环,从而缓解和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3.满足社会需求 人是社会中的人,都处于社会关系的交织中,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满足基本的物质利益需求之后,便会提出更高的精神需求,满足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注意到他人物质方面的需求,而忽略了精神层次的满足。 著名的人格理论家马斯洛提出了有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多的用于管理学中,但是对于人的这种需求,对于研究人的本性,解决人与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优.秀班组表彰活动方案策划
- 双阳医疗建筑方案设计公司
- 乡村红色建筑规划方案设计
- 人工浇灌水渠施工方案
- 甘肃钢构桥施工方案
- 屋顶持钉层施工方案
- 出施工方案后走什么流程
- 五菱荣光营销介绍方案
- 教育直播平台在线教育监管政策与2025年合规运营指南报告
- 2025高级生命支持(ACLS)理论考核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私人住宅装修合同及详细工程清单
- 2025年法本法硕真题及答案
- 师恩如灯照亮我们的成长路教师节主题班会课件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教学计划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GB 24427-2021 锌负极原电池汞镉铅含量的限制要求
- DBJ 14-073-2010 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
- 桥梁转体施工专项方案(收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