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或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尽管人们对它的定义、功能以及范围的看法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我们可以将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的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象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一、 角色:社会期望与个人表演社会中的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位置上,或者说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对每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地位上的人有着一定的要求,我们称此为社会期望;与此相应,当个体依照社会对他的要求去履行其义务,行使其权力时,我们又称他是在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其社会行为乃是一种角色行为。(一) 社会角色的本质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威廉莎士比亚。他在皆大欢喜)在中国早就有“人生如戏”的说法,并且智慧的中国人用自己毫不逊于莎士比亚的方式表达了与后者同样深刻的看法: 尧舜生,汤武净,桓文丑末,古今来几辈角色;云霞彩,日月灯,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大戏台。上述比喻所以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并成为20世纪符号互动论者建构社会角色理论的基石,根本在于社会与舞台、社会中的人与舞台上的演员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演员在舞台上有明确的角色,社会中的行动者也占据明确的地位;演员必须按照写好的剧本去演戏,行动者在社会中也要遵守规范;演员必须听从导演的命令,行动者也必须服从权势之人或大人物的摆布;演员在台上必须对彼此的演出作出相应的反应,社会成员也必须调整各自的反应以适应对方;演员必须与观众呼应,行动者也必须扮演各种不同的观众或一般他人和概念化的角色;技能不同的演员赋予角色以独特的解释意义,行动者也由于各自不同的自我概念和角色扮演技巧而拥有独特的互动方式。”(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版, 第430页。)尽管用舞台上的角色来比喻社会中的人十分贴切,但这个概念本身却似乎只能意会难以言传。有时,角色被用来指一个社会地位,有时则指与某个地位有关的行为角色还被用来表示个人行为或者典型行为。”(罗森堡、特纳主编: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101页。)美国学者蒂博特和凯利认为,角色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肖和康斯坦佐又进一步从以下六个方面分析了这一概念:(1)从历史渊源上说,角色概念取自古希腊罗马剧场中的戏剧和舞台,它指的是演员在某场戏剧中扮演的那个人物所具有的特征;(2)角色以其舞台原意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其概念本身并无变化,它指的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3)正如演员扮演角色要受到同台演出的其他演员的制约,社会中的角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该社会环境中与之发生关系的其他人;(4)社会科学中角色概念的出现事实上带有学科交叉的性质,其主要源于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5)现代角色理论的先驱者们都是在他们各自的学科中建构自己的角色概念的;(6)这种通过多门社会科学的共同参与而造成的结果,导致了一种综合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有关内容,并形成独特语言系统和概念系统的角色理论的产生。从这些学者的论述中我们还是可以分析出角色一词包含的两种主要成份:社会的客观期望和个体的主观表演。综合这两种成份,角色可被定义为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社会角色的类型从个体和社会的关系来看,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角色构成的。人的一生要进入不同的社会位置(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因而要扮演各种不同的的角色;同时,由于社会生活的多元性,也使处于同一社会地位上的个体要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了把握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角色,有必要对社会角色进行科学的分类。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通常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方法根据角色所占据的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的主观努力,将角色划分为先赋性角色与自致性角色。具体说,在社会生活中一般存在两种先赋性角色:一种是由遗传、血缘等先天因素决定的,诸如性别角色以及由父子关系而产生的父亲角色和儿子角色等;另一种则是由社会规定的,如封建时代通过世袭制继承地位所形成的皇帝、王公或公爵、伯爵等角色。在现代社会,更为多见的是自致性角色或曰获得性角色,这是指社会个体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进入某一社会位置后所扮演的角色,如通过考试而成为大学生,通过竞选而当上总统或总理等。第二种方法根据角色表现的隐显状况,将角色划分为活跃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美国文化人类学家R.林顿1936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最先使用了这种划分方法。林顿认为,个体作为社会成员,虽然要扮演多种角色,但是在每一具体时刻他只能扮演一种角色,这种正在扮演着的角色便成为活跃性角色,而该个体扮演的其他角色此时则成为潜隐性角色暂时不表现出来。显然,在这种划分方法中,活跃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是相对的,并且会随着个人所处的情境的转换而互相转换。 第三种方法根据社会对角色有无明确的期望以及角色对期望的执行情况,将角色划分为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 社会对每一种角色都有着一定的社会期望,只是存在明确程度上的差异而已。换句话说,社会对有些角色有着明确的期望,而对另一些角色则只有模糊的期望。实际上,有了社会期望也就意味着角色得了社会的认可。因此,我们可以说,凡是存在相对明确的社会期望、得到社会认可的角色叫作正式角色。与此相对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不断地创造出一些新的角色,而当这些角色初次出现时,由于社会对他们还不熟悉、不了解,因此对他们难以形成特定的社会期望,暂时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些尚没有特定的社会期望,未能获得社会认可的角色我们称之为非正式角色。这些先于社会期望而问世的非正式角色,也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即所谓“新生事物”,它们会随着社会期望的逐渐清晰而发展而成为为社会所认可的正式角色;另一种则是那些对社会只有消极作用的角色,它们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被社会所否定而遭淘汰。(丁水木:略论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及其实践意义,载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6期。)T.萨宾和V.艾伦的角色理论一文中,这两位角色理论家曾根据角色参与的程度,将角色分为七种类型:即从0度参与到精神与外物合一的参与(表10-1)。拰表10-1 角色参与的七种类型参与程度与角色类型 角色实例1.0度参与 街上行人、电影院的观众2.漫不经心参与 浏览商品的顾客3.传统仪式性参与 婚丧仪式中参与之亲友4.生物性参与 母亲对子女、专心致志的科学家、 虔诚的教徒5.神经质型深度参与 职业赌徒6.情迷意乱的参与 深恋的情侣7.精神与外物合一的参与 神灵附体的道士社会角色的功能角色是社会地位或社会期望与个体能力相统一的产物,作为“与某一位置有关的期待行为”(库珀等主编: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660页。)角色无论对社会或对个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我们可以将角色的诸多功能概括为互动、规范和自我表现三大方面。角色的互动功能,这是角色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角色与互动是两个关系十分密切的概念。一方面,角色通过互动表现自己,而互动又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角色的扮演和形成也无一不是在互动中进行的。角色的规范功能,这也是角色的重要功能之一。角色的规范功能,说明了角色具有制约、控制和规范个体行为的作用。其实,角色的规范功能同样源于角色的本质,因为它是通过一定角色的社会期望对某个个体的角色行为的指导实现的。社会期望就是社会对一定角色的权力和义务所作的限定和规范,因此它是角色行为赖以产生的依据和基础,是“演员”进行角色扮演的“脚本”和标准。角色的自我表现功能。这不但是角色的主要功能之一,而且也是不同的人在共同的社会期望之下,扮演同一角色但却能够表现出各自特点的原因所在。角色的互动、规范和自我表现功能尽管体现的是角色的不同功能和不同侧面,但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角色不能不通过互动来表现自己,而在与他人进行互动时,为了使他人能够理解自己的表演和自己行为的真实含义,一个人就必须遵循角色的基本规范,并按照此规范的要求来表现自己。角色功能的这种整体性是角色运作的前提,也是一种社会角色顺利进入社会的保证。(二) 角色的扮演与冲突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从这样的角度出发能够想见,这种行为模式一方面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受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主观表演能力的影响。如果我们仔细探讨这种行为模式的形成能够发现,一定的个体进入或占据一定的社会位置的过程,其实就是相应的社会角色的扮演和形成的过程。 角色的扮演角色的社会化 角色丛与角色冲突 一个人的角色行为不仅与他自己的社会地位或由此决定的身份相关,而且也与和他互动的他人的社会地位或社会身份相关。这种相关造成了角色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为了说明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行为的多样性,我们可以用“角色丛”这个概念来描述与行动者的各种身份中的某个身份相联系的所有角色的集合。比“角色丛”更大的概念是“角色库”,它包含了某一特定人物的全部角色丛。由于角色丛和角色库的存在,或换句话说由于个人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就必然会产生所谓“角色冲突”的问题。角色冲突的产生源于角色丛或角色库中的不同角色含有不相容的成分上述冲突产生的可能性和个体体验到的角色冲突的强度,一般取决于这样两个因素:其一,社会期望的性质;其二,个体的角色扮演能力的高低。从第一个因素来看,如果同一角色丛和角色库中的不同角色间的社会期望的差别越大,冲突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越大;反之,也就越小。从第二个因素来看,如果个人的角色扮演能力强,自然就比较容易处理因社会期望的相互矛盾而带来的的角色顺应的困难;反之,就难以处理这种困难。我们一般可以将角色冲突分为两种:即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指个体必须同时扮演过多的不同角色,由于缺乏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满足这些角色所提出的期望时产生的冲突。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不同,它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伙伴对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所引起的冲突。角色内冲突既可来自不同类型的角色伙伴矛盾的角色期望,也可来自同一类型的角色伙伴矛盾的角色期望。角色冲突给角色扮演者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力不从心、左右为难。美国社会心理学家W.古德将这种处在角色间冲突情境中的个体所体验的心理状态称之为“角色紧张”。他同时指出,角色紧张有害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因此一旦产生就应该设法消除。在角色紧张一文中,古德提出了解决这种紧张的具体方法:即从各种互为交叉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自己更有价值的角色上。至于一个角色是否有价值则取决于这样三个方面:(1)该角色对个体的意义如何;(2)不扮演某些角色可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结果;(3)周围的人对你拒绝某些角色的反应。(Good,W.G.The role-strain theory.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1955,20.)尽管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角色紧张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但客观地说古德的分析及其相应的建议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的。君子与小人:中国式的角色冲突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往往还会有另一种类型的角色冲突。这种角色冲突在于个人虽然在理想中希望扮演一种社会推崇的角色,但由于他无法满足社会或他人给予的期望,在实际生活中只能按与此角色相反的行为模式行事。这种冲突发生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或者说发生在理想的角色和现实的角色之间,以中国社会常说的“做君子的理想”和“干小人的勾当”间的冲突为典型,并且它也往往是我们大多数人在社会生活中常会遇到的一种角色冲突。君子在中国原本指代社会地位高的人,它与小人对应,分别代表了上流社会和下层百姓,所谓“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诗经小雅大东。)但从论语起,君子的含义开始有了质的变化,即不但具有了社会科层的含义,更与人格修持相连,主要用于代表那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所以古人有言:“君子,或称君子者何?道德之称。君子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故孝经曰:君子之教以孝也,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何以知其通称也?以天子至于民。”(白虎通义。)而与此相应,小人原先也主要指社会地位低下之辈,而到了论语中则开始指那些道德低下者或无教养者。(刘东:难养论释正,东方1995年第4期,第70页。)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以上分别选自论语中里仁、为政、述而、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和阳货等篇。)从上述引文和我们这里未及引用的论语中其他大量的有关君子的论述来理解君子和小人的话,可以得知:(1)我们可以将人划分出君子和小人两大类;(2)划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首先是一个人的品格;(3)君子和小人的品格有高低之别,其行为模式也有优劣之分;(4)君子在品格和行为上注重个人仪表之庄重、强调内在修养之培养、注意言谈举止之适度、考虑人际关系之和谐;而小人则在上述方面都与君子迥然相异。 韦政通在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output-06-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试题
- 济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高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考试
- 2025年度财务人员每周工作总结范文
- 高考家长会课件
- qpy考试题及答案
- pcba考试卷及答案
- 电缆研发知识培训课件
- 电焊知识与技能培训总结课件
- 电焊机安规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肉毒中毒诊治急诊专家共识(2025)》解读
- 幼师培训:如何上好一节课
- 《趣味小品》课件
- 2025新能源光伏发电工程移交生产验收表
- 施工对内协调管理制度
- 服装表演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2025修订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
- 营造林工程监理规范(试行)
- 2025年四川宜宾江安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县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al+医疗创业计划书
- CJ/T 391-2012生活垃圾收集站压缩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