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会计研究.doc_第1页
通货膨胀会计研究.doc_第2页
通货膨胀会计研究.doc_第3页
通货膨胀会计研究.doc_第4页
通货膨胀会计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货膨胀会计研究摘 要通货膨胀已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购买力下降,原先的币值不变会计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存在依据发生动摇。此时若仍旧按照传统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势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引起一连串负面影响,从而产生诸如:资产的表述脱离资产的现行成本;以原始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物价上涨造成虚增利润;货币性项目因货币内含购买力的变化而产生的持有损益未能在财务报表上加以揭示等的许多问题,使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企业财务分配关系模糊、财务状况混乱,影响企业的未来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显而易见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变动给传统财务会计带来了很大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传统会计处理方法及通货膨胀对会计的严重影响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通货膨会计在各国的差异,以及施行通货膨胀会计的意义。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实行何种会计模式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达到能对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的目的。 关键词:通货膨胀,会计假设,会计对策,会计模式。 - -Research on inflation accountingAbstract Inflation has been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In the inflation situation,the 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 drops,original currency value invariable accountant supposition and the historical cost existence principle has changed.The income realization principle,the allcocated proportion principle,the objectivity principle and the steady principle also changed.This time,if the tradition the procedures are also used for accounting and,it will distor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ause a succession of negative influence,which will cause the result such as :The property indicates is separated from the property present cost;Compare the original costs with present cost,the rise of the price has caused the empty idea profit;Because of the change og the purchasing power,the currency project will generate the profit loss,which can not be performed in financial report form.It will distor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given by the report,make enterprise finance assignment relations fuzzy ,and chaos the financial condition. So it can affect the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and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future.Obviously, Inflation causes Price change and takes big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accounting.Through the existence question of our countrys inflation condition that under the traditional accountant processing method and the principle,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of inflation condition between each country.Finally,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It proposes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to our countrys inflation accounting,in order to provide a real and reliable accounting information.Key Words:Inflation; Accounting Assumptions; Accounting Measures;Accountant Pattern- II -目 录摘要IIAbstractIII绪 论11 通货膨胀会计含义22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22.1 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22.2 通货膨胀对会计实务的影响32.2.1对财务状况的影响32.2.2虚增经营成果,导致虚利增加32.2.3对投资决策的影响42.2.4对责任会计的影响53 企业实施通货膨胀会计的背景54 通货膨胀下发达国家的会计对策64.1美国在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64.2欧洲主要国家在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64.3加拿大在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75 通货膨胀会计的意义75.1 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的冲击75.2 事实通货膨胀会计的优点75.2.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75.2.2有助于企业的资本保持85.2.3有利于宏观调控部门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86 通货膨胀下我国的会计对策96.1 消除通货膨胀影响的短期会计对策利用会计方法96.2 消除通货膨胀影响的长期会计对策通货膨胀会计模式9结 论11参考文献12绪 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财务报表是以历史成本原则和币值稳定假设为基础编制的。在币值稳定或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基本上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在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币值稳定这一假设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自二战以来,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持续性的通货膨胀,使货币价值一再下跌,货币的购买力不断下降。严重的通货膨胀,极大地动摇了会计计量的币值稳定假设,并对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计量的影响,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许多会计人员进行了系列的研究探索,通货膨胀会计也因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LASC)针对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先后公布了15号和29号两个会计准则。进入八十年代后,大多数国家的通胀率普遍有所下降,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很快,尤其是近两年我国的通胀率始终保持两位数的水平,个别地区甚至超过20%。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对我国的会计影响很大。研究通货膨胀对我国会计的影响以及实施通货膨胀会计的意义,并提出在通货膨胀下我国的会计对策和对会计模式的适当选择。下面,笔者将就此谈谈个人的点滴之见,以期能对我国的广大会计工作人员有所启迪、帮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主要有市场决定,由于市场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又是物价的剧烈变动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物价持续剧烈变动便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会动摇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的基本假设和计量基础,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使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得不到维护,无法维持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利用通货膨胀会计作为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的补充显得十分重要。1 通货膨胀会计的含义 通货膨胀会计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根据一般物价指数或现行成本数据,将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加以调整,借以反映和消除物价上涨因素对传统会计报表的影响,或彻底改变某些传统会计原则,从而更真实的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通货膨胀会计不同于物价变动会计,通货膨胀会计反映的是物价上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而物价变动会计则是从双向反映物价升降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所以,通货膨胀会计是物价变动会计的一个方面。关于通货膨胀的判定标准,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指出,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为恶性通货膨胀;而针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环境,按照过去20多年我国五轮经济波动周期的经验,将物价涨幅在5以下定义为正常,510之间视为温和型通货膨胀,10以上则为恶性通货膨胀。2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均产生重大影响。2.1 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首先,通货膨胀冲击了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的基础是货币币值稳定。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相同的货币量在不同的时点代表不同的购买力,使会计信息丧失了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其次,通货膨胀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即冲击了历史成本原则和稳健性原则。通货膨胀使现实的商品改变了其本身所代表的价值,是企业账面上的价值一致以历史成本加以反映,因而计算出来的财产转移价值不符合实际转入产品中去的数额,结算出来的实存物品的价值与企业实存物品所代表的现行价值不符。通货膨胀使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失去了客观性和可靠性,使得相关资产购买力变动额成为购买力的利得或损失,并列入损益表或作为持有利得或损失。最后,通货膨胀对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也有一定影响。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运用传统会计方法只能是现实收入与历史成本配比,即销售收入是以现实价格入账,而营业费用,如折旧费、材料费等则是以历史成本计价,二者由于货币购买力的差异,实质上是没有可比性的,而以二者相配比计算所得的损益必然与实际损益出现差异,这个差异即历史成本与现实成本的差异。如此也就不能真实、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2.2 通货膨胀对会计实务的影响首先,通货膨胀导致基础会计数据失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脱离实际。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货币性债权(应收账款等)、非货币性债务一般会遭受损失;持有的实物资产、货币性债务一般会获得利益。其次,不能反映企业资本被物价上涨吞噬的情况。对企业的具体影响如下:2.2.1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通货膨胀直接影响到企业资产的计价。资产可以区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是指以本项目的货币额表示的资产,包括现金和可以迅速变换为现金的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等。在通货膨胀期间,货币性资产的名义价值不变,但其实际价值会因购买力下降而受到损失。如某企业因赊销一批商品而产生应收帐款100,000元,9个月后收回这笔款项,如果这一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12%,则收回款项100,000元购买力价值仅为89,286元,损失了10,714元(100,000/1.12)。通货膨胀对非货币性资产也会产生影响,表现为资产的帐面价值严重偏离市价。通货膨胀对负债的影响与它对资产影响相反。如果企业拥有货币性负债,则企业在未来将以较便宜的现金支付其债务。2.2.2 虚增经营成果,导致虚利增加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取得的收入是按当时的货币购买力反映的,而与之配比的成本费用,却有很大部分反映的是过去物价较低时的货币购买力。这样高估收益,低估成本,势必导致利润虚增,计算出来的利润不能正确反映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按历史成本配比的存货成本、折旧费用不能在实物上补偿其实际损耗,从而使企业连简单的再生产也难以维持,自然更谈不上扩大再生产了。如企业于5年前购进一台设备,价值200万元,估计可使用10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计提20万元,等到10年期满计提满200万元折旧额时,那时同样的设备可能因物价上涨而需500万元才能购买到。这样仅凭折旧是难以更新设备的,企业的生产规模势必萎缩。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费用低估,会影响到企业的简单再生产难以在原有规模上进行。利润虚增的另一个大的副作用,就是导致虚利实分。利润额大了,按利润计算的所得税也多,企业要多交税;同时,由于帐面利润多,投资者要求分派更多的利润,雇员也要求更高的工资和更多的奖金,实际上所分派的不是收益,而是部分或全部资本金。这样做的后果,不是引发各种矛盾,就是涸泽而渔,把本应用于更新固定资产或补充流动资金的那一部分资金当作盈利瓜分掉。同时,按虚计的收益计算缴纳所得税,所缴金额也非全部为所得额上的税金,而是征收了部分资本,从而削减了企业的实力。最后,由于会计基础数据失真,导致期末编制的财务报表失真,导致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相关决策无效。如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根据未经调整财务报表得知,更新固定资产是必要的且其所需资金是足额的。于是,企业管理层做出添购固定资产的决策,而实际执行时,常常因为实有资金不足导致决策失败,或者添购固定资产后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不能反映企业资本被物价上涨吞噬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有部分企业,在经营的前几年捷报频传,利润指标节节攀升,可好景不长,几年之后,企业就不得不破产倒闭或靠贷款苟延时间,其中的教训不能不引以为戒!2.2.3 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可比性原则不仅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会计指标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而且要求同一企业的会计指标在前后各会计期间也要可比。但是在存在较高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仍以历史成本原则和币值稳定假设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而不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则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要大大打折扣。如建造一幢相同的大楼,2004年的成本为1000万元,而1994年则需2000万元,尽管两幢大楼的实际经济价值是一样的,但后者的帐面价值却高出前者2倍。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如果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则很容易导致报表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再如宝山钢铁总厂,1994年资产评估前的帐面价值为290亿元,1994年宝钢聘请了国内外著名的资产评估专家对其资产进行评估,评估价值为550亿元,高出帐面价值260亿元之巨。同样的厂房、机器设备等,用历史成本反映和用现时重置成本反映,其价值相差近90%。宝钢建成投产的时间还不长,就有如此大的差异,对于一些在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老厂来说,其资产的帐面价值与现时重置价值之差可能会更大。一般的报表使用者,往往不是很了解企业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等情况,也就很难准确评价企业的生产规模并作出恰当的决策。为了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和相关性,帮助报表使用者理解,必须清除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通货膨胀不仅对财务会计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还影响到管理会计。通货膨胀增加了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程度。在币值稳定或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投资决策相对比较容易,只要根据投资回收期,会计报酬率等指标就可作出决策;如果采用贴现的分析方法,也只需用市场平均利率作为贴现率即可。但在物价上涨阶段,投资决策的非贴现方法显然不再可取,而贴现方法也因通货膨胀的影响增大了难度。同时,通货膨胀容易导致资金流向物价上涨较快的产品或行业,如果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和约束,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2.2.4 对责任会计的影响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管理过程来看,管理是计划、预算和控制的不断循环。责任会计就是为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确定责任中心的形式,为它们制订合理的计划目标和责任预算,同时通过一定的方法监督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将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或预算进行比较,揭示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反馈有关的责任者,最后提出改进措施。责任会计对加强经济核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会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大大降低。在责任会计中,往往要制订计划成本、标准成本或费用预算,但在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的时期,计划、标准或预算往往显得毫无意义。如有的企业采用计划成本对材料成本进行核算,一年下来,由于原材料价格涨得过快,“材料成本差异”帐户在分配前的累计借方余额比计划成本本身还大,这样用计划成本进行考核分析的初衷也就无法达到了。为了使计划或标准变得合理些,有的企业一个季度或半年调整一次计划或标准,但这调整往往跟不上物价的涨落。有的企业按产品的计划成本定价销售,而通货膨胀期间的计划成本要低于其实际成本,这样企业就得承担很大部分的损失。3 企业实施通货膨胀会计的背景纵观近年来我国CPI走势可以看出,在1997年和2004年两次达到高峰,2005年我国的CPI有所下降,但从2006年开始,CPI一直呈持续上升态势。2008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由于受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CPI有所下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应逐步完善我国通货膨胀会计,引起企业对通货膨胀会计的重视,并鼓励在有条件的企业实施。正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出现,给企业界财务会计信息带来了种种冲击,应用传统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处理会计事项显出许多弱点。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收益必然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时期,如以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去处理帐务,编制会计报表,必然不能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尤其是包括几年数据的比较,分析报表不仅难以作为企业管理当局制定决策的依据,也会引起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的误解。我们知道,长期以来,西方会计界均按照币值不变的基本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来处理会计事项。币值不变假设在西方财务会计中称货币计量假设,这种假设是以假定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不变为基础的。即使有变动,也是极其微弱,不足以影响会计计量和财务信息的正确性。正是因为币值不变假设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在通货膨胀环境下,这一币值稳定的假设就无法避免会计上所提供的信息背离经营的实际情况,有时甚至会出现虚盈的经营假象。在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按照币值不变的基本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基本上反映实际经济情况。但出现通货膨胀后,尤其是持续的通货膨胀,历史成本较多地背离了资产的实际价值,会计信息不能给使用者带来真实的数据。为了解决和克服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问题和影响,西方会计界提出了各种会计改革设想和模式,从而产生了为消除通货膨胀或为如实反映通货膨胀影响而采取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即“通货膨胀会计”。4 通货膨胀下发达国家的会计对策西方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建立和发展了通货膨胀会计,在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对传统财务会计报表资料的影响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4.1 美国在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美国是较早提出并研究通货膨胀会计的国家,影响通货膨胀会计发展的主要机构是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美国,对上市大公司要求在递交的年度报告中要揭示重置成本资料,但不要求在对股东的年度报告中揭示这项内容;对主要公司要求根据一般货币购买力或现行成本原则编制和公布补充财务报表;对采用货币现行成本的公司,还需要提供扣减通货膨胀后的资产持有损益以及年末资产现行成本报告。4.2 欧洲主要国家在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德国和法国并不积极研究和实践通货膨胀会计,都是典型的由政府直接制定会计制度的立法会计的国家,其会计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为进行宏观经济控制向政府提供会计数据,以便于制定经济计划和贯彻税收政策。欧盟个别国家虽然也有在政府税法上允许企业根据现行成本来计提折旧或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存货进行计价,但距离比较完善的通货膨胀会计体系和方法相去甚远。4.3 加拿大在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加拿大有关揭示物价变动的会计准则,基本上是美英两国的混合做法:采用类似英国的现行成本会计模式;而类似美国以补充资料方式提示有关信息。从发展趋势看,加拿大通货膨胀会计的发展,将会更多地受到美国的影响。5 企业实施通货膨胀会计的意义5.1 通货膨胀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传统会计理论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目前我国采用的是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主的混合计量模式,历史成本以外计量属性的运用范围比较狭窄,并受到严格的限制。当物价发生剧烈变动时,报表项目仍保持历史成本,使其可靠性、相关性大大降低。2006年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由于其运用受到严格的限制,很难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通货膨胀动摇了传统会计的币值稳定的基本假设,以及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歪曲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真实图景,使传统会计理论受到严重的冲击。52 实施通货膨胀会计的优点5.2.1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货币资金的购买力下降,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而言,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现值脱节,使企业产生了持有利得,除金融资产外,目前会计准则并不允许将其他资产,比如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持有利得计入会计报表。对于利润表而言,成本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而收入以现时的币值来计量,通货膨胀的存在,尤其在恶性通胀情况下,企业账面利润虚增,甚至会出现利润表上显示不小数额的收益,而企业却缺乏资金更新生产设备和补充存货。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报表由于不具有可比性,企业依据会计报表作出的企业财务分析结果,其有用性会大打折扣,导致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作出逆向选择,使企业管理层作出错误的经营决策。通货膨胀会计旨在修正按传统的币值不变和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修正后的会计报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同时通货膨胀会计还可以对因通货膨胀而产生的利润和损失进行反映和计量,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使不同期间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使管理层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所面临的风险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经调整后的会计信息更有助于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调整后的会计信息有用性大大提高,无疑会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5.2.2 有助于企业的资本保持资本保持也称作资本保全,它有两种概念: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财务资本保全,保全的是起初的货币资本金额,即期末净资产的财务(或货币)金额必须等于期初净资产的财务(或货币)金额,财务资本才得以保全。实物资本保全,保全的是期初投入的实物生产能力(或营运能力或企业达到期初实物生产能力所需要的资源或资金),即在扣除本期新投入资本和分配给投资者利润后期末实物生产能力必须等于期初实物生产能力。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企业收入是按照收入确认时的“现行价值”计量的,而成本费用却按照历史成本计量,而由成本和收入配比得出的账面利润虚增,部分流动资产无形中被转作利润,不仅易造成虚盈实亏,而且会由于企业的“利润”分配,从而挖空企业资产,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也会受到侵害。通货膨胀的存在,仅仅靠账面的财务(或货币)金额留存,很难反映企业资本保全的状况,从生产能力角度评价企业资本保全更无从谈起。运用通货膨胀会计对报表进行调整,作为会计信息的有效补充,可以较真实地反映计量对象的真实价值,反映企业真实的赢利能力,帮助企业了解其生产能力保持状况,由此可见,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以通货膨胀会计辅助传统会计披露企业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持和企业的长期发展。5.2.3 有利于宏观调控部门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我国宏观调控部门据以制订经济政策的信息70%以上来自于会计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真实、客观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需要获得各企业、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真实正确的会计信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尤其在恶性通胀条件下,传统会计报告不能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呈现,财务报告信息的失真不仅会导致企业决策失误,而且难以满足经济管理部门制订正确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甚至会导致政策偏误。6 通货膨胀下我国的会计对策6.1 消除通货膨胀影响的短期会计对策利用会计方法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经济现状,从短期来看,比较可行的方案是在不改变现行会计模式的基础上,广泛推行在传统会计领域内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消除或减轻通货膨胀影响的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政策指导下适当采用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公允价值等方法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重估,作为每年调整基数;对无形资产尽可能实行摊销;对应收账款按一定比例定期提取较高的坏账准备等。采用传统会计方法来减轻或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对各有关方面的短期利益影响不大,短期内具有现实性,但传统会计方法对物价变动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状况只能局部改善且不尽彻底。6.2 消除通货膨胀影响的长期会计对策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影响通货膨胀会计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第一,成本效益原则。会计模式的选择要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理论上越完善的会计模式,其成本也越高。选用会计模式时,要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综合比较成本效益,采用最优模式。第二,获得会计资料的难易程度。能否及时取得科学权威的一般物价指数等必备的会计资料,决定了会计模式实施的可行性。第三,国家相关政策。通货膨胀严重的时期,国家财政往往也比较紧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