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坞里山塘建设方案.doc_第1页
佃坞里山塘建设方案.doc_第2页
佃坞里山塘建设方案.doc_第3页
佃坞里山塘建设方案.doc_第4页
佃坞里山塘建设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 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二二 九年七月九年七月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 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审审 定 陈晓东定 陈晓东 审审 核 王英华核 王英华 校校 核 吴婉玲核 吴婉玲 项项 目目 负负 责 陈责 陈 斌斌 报报 告告 编编 写 邓存国写 邓存国 陈陈 斌斌 项项 目目 参参 加 加 邓存国邓存国 唐继权唐继权 20092009 年年 7 7 月月 目目 次次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 1 1 工程概况 1 1 2 山塘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1 1 3 整治的主要内容 2 1 4 投资与工程效益 2 1 5 结论及建议 3 1 6 工程特性表 3 2 工程现状与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工程现状与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5 2 1 工程基本情况 5 2 2 工程水文 5 2 3 工程地质 7 2 4 防洪安全性现状分析 7 2 5 山塘存在的主要问题 9 2 6 山塘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10 3 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案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案 11 3 1 工程规模 11 3 2 工程建设任务 11 3 3 工程总体布置 11 3 4 综合整治设计方案 12 3 5 工程量汇总 15 4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6 4 1 施工条件 16 4 2 施工方案 16 4 3 主要施工方法 16 5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 17 5 1 编制说明 17 5 2 工程投资估算 18 5 3 资金筹措方式 18 5 4 投资估算表 18 6 6 工程效益分析工程效益分析 19 7 7 建设管理与建后管护建设管理与建后管护 19 7 1 工程建设管理 19 7 2 山塘建后管护 19 8 8 附图附图 21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1 1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 1 工程概况 佃坞里山塘位于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庄上村 山塘两侧及右下侧均为农居房 屋 正下方及左下侧为山林及农田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0 58km2 总容积 1 5 万 m3 是一座以灌溉 防洪为主的山 2 型山塘 其下游有佃坞自然村民房 县道 通讯及输电线路等重要基础设施 属屋顶山塘 佃坞里山塘建成于 1976 年 工程枢纽由大坝 溢洪道和放水涵管等建筑物组 成 大坝为均质土坝 最大坝高 10m 坝顶高程 147 5m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下同 坝顶宽 2m 坝长 70m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 为开敞式侧槽溢洪道 控制段堰顶 长度 4 5 0m 堰顶高程 145 24m 原放水涵管位于大坝右侧 为坝内素混凝土管 长度 39m 根据我省 强塘固房 工程的总体要求 编制单位在对该山塘历年运行状况 进行调查和现场安全检查的基础上 根据 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 以下 简称 山塘导则 的规定 编制本报告 1 2 山塘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佃坞里山塘自建成以来 已运行 30 余年 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 设计标准 低 施工质量差 加之运行期间未得到良好养护 目前山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主要问题是 1 根据山塘防洪安全性复核 山塘坝顶高程现状为 147 5m 计算要求的坝顶 高程为 148 51m 防洪安全不能满足 山塘导则 的要求 2 山塘大坝是在简易踏勘 粗略设计和群众性施工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施工管理混乱 工程施工质量差 蓄水初期安全隐患就已呈现 3 坝顶宽度仅有 2m 上 下游坝坡无护坡 整个坝面和坝顶杂草丛生 4 溢洪道进口及控制段草木丛生 槽身右侧岸坡局部坍塌 掉块 出口断面 狭小 泄槽不顺 冲淘两侧山坡 泄槽无护砌 基岩冲蚀剥落 结构安全与泄流 能力均存在安全隐患 5 大坝存在严重的渗流安全问题 本次现场踏勘发现有严重漏水现象 坝中 位置背水坡距坝底 1 2 坝高处有明显出水口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2 6 放水设施为坝内素混凝土管 断面为 0 15m 涵管进口闸门漏水 涵管 管壁存在接触渗漏 进水口铸铁插手动启闭机拉杆锈蚀变形严重 7 山塘由庄上村委会委派村民管理 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设施 管理员缺乏 必要的专业知识 8 坝面发现有白蚁活动迹象 此外 山塘库区右侧无护砌 塌方严重 有堵塞溢洪道的可能性 应进行护 砌处理 佃坞里山塘自建成运行以来 一直带病运行 严重威胁下游村民的生命和财 产安全 一旦失事 还将会给下游地区的公路 通讯及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造成 破坏 因此 为保证佃坞里山塘的安全运行 使其充分发挥效益 对佃坞里山塘 进行综合整治是十分必要的 1 3 整治的主要内容 根据山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塘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是 1 本山塘防洪能力严重不足 山塘导则 中虽规定 原则上不应加高大坝 但考虑到仅靠拓宽溢洪道难以满足要求 且加深溢洪道困难 增设防浪墙影响 村庄美观 又目前坝顶高程低于右岸进村道路 故拟增加坝顶高程 1 0m 使坝高 与右岸进村道路齐平 拓宽溢洪道 2m 堰顶高程维持不变 2 山塘现状坝顶宽度只有 2m 不能满足 山塘导则 要求 拟在上游侧培 厚为 3 0m 上下游坝坡及坝顶均未护砌 本次整治拟对其进行混凝土预制块护 砌 并做反滤层 3 采用粘土斜墙和土工膜结合方案对山塘大坝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4 下游坝脚设排水棱体 5 维修加固溢洪道 6 废弃封堵原坝下放水涵管 增设放水虹吸管 7 增设虹吸管闸阀室 水位观测等安全管理设施 8 实施白蚁防治措施 本工程的施工总工期初拟为 6 个月 1 4 投资与工程效益 本工程静态总投资为 65 74 万元 其中建安工程费 46 4 万元 设备购置费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3 2 15 万元 独立费用 6 26 万元 淹没或场地征用部分 7 32 万元 按照中央 地方 群众共同负担原则拟定资金筹措计划 初拟申请中央和省 级财政补助 50 县及县以下财政 25 受益群众自筹 25 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后 将有效提高山塘运行安全度 保障下游群众生命和财产 的安全 改善 恢复灌溉面积 240 亩 受益人口 75 人 可增加年粮食生产能力 8 5t 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 1 万元 此外 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后 还间接保护了 山塘下游地区的公路 通讯及输电线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综合整治工程的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1 5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 对佃坞里山塘进行综合整治是十分必要的 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本工程静态总投资为 65 74 万元 单方水工程投资为 6 92 元 m3 经济上是合理的 其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因此 对 山塘进行综合整治是可行的 建议及早对佃坞里山塘实施综合整治 发挥工程应有的效益 为保证山塘综合 整治的效果 建议补充必要的地质勘察工作 1 6 工程特性表 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前后的工程特性 列于表 1 6 1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4 表表1 6 1 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单位整治前整治后备注 一 水文 集雨面积 km20 580 58 主流长度 km1 161 16 多年平均年降雨量 mm14581458 设计洪峰流量 m3 s17 717 7P 10 校核洪峰流量 m3 s28 028 0P 1 二 特征水位及容积 校核洪水位 m147 74147 21P 1 设计洪水位 m147 09146 69P 10 正常蓄水位 m145 24145 24 死水位 m142 5142 5 总容积万 m3 1 51 5 正常容积万 m3 1 21 2 三 工程效益 保护人口万人 7575 灌溉面积亩 240240 供水规模 m3 d 供水人口人 受益村庄个 11 四 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 大坝 坝型均质土坝粘土斜墙坝 坝顶高程 m147 5148 5 防浪墙项高程 m 最大坝高 m1011 坝顶长度 m7070 坝顶宽度 m23 2 泄洪建筑物 型式开敞式正槽溢洪道 堰顶高程 m145 24145 24 溢流宽度 m4 56 5 设计泄洪流量 m3 s17 717 7P 10 校核泄洪流量 m3 s28 028 0P 1 3 输水建筑物 型式 素混凝土 管 虹吸管 设计流量 m3 s0 030 03 长度 m3939 断面尺寸 m 0 15 0 2 闸门型式及尺寸铸铁闸门闸阀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5 2 2 工程现状与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工程现状与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2 1 工程基本情况 佃坞里山塘位于埭溪镇庄上村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 0 58km2 总容积 1 5 万 m3 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山 2 型山塘 本山塘灌溉农田 240 亩 山塘下游有佃坞 自然村民房 属屋顶山塘 佃坞里山塘建成于 1976 年 工程枢纽由大坝 溢洪道和放水涵管等建筑物组 成 大坝为均质土坝 最大坝高 10m 坝顶高程 147 5m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下同 坝顶宽 2m 坝长 70m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 为开敞式侧槽溢洪道 控制段堰顶 长度 4 5 0m 堰顶高程 145 24m 原放水涵管位于大坝右侧 为坝内素混凝土管 长度 39m 受历史条件所限 大坝由当地群众肩挑手杠而成 土料均取自本村山体 先 天质量欠佳 加之运行期间未得到良好养护 目前山塘安全情况不容乐观 本次 现场踏勘发现有严重漏水现象 坝中位置背水坡距坝底 1 2 坝高处有明显出水口 坝体上 下游坝坡无护坡 整个坝面和坝顶杂草丛生 已发现有白蚁活动迹象 溢洪道为土沟 泄洪能力严重不足 曾多次发生漫坝事故 佃坞里山塘所在的埭溪镇土地面积约 173 5km2 人口约 4 1 万人 位于浙江省 北部 湖州市南郊 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中心 东临上海 南接杭州 西连 苏 皖两省 北濒太湖 与无锡 苏州隔湖相望 全镇工农业总产值 460419 万元 农村经济总收入 139549 万元 人均收入 8748 元 2 2 工程水文 埭溪镇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15 8 摄氏度 最冷月 1 月 平均气温 3 1 摄氏度 最热月 7 月 平均气温 27 9 摄氏度 平均降水量 1458mm 年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20 2m s 山塘流域特征值采用万分之一地形图进行量算 根据点绘的山塘流域分水岭 界线 集雨面积为 0 58km2 主流长 1 16km 主流平均坡降为 11 1 流域内无水文站 没有雨量资料 故根据 2003 版 浙江省短历时暴雨图集 查得本流域多年平均最大 6 小时 1 小时和 10 分钟降雨量 相应的降雨量变差系 数 Cv 模比系数 Kp Cs Cv 取 3 5 按下式计算设计暴雨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6 HKH Pp 式中 为某频率下的设计暴雨 为某频率下的模比系数 为暴雨平 p H p KH 均值 各参数值及计算设计暴雨值如表 2 2 1 所示 表 2 2 1 各频率下设计暴雨计算值 各频率及设计雨量 mm p K 时段 时段雨量 mm v C sv CC 频率10 1 p K 1 532 31 10 分钟190 43 5 雨量29 0743 89 p K 1 662 74 1 小时450 503 5 雨量74 7123 3 p K 1 722 96 6 小时700 553 5 雨量120 4207 2 根据 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 试行 列出的设计洪水计算的简化方 法进行计算 1 汇流时间 的确定 山塘集雨面积 F 0 58km2 主流长 1 16km 主流平均坡降为 11 1 按照简化 方法 L 1km 0 25h J 11 1 主流平均坡降大于 0 1 v 1 65 m s 坡 0 278 1 16 1 65 0 195h 则 0 445h 槽 2 洪峰流量的计算 m Q 0 445h 1h 计算 时段内的雨峰雨量 10 年一遇的情况 1 1 285lg 29 07 74 7 0 473 Hlg 285 1 1 min60min1060 10 Hn 74 7 0 445 1 0473 48 75mm 60 10 1 min60 n HH 0 278 48 75 0 58 0 445 17 7m3 sF H Qm 278 0 10 100 年一遇的情况 1 1 285lg 43 89 123 3 0 424 60 10 n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7 123 3 0 445 1 0 424 77 34mm H 0 278 77 34 0 58 0 445 28 0m3 s 1m Q 表 2 2 2 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 频 率5 0 5 洪峰流量 m Qsm 3 17 728 0 2 3 工程地质 山塘位于浙南低山丘陵地区 山峰高程一般在 100 300 m 左右 区域地 层以火山岩为主 主要有灰色花岗岩和灰 灰白色凝灰岩 以及凝灰质砂岩 地表 多有棕黄色残坡积粉质粘土夹碎石覆盖 区域上新构造运动不强烈 未发现活动 断裂 根据 中国地震烈度分区图 工程区地震动峰加速度为 0 05g 地震基本 烈度为 度 属次稳定区 库区左岸已有较完整干砌石护砌 右岸无护砌 崩塌较为严重 其余未发现 其他较大规模的不良地质现象 山塘坝型为均质土坝 坝体采用粘性土经夯实填筑而成 均匀性一般 坝体 填土夯实程度较差 渗透系数在 1 10 3 10 4 cm s 左右 防渗性能较差 现场踏 勘发现坝中位置处有严重渗水现象 大坝应进行防渗处理 溢洪道位于右岸 仅为宽 4m 深 2m 两岸坡体做简易干砌石护砌 洪水冲 刷时易发生崩塌 并且溢洪道较短 未出坝体即为陡坎 易冲刷坝体 影响山塘 正常泄洪 影响大坝防洪安全 大坝综合整治所需的石料可就近采集 埭溪镇有多处石料场 运距约 10 km 工程区附近无砂砾料场 砂砾料可从埭溪镇购得 运距约 10 km 工程区附近有良 好的粘性土料场 可开挖取用 本次未进行地质钻探工作 由于山体地层起伏较大 应在初步设计时补充必 要的钻探工作 查明坝体渗漏情况及基岩埋深情况 2 4 防洪安全性现状分析 2 4 1 洪水位的计算 根据 山塘导则 规定 本工程资料缺少且无法进行调洪计算 故采用的简 化计算方法进行 洪水位计算以设计 校核的洪峰流量作为下泄流量 求得溢洪 道的溢流水深 根据溢流水深求得设计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8 设计洪水位 溢洪道顶高程 设计洪峰流量下溢洪道堰顶溢流水深 校核洪水位 溢洪道顶高程 校核洪峰流量下溢洪道堰顶溢流水深 山塘洪水标准采用 10 年一遇设计 100 年一遇校核 泄洪建筑物为溢洪道 其进口控制段为宽顶堰 堰顶高程 145 241m 堰顶长度 B 4 5m 不同频率的洪 峰流量取自表 2 2 按下述宽顶堰泄流能力 Q 的公式计算堰顶溢流水深 H 2 3 2 HgmBQ 根据溢洪道的堰顶宽度及堰上水深 流量系数取 m 0 35 相应的计算结果见 表 2 4 1 表 2 4 1 设计水位和校核水位及下泄流量 洪水标准设计 10 年一遇校核 100 年一遇 下泄洪峰流量 Q m3 s 17 728 0 堰顶溢流水深 H m 1 852 51 库水位 m 147 09147 74 2 4 2 坝顶安全超高的计算 根据 山塘导则 山塘坝顶安全超高按下式计算 Y R A 式中 Y 坝顶在静水位以上的超高 m R 风浪沿坝坡的最大爬高 m A 安全加高 m 1 波浪爬高 R 的查算 按照 山塘导则 附表 1 山塘风浪爬高 波高计算参考表 校核工况计算 风速取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20 2m s 设计工况计算风速 30 3m s 风区长度为 100m 上游坝坡坡比为 1 1 7 混凝土护面 查得风浪沿坝坡的最大爬高 R设计 0 73 m R校核 0 47m 2 安全加高 A 的查算 按照 山塘导则 表 3 2 3 对土石坝 6 级建筑物 查得安全加高 A 如下 A 0 5m 设计工况 A 0 3m 校核工况 3 坝顶安全超高 Y 的计算 Y1 Rm1 A设计 0 73 0 5 1 23m 设计工况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9 Y2 Rm2 A校核 0 47 0 3 0 77m 校核工况 2 4 3 防洪安全性评价 设计和校核洪水频率下所需的坝顶高程为 h1 设计洪水位 Y1 147 09 1 23 148 32 m h2 校核洪水位 Y2 147 74 0 77 148 51m 从以上两结果中取大值 故本山塘所需的坝顶高程为 148 51m 本山塘实测坝顶高程为 147 5m 高于设计洪水位 低于校核洪水位 换言之 当遭遇校核洪水 100 年一遇 时 已经漫坝 更遑论安全超高了 故山塘防洪安 全性不能满足 山塘导则 的要求 应增加坝顶安全超高或增大泄洪能力降低洪 水位 2 5 山塘存在的主要问题 佃坞里山塘始建于 1976 年 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 设计标准低 施工质量 差 经多年运行后 山塘已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主要问题是 1 根据山塘防洪安全性复核 山塘坝顶高程现状为 147 5m 计算要求的坝顶 高程为 148 51m 防洪安全不能满足 山塘导则 的要求 2 山塘大坝是在简易踏勘 粗略设计和群众性施工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施工管理混乱 工程施工质量差 蓄水初期安全隐患就已呈现 3 坝顶宽度只有 2m 不能满足 山塘导则 的要求 上 下游坝坡无护坡 整个坝面和坝顶杂草丛生 4 溢洪道进口及控制段草木丛生 槽身右侧岸坡局部坍塌 掉块 出口断面 狭小 泄槽不顺 冲淘两侧山坡 泄槽无护砌 基岩冲蚀剥落 结构安全与泄流 能力均存在安全隐患 5 大坝存在严重的渗流安全问题 本次现场踏勘发现有严重漏水现象 坝中 位置背水坡距坝底 1 2 坝高处有明显出水口 6 放水设施为坝内素混凝土管 断面为 0 15m 涵管进口闸门漏水 涵管 管壁存在接触渗漏 进水口铸铁插手动启闭机拉杆锈蚀变形严重 7 山塘由庄上村委会委派村民管理 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设施 管理员缺乏 必要的专业知识 8 坝面发现有白蚁活动迹象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10 此外 山塘库区右侧岸坡无护砌 塌方严重 有堵塞溢洪道的可能性 应作 护砌处理 2 6 山塘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佃坞里山塘 1976 年建成运行 30 余年来 作为庄上村的灌溉水源 发挥了明 显的工程效益 目前 佃坞里山塘防洪安全不能满足 山塘导则 的要求 大坝 溢洪道和 放水涵管等建筑物仍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佃坞里山塘一直带病运行 严重威胁下 游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严重制约着山塘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旦失事 还将会给下游地区的公路 通讯及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因此 为保证 佃坞里山塘的安全运行 使其充分发挥效益 对佃坞里山塘进行综合整治是十分 必要的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11 3 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案 3 1 工程规模 佃坞里山塘总容积 1 5 万 m3 根据 山塘导则 的规定 工程规模为山 2 型 佃坞里山塘大坝为均质土坝 根据 山塘导则 的规定 大坝 溢洪道和放水涵 管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7 级 相应的设计洪水标准 10 年一遇 校核洪水标准 50 100 年一遇 由于佃坞里山塘属屋顶山塘 故校核洪水标准采用上限值即 100 年 一遇 3 2 工程建设任务 根据山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塘综合整治的主要项目内容是 1 本山塘防洪能力严重不足 山塘导则 中虽规定 原则上不应加高大坝 但考虑到仅靠拓宽溢洪道难以满足要求 且加深溢洪道困难 增设防浪墙影响村庄美 观 又目前坝顶高程低于右岸进村道路 故拟增加坝顶高程 1 0m 使坝高与右岸进 村道路齐平 拓宽溢洪道 2m 堰顶高程维持不变 2 山塘现状坝顶宽度只有 2m 不能满足 山塘导则 要求 拟在上游侧培厚为 3 0m 上下游坝坡及坝顶均未护砌 本次整治拟对其进行混凝土预制块护砌 并做 反滤层 3 采用粘土斜墙和土工膜结合方案对山塘大坝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4 下游坝脚设排水棱体 5 维修加固溢洪道 6 废弃封堵原坝下放水涵管 增设放水虹吸管 7 增设虹吸管闸阀室 水位观测等安全管理设施 8 实施白蚁防治措施 3 3 工程总体布置 本次综合整治针对工程存在的问题 除在大坝右侧新建虹吸管外 原则上保持各 枢纽建筑物总体布置不变 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整治设计 综合整治后的枢纽建筑物由大坝 溢洪道和放水虹吸管等组成 3 3 1 大坝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12 大坝为粘土斜墙坝 坝顶长度为 70m 坝高 11m 坝顶高程为 148 5m 坝顶宽度 为 3m 坝顶采用泥结石路面 大坝上游坝坡为 1 1 7 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 下 游坝坡为 1 2 0 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 3 3 2 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坝端 自山体开挖而成 为开敞式的正槽溢洪道 溢流堰为宽 顶堰 进口顶高程 145 24m 溢流堰进口长度为 6 5m 溢流堰表面为 C25 的混凝土 护面 3 3 3 放水虹吸管 虹吸管位于大坝的右坝部分 进水口高程为 20 50m 出水口高程为 15 50m 管 内径 0 2m 管材为镀锌钢管 在虹吸管出口处设置闸阀室 建筑面积 15m2 3 4 综合整治设计方案 3 4 1 主要建筑物结构设计 3 4 1 1 坝顶高程复核 溢洪道拓宽后 保持堰顶高程不变 则设计洪水位 146 69m 校核洪水位 147 21m 大坝上游坝坡 1 1 7 下游坝坡 1 2 0 均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 坝顶加高后 坝顶高程 148 5m 高出设计洪水位 146 69 m 1 82m 高出校核 洪水位 147 21 m 1 3m 满足 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 试行 的要求 按 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 试行 查算风浪高并加上安全加高 坝顶 超高设计 校核工况分别为 1 23m 0 77m 则相应坝顶高程不应低于 147 92m 147 98m 均低于坝顶高程 148 5m 满足 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 试行 要求 3 4 1 2 大坝整治方案 1 断面结构设计 按照 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 试行 的要求 断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内 容如下 1 加宽加固坝顶 原坝顶宽度 2m 按照 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 试行 的规定需加宽到 3m 需结合粘土斜墙将坝体培厚 使坝顶宽度达到 3m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13 坝顶道路采用 20cm 厚泥结碎石路面 路面横向坡度 1 倾向下游 2 下游坝坡护砌 下游坝坡保持坡度不变 清理后设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并做 30 厚反滤层 坡脚处 设排水棱体及排水沟 坝体与山坡交接处均设排水沟 3 整治上游坝坡 将上游坝坡修整后 清除表层松散土层 100cm 后 基本保持原坡比不变 做粘 土斜墙与复合土工膜防渗体 表面混凝土预制块护坡 2 坝体防渗处理 1 大坝防渗加固处理拟采用三种方案进行比选 方案一 复合土工膜方案 在原上游坝坡上斜铺设土工膜防渗 坝脚以及周边采用嵌槽 形成一个防渗体系 方案二 新增粘土斜墙方案 将原上游坡 1m 厚度范围的老粘土进行翻新夯实 老坝坡与新坝坡之间回填新粘 土 新老粘土共同构成粘土斜墙进行防渗 在坝体与基岩接触处 沿斜墙底部开挖齿 槽 齿槽开挖至基岩面 开挖边坡为 1 0 75 方案三 粘土斜墙与复合土工膜结合方案 为方案一及方案二之结合 防渗效果得到加强 但造价将相应增加 方案四 套井冲抓回填粘土方案 套井冲抓粘土防渗墙技术是利用冲抓式打井机具 在坝体内造孔 回填防渗性能 好的粘土 分层夯实 形成一道连续的粘土防渗墙 同时 在回填夯实时对井壁土层 挤压 使井孔周围土体密实 从而达到防渗加固的目的 2 方案比选如下 方案一 复合土工膜方案 具有产品规格化 重量轻 便于运输 防渗性能好 但是在土工膜铺设时对施工要求较高 造价也相对较高 方案二 新增粘土斜墙方案 相对比较防渗性较为可靠 且利用当地材料 施工 工艺简单 投资较小 但当地粘土含砂量较大 多数不能满足要求 方案三 粘土斜墙与复合土工膜结合方案 具有防渗效果可靠的优点 粘土可就 地取材 但造价相应增加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14 方案四 套井冲抓回填粘土方案 冲抓回填粘土形成防渗心墙 回填土经压实后 干密度增大 渗透系数减小 并可下孔检查 保证质量 但本山塘大坝坝体填筑材料 尚不十分明确 如有砾石 适应性无法保证 根据山塘来水及施工期安排以及当地建筑材料等实际情况 综合分析后确定采用 方案三 粘土斜墙与复合土工膜结合方案 对山塘大坝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3 粘土斜墙与复合土工膜结合方案 设计冲抓套井轴线与坝轴线重合 墙顶高程为 31 5m 套井回填的处理范围从坝 肩溢洪道左侧桩号 0 010 0 至右侧坝肩桩号 0 131 0 处 处理深度深入弱风化基岩 0 5m 孔底 2m 范围用水泥土回填 设计冲抓孔孔距 0 8m 孔径 1 1m 形成防渗墙 效厚度为 0 7m 防渗墙体材料主要为粘土 要求粘粒含量 30 35 渗透系数小 于 1 10 5cm s 压实度大于 93 3 4 1 3 溢洪道整治方案 佃坞里山塘泄水建筑物为开敞式溢洪道 原陡槽在岩石山体开挖而成 宽度不等 未经任何护砌 本次整治设计在坝体侧对溢洪道进行加宽改造 同时进行必要的整治 溢洪道整治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对溢流堰堰面设置混凝土护面 对溢流堰堰面设置 30cm 厚 C25 混凝土护面 仍保持原堰顶高程 145 24m 不变 2 对溢洪道引水渠段进行衬砌处理 对溢洪道引水渠段采用 M7 5 浆砌块石护面 护面厚度 30cm 3 整治溢洪道右岸山坡 库区右岸土坡及溢洪道进出口有几处崩塌 影响溢洪道安全泄洪 整治设计是对右岸坡部分山体进行削坡护坡处理 采用浆砌石护坡 3 4 1 4 新建虹吸管方案 本次综合整治设置虹吸管作为放水建筑物 虹吸管管材选用镀锌钢管 管径 0 2m 钢管沿坝坡铺设 每隔 6m 设置支墩 横管两端设置镇墩 进水口设置拦污栅 出水口设置闸阀 调节控制流量 进水口高程为 20 50m 虹吸管管路中的最高部分 为驼峰顶部 驼峰顶部高程以死水位 8m 高程为限 虹吸管驼峰处管底高程应在正 常蓄水位以上 定为 29 43m 出水池高程为 15 50m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15 为便于管理 在虹吸管出口处设置闸阀室 建筑面积 15m2 3 4 1 5 坝内放水涵管封堵 水库原有放水涵管为素混凝土管 已运行多年 渗漏情况较为严重 影响大坝安 全 本次设计改造方案是对原放水涵管进行封堵处理 涵管封堵方案为 在老涵管的进口处以 1 1 的坡比开挖 开挖长度为 3m 采用泵送 C15 细石混凝 土对整个涵管进行封堵 混凝土中需掺入微膨胀剂 封堵完成后 采用水泥土回填老 涵管进口开挖部分 3 4 2 工程安全管理设施 按照 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 试行 的要求 增设工程安全管理设施 的主要内容如下 3 4 2 1 简易上坝道路 设置简易上坝道路是为山塘应急抢险时提供必要的交通条件 山塘现有上坝道路 水泥路面 已能够满足要求 本次综合整治不对其进行改造 3 4 2 2 水位观测设施 在左侧坝肩坝体与岸坡交接处按不同高程设置 6 支水位观测尺 观测山塘水位 在溢流堰边墙上设置水位尺 观测溢洪道溢流水深 3 4 2 3 管理房 用虹吸管闸阀室兼做山塘管理用房 不再另建山塘专用管理用房 3 4 3 工程环境整治 禁止在山塘集雨面积内排放污染物 推广使用有机肥和无毒低残留农药 推进面 源污染防治 保障山塘水源的水质 3 4 4 白蚁防治措施 佃坞里山塘已有白蚁危害的迹象 结合本次综合整治 应对山塘大坝进行全面检 查 对发现的蚁巢挖除后回填处理 并在坝面结合诱杀包进行诱杀 3 5 工程量汇总 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的主要工程量汇总 列于表 3 5 1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16 表 3 5 1 山塘综合整治工程的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4 4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4 1 施工条件 佃坞里山塘位于佃坞村内 库区右侧为进村道路 水泥路面 对外交通和联系 均较方便 工程所用水泥 黄砂 钢材 木材等均可由市场供应 土料可从位于山塘大坝右 侧山体的土料场开采 块石可在附近料场购买 施工用水可直接设泵取用溪水 施工 用电可接附近输电线路 4 2 施工方案 施工主要时段应选择在枯水期进行 施工时将山塘放空 施工前期的上游来水可 利用现坝下涵管导流 待坝体防渗处理 坝面护坡及虹吸管施工完成后 利用临时围 堰挡水 用虹吸管导流封堵坝下原涵管 4 3 主要施工方法 4 3 1 大坝套井回填的施工方法 大坝设一排套井回填 开孔直径 1 1m 有效防渗厚度 0 7m 钻孔孔距 0 8m 粘 土防渗墙渗透系数小于 1 10 5cm s 回孔粘土每次回填 30 50cm 厚度 夯击次数 20 25 次 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 2 以内 压实度控制为 93 土料填筑条 件应通过现场试验 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以内 4 3 2 坝坡加固施工 下游坝体堆石采用 1m3挖掘机挖装 8t 自卸汽车运输 直接上坝填筑 推土机推 平 13 14T 振动碾压实 坝坡干砌块石外购或在附近采集 1T 工程车运输至施工地点 人工挑抬至工作 面 干砌石要求结构紧密稳固 外观平整 4 3 3 虹吸管施工 虹吸管施工可由专业厂家负责安装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真空虹吸引水成套设备的管道 出水阀门以及与液气交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17 换箱的联接部位的焊缝密封问题 安装焊接完后 需检测其焊缝是否有缝隙 4 3 4 施工工期与总进度 本工程属简单山塘综合整治工程 参照类似工程并结合本工程的工程量 本工程 的施工总工期初拟为 6 个月 其中准备期为 1 个月 防渗加固 虹吸管及其他维修加 固施工期为 4 个月 完建期 1 个月 汛期施工需作好安全度汛的方案及措施 5 5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 5 1 编制说明 5 1 1 编制依据 1 浙江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1998 年 2 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费用定额及概算编制规定 2006 年 3 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1998 年 5 1 2 基础单价 1 人工工日预算单价 按浙江省计经委 省水利厅的规定 为 26 元 工日 2 电预算单价参照 信息价 并计入损耗后依次取 1 15 元 度 风 水单价根 据 06 编规 进行估算 为 0 20 元 m3 0 99 元 m3 3 其它材料预算价格采用 市 2008 年 6 月建设工程价格信息 4 进入直接费的水泥预算价限价 300 元 吨 钢材预算价限价 3000 元 吨 砂石 料预算价限价 60 元 m3 柴油预算价限价 3000 元 t 超过限价部分作为材料预算价差 计取三税税金 列入相应单价内 实际低于限价的 按实计算 5 1 3 取费标准 本项目按三类工程取费 具体系数见表 5 1 5 1 4 其它费用 1 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率 12 未计价差预备费 2 临时工程 施工导流工程 施工交通工程 供电设施 施工房建根据施工组 织设计编制 其它临时工程按建安工作量的 2 0 计取 3 独立费用按 06 编规 规定计算 吴兴区佃坞里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18 4 政策处理费用 根据 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 和国土地法 并结合我省水利工程实际及 物价局 财政局 土地管理局等的相 关规定计算 表 5 1 取费标准 序号项目土石方工程砼工程基础处理工程 1措施费5 00 5 00 5 00 2间接费11 50 9 50 10 00 3企业利润5 00 5 00 5 00 4三税税金3 22 3 22 3 22 5定额阶段系数10 00 10 00 10 00 5 2 工程投资估算 本工程静态总投资为 65 74 万元 其中建安工程费 46 4 万元 设备购置费 2 15 万元 独立费用 6 26 万元 淹没或场地征用部分 7 32 万元 5 3 资金筹措方式 按照中央 地方 群众共同负担原则制定资金筹措计划 初拟申请中央和省级财 政补助 50 县财政补助 25 受益乡镇补助 15 受益群众自筹 10 5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