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养花学 校深南小学设 计 者乔亚光教 学目 标1、理清文章条理。2、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教 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完成练笔。教 学方 法多种阅读方法相结合,读中感悟教 学准 备老舍资料课时1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一、课前谈话,引入本课你喜欢养花吗?谁说说养花有什么好处?那么我们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养花的?板书:养花。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1、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2、介绍老舍生平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3、介绍老舍养花这里教者在上课前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课上请准备好的同学进行汇报。(课前预习,查找有关养花的资料)听老师的导言,积极参与学习,明确学习任务。根据查找的资料,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补充。代表作中要能够补充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2、多音字:3、读课后“我的摘录笔记”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质(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五、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六、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七、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读熟课文。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这里可以采用金钥匙中的阅读方法,做好预习。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与“乘”区别。词义:秉,拿。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能够回答出:本文主要讲(养花给“我”带来乐趣。)运用多种朗读方法熟悉课文,理清条理记住作业,按时完成。板书设计养花1、为什么养花;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6、养花使人伤心;7、养花的乐趣。课 题养花学 校深南小学设 计 者乔亚光教 学目 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2、给课文编写提纲。3、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 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教 学方 法结合生活,读中感悟教 学准 备养花的资料课时2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一、复习、谈话,引入本课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二、读讲课文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点拨:(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回忆课文,导入新课 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找学生读一读(自读批注讨论交流)人生启迪:勤勉奋斗。(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 (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三、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增长知识)(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板书设计养花1、为什么养花;(总)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 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 6、养花使人伤心;7、养花的乐趣。 (总)课 题古诗二首学 校深南小学设 计 者乔亚光教 学目 标1学习本课11个生字;2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一)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教 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会背诵诗歌,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教 学方 法读中感悟,小组合作教 学准 备作者资料课时1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三、学习诗文内容:第一首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听导言,明确学习内容查找资料,汇报、补充看教师出示的资料从题目入手,学习古诗听范读,并自读思考问题 读古诗后,回答问题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昼:白天。耘:除草。耘田:在田里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未解:不懂。供:参加。耕织:耕田织布。傍:靠近。桑阴:桑树下。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五、总结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六、布置作业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抓住重点字理解诗意学生先自己找到不明白的词,再小组合作查找意思,最后选代表回答问题翻译整首诗,先举手回答,再有同学补充,最后有A类生总结。思考老师的问题,并回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全文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一) 范成大男耕女织各负其责 乐趣无穷孙儿戏学充满乐趣课 题古诗二首学 校深南小学设 计 者乔亚光教 学目 标1 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2 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3 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教 学重难点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 学方 法抓住重点词理解诗句教 学准 备关于田园诗的资料课时2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一、检查作业1、背诵诗歌2、默写诗歌二、教授新课(一)交流材料互相交流查阅的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比较(二)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四)交流探究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2、怎知道晚春呢?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金黄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麦花处处)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正午时分的幽静提问背诵,在复习旧知中导入新课根据上首古诗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自读自悟。明确:本诗描写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首诗歌表现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的景象。4、四句中写“蜻蜓虫夹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明确;以动写静。5、诗歌的写法明确:1 点面结合2 动静结合三、练习:1、朗读诗歌2、背诵并默写诗歌四、小结:1 诗歌的朗读2 诗歌内容的理解3 诗歌的写法五、作业:1、理解背诵默写两首诗歌2、预习山中杂记听老师点拨: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总结写作知识。读诗歌并背诵古诗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二) 范成大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课 题山中杂记学 校深东小学设 计 者李照辉教 学目 标1、学会生字:驯、 瞥、 蹒跚、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2、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读出作者的乐与趣,体会作者的博爱思想,感受作者写作的语言特点。3、联系自己观察小动物、养小动物的经历,体会作者与动物在一起的乐趣,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 学重难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详略结合的描写方法。教 学方 法自主探究式教 学准 备冰心的资料介绍课时1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么,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它给你怎样的感受?2、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学习冰心的山中杂记,感受作者对动物的情感。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1、作者简介:除了小资料介绍的外,需要补充的是:冰心早年的小说多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代表作有斯人独憔悴等。寄小读者是她散文最高水平的体现。诗集有春水和繁星。2、写作背景:山中杂记这篇文章是冰心留美期间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养病时写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注意容易读错的词:妩媚 瞥见 蹒跚2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3.理解我的摘录笔记中的词语 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并且谈出自己的感受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重点理解下面词语:温驯:温和驯服。 瞥见:很快地看一下,大略地看。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本文是形容小鸟。庞然大物:形容外表上庞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提出问题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动物?作者认为每种动物各有什么特点?自己感受到了怎样的乐趣?哪些动物详写,哪些动物略写,为什么?大的东西。玲珑娇小:细致,娇嫩小巧。弱不禁风: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幕天席地:把天作幕,把地当席。形容在野外作业的艰苦生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学生畅所欲言,回答问题。(写了马 小狗 小猫 小鸟 虫儿 五种动物)感受到了马的温驯,狗的驯良,猫的活拨,鸟的快乐,虫的可爱。详写的是小鸟,其余略写板书设计 山中杂记马 温驯 狗 驯良 尊重动物 猫 活泼 关心动物 鸟 快乐 欣赏动物 虫 可爱课 题山中杂记学 校深东小学设 计 者李照辉教 学目 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平等.关爱.尊重和欣赏的情感态度。学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叙事,了解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特点。3、联系自己观察小动物.养小动物的经历,体会作者与动物在一起的乐趣,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 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作者描写动物的句子,感受作者的博爱和从动物身上寻找到的乐趣。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在病中仍然能积极的发现周围事物的乐趣的乐观心态,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平等、关爱.、尊重和欣赏的情感态度。教 学方 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 学准 备熟读课文、收集有关乐趣的名言。课时2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一、复习导入 在山中杂记一文中,作者以清晰的语言风格为我们娓娓道来,共写了五种小动物,它们分别有哪些特点? 作者重点叙述描写的又是哪种动物呢?(鸟)好这节课我们就从此入手来体会作者的思想。二、品读重点段落,学习写作方法1.出示自学要求:仔细阅读7-11自然段,思考:(1)按照叙述顺序,作者依次介绍了哪些鸟?(2) 你喜欢哪一段文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3)作者把小鸟写的有情有趣,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学生回忆原文,回答问题指名回答指名回答第一题:按照叙述顺序,作者依次介绍了青鸟.知更雀.蜂雀.小鸟家庭。学生汇报第二题,教师相机点拨,师生达成共识。学生小组交流,回答问题,师生共同矫正进而明确。学生采用自读、互读、对读、领读等形式读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学生讨论做答思考回答:(善于观察、富有爱心)学生浏览课文找出问题答案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4)作者丰富的爱心、博爱的思想你有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的呢?找一找。三、美文品读,写法借鉴你能感觉到作者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身边的动物的呢?你学习本文后感到应怎样对待动物 ?四、日积月累1、从不同角度谈谈乐趣。2、你还知道哪些同一主题的名言。五、课外拓展记叙自己与小动物交往的事情。要求分层次写,有自己的抒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冰心的博爱思想品读日积月累中的名言。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自己的启发学生交流说出自己了解的同一主题的名言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本课写法写一篇有关小动物的作文板书设计 山中杂记马 温驯 狗 驯良 尊重动物 猫 活泼 关心动物 鸟 快乐 欣赏动物 虫 可爱课 题爸爸带我去爬树学 校深东设 计 者冯晓娜教 学目 标1、读通课文,按照爬树前、第一次爬树、第二次爬树、爬树后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小作者爬树前、第一次爬树、第二次爬树、爬树后的心情变化。3、通过感悟文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感情意识。教 学重难点重点:体会爸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感受回归自然的乐趣。难点: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教 学方 法谈话法,讨论法,朗读法,对比法,自学法,合作法,探究法。教 学准 备课前预习课时1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一、揭示主题,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平时同学们都和爸爸妈妈到哪里玩呢?、引出课题。、审题。从课文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你想进一步了解什么?如果让你来写,你会写什么?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检查学生字词掌握的情况。水渠q桧gu树槭q树凹o进去恍hung惚h3.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说说你是用哪些方法理解词语?大呼小叫热身赛莫名其妙恍恍惚惚盘算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5.学生浏览课文,看看在爬树的过程中,作者又记叙了哪些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板书小提纲爬树前、第一次爬树、第二次爬树、爬树后。)三.分组讨论,赏析全文。导入时已经谈到了爸爸带我去爬树这一话题,1、提出第二个问题:爸爸为什么带我去爬树?。 生汇报:我和爸爸妈妈到二一九公园玩。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千山。在家乡时爸爸带我去游泳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自由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正音学生理解回答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学生浏览课文,思考理清文章条理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板书“回归自然”,解决本文重点之后, 2、提出第二个问题: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呢?让学生从写法角度入手赏析全文。 四、合作探究,理解主题文章通过“爬树”来突出“回归自然”,可现实生活中“爬树”又不太可能。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回归自然?有没有回归自然的亲身经历和喜悦感受与我们共同分享?顺势我提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回归自然”? 这时我板书“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五、课堂练习训练学生把城市人“回归自然”的设想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或把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六、课堂小结大自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陶冶,我们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的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让我们为保护美好、健康的大自然去共同努力吧!通过小组讨论可知文章运用了对比写法,即我与父亲的对比和我爬树前后的心理对比来突出主题回归自然。解决难点,为后文作铺垫。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回归自然”因为热爱自然,我们应保护自然,有基本的公德和环保意识。学生尝试写写板书设计 爸爸带我去爬树爬树前担心第一次爬树紧张回归自然第二次爬树自豪热爱自然爬树后快乐保护自然课 题美猴王学 校深东设 计 者冯晓娜教 学目 标1、学习小说中塑造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体会本文语言通俗,简洁,生动的特点。 2、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模仿、表演等多种能力。3、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教 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成功塑造一个集“猴”、“神”、“人”特点于一身的艺术形象的。 难点:美猴王到底“美”在什么地方?教 学方 法讲故事、速记法、配音法、表演朗读法,自学法,探究法。教 学准 备阅读西游记,搜寻与课文相关资料;通过预习扫清字词障碍,了解美猴王的故事梗概,课时1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 一、导入。 孙猴子是我国家喻户晓、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我这样说对不对? 美猴王-孙大圣-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本身有个发展过程。他是神、猴、人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最初是石猴,由于本来高强,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便成了猴王,而且前面加了重要的字:美。那么美猴王究竟美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文。 二、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1、课前了解有关作者吴承恩以及神话小说西游记的简介。 2、正确读出以下词语: 镌 迸裂 麋鹿 瞑目 石碣 天造地设 滔滔不绝 力疲神竭 喜不自胜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概述课文。看谁说得简洁,说得生动。 2、让学生用一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内容,再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每段内容。 三、人物分析: 1 :“石猴出世”采用第一种方式:讲故事, 问:请大家找出与石猴出生有关的词语,再想一想通过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石猴出生时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生回答学生认真听, 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指名读词自由读文概括课文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分组讨论怎样按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划分层次。学生讲石猴出世故事生一起找出 “东胜神州”、“仙石”、“仙胎”、“石卵”、“因见风,化作一个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 师问:这一情节中表现了石猴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从石猴出生这一情节中表现了美猴王“神”的特点。 2、“山间生活”采用第二种方式:速背。看那一组背得好、背得快 师问:石猴一出生就会做什么? 师问:这些词句描写表现了石猴什么特点? 这些动作描写都表现了石猴什么特点? 明确:这些动作描写都表现了美猴王作为“猴”这种动物的特点。 3、“自荐探泉”用第三种方式:模仿配音。 看谁是这节课的模仿秀 教师引导学生从石猴的“跳”的动作和“我进去!我进去!”的语言中,讨论总结石猴“人”的特点:胆大超群,不同一般。 4、“发现水帘洞被拥为王”用第四种方式:表情朗读。要求把群猴的顽劣、石猴的自信,勇于当王的,表现了石猴的勇敢灵巧、本领高强、胆大心细、善于观察、聪明过人,集“猴”、“神”、“人”的特点于一身。 四、总结 :美猴王到底“美”在什么地方?请大家从身世、动作、言语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石猴”等词语,概括石猴的特点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记住这一段内容,然后分组派代表进行速背比赛,师生共同找出“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为伴”、“为群”、“夜宿”、“朝游”。概括石猴的特点学生模仿配音评议概括石猴的特点有表情朗读概括石猴的特点学生总结其他学生补充板书设计 美猴王 出世探洞称王 天地生成,聪明灵巧,胆大超群,有胆有识, 课 题乐趣综合活动学 校太平小学设 计 者孙素芬教 学目 标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快乐,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教 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2、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策略来更好地调整自己。教 学方 法实践法、对话法、研究法教 学准 备光盘(音乐、故事)课时1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 一、理解快乐:1揭题,播放音乐,教师激情导入:人人都想和快乐在一起,天天快乐,时时快乐。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是啊,生活中,让人生气、让人烦恼、让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令你不快的事情吗? 2趁机引导,回忆烦恼:谁都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请大家拿出小纸片,写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烦恼的事。二、寻找快乐:1教师导语:生活中人人有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请大家来听一个录音故事:国王长了一只兔耳朵。二、寻找快乐:1教师导语:生活中人人有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请大家来听一个录音故事:国王长了一只兔耳朵。2播放录音故事。3教师引导,打开话题:你有哪些感兴趣的事情?认真听,思考 写自己遇到的烦恼的事情。 听故事。大家都说说自己感兴趣的事。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三、体会快乐:思考:你打算怎样体验到快乐呢?教师小结:不同的想法,对人的影响多大啊!四、分享快乐:1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汽车买卖委托书合同
- 专科牙医知识培训课程表课件
-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个体合作协议书9篇
- 2026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黄甲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质量标准
- 戏剧表演中的语言艺术研究
- 2026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邮储银行黄冈市罗田县2025秋招半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答案
- 中国银行衡水市武邑县2025秋招半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答案
- 2025年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劳动关系协调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
- 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 2025年高考湖南省物理真题(含解析)
- 中国银行校招笔试题目及答案
- 《血常规解读》课件
- 微机室日常维护与保养计划
- 无印良品客服应聘简历
- 2025年煤矿安全生产知识题库
- 兄弟自动切线平缝机S-7000DD中文使用说明书
- 4.3平面镜成像(练习)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