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I标记的原理_第1页
DAPI标记的原理_第2页
DAPI标记的原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API标记的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一、DAPI的特性DAPI荧光染料是由Dann等人于1971年合成的,共化学名称为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dihydrochloride (DAPI) 的中文名称是4,6-联脒-2-苯基吲哚,其结构式为是一种常用的荧光染料,分子量为3503这种二价阳离于的荧光染料是一种黄色晶体易镕于水,最大溶解度为25可按高浓度的两价或高价阴离于(硫酸盐离子和磷酸盐离子)所沉淀,其作用机理与溴化乙锭等染色剂的机理类似:DAPI具有与各种来源的、富古AT碱基对的DNA专一结合的特点DAPI与DNA形成的复合物发出志强度的浅蓝色荧光共最大的激发波长为372nm,最大的发射波长为454nm,其荧光可按适当浓度的SO42加强 DAPI最初是作为一种杀锥虫剂合成的,以后用于DNA的检测Brunk等和Coleman等人证明了DAPI荧光强度与细胞内的DNA含量呈正比,并指出,在pH48范围内,DAPIDNA 复合物的荧光强度不受pH变化的影响用DAPI染色法可以测出2x1016g DNA。 近年来,DAPI多用于细胞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由于死、活细胞的细胞膜对DAPI的通透性不同,极低浓度(0.5ugml)的DAPI就可与死亡细胞的DNA结合,产生明亮而稳定的荧光,所以人们开始把这一理想的话体荧光染科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作为一种新型的DNA荧光染科,它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而且迄今尚来见到DAPI致癌。致畸等毒性报告有文献称之为无毒性荧光染料(Renard,1982)利用DAPI能与细胞DNA稳定结合这一特性,最近被人们用于干细胞的体内示踪。如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移植。SsxDAPI是一种标记细胞核的荧光染料,因其与dsDNA有高度的亲和力,与DNA结合后会发出强烈的荧光。DAPI对活细胞无毒性,不改变细胞器的超微结构,荧光保持时间较长。文献显示DAPI标记的肌卫星细胞移植到宿主心肌2月后仍然可以看到。但DAPI在电镜下没有显示,若进行超微结构追踪观察需结合其它特殊的抗体标记。二、方法Cells主任介绍了利用DAPI染色标记细胞核的方法:实验用具及材料 试剂:PBS, 胎牛血清(FBS),固定液, DAPI染色液, DMEM培养基, 胰酶(Trypsin)器材:培养皿, 15ml离心管, 试剂瓶, 微量移液器, 脱色摇床, 锡箔, 荧光显微镜和CCD溶液配制(1)固定液:将4g多聚甲醛加入80mlPBS中,搅拌过夜或者搅拌过程中微热直至固体全部溶解,定容至100ml就成为4的多聚甲醛固定液。 (2)DAPI染色液:在500ml水中加入8.5gNaCl和1.2gTris碱,用盐酸调pH值至7.4,再加入4ml 500mM的CaCl2和44ml 500mM的MgCl2以及0.05g的BSA;最后加入10mg的DAPI和100ml的DMSO,定容至1L,4度保存。实验步骤(1)转染两天后的细胞吸取培养基后,PBS洗一次。 (2)用4%的多聚甲醛PBS在室温固定15分钟。 (3)用PBS在室温漂洗三次,每次10分钟。 (4)用含0.5%Triton-X-100的PBS在室温穿孔15分钟 (5)用PBS在室温漂洗三次,每次10分钟。 (6)加入DAPI染色液室温作用15分钟以上,此后用锡箔包裹。 (7)用PBS在室温漂洗三次,每次10分钟。 (8)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UV波段激发,照相保存实验结果。Cells主任由介绍了MSC的标记方法:MSC-DAPI 标记: 将无菌的DAPI 储存液(美国Sigma 公司) 加入培养的MSC 上清中,至终浓度为50 mg/ L ,37 孵育染色至少30 min。细胞至少用Hanks 平衡盐溶液冲洗6 遍以除去未结合的DAPI。离心收集细胞,用无血清的DMEM 悬浮至移植所需浓度,置于冰上至少1 h 备用。贴张图,比较形象生动。摘自:中华医学杂志2003 年11 月25 日第83 卷第22 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激光损伤大鼠视网膜下分化的观察。 qjzhou2000 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终浓度一般为0.5 1mg/ml。三、不足但DAPI也有一定的不足:1、DAPI除与DNA双链结合外,还可与细胞浆中的微管蛋白结合,故胞浆也着蓝色。2、菊花与刀DAPI标记细胞的很大不足就是当标记细胞死亡后,就可以释放出DAPI,将周围未标记的细胞标记,从而产生假阳性,这也是我们用这类荧光染料标记细胞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文献报道骨髓间充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