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利尿药和脱水药_第1页
第二十章利尿药和脱水药_第2页
第二十章利尿药和脱水药_第3页
第二十章利尿药和脱水药_第4页
第二十章利尿药和脱水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利尿药及脱水药 利尿药 diuretics 是作用于肾 增加电解质及水排泄 使尿量增多的药物 高效利尿药常用利尿药分类中效利尿药 按效能和作用部位 低效利尿药 第一节利尿药diuretics 经肾小球滤过形成原尿 再经过一系列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再吸收和分泌形成终尿 原尿量的多少决定于有效滤过压和肾血流量 原尿量 180L d 排尿量 1 5L d 99 1 作用于肾小球及肾小球前的利尿作用小 影响终尿量的主要因素是肾小管再吸收 常用利尿药多是通过减少肾小管对电解质及水的再吸收而发挥利尿作用的 一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皮质部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髓质部髓袢升枝粗段 乙酰唑胺 高效利尿药 髓袢 集合管 中效利尿药 低效利尿药 高渗髓质 肾小球 低效利尿药 稀释功能 浓缩功能 原尿中85 的NaHCO3及40 NaCl在此段被再吸收 原尿中60 的水在此段被再吸收糖 氨基酸及其他 1 Na 通过Na H 反向转运系统进入细胞内 然后由Na 泵将Na 送至组织间液 2 Na 以被动扩散方式通过腔膜侧进入小管上皮细胞内 随即被Na 泵泵出 3 水通过AQP被吸收 近曲小管 方式 图 H2O CO2H2CO3 AC Na K Na H CO2 CL Na 管腔间液 H HCO3 HCO3 H2CO3 减少H 生成 减弱Na H 交换 可产生利尿作用 碳酸酐酶抑制剂 低效利尿药排Na 增加的同时 HCO3 排出也增加 H 分泌减少 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2 髓袢降枝细段通过AQP1重吸收H2O 近曲小管 原尿中35 的Na 在此段再吸收 不伴有水的再吸收方式 腔膜侧K Na 2Cl 共同转运系统将Na K 2Cl 同向转运至细胞内 Ca2 Mg2 也在此段吸收抑制K Na 2Cl 转运系统可以利尿 高效利尿药利尿同时Na K Cl Ca2 Mg2 同时排出 t 髓袢升枝粗段的髓质和皮质部 N 肾小管细胞管腔间液K K K PNa Na 2Cl Cl 图髓袢升枝粗段细胞的Na K 2Cl 共同转运系统 Ca2 Mg2 t 原尿中10 的Na 在此段再吸收方式 腔膜侧Na Cl 共同转运系统将Na Cl 同向转运至细胞内 在PTH 甲状旁腺素 作用下重吸收Ca2 抑制Na Cl 转运系统可以利尿 中效利尿剂利尿同时Cl Na K Mg2 排出增加 Ca2 排出减少 远曲小管近端 p n Na K Na Ca2 Na CL 远曲近段肾小管细胞 图 远曲小管近端细胞的Na Cl 共同转运系统 Ca2 管腔间液 b 原尿中5 的Na 在此段再吸收方式 在ALD 醛固酮 的作用下主细胞吸收Na 分泌K 润细胞Na H 交换在髓质间质高渗的基础上 在ADH 抗利尿激素 作用下 通过AQP2大量再吸收水 尿液浓缩拮抗ALD的作用或抑制Na 通道 可以利尿 低效利尿药利尿同时排Na 留K 远曲小管远端及集合管 p n Na H Na K Ald 润细胞 主细胞 Na K Na K 远曲小管远端及集合管 管腔间液 ATP b 吸收量 吸收方式 吸收物质 利尿药 近曲 袢升粗 远曲 远曲集合管 2 5 60 70 35 10 Na H K Na 2Cl Na Cl 吸Na 泌K Na H 水糖 氨基酸电解质 NaCl HCO3 Ca2 Mg2 Na Cl Na Cl Ca2 Na ALD 水ADH 中效 高效 低效 低效 为何作用于髓袢升枝粗段的利尿药为高效利尿药 为何作用于近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利尿药为低效利尿药 为何作用于远曲小管的利尿药为中效利尿药 问题 近曲小管Na 水再吸收减少 原尿增多 后段肾小管代偿性再吸收增多 利尿作用减弱高效利尿药抑制髓袢升枝粗段髓质和皮质部对NaCl的再吸收 降低肾的稀释和浓缩功能中效利尿药抑制远曲小管开始部分对NaCl的再吸收 只降低肾的稀释功能 此段对Na 重吸收能力最强集合管吸收Na 量少 答案 现有的各种利尿药都是排Na 利尿药 除留钾利尿药外 其他利尿药都能促进K 的排泄 它们不抑制远曲小管K Na 交换 在远曲小管以上各段Na 再吸收减少达远曲小管Na 增加 K Na 交换增加 排K 增加血容量降低 激活肾压力感受器及肾交感神经 肾素释放 ALD分泌增加 K Na 交换增加 排K 增加Na 与HCO3 结合排除 CL不能吸收 K分泌增加易引起水 电解质紊乱 注意 呋塞米 furosemide 呋喃苯胺酸 速尿 依他尼酸 etacrynic 利尿酸 布美他尼 bumetanide 托拉塞米 torsemide 常用的利尿药 高效利尿药 1 作用于髓袢升枝粗段 特异性地与Cl 竞争Na K 2Cl 共同转运体的Cl 结合部位 抑制Cl Na 的再吸收 发挥强大利尿作用 同时Cl Na K Ca2 Mg2 排泄增加 2 大剂量抑制碳酸酐酶 HCO3 排除增多 3 促进PGE的生成 扩张血管床减轻心脏负荷 有利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增加肾血流 对急性肾衰有保护作用 药理作用 急性肺水肿及脑水肿 其他水肿心 肝 肾水肿其他利尿药无效时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血钙症 促进毒物排泄 临床应用 1 水与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 低血钾 低血钠 低氯碱血症 低血镁 其中低血钾最多见 2 耳毒性剂量依赖性使耳蜗管基底膜毛细胞损伤 内淋巴电解质成分改变依他尼酸 呋塞米 布美他尼 不良反应 3 高尿酸血症和高氮质血症血容量降低 尿酸经近曲小管再吸收增加竞争性尿酸由近曲小管有机酸分泌系统 4 其他 胃肠道反应 升高血糖 过敏反应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慎用 1 有些药物可增强其耳毒性 2 抑制PG合成的药物可减弱其排泄和其排Na 作用 3 华法林 氯贝特等与它们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 增加其毒性 口服 静注可以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大部分经肾排出 经肾脏有机酸分泌机制排泌排泄快 不易引起蓄积 药物相互作用 体内过程 氢氯噻嗪是本类药物的原形hydrochlorothiazide吲哒帕胺利尿强度相等 对碳酸酐酶作用强indapamide氯噻酮强度相等 但持久 对 影响小chlortalidone美托拉宗作用强 持久metolazone 噻嗪类 thiazides 中效利尿药 1 利尿作用温和 持久作用于远曲小管开始部位抑制Na Cl 的再吸收并增加尿量 Cl Na K Mg2 排泄增加抑制碳酸酐酶活性 使H Na 交换减少 HCO3 排出增多促进Na Ca2 交换 减少Ca2 的排出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2 抗尿崩症作用抑制PDE活性 减少cAMP的分解 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增加对水的再吸收排Na Cl 增多 血浆渗透压降低 减轻口渴感 减少饮水量 使尿量减少 3 降压作用排钠 早期利尿 长期扩血管 1 水肿各种原因的水肿 1 心性水肿轻度 中度疗效好 2 肾性水肿肾功能轻度损害的效果好 3 肝性水肿 高血压的治疗 其他 尿崩症特发性高尿钙症和钙结石 临床应用 口服吸收好主要由近曲小管有机酸分泌系统向管腔分泌 少量由胆汁排出可通过胎盘 可进入乳汁 体内过程 不良反应 1 电解质紊乱低血钾 低血镁 低氯碱血症 2 潴留现象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 3 代谢变化高血糖 高脂血症 4 过敏反应 四 高效利尿药与中效利尿药药理作用比较 高效类中效类作用部位髓袢升枝粗段远曲小管开始部作用机制抑制Na K 2Cl 共同转运体抑制Na Cl 共同转运体电解质排泄Na K Cl Na K Ca2 Mg2 Ca2 Cl Mg2 cAMP含量 PDE活性 PGE生成 尿酸排泄血糖脂质代谢 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RBF GFR 留钾利尿药 螺内酯spironolactone氨苯蝶啶triamterene阿米洛利amiloride碳酸酐酶抑制药 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 低效利尿药 名安体舒通 antisterone 利尿机制 与醛固酮竞争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内的醛固酮受体 影响醛固酮受体复合物的形成 响胞内醛固酮活性代谢产物的形成利尿特点 利尿作用弱 起效慢而持久作用强度依赖于醛固酮浓度 螺内酯 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治疗醛固酮升高有关的顽固性水肿 肝硬化腹水 肾病综合征 和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钾 性激素样副作用 肾变病综合征 nephroticsyndrome NS 简称肾综 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 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独立性疾病 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症候群 肾病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 低白蛋白血症 高度水肿 高脂血症 知识链接 氨苯蝶啶 阿米洛利 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阻滞Na 通道 减少Na 再吸收 管腔负电位减小 K 分泌减少 Ca2 的排出减少 产生留钾排钠利尿作用 大剂量抑制Na H Na Ca2 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不良反应 高血钾 乙酰唑胺 又名醋唑磺胺diamox作用机制 抑制碳酸酐酶的活性抑制肾小管的HCO3 重吸收 HCO3 K H2O排出增多抑制睫状体产生房水抑制脉络丛产生脑脊液改变体液的 值 临床应用 治疗青光眼对各型都有效 治疗和预防急性高山病 碱化尿液 促进弱酸性物质排出 纠正代谢性碱中毒持续性代谢性碱中毒针对病因治疗心衰用利尿药导致的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继发的代谢性碱中毒 其他 癫痫的辅助治疗 低钾周期性麻痹 高磷酸血症 过敏反应 代谢性酸中毒 尿结石 失钾 不良反应 又叫渗透性利尿药 osmoticdiuretics 特点 易经肾小球滤过不易被肾小管再吸收在体内不易被代谢不易从血管透入组织液常用药 甘露醇20 山梨醇25 高渗葡萄糖50 第二节脱水药dehydrantagent 血管 组织脱水 IVD D渗透压 H2O 血容量 心衰禁用 D D H2O 渗透性利尿 20 高渗溶液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脱水作用静脉注射提高血浆渗透压 使组织脱水口服导泻治疗脑水肿首选药青光眼 甘露醇 2 利尿作用增加循环血容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加速尿流 间接抑制Na 的重吸收提高小管液的渗透压减少水的重吸收扩张肾血管 增加肾髓质血流量 降低髓质渗透压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