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机械化收获生产技术指导意见.doc_第1页
大豆机械化收获生产技术指导意见.doc_第2页
大豆机械化收获生产技术指导意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豆机械化收获生产技术指导意见陈海涛 乔金友(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东北农业大学)大豆收获是实现丰产丰收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收获方式有人工收获、机械联合收获、分段收获三种。联合收获是采用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割、脱粒、清选等作业;分段收获是割晒拾禾脱粒分次进行,有些地区也采用机械割晒,运输到场上再进行人工或机械脱粒的方法,也属分段收获。采用机械化收获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到适时收获,而且还可有效提高大豆品质,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收获时期大豆对收获期要求比较严格,收获过早、过晚对大豆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适期收获对保证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收割方式收获期也不同。(1)人工收获期的确定。在大豆完熟期,即叶片完全脱落,茎、荚、粒呈原品种色泽,豆粒全部归圆,粒中含水量下降20%,摇动豆荚有响声,即可进行人工收获;(2)机械联合收获期的确定。当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收获即可;(3)分段收获期的确定。一般在黄熟末期就可收获,此时大豆田有70%80%的植株叶片、叶柄脱落,植株茎和荚变为成熟色,用手摇动植株可听到籽粒的哗哗声,可进行机械割晒作业。2、收获作业质量要求(1)人工收获的质量要求割茬低,不留“马耳朵”,并要随割随捡,减少损失。如果茎和籽粒含水分较多,割下后可放在地里12天再运回场院,如果含水量较少,则割后应立即运回,以免炸荚造成损失。大豆运到场院后,最好随拉随脱粒,这样既省工,又可减少食心虫的危害。(2)机械联合收获的质量要求采用联合收割机直接收获大豆时要以不漏荚为原则尽量放低割台,选用多用联合收获机收获大豆时,要更换大豆收获专用的挠性割台。为防止炸荚损失,可细致调节拨禾轮的转速和高度,并对拨禾轮的轮板加帆布或胶皮等缓冲物,以减小拨禾轮对豆荚的冲击。在收获时期,一天之内大豆植株和子粒含水量变化很大,为降低脱粒破损率,应根据含水量和实际脱粒情况及时调整滚筒的转速和脱粒间隙。大豆机械化收获,要求割茬一般56厘米,损失率小于3%,脱粒破损率小于1%,泥花脸率小于5%,清选后杂质小于2%,脱净率在98%以上。(3)分段收获的质量要求要求综合损失不超过3%,拾禾脱粒损失不超过2%,收割损失不超过1%。割后510天,种子含水量在15%以下,及时拾禾。分段收割有收割早、损失小、炸荚、豆粒破损和泥花脸少的优点,放铺要求连续不断空,厚薄一致,割晒的大豆铺底与机车前进方向呈30度角,豆铺放在垄台上,豆枝与豆枝之间相互搭接,以防拾禾掉枝,做到不留马耳朵,割茬低,割净、拣净,减少损失。3、注意事项主要把好“五关”。(1)收获关。不管哪种收获方式,都要适时收获,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2)割茬关。割茬适当,既不高,又不低,比较适中,恰到好处。(3)完整关。机械收获保证刀片锋利,人工收获刀要磨快,减少损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